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台州湾陆岛联动综合码头开工,2027年建成后,台州市区直达大陈岛仅需30分钟。台州市椒江区在推进现代化的大陈建设中,以垦荒精神为核心,加快红色景点和基础设施建设,在大陈岛设立红色旅游地标12处,吸引了大批游客在欣赏海岛旖旎风光的同时,接受垦荒精神教育。今年1至10月,大陈岛接待旅客超14万人次。
近年来,椒江区牢记嘱托,把现代化的大陈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按照“全岛旅游化、旅游红色化”的要求,高标准抓好红色阵地建设。改造提升2万平方米垦荒纪念广场为五角星勋章形状,垦荒纪念碑立于中心,象征着在党的领导下,大陈岛垦荒取得的胜利;周围置群雕两座、浮雕8块,再现艰苦的垦荒岁月。新建青少年研学基地,占地4280平方米,以大量的老照片讲述大陈岛垦荒缘起、上岛、发展等全过程;展陈各种垦荒老物件,重现垦荒劳动场景。建设垦荒剧场,该项目为省委宣传部和省财政厅确定的省级文化产业发展扶持项目,今年9月5日投入使用,陆续演出大型现代戏《我的大陈岛》、舞剧《风起大陈》等各类剧目。建立新一代垦荒实践鸡笼头黄鱼养殖基地,游客们感叹大陈岛的快速发展之余,也感受着垦荒年代的不易和坚守。
弘扬大陈岛垦荒精神,就要讲好垦荒故事。10辆红色的大巴车穿梭在3条红色旅游专线上,像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串联起12个红色地标。车身上印着“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大陈岛垦荒精神;车厢内贴着“跟着红色地图学党史”手绘地图,方便游客一上岛就能了解大陈岛的红色历史。大陈镇把红色故事搬进绿色景区,张贴中共一大、南昌起义等党史故事,挖掘、整理垦荒岁月发生在大陈岛的红色故事,精心培训了一批“红色导游”,组织“游小二”录制讲解视频,组织“大陈渔嫂”讲解党史故事。同时,每个红色地标配有二维码,通过手机扫码,即可看到该地标的情况介绍等信息,让游客在游玩体验中重温革命历史、感受红色文化,进一步传承弘扬大陈岛垦荒精神。
建设“红色旅游第一岛”,提升基础设施是关键。为破解大陈岛陆岛交通瓶颈,今年以来,椒江区借助过江隧道建设之机,迁移改造海上客运中心和码头,提高通航能力。陆岛联动码头及绿色智慧港口物流供应链基地项目位于台州湾新区东侧海域西廊岛,总投资27.3亿元,被列入浙江省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2024年重大建设项目,设计货物年吞吐量约630万吨、旅客年吞吐量约60万人次。扩建大陈岛客运码头,新设立游艇码头,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对岛上核心区块梅花湾进行风貌提升;对甲午岩度假村原23栋多层建筑进行改造,新建酒店主楼;按照五星级酒店服务标准新建东海明珠大酒店,打造大陈岛高端生态休闲度假酒店,全面提高海岛的旅游接待能力。
(椒江区委党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