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史志研究 >>史海钩沉

台州历史沿革

发布日期:2021-02-26 16:15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台州地方志

临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卢如平

台州远古为扬州之域,荒服之地。秦属闽中郡;汉初先后为东海国、东越国地;汉武帝时置回浦乡,昭帝始元二年置回浦县,为设县之始;东汉章帝章和元年改名章安县。三国吴会稽王太平二年分会稽郡东部设临海郡,治章安,为台州设郡之始。隋文帝开皇九年临海郡撤并为临海县,县治章安,开皇十一年徙治今临海市区。唐高祖武德四年置台州,以境内天台山而得名,治临海。1994年8月国务院批准台州撤地建市,行政中心移驻椒江。

瓯地蛮荒

台州历史悠久,1985年从涌泉凤凰山麓5米深处的灵江砂层中,出土男下颌骨、女前额骨及股骨化石,追源到10万年前左右的旧石器时代在灵江流域就有先民“灵江人”生息繁衍;从仙居下汤、临海小芝峙山头、玉环三合潭等地出土文物的考证,发现9000年前至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台州境域有多处人类活动遗址。

“禹别九州,……淮、海惟扬州。”(《尚书·夏书·禹贡》)灵江流域为扬州之域,荒服之地。大禹南巡,死后葬在会稽(今绍兴),其子启继承帝位,是为夏朝。至第六世帝少康时(约前1868至前1848),“恐禹祭之绝祀,乃封其庶子于越,号无余”(《吴越春秋》卷六),以奉守禹之祀。随着越国的逐渐强大,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至周元王三年(前473),一举消灭了吴国,进军江淮一带,成为春秋五霸的最后一位霸主。历夏、商、西周、春秋,浙江大部分地域属越,灵江、瓯江流域为越国瓯地。“瓯居海中”。(《山海经·海内南经》,晋郭璞注:“今临海永宁县,即东瓯,在岐海中也。”)

战国时,越国逐渐衰落,至越王无彊,于周显王三十六年(前333),越攻楚,“楚威王兴兵而伐之,大败越,杀王无彊,尽取故吴地,至浙江。而越以此散,诸族子争立,或为王,或为君,滨于江南海上,服朝于楚。”(《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而《太平寰宇记》等又作四十六年,另一说越国系于周赧王九年“江南海上”,唐张守节《史记正义》注云:“今台州临海县是也。”但楚国鞭长莫及,浙江(钱塘江)以南的大片越国故土名义上属楚,实际上系勾践后裔的自治区域,灵江、瓯江流域为瓯越。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秦国灭掉最后一个强大的对手齐国,统一了全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王朝——秦朝。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将萌芽于春秋的郡县制在全国普遍推行。秦始皇二十四年(前223),秦灭楚,置陈郡,建九江郡、长沙郡。二十五年(前222),大将王翦又平定了楚江南地,降服越地君长,设置会稽郡、闽中郡(另一说为二十九年。不过虽设闽中郡,但有名无实,秦未任命郡守、郡丞、郡尉、监御史等官员,也未置县、乡建制,近乎名义上遥控而已,《史记·东越列传》记述:“又弃弗属”。因此,这里还是越族部落的自治区域,主要有灵江、瓯江流域的瓯越和闽江流域的闽越等。

诸侯叛秦,瓯越君长驺摇(勾践七世孙)和闽越君长无诸起兵响应,他们率领越人归附番阳令吴芮,一直打到当时秦的西安霸上,跟随诸侯消灭了秦国。当时项羽号令诸侯,没有立无诸和驺摇为王,故他们没有归附楚王,楚汉相争时无诸和驺摇率越人支持刘邦。由于两越反秦、击楚、佐汉有功,刘邦在建立汉王朝后,于高祖五年(前202)二月,封无诸为闽越王,统治原先的闽中郡,都东冶,这样灵江、瓯江流域虽为驺摇所治理,但属闽越国地。惠帝三年(前192)五月,列举高帝时越人的辅佐之功,认为驺摇的功多,且其治理的百姓也愿意归附,于是就封驺摇为东海王,都东瓯,世俗号为东瓯王。(关于东瓯王国都治,学术界有三说:一是现温岭大溪大唐岭南麓,二是椒北章安,三是现温州西郊西山浦,目前尚无定论,有待于进一步考证。)由于西汉初年疆域比秦朝缩小,原秦置的闽中郡未纳入汉王朝版图,故东海王国系向汉王朝称臣纳贡的外藩之国。

