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永飞
1919年5月7日,北洋政府被迫释放5月4日被捕的学生。北京高师欢迎被捕学生返校,图中右一高立者为台州籍青年陈宏勋。
1924年春,宣侠父在其母校——浙江省立甲种水产学校(时设葭沚),建立了台州第一个共产党组织——中共海门小组。图为浙江省立甲种水产学校旧址。
亭旁起义指挥部旧址。
1955年1月,前线指挥员研究解放一江山岛作战方案。
1956年2月,大陈岛垦荒队员作庄严宣誓后,团中央代表丁立准(中)举起垦荒第一锄,揭开了大陈岛垦荒的序幕。
1986年10月,黄岩县委县政府发布全国第一个关于鼓励发展股份合作企业的政策文件。
1995年1月,台州市成立大会召开。
百年党史,台州大地上留下了鲜明的红色印记。
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台州始终以先行的姿态在浙江“红色根脉”中书写浓墨重彩的篇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台州是浙江红色革命的先发地
早在1919年,陈宏勋、周炳琳、牟正非、孙德忠等台州籍爱国学生在北京组织策划、积极参加了五四运动,奋战在反帝爱国斗争的第一线。
党的创建和大革命时期,台州第一个共产党组织——中共海门小组于1924年春成立,揭开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台州革命的序幕。随后,在上海、北京、南京、宁波等地入党的部分台州籍共产党员返回家乡,开展革命活动,发展党员。至1927年春,临海、黄岩、温岭、宁海等地党的组织建立,并帮助国民党要员筹建和改组国民党地方组织,推进国共合作,发动群众支援北伐战争。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包定、陈祥等革命先烈响应“八七会议”精神,组织武装农民发动亭旁起义,建立了浙江省第一个苏维埃政权——亭旁革命委员会,被誉为“浙江红旗第一飘”。此后,天台、临海、仙居、黄岩、温岭、玉环等县的党组织,相继发动大规模武装暴动,建立“赤卫队”“暴动队”“游击队”“安民军”等农民武装组织。1930年5月,遵照中共中央军委指示,台州各地农民武装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1932年5月,红十三军主力斗争受挫,军部解体。红军在台州的余部,利用山区、海岛的有利地形,顽强战斗至1936年。在长达八九年的艰苦斗争中,台州有300多名红军(含全体大队长以上的红军干部)英勇牺牲。武装斗争的开展,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和地方封建势力,为此后台州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抗日战争时期,台州各级党组织认真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帮助国民党政府建立战时工作队等组织,深入基层,发动群众投入抗日救国运动,并动员大批爱国青年,组成志愿兵团(队)奔赴抗日前线。同时,党组织在山区建立抗日武装工作基地,黄岩桐树坑革命根据地创造了“高山上的坚强战斗堡垒”红旗11年不倒的传奇。
解放战争时期,根据上级党组织指示,台属党组织从隐蔽精干斗争,逐渐转为公开的武装斗争。1947年初,台属地区被确定为浙东开展武装斗争的中心区域,中共台属工作委员会建立。1月底至2月间,“梅花村会议”的召开,为实现独立自主地发展武装、建立游击根据地的战略目标作了全面部署,为浙东和台属党组织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同年10月,在三门县南田(今属象山县)发动了“南田缴枪”,建立起台工委直接领导的武装部队(后称“铁流部队”)。1948年3月,圣堂会师打通了连接浙东与浙南的走廊,加强了浙东与浙南两块根据地的联系。1948年下半年,党组织已遍及台州各地,并将统战工作深入到国民党县政府内部。1949年2月17日,三门县解放,成为浙江省第一个解放的县。4月至7月,玉环、温岭、临海、黄岩、仙居等台州内陆地区相继解放,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台州取得重大胜利。1955年,随着一江山岛、大陈岛等沿海岛屿的解放,台州全境宣告解放。其中,1955年1月解放一江山岛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首次、也是至今唯一一次联合作战。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台州是大陈岛垦荒精神的诞生地
1949年6月5日,根据浙江省委决定,撤销中共台属工委,建立中共临海地方委员会(7月改称中共浙江省第六地方委员会)。6月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政治部电令,成立浙江省第六区专员公署,下辖7县2直属区。中共台州地委、专署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台州政权的建立。
为巩固和发展革命胜利成果,党领导台州人民,一方面开展声势浩大的剿匪反霸斗争,开展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运动,召开地方各级人民代表会议,建立各级人民政权,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另一方面,没收官僚资本,开展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经过三年的艰苦努力,台州的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初步发展。1952年,全区工农业生产总值达2.38亿元,比1949年增长46.9%。在工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的基础上,全区财政经济状况有了根本好转。这些都为台州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准备了良好条件。
