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报纸《今日椒江》一版头条“垦荒正青春”专栏,刊登了老垦荒队员邵福生通过一张6人赴大连学习海带养殖技术的合影老照片,讲述了当年参加大陈岛垦荒的艰苦岁月。近年来,台州市椒江区组织人员,抢救大陈岛垦荒、一江山岛战役的回忆录,为后人留下这段珍贵的历史记忆。
1955年1月的一江山岛战役、1956年1月第一批青年志愿到大陈岛垦荒,时间过去了近70年。当年参加大陈岛垦荒的队员、一江山岛战役的老兵,都已经是八九十岁高龄,且每年在世的人员在不断的减少。作为椒江区重要的红色资源,全面、系统地抢救性保护当事人的回忆已经刻不容缓。椒江区相关部门克服人员、经费、技术、语言等困难,组织专门人员,冒酷暑、战严寒,通过文字、音像记录老垦荒队员、战役老兵当年的艰苦岁月、战斗场景的口述史,社会各界反响强烈。
今年10月1日起,《椒江发布》公众号上连续8期播出大陈岛老垦荒队员,通过一件件典型的物品,讲述垦荒故事的视频。10月12日起,《今日椒江》在一版头条开设“垦荒正青春”专栏,首篇《垦荒队长王宗楣和档案馆里的“垦荒孤品”》刊出。随后,《缪茜茜,1957年登上〈中国妇女〉杂志封面》《金育育,小学语文课本里的海上姑娘》等陆续在一版头条刊出。据有关负责人介绍,弘扬大陈岛垦荒精神,首先要讲好垦荒故事,通过挖掘一件物品背后的故事,以点带面,让大陈岛垦荒精神发扬光大。
区广电中心组织了专门的拍摄团队,历时一年多时间,赴杭州、温州等地,采访拍摄了110多位老垦荒队员的回忆录,感受着当年垦荒的艰辛和欢乐,并从4000多分钟的素材中剪辑了6集电视纪录片《最可敬的人——大陈岛志愿垦荒队队员纪述》,以激情登岛、艰苦奋斗、荒岛放牧、进军海洋、海岛情谊、垦荒精神等角度,展现垦荒队员在岛上艰苦卓绝的历程;制作了《永恒的丰碑——大陈岛垦荒精神代代传》专题片,重现了垦荒队员们满腔热血投身建设大陈岛的峥嵘岁月。拍摄团队人员说,拍摄工作仍在继续,他们在与时间赛跑,抢救这份珍贵的历史记忆。
解放一江山岛烈士陵园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5年来在平时的工作之余,多了一份额外的任务,就是记录一江山岛战役老兵的口述史,他们成立策划组、联络组和后勤组,自编、自导、自摄,远赴山东、重庆、江苏等十多个省、市采访,拍摄了87位老兵的回忆录,制作完成了《英雄之歌》老兵口述史系列纪录片——《战友情》《丰碑》等4部纪录片,在一江山岛战役纪念馆、烈士纪念馆循环播放。陵园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表示,目前,他们正在拍摄、制作第5部纪录片。只要还有一位老兵在,我们就一直拍下去,只为永不忘却。
(椒江区委党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