景帝三年(前154)正月,吴王刘濞为首的吴、楚、赵等7个诸侯国联合举兵叛乱,东瓯王跟随之。等到汉太尉周亚夫率军大破七国叛军,东瓯王接受了汉廷的重金收买,于三月在丹徒(今镇江)骗杀了吴王刘濞,将刘濞首级呈献朝廷,反戈一击有功,因而得以幸免,回到自己的国中。吴王的儿子驹逃到闽越国,怨恨东瓯王杀了他父亲,常劝说闽越去攻打东瓯。武帝建元三年(前138)七月,闽越出动军队围攻东瓯,东瓯王向汉天子求救,朝廷遣中大夫庄(严)助征调会稽军浮海以救东瓯,兵未到,闽越退走。东瓯王驺望自知势单力薄,难以与闽越抗争,自请“举国徙中国”,获准后驺望率4万余人迁徙至江淮间之庐江郡(今安徽省西南部地区),受爵为广武侯。东海王国遂除,其土地为闽越国所占有。建元六年(前135),闽越贵族余善自立为王,武帝认为“为余善不足兴师”,同意封其为东越王,占据原东海国之地。元鼎六年(前111)十二月,余善反,攻杀汉将吏,自立为“武帝”,被汉武帝派遣横海将军韩说等于元封元年(前110年)十月消灭。刘彻认为“东粤(越)狭多阻,闽粤(越)悍,数反覆”,于是下诏军吏将原二国的百姓徙处江淮间,东越、闽越之地遂由藩属国正式收入汉王朝版图。

县置郡设

在汉朝军吏强行迁徙原东越、闽越两国的老百姓时,部分越民故土难离,不愿背井离乡的民众逃遁山谷或江海之上者颇多,后遗民渐出,部分内地汉人又“趁虚而入”,朝廷便在原闽越国故地设置冶县,隶会稽郡,而在原东海国故地设置回浦乡,属会稽郡鄞县。此后,回浦乡人口渐增,于是在昭帝始元二年(前85),以回浦乡置回浦县,县治回浦(今章安),属会稽郡,这是临海及台州的设县之始。县及此前的乡取名回浦,乃因水而得名,一条源自白石、义岭,自北向南的河流,在章安回环旋转注入椒江。为了加强控制,巩固南方新设置的政权,将会稽郡东部都尉的治所迁到回浦。当时的东部都尉和回浦县辖境很广,回浦县相当于今台、丽、温三市及周边部分地区,东汉杨雄在《解嘲》一文中有“西北一侯,东南一尉”的句子,极言东部都尉辖区之大。

随着疆域的拓展,从汉武帝开始行政区划从郡(国)——县(侯)的二级制变为州——郡(国)——县(侯)的虚三级制(至东汉末年成为实三级制),会稽郡隶扬州。灵江、瓯江流域也进入了一个发展时期。东汉章帝元和四年(87)七月,章帝刘炟改元章和,是为章和元年,并将回浦县改名为章安县,以新年号更改地名图吉利,大概是“章治久安”之意,章安地名由此诞生,并一直延续至今。(另《后汉书》作东汉光武帝建武年间〈25—56〉更名章安;晋《元康记》作“本鄞县南之回浦乡,章帝章和元年立”;《宋书》等均列二说,近代普遍采章和元年之说。)

顺帝永和三年(138),分章安县东瓯乡置永宁县,县名永宁,取“永久安宁”之意,县治在今永嘉县瓯北镇。献帝建安元年(196)九月,孙策攻取会稽郡,控制了大片东南沿海地区。建安四年(199),孙策又分章安县西南部置松阳县,因处长松山之南,故名松阳,县治设今古市镇。从此章安县境缩少至后世台州府之地。

