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工作动态

地方志助力仙居文化礼堂建设

发布日期:2022-11-29 09:45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台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农村文化礼堂是传承乡村文化的重要场所,是当代乡村的文化地标和农民群众的精神家园,中共仙居县委党史研究室(仙居县地方志编纂室)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优势,围绕创建目标,积极参与农村文化礼堂的建设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思想高度重视,主动承担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任务。作为全县农村文化礼堂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中共仙居县委党史研究室(仙居县地方志编纂室)把参与配合农村文化礼堂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我们组织本县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和地方志工作人员,选派骨干人员担任文化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和专家指导组成员为各创建村优秀历史文化资源挖掘整理、文化礼堂建筑风格、展示内容等把脉指导。全程参与全县308家村文化礼堂的策划、设计、布置、验收等环节,立足各村实际,注重挖掘整理优秀的历史传统,把乡土文化特色注入到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中并充分展示出来,既传承了传统文化又成为村文化的宣传窗口。会同县纪委、宣传部等单位共同推进御史馆、家风家训馆建设。

二、加大历史文献挖掘整理力度,丰富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内容。我们以建设农村文化礼堂为契机,开展仙居历史文献整理工程,先后编写出版了《仙居家训》《仙居歌谣》《仙居风俗记》《仙居古村落》《仙居民间故事》《品读项斯》《仙乡别样红》《红色记忆》《仙居历代县志集成(电子书)》《中共仙居党史(二卷)》等书籍,整理点校《康熙仙居县志》。同时,我们陆续将这些出版的史志书籍分期分批赠送给全县各村文化礼堂,这些资料包含丰富的历史沿革、村史村情、文化遗存、先贤故事等资料,极大地丰富各地文化礼堂建设内容。

三、积极开展史志宣传教育,发挥文化礼堂的教化功能。

一是赠送史志书籍进礼堂。党史研究室按计划向全县已建成的308家文化礼堂赠送了《仙居县志》《仙居年鉴》《仙居乡土教材》《仙乡别样红》《中共仙居党史(二卷)》《仙居家训》《仙居歌谣》《仙居民间故事》等书籍,进一步丰富了农村文化礼堂文化内涵。二是指导乡镇志村志编修。抓住建设文化礼堂的机遇,加强对当地文献资料的整理和挖掘。广泛开展志书编纂宣

传发动工作,动员各村开展挖掘整理富有地方特色的乡风民俗,抢救乡村文化史料。参与指导村、乡镇两级志书编纂。三是开展

宣讲教育。作为全县理论讲师团的成员,深入全县各乡镇(街道)和行政村文化礼堂开展专题讲座。为使全县广大人民群众熟知仙居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全面普及仙居故事,做到“人人能讲仙居故事,人人传播仙居故事”,在全县范围内形成“爱家乡、知家乡、颂家乡”的浓厚氛围,利用“仙居故事汇”平台,开展系列讲座,组织本县文化历史文化研究会专家进文化礼堂,进社区开展宣讲。通过宣讲当地风土人情、村情村史,进一步唤起村民对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崇尚之情。

四、挖掘提炼地域人文精神,增加文化礼堂文化内涵。为使农村文化礼堂成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精神家园。我们深入挖掘仙居历史上慈孝典故,做足乡土文化文章。仙居大善人王温乐善好施、羽化成仙的故事,演绎出“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成语,并促成宋真宗诏赐名“仙居”地名;台州第一名进士、唐代诗人项斯留下了“逢人说项”的千古美谈;陈襄劝学劝俗等慈孝典故历代相传、广为传颂。横溪镇新罗村将新罗人战天斗地、艰苦奋斗归纳出来的“新罗精神”与文化礼堂建设有机结合,建立了新罗精神展示馆;参与白塔镇高迁村明清古村落历史文化挖掘整理,促使村史民俗风情与旅游文化相结合;下各镇羊棚头村文化礼堂突出祠堂文化的特色,开展宗祠文化主题宣传、族训家训征集展示以及开展各类礼仪活动,使古宗祠成为弘扬好家风的重要阵地。上张乡大张村文化礼堂突出了古越族岩画的版块和挖掘出清朝嘉庆元年(即公元1796年)仙居上张姚岸村武举人张大勇智斗邪教组织的故事,并拍成微电影。

通过开展各地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既促进了书香仙居建设,又进一步丰富了文化礼堂的文化内涵,增强了文化礼堂的历史凝重感、群众认同感和心理归属感。




中共仙居县委党史研究室(仙居县地方志编纂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