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史志研究 >>史海钩沉

建文帝二游天台考

发布日期:2022-11-18 15:59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台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据《明史纪事本末》记载,“靖难之役”后建文帝曾二游天台,一次在成祖永乐二十二年冬十月“游天台诸胜”。还有一次在宣宗宣德冬十一月,游天台。“八年春正月,建文帝在赤城。”

而今游人来到赤城山紫云洞,不免要在“建文帝度岁处”碑前驻足沉思,感慨一位国破家亡的“帝僧”竟二度来天台过年。但是也有人基于建文帝在“靖难之役”中焚死之说而对此根本上予以否定。事实上,从当时史料分析,还是可能的。

首先,靖难之役后建文帝之“东西南北,往来名胜”无非出于以下原因:一是避祸,因成祖耳目众多,故不可定居;二是游览名胜;三是据《明史纪事本末》记载,建文逊国后,在云南一带出家为僧,而云游四方也是僧人一种活动的需要。

而天台山客观上具备了这些条件:就主要目的避乱而言,天台山是以“佛宗道源,山水神秀”著称的“佛窟仙源”,因远离战乱,僻处山陬海隅,自然景美壮观,生态环境优良而成为避祸幽居、修身养性的理想场所;就游览目的而言,天台山更是不能不到之地。她千峰竞秀,万壑争流,横溃四出,中秘幽奇,自古就有南国山水天下奇之美誉;就僧人的活动而言,天台宗是佛教中国化第一宗,不管建文逊国后信奉何教派,但作为第一个中国化的佛教宗派,对佛教史有重大影响。更兼天台宗从智顗一创立就大谈“会三归一”之理,用“大白牛车”来赞颂隋王朝。在《法华玄义》卷一里又有“人王无上,叛而伐之”之句,这正合建文帝当时的需要。尽管当时明成祖统治已较稳固,但在世人的心目中,毕竟建文才是正统,成祖则永远是叛逆者。再则由于朱元璋少时曾做过和尚,故对佛教大力提倡,成为佛教史上又一盛期。他曾在洪武三年,诏禅宗名僧昙噩禅师住持国清寺,佛号“文懿大师”,可见国清寺在当时的影响。鉴于此,建文帝到天台隐居并度岁实为明智的选择。再加上建文帝本人对佛教的大力推崇,曾建大觉殿于宫中。又据《二十五史补正》载,建文帝曾经对《法华经》作出过注解,署名为“文和尚”,而《法华经》是天台宗立宗之经典,天台宗又称法华宗,这些都说明建文本人同天台宗、天台山的关系。

因此,在当时情况下,建文之游天台实为明智之举,为上策,因为天台山同时具备了避难、游览、为政诸方面条件。

其次,方孝孺的影响。方孝孺曾被朱元璋称为天下第一号读书人。据《明史》记载:“明成祖发兵北平时,军师姚广孝曾说过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杀之,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等语”。此话中“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只是对孝孺个人才华的肯定。而其中“彼必不降”则是孝孺与建文帝之间关系的一种反映,更是对方孝孺个人人格的肯定。事实上,建文帝与方孝孺之间也确非一般的君臣关系。《明史》记载,“建文好读书,每有疑即召使讲解。临朝奏事,卧僚通议可否,或者孝孺就户衣前批答,国家大政,事辄咨之”可见其对方孝孺的尊重和信任。

由此可见,孝孺与建文帝之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超越了君臣关系。建文视孝孺为知己,到了无话不谈的地步。从国家大政到地方琐事,以至风情美景,都成为话题。

方孝孺为宁海人,宁海古属台州。因此方孝孺在平时同建文帝交往中,不可能不谈及天台。无形之中,已成为一种广告,在建文心中已产生一游的欲望。但其上位后仅一年,就忙于战事,哪有机会外出,其乘“靖难之役”后往来各地名胜,诚可转移目标,也不至于被明成祖的爪牙发觉。

再次,冯翁的影响。方孝孺的死,建文帝自然伤心,但毕竟已无法挽回,但据《明史纪事本末》记载,随同建文出逃的还有一位台州人,从而大大加深了建文帝对台州(天台)的印象。此人,就是当时的刑部司务黄岩人冯翁。

《明史纪事本末》记载,建文出逃后,冯翁一直跟随,而黄岩一直属台州,当然可以天台代称之。后来由于跟随人多易暴露目标,故分散各地。冯翁曾化名“塞翁先生”“马二子”等以帮建文运送物资之类,但大部分时间还是住在黄岩的。而建文一面游览各地名胜,一面走访随同出逃的老部下、亲信,故游访黄岩。同时激起对方孝孺的怀念,以及对天台山胜景的向往,从而二度游天台,应该说也是情理之中。

总之,不论从当时天台所具备的历史条件看,还是从当时建文帝所处环境看,建文帝逊国后二游天台都是可能的。尽管在靖难之役中,建文帝的生死至今仍然是一个未解的谜团。我们也永远无法找到历史真相,因为“第一”历史是我们所无法目睹的。也许只有建文帝本人和朱棣才最清楚这个谜团的答案。我们后世所能做的只是通过捕捉众多蛛丝马迹,尽可能的接近历史真相。



天台县委党史研究室(县地方志编纂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