三国鼎立,孙权称雄江东,公元229年四月孙权在武昌称帝,九月即迁都于金陵,称建业(今南京)。为了抗衡北方的魏国和西南的蜀国,着力开发东南疆土,这种开发的结果是政区继续向南推进。吴大帝黄武、黄龙年间(222-231),分章安县西北部置始平县,县治今天台城关,所谓“始平”,就是指对山区越族的平定。因曹魏亦改雍州的平陵为始平,故吴始平后世习惯称为(南)始平。又分章安县西部境域置临海县(置县时间《二十五史》没有准确记载,其它史料所载亦有异同,《台州地区志》作黄武、黄龙年间(222-231),《临海县志》作吴大帝时(222-252),《浙江地名简志》和《临海市地名志》作黄武元年至神凤元年(222-252)之间,《嘉定赤城志》四库本作太平二年(257),清宋世荤刻本作太平三年(258),《浙江分县简志》作太元二年(252)或太平二年。天台和临海的立县准确时间不明,关键是《三国志》缺“地理志”,且纪传均无记录,后史众说不一,又多缺乏佐证,故都不具权威性,现有史料以认定吴初立县为妥),县治今临海市区,取名临海,有人认为它“东临大海”,但历代所修的方志则大多认为因县境有临海山而得名,目前比较倾向于今北固山(另外一种观点指今城西北10公里永丰镇三江村的白马山)。吴大帝赤乌二年(239),分永宁县大罗山以南地置罗阳县。同时,又在闽北立罗江县。上述新置的县均属会稽郡。

孙吴会稽王太平二年(257)二月,因开疆扩土、治国安邦的需要,分会稽郡东部设临海郡,隶扬州,郡治章安(另一说为初治临海,寻徙章安),辖章安、临海、(南)始平、永宁、罗阳、松阳、罗江7县,临海郡的辖境大致是沿袭了回浦、章安之旧境,相当于今台州、温州全部、丽水大部和宁波、金华二市的小部分区域及福建闽江以北沿海地区,陆域总面积约5万平方公里,是目前台州市面积的5倍。这是台州建郡、州、路、府之始。

后汉和三国时期,由于朝廷的向南开发,章安成为东南沿海的重镇和军事要塞,海上航运的一方要津都会,章安港口颇有规模,是我国东南沿海最先崛起的五大古港之一,是北起辽东、南到海南海上航运的重要枢纽。吴大帝孙权为了扩大势力,巩固基业,黄龙二年(230),“遣将军卫温、诸葛直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洲(台湾)及亶洲。……但得夷洲数千人还。”(《三国志·吴志·吴主传》)近代学者考证认定,这次远征的出海口就在章安。这是大陆与台湾之间大规模交往的第一次记录,也是我国第一次以政府名义出航台湾,并在台湾行使国家权力,其历史意义十分深远。吴丹阳太守沈莹根据这次远征,在《临海水土异物志》一书对台湾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夷洲在临海东南,去郡二千里,土地无霜雪,草木不死,四面是山溪……”。太平三年(258)七月,会稽王孙亮封其异母兄孙奋(孙权第五子)为章安侯。此时章安是浙东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东南都会”之称。

晋平吴,统一全国。晋武帝太康元年(280),以雍州、扬州各有始平县,改(南)始平为始丰;又改安阳县(吴末帝宝鼎三年〈268〉由罗阳改名)为安固县;分会稽郡鄞县南部800户、章安县北部200户置宁海县,属临海郡。传说当时晋将王濬率兵沿海南下,到处怒海狂涛,到三门湾则风平浪静,因此县取名宁海。由于宁海与临海发音相近,习惯上称(外)宁海。太康三年(282),分建安郡南部(孙吴景帝永安三年〈260〉分会稽郡南部而设)、临海郡南部设晋安郡,罗江县以山势水流之便从临海郡划属晋安郡。太康四年(283),析安固南境横屿船屯置始阳县,寻改横阳。是时,临海郡辖章安、临海、始丰、宁海、永宁、安固、松阳、横阳8县。