1953年起,全党开始向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方向迈进。台州各级党组织全面贯彻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开始实施“一五”计划,实行粮棉统购统销政策,领导全区人民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至1956年12月,台州各县“三大改造”相继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台州建立起来,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转变。这是台州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台州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1956年9月中共八大至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前的十年,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是党对社会主义道路进行艰辛探索的十年。这十年之初,台州各级党组织按照中央、浙江省委的指示精神,结合台州实际,通过因地制宜开展经济建设、贯彻《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实施“一五”计划、“整风反右”等,社会主义事业在台州有了一个良好开端。后来,虽然遭受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反右扩大化等重大挫折,但这十年间仍然取得无可否认的巨大成就,台州的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这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必须予以充分肯定。十年间所取得的主要成就有:一是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台州地区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财政收入等重要经济指标均有大幅增长。二是农业生产不断发展。通过发展现代农业科技、推广农业机械、引进和选育良种、改革耕种制度等,台州的农业生产发展较快。1964年,台州全区粮食亩产平均超过《全国农业发展纲要》指标。三是工业体系进一步完善。至1965年,全区有食品、纺织、机械、电力、医药、化学、造纸、皮革塑料、建材、造船、工艺美术等数十个行业。以机械、电力、工艺美术、化工医药、食品制造、轻纺服装为主体,包括塑料制品、金属制品等具有台州地方特色的工业体系渐成雏形。四是水利建设成果丰硕。台州人民广泛开展兴修水库、疏浚河道、建闸筑坝、围海造田等水利建设,增强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五是社会事业稳步发展。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在多次调整中得到发展,且用于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的财政支出总体呈逐年增长趋势。这些成就的取得,为台州地区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初步物质技术基础,并从中积累了十分宝贵的历史经验。这一时期兴办的一批中小企业和投资建成的基础设施、基础项目等,为此后台州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1956年1月至1960年7月,台州、温州等地先后5批467名青年,响应团中央“建设伟大祖国的大陈岛”的号召,登上大陈岛垦荒,用青春和汗水将满目疮痍的荒岛变为“东海明珠”,铸就了“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大陈岛垦荒精神,成为台州广大干部群众永恒的精神丰碑、不竭的力量之源。60多年来,大陈岛先后受到胡耀邦、习近平两任党的总书记的亲切关怀。其中,习近平总书记“一次登岛、两次回信”,强调要继承和弘扬大陈岛垦荒精神,加快建设“两个大陈”,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大陈岛垦荒精神,接力传承、历久弥新,成为中国革命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被熔铸到我们党的光辉历史中。
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是“文化大革命”的内乱和开展反对“左”倾错误斗争的历史时期。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这一政治运动在台州兴起后,全区各级党政机关一度瘫痪,运转异常,各类武斗和恶性事件频发,“打砸抢”成风,整个社会陷入持续不断的动乱之中,正常的生产秩序和经营活动很难维持。尽管如此,在“文化大革命”历史时期内,台州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凭着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凭着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凭着人类的良知,忍辱负重,排除阻力,努力维护社会稳定,在各条战线上坚持生产,艰难地推动台州向前发展。
1976年10月至1978年12月,是台州在徘徊中前进的两年,新旧冲突、徘徊前进是两大特点。一方面,全党指导思想没有彻底冲破“左”倾错误的束缚,旧的思想和制度仍然束缚着台州广大干部群众的头脑;另一方面,粉碎“四人帮”之后,台州全区在思想组织上开始了初步的拨乱反正,工农业生产得到较快恢复,教科文卫等各项社会事业得到恢复发展。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台州是民营经济发祥地、股份合作经济发源地、市场经济先发地
在改革开放的旗帜下,台州人民最早觉醒、最早响应、最早创业,突破体制机制束缚,率先发展民营经济,开启了台州崛起之路,使台州成为全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台州现象”。其间,全国第一批有营业执照的个体工商户、第一家经工商注册的股份合作制企业、第一个支持股份合作制企业的政策文件、全国第一家民营汽车企业、全国第一家民营商业银行等多项“全国第一”,在台州诞生。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台州34年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一)1978年12月至1982年8月,是台州改革开放起步,实现工作重心转移的阶段。这一时期,解决历史性问题与迈出探索性步伐相交织。台州各地普遍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与补课,开展大规模的拨乱反正工作,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同时,台州的改革在农村起步,发展重点是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结合实际,台州地委提出“抓两翼(即多种经营与社队企业)、促主体(即粮食生产)”的发展思路,单一集体所有制主体逐步向多元化经营主体转型。台州各县利用山、水、滩、涂等建设各种商品基地,创办一批社队企业,大力发展加工工业,走上了农工副、农工商综合发展道路,农民收入快速增长。这为台州以后的发展积累了“第一桶金”。
