5月26日,《人民日报》报道了浙江台州市仙居县曹金库烈士纪念设施疑似遭到人为破坏一事,引起了网络舆论的轩然大波。当天中午,仙居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就有关情况进行了回应。该事件发生后,中共仙居县委党史研究室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充分发挥党史部门的独特优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曹金库烈士纪念碑一事的后续化解工作。在县委县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下,经过调解组成员的密切配合、不懈努力,最终于6月14日以建设《红色湫山》展览厅等措施取得了曹金烈士后代的谅解,从而促进了社会稳定。
首先,通过讲述曹金库烈士的感人故事,取得烈士后人的心理认同。县委党史研究室在认真聆听烈士后人关于曹金库烈士事迹及其遗属生活状况的基础上,结合仙居党史知识,向烈士后人详细讲述了曹金库烈士如何走上革命道路、领导曹店湾战斗在仙居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担任县委负责人、县委机关遭敌“围剿”后迁往深山里坚守革命、被捕后壮烈牺牲的感人故事,以及自2021年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县委对曹金库烈士事迹的大力宣传状况,逐步消除了曹金库烈士后人对党委政府的对立情绪。
其次,通过耐心细致的政策解释,纠正烈士后人对曹金碑烈士碑移除和烈士墓迁移的误解。在取得烈士后人的心理认同的基础上,县委党史研究会同其他调解组成员对烈士后人的诉求逐一进行分析研究,依据政策法规和相关案例做好解释说服。一是不能重新立碑,因为湫山乡原先超越权限设立的曹金库烈士纪念碑属于整治范畴,加上地处地质灾害影响区,湫山乡对烈士纪念碑进行移除具有合法性,但是移除前未与烈士后人沟通的做法不对,因此相应责任人将接受党纪处分。二是不能将地处溪港乡的曹金库烈士墓迁移至横溪镇的普通公墓,一旦擅自迁移,即使迁移人是烈士后人,同样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最后,通过就近建设《红色湫山》展览厅,既符合《党史学习教育条例》的精神,又弥补了烈士碑迁移后的学习教育功能。湫山乡地处仙居西部,南接永嘉,西连缙云,到处印满了红色的足迹,传颂着英雄的故事,其可歌可泣的革命斗争在仙居革命斗争史上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曹金库烈士生前在湫山乡境内领导农民武装打响了中共仙居组织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在敌人“围剿”时将县委机关迁入湫山乡的深山中坚守革命,被捕后在湫山乡罗汉潭壮烈牺牲。因此,在湫山乡离曹金库烈士牺牲地的不远处建设《红色湫山》展览厅,开展常态化的党史学习教育显得非常必要。县委党史研究室将这一设想报告县委后,得到了县委领导的大力支持。同时,曹金库烈士后人也接受了这一“两全其美”的方案。近日,县委党史研究室已编制了《红色湫山》展览厅方案文稿、编印了《湫山乡革命老区故事集》,计划于7月底前完成展览厅建设后对外开放。
(仙居县委党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