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4年,即同治十三年,天台知县丁澍良勾结劣绅余廸青等人,擅自加粮二万两雪花银。这时,街头镇贡生余秉锡和他的孙子秀才余鲁材,以及武举梅胡龙等人为首,爆发了闹粮斗争(又名“西乡反”)。歌谣分加粮、暴粮、闹粮、胜利四个部分。
(一)加粮
正月新春万象新,同治皇帝坐龙廷,
满朝文武同心保,万里江山能太平。
不料贪官频作乱,使得天下不安宁,
不唱别州和别县,单唱天台加粮银,
要问是谁加田粮?县官澍良姓氏丁。
前度初来坐一任,搜刮欠多不过瘾,
这次心想加田粮,先在城内会士绅,
城里士绅不赞成,走投无路走出城。
县主来到西夷村,首先会见余廸青,
廸青见丁去奉承,“请问县主来何因?"
县主当时便回答:“同你商议把粮升。”
廸青忙向县主问:“城内绅士有何音?"
县主如实回廸青:“城内绅士没答应,
‘各户钱粮都有数,不可额外再加征’。”
廸青听后诡计生,“官绅合谋办法灵,
八角亭有个张华地,张思有个陈允中,
倘若四人同策划,何愁加粮事不成?"
县主听后心里亮,连忙写信约乡绅。
华地、允中都到来,县主见了笑盈盈,
县主详细说分明,三人同声齐答应,
“全县钱粮本七万,再加两万雪花银。”
县官乡绅称兄弟,四人结拜立同盟,
“此事要托众兄弟,天台田粮要加成。”
(二)暴粮
三月桃花开得红,加粮粮册已造成,
县主得此心花放,带兵出差催粮银。
差官乘机敲竹杠,弄得百姓不安宁,
一餐无酒不吃饭,桌上无肉敲房门,
有钱人家被迫银拿去,无钱典妻卖子交粮银,
谁说“我家没钱交”,抢了家财再抲人。
小溪王村王云惟,来到余家议反征。(闹粮)
秉锡推辞无计施,“县官要加只好行。”
鲁材听了心不服,“反征一事我赞成。”
鲁材年仅十六岁,秀才已经中在身,
“知县加粮可以告,康熙皇帝有旨令,
‘子孙后代不再加’,可告知县到省城。”
众人听后心里亮,纷纷点头齐响应。
一时盘费凑不起,鲁材开口他出银。
鲁材具名第一个,第二是他祖父名。
第三个是义士王云惟,第四个是武举梅胡龙,
还有秀才万邦和作新。一张联名状子到省城。
谁知官官相护同勾结,竟把状子发回台州审。
府台问鲁材“年几岁”?鲁材自称“六十整’,
还说“父亲年四十,祖父年方十六龄。”
府台听了心大怒,“天下哪有下奓上的事?"
鲁材理直气壮说:“康熙皇帝圣旨不加粮,
天台知县瞒上私自加,不是下奓上还是什么?"
府台听了无言对,“中伤官府”作罪名。
鲁材、秉锡、作新进牢门,官府暴粮人民愤。
官逼民反事必然,横征暴敛是原因。
(三)闹粮
跟随人员回天台,写贴是秀才齐万邦,
放贴是武举梅胡龙,请帖一到便动身。
义兵纷纷到街头,校长茶饭待他们。
镇邦、保邦擎旗走在前,万人队伍奋勇向城进。
义兵到了张思村,允中拜倒求饶命。
义兵队伍到平镇,团团围住八角亭,
百姓要杀张华地,继又痛打余廸青。
义兵到了上清溪,城内绅士来讨情,
“文书落府放人转,限我三天还原人。”
造反义兵不听绅士骗,怒气冲冲围住天台城。
知府得知这消息,调来官兵百廿另。
四门城头火炮架,火炮弓箭守衙门。
百姓拆除北门进了城,义兵蜂拥当先后墙进。
劈牢放人烧县堂,活捉县官一家人。
百姓要杀贪官丁县主,劣绅文玲扑在县主身,
义兵刺死叶文玲,奶奶抢到上曹村。
义兵打赢收兵转,秋毫不犯老百姓。
县主逃到杭州去,见了总督说详情。
“倘若没有文玲来代死,我已没有性命见大人,
天台县堂已烧掉,还打败海门镇官兵。”
总督听了发抖心震怒,忙调五镇官兵到天城。
兵备道进驻在八角亭,屠杀暴动领袖和百姓。
火炮轰隆如山崩,男女老少都逃命。
官兵比强盗还要坏,金银财宝全抢尽,
山坑冷岙都搜遍,抢厌回兵八角亭。
群众搭起毛蓬百余零,火枪、尖刀、弓箭抗官兵。
那年腊月二十六,兵上岩背烧毛蓬。
毛蓬烧后嫌不足,民间军器都搜尽。
逼迫百姓捐银造县堂,造成人亡家破去逃命,
大户家财荡一半,贫苦人家全刮净。
余鲁材得知悲愤极,写下《绝命书》吞下金。
(四)胜利
去年是同治十三年,转年是光绪坐龙廷。
台州秀才上省考,缺了天台一县人。
六县秀才齐向学台告,“去年天台加粮又杀人,
百姓满腔怒火愤恨极,要求平反严惩贪官丁。”
考官听了心震惊,做起公文奏朝廷,
朝廷无奈作决定:“澍良知县去充军,
府台庇护贪官回家门,秉锡、作新恢复了功名。
再罚华地、允中和廸青,三人重造县堂大衙门。”
可惜鲁材已自尽,编此歌谣传后人,
西乡闹粮得胜利,抗暴俊杰受人敬。
天台县委党史研究室(县地方志编纂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