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山无语

发布日期:2023-05-15 15:21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台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张思村是个人才辈出的古村落,在其七百年的发展历史中,留下了许多永恒闪亮的记忆。首屈一指的当属明初画家陈宗渊和其绘制的画作——《洪崖山房图》。这幅珍藏于故宫博物馆内的国宝,见证着张思村发繁衍展的历史。

走进位于天台县平桥镇张思村的宗渊书院,小桥流水随物赋形,三面环水、湖泊相拥,临水合院的中式风格建筑呈现出一派淡丽清雅的隐逸之风。书院由乡贤陈一平投资并筹建,中国工程院院士、南派设计泰斗齐康主持设计,主楼占地10亩,总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主楼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拥有讲堂、展厅、会客厅、会议室、藏书楼、木屋套房、亭台等建筑。二楼展厅珍藏着《洪崖山房图》拓版,那便是陈宗渊唯一的传世作品。

《洪崖山房图》面世的背后,是官员身居庙堂、心怀归思的志向和情怀,它描绘了名臣胡俨心目中的隐居处,长卷远山翠黛,近水泛波,江面开阔,景色壮观。所画人物占画幅比例很小,虽只寥寥数笔,须眉皆无,但姿态休闲生动,或展卷堂上,或携琴访友,巧妙地突出了人物在画中的地位,增添了恬静安逸的情致,“把图试觅幽栖处,洪崖千仞何崄巇”,表现出文人优雅的生活环境和超凡出尘的意趣。画中的山石用荷叶皴与披麻皴表现,线条多用中锋,自上而下拖长,错落纷披,转折灵动。卷后有明初胡俨书《洪崖山房记》、梁潜诗序及当时名宦杨荣、李时勉、王直、陈敬家等人所书和诗多首。

陈宗渊是张思陈氏八世祖。名溶,以字行,号进修。明初永乐初,“临拓逼真,黄淮荐之,因命有司除匠籍,遂入士流”,成为翰林墨匠,工山水,亦能写真。后为中书舍人,历事三朝,官至刑部主事。六十岁时告老还乡。明代杨士奇《进修斋记》:“中书舍人天台陈宗渊取大易文言之旨,名其斋居曰进修,宗渊从余于翰林二十年始求为记”。高敞宏亮的进修堂内陈列着一幅幅张思籍文人墨客们手绘的画卷、手书的墨宝,展示了该村在精神文化上的富足与繁盛。一幅幅墨宝中,挥洒自如的笔迹大抵是位有着非凡想象力和画功的绘画名家;字迹写得端端正正,传递着官员、学者严谨中正的生活态度。陈宗渊晚年践行“老不忘父之训、老不忘学、贵不忘学、学不戾于圣人之旨”的四善家风,并传予后人。

笔墨丹青勾勒的画卷,是故乡之上还有故乡。笔下的山水,即是心中的山水。宗渊将家山故土情怀融入画中,使人们在赏画的同时,感知其画风传承。“功夫到处画风老,学问深时心气平”。游走于天台山历史上的许多官员,他们身兼官员与学者的双重身份,身在朝庭,心向自然。王维身在朝堂心在佛堂,朱熹崇尚理学与向往隐逸不相违合。天台山成为隐士乐思的净土,总能带来灵感和启迪。南北朝时期,顾欢隐居天台欢岙开馆讲学,拉开了隐逸文化的序幕。智者大师、司马承祯、寒山、张伯端、白玉蟾等一批高人选择天台山作为他们的隐居地,开启了与高山流水的神交,枕石漱流成为隐士的生活姿态,这方充满灵气的山水从不同角度给予他们精神上的滋养,成就了名士骚客们的理想。

金耀基回到过这里。这位阔别家乡几十载的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带着对故土的思念,漫步于书院后一条石子铺就的夹竹林荫道上。风吹过树梢,道旁一幢悬挂于树肩的小木屋里隐藏着童趣之乐,将他的思绪带回到儿时与弟弟出游的情景:“最难忘的印象不是寺,而是去到寺门一条长长的青松夹道的砖铺幽径。此后几十年,国内国外不知去过多少地方,但见也未见这样一条走不尽,也舍不得走尽的万松之径。”万松之径已不复存,这条长长的夹竹小道却给予了他久违的乡情温存。

余秋雨也来到过这里。“当峨冠博带早已零落成泥,崇楼华堂也都沦为草泽之后,那一杆竹管毛笔偶尔涂画的诗文,却有可能镌刻山河,雕镂人心,永不漫漶。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个世界的生僻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湖边巨石上镌刻着“囦园”二字,倒映于湖中,随波逐影。池塘对岸建有圣旨亭。亭旁圣旨碑正面碑刻着明代皇帝颁予张思务园八世祖宗渊父母的圣旨,追封其父智仲为征事郎中书舎人,追封其母褚氏为孺人。

崖山虽无语,其画亦有声。赏画的过程如同一次寻根之旅,读懂了《洪崖山房图》,就能略微读懂宗渊内心的向往。品读国宝,寻文化的根。


中共天台县委党史研究室(地方志编纂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