(二)1982年9月至1991年12月,是台州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探索具有地域特色发展路径的阶段。这一时期,伴随着农村体制的改革和统购统销政策的取消,台州地委适时提出要大兴山海之利,组织实施“三大开发”(即开发荒山荒滩荒水),大力发展“两水一加”(水果、水产及其加工业)、“两建一出”(建材、建筑业和劳务输出)以及拆旧利废,农村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为促进农村多种经营的发展与开发性生产规模的扩大,台州地委因势利导地作出了有利于乡镇企业迅速发展的战略决策。各类专业市场的兴起,有力促进了台州的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同时,台州地方党委政府尊重和保护群众的首创精神,不争论、不压制、不张扬,股份合作制经济、个体私营经济获得较快发展,县域经济、外向型经济初露端倪。此外,城市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全面展开。通过推行多种形式的经营承包责任制和厂长负责制,以及对国有小企业和亏损企业实行“改、转、租”等,经济发展的活力进一步激发。人民公社政社合一的管理体制撤销,乡镇基层政权组织恢复。
(三)1992年1月至2002年10月,是台州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实现撤地建市并部署跨世纪发展战略的阶段。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党的十四大召开后,台州各级党委、政府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改革的目标要求,深化市场取向改革,通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发展外向型经济、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发展民办教育、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提炼“台州精神”等系列举措,台州的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其间,经国务院批准,台州于1994年撤地建市,开始迈入建设以中心城市为龙头的城市发展格局。同时,市委加深了对台州区域发展规律的认识,在台州自改革开放以来实现历史性腾飞的基础上,适时提出了“实施三大工程、加快三大转变,实现二次腾飞”的跨世纪发展战略,现代化港口大城市的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四)2002年11月至2012年10月,是台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阶段。这一时期,台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作出的“八八战略”的决策部署,提出打造“三张名片”、建设“三个台州”、实施“四大战略”等战略思想,并抓好推进落实工作,探索具有台州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民营经济走上了转型升级与改革创新的道路。抢抓海洋经济发展机遇,大力实施主攻沿海战略。通过大项目引进、大平台建设等,合力共建中心城市。注重统筹兼顾,着力改善民生事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城乡面貌明显提升,社会更加和谐稳定。生态文明建设、民主法治建设、文化强市建设以及党的建设等,扎实有序推进。其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15次莅临台州考察调研,足迹遍布台州每一个县(市、区),在民营经济发展、制造业发展、工业园区建设、优化营商环境、基层治理、防台工作、作风建设、班子建设等方面,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为台州的改革发展把脉定向、提振信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台州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地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召开至今,是台州建成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并开启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的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按照浙江省委决策部署,台州坚持“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奋力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谱写了“两个高水平”的新篇章。台州在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综合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补齐关键领域短板等“三大历史任务”上取得突破性进展,数字赋能现代产业、科技新长征、大湾区建设、新时代美丽台州建设、全面深化改革以及清廉台州建设等有力推进。
2020年,在交出疫情防控高分报表的同时,“十三五”顺利收官,全市生产总值跃上5000亿元台阶,人均生产总值步入高收入阶段,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2021年1月召开的台州市五届五次党代会,深入谋划“十四五”时期台州发展思路和二〇三五远景目标,团结带领全市上下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以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为战略牵引,以建设新时代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市为总目标,以“三立三进三突围”为发展路径,台州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开局起步。
(作者系台州市委党史研究室党史处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