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史志研究 >>人物春秋

抗美援朝志愿军老兵季德声——
一生铭记那段烽火岁月

发布日期:2021-06-10 10:35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台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张荣  曹思思

“这是我,当年正好20岁,这后面的房子是我们卫生班的营房……”秋日的一个午后,面对上门探访的记者,季德声打开泛黄的相册,讲述起照片里的故事。

今年88岁的季德声,是一名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兵,退休前曾任职玉环县玉城卫生办公室。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那段烽火岁月愈发遥远。翻阅着一张张老照片,抚摸着斑驳的纪念章,季德声的记忆一下子就回到了那个枪林弹雨的年代。

夜送病员过封锁线

1950年季德声报名参军,成为61师卫生学校一名学生,学习急救、护理等知识。1953年,季德声跟随部队从江苏太仓前往吉林通化,准备开赴朝鲜战场。“从江苏太仓到吉林通化,我们整整坐了4天4夜的火车。”季德声说,在通化休整了一小段时间,主要学习朝鲜日常用语,同年3月的一个夜晚,部队趁着夜色跨过了鸭绿江。

金城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的最后一次战役,也是季德声入朝后经历的第一场战斗。1953年4月,“联合国军”被迫放弃军事冒险计划,与朝中方面恢复中断6月之久的停战谈判,为促进停战实现,中朝人民军队开始对“联合国军”展开进攻。当时,季德声所在部队就收到了开赴前线参与金城反击战的命令。

“当时我们只能夜里行军,每次敌机经过时,公路沿线设置的防空哨会鸣枪警报,我们就会隐蔽起来。”季德声说。

部队行军时,季德声被暂调至收容组,专门负责收容行军途中的伤病人员。一天夜里,部队行至朝鲜一个大集镇——洗浦里(音译名)。这是一个南来北往的交通要塞,由于物资运输车辆往来频繁,敌机不定时前来轰炸,到处是破碎砖瓦和倒塌的围墙,找不到一处完整的房屋。

“因为路段特殊,上级要求我们跑步前进、快速通过封锁线。”就在快要通过封锁线时,一名战士因激烈跑步腹痛难忍,疑似阑尾炎发作,收容组决定原路返回,将病员转送至后方医院。

看似简单的任务,在彼时却困难重重。过封锁线时已是深夜,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收容组几个人手抬担架,踩着断砖残瓦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回走,还要不时躲避敌机的轰炸。“一有轰炸,我们就立即扑倒,到处都是残垣断壁,根本不知道哪条路能到后方医院,整整步行了7个多小时。”季德声回忆道。

将伤员平安送进后方医院后,季德声和战友饿着肚子立即折返,追赶前方部队。“我们追上部队时,炊事班给我们留了饭菜,大家就像饿狼扑食,狼吞虎咽起来。现在回想起来,那顿饭可真香啊!”虽已时过近70年,但季德声说起这件事时,眼里还闪着光。

卫生员变“烧水工”

1953年7月27日,历时三年的抗美援朝战争结束。按照停战协议规定,中国人民志愿军需在规定时间内撤除非军事区内的枪炮弹药等军事设施。季德声所在连队参与其中,为搬运设施的战士们提供不间断饮用水。

彼时的朝鲜正值盛夏,天气异常炎热,对搬运物资的战士们来说,缺水是最大的“敌人”。“三四十摄氏度的高温,一群刚入伍的小伙子要背上100多斤物资在山路爬行,体能消耗很大,时时刻刻需要补水。”季德声说。

然而,在当时的环境下,烧水给战士们解暑也并非易事。没有锅、没有柴火、没有水的情况下,季德声和战友克服困难,从远处山边小溪取水,到敌人撤退后的仓库里找来弹药箱,铁质的洗净当锅,木质的打碎当柴,石块砌灶台……很快,运输沿途设立的三个开水供应点就顺利“开张”了。

天气热,烧水速度远跟不上战士们的饮水量。为了让火烧得旺一点,季德声和战友们想到从废弃弹药包里拆出火药,一把把往火里抛,火势变大了,一锅水很快就烧开了。烧好热水后,他们又把水抬到溪水里冷却,这样轮回交替供应,供战士解暑的水就一直续着。

“虽然我本是卫生兵,但只要部队有需要,我能随时切换自己的工作状态。就算当‘烧水工’,我也会认真做好。”季德声说。

“藏”在纪念章里的温暖

在季德声家,一个旧铁盒里装有三枚珍贵的纪念章。“这枚纪念章是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赠送的,每每看到时,我都觉得特别温暖,祖国人民没有忘记我们。”拿起其中一枚纪念章,季德声说道。

那是1953年10月,朝鲜已入冬,天气异常寒冷。每天晚饭后,季德声和卫生班的战友们就窝在营房里取暖,几名文娱爱好者会拿起“自制”的乐器吹拉弹唱,气氛十分活跃。一天晚上,得知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要来慰问伤病员,大家都欣喜不已。

“为了迎接慰问团,我们特地进行了大扫除,将里里外外都整理了一遍。”季德声说,当时慰问团同志亲切问候了每位伤病员的基本情况,还带来了精彩的文艺演出,给每位志愿军都颁发了纪念章。

几天后,慰问团启程离开,战士们分站两排齐声合唱《志愿军战歌》欢送。“大家嘴里高呼‘亲人再见,亲人一路顺风!祖国万岁,和平万岁!’,那场景激昂人心。他们不远万里来看望我们,在异国他乡他们就是我们的亲人。”说起这个细节,季德声格外激动,眼眶湿润。

临行前,慰问团与含泪的志愿军们一一握手,随后在此起彼伏的高呼声中依依不舍上车。“车子一启动我们就不由自主地追了上去,就这样停停开开好几次,最后汽车才开足马力离去。这成为了我记忆中最珍贵的一次‘重逢’。”季德声说。

复员回乡从医救死扶伤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季德声随部队继续驻扎朝鲜,参与战后的恢复和建设,直至1958年1月才回国。

回国后的季德声被安排至温岭城关镇整风办公室,参与卫生组的整风学习。当时大办乡镇医院的热潮在温岭掀起,筹建城关医院(温岭市中医院前身)的任务落在了季德声肩上。1958年8月1日,在季德声带领的一群人共同努力下,城关医院正式成立,成为当时温岭卫生事业发展的一个巨大跨越。

两年后,季德声调到玉环工作,任玉城保健院副院长。此后,在从医这条路上,季德声一干就是一辈子。

上世纪60年代出现霍乱大流行,接上级要求,百姓疫苗接种率必须100%。那时老百姓对疫苗接种接受度不高,季德声只能每天晚上让生产队长陪同,挨家挨户上门打预防针。打预防针这场“战役”,一打就是3年。

后来在青马卫生所工作期间,季德声是当地为数不多的医生,老百姓都喜欢找他看病,几乎每天都是一屋子候诊的病人,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为“季院长”。于是,白天门诊、夜里出诊就成了季德声的常态。由于交通不便,季德声出诊往往要翻山越岭,有时忙起来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记忆中,最忙时,季德声常常整宿没合眼。

退休后的季德声生活简朴,除了打打太极拳(剑),最大的兴趣爱好就是网购。平日里,他总是悠闲地坐在摇椅上,拿出手机淘宝。“你瞧,这是我前两天刚网购的老年人专用糕点,一把年纪了,离开了手机总感觉缺少了点什么。”随手拿起茶几上的一个糕点,眼前这个精神矍铄的老人向记者“炫耀”起近期战果,高兴地像个孩子。

季德声还乐于和老战友聚会,一起畅聊当年的烽火往事,几乎每次聚会都会合照留念。翻开季德声家中的相册,里头珍藏着不同时期他与战友的合影,照片里每位战友的名字,季德声都能脱口而出。“老曾不在了,老叶不在了,老方还在……合照里的人一年比一年少,这些并肩作战的战友,都和我一起见证了祖国的强大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