晋惠帝时长达十年的“八王之乱”使国力大伤,晋怀帝永嘉年间,“五胡乱华”,以匈奴为首的少数民族纷纷入主中原,西晋灭亡。因此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北人南迁的高潮,后世把这次大移民称为“永嘉南迁”。公元317年在江南的南北大族拥戴琅琊王司马睿为帝,建都建康(今南京),是为东晋。这样,加速了南方的开发。晋明帝太宁元年(323),分永宁、松阳、安固、横阳置永嘉郡,亦隶扬州,郡治于瓯江南岸(今温州市鹿城区)。郡取名永嘉,为的是纪念“永嘉南迁”。至此临海郡辖章安、临海、始丰、宁海4县,后世台州的辖境大致形成。晋穆帝永和三年(347),分始丰县的南部置乐安县,县治今仙居城关附近,县名乐安,取吉祥之意。是时,临海郡辖章安、临海、始丰、宁海、乐安5县。

南北朝时,南朝改朝换代频繁,但均建都建康,扬州则数分数合。宋孝武帝孝建元年(454)六月癸,分扬州之会稽、东阳、新安、永嘉、临海5郡为东扬州。大明三年(459)二月乙卯,罢扬州以其为王畿,而东扬州直云扬州。八年(464)十二月壬辰,罢王畿,复立扬州,(东)扬州还为东扬州。宋前废帝永光元年(465)八月庚辰,省东扬州并入扬州。梁武帝普通五年(524)三月甲戍,分扬州、江州置东扬州,梁敬帝太平元年(556)三月丙子罢东扬州,陈文帝天嘉三年(562)再置东扬州。但临海郡的境域及辖县并未因朝代更替而变更,仅是在扬州分置时属东扬州。

州设治兴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隋灭掉偏据江南一隅的陈,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长达300年的分裂动荡局面,使天下重归一统。鉴于东晋南北朝以来,州郡设置的虚滥,杨坚对地方行政制度进行了一次彻底改革,“并省郡县,废郡为州”,使行政区划重新回到了二级制。临海、永嘉两郡合并为处州,分松阳县之东乡置括苍县(今丽水),为处州治;将原临海郡的5个县合并为临海县,县治章安;原永嘉郡其余各县合并为永嘉县;这样,处州辖括苍、松阳、临海、永嘉4县。开皇十二年(592),改处州为括州。县取名括苍,州改括州,均因境域括苍山而得名。隋炀帝大业二年正月,裁减州县,大业三年(607)四月,改州为郡,回到与秦汉相似的状况,括州改为永嘉郡。文帝开皇十一年(591),在临海的大固山设立军事机构临海镇,兼管临海县的行政事务,临海县治便从章安迁到今临海市区。从此,临海成为台州的行政、文化、经济、军事中心。

隋恭帝义宁二年(618)五月,隋恭帝禅位于唐。唐王李渊称帝,建元武德,罢郡置州,恢复了隋朝初期的州县制。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十一月甲申(初七),唐大将杜伏威战败割据势力李子通,并执送长安。江南进入唐王朝版图,江南州县重新设置并命名。隋时的永嘉郡分置括州、松州、台州、东嘉州四州。隋时的临海县境域设置为台州,州治临海,州因境内天台山而得名,台州之名自此始。(《旧唐书》作“武德四年平李子通置海州,五年改为台州。”《新唐书》作“本海州,武德四年以永嘉郡之临海置。”《嘉定赤城志》作“大业四年沈法兴擅立为海州,唐武德四年平李子通,以临海县置台州。”学者考证,台州历史上并无设置过海州,详见丁伋《台州历史上有无“海州”之称》,武德四年设置的海州在今江苏连云港。)玄宗天宝元年(742)正月,改州为郡,台州复称临海郡。肃宗至德二年(757)十二月,改郡为州,临海郡复称台州。 

台州因天台山而得名,而天台山则因晋孙绰的《游天台山赋》而扬名,宋陈耆卿的《嘉定赤城志·山水门》说:“台以山名州,自孙绰一赋,光价殆十倍。”因而赋文中的“赤城”“丹丘”以及“天台”“三台”成为台州的别称,而浙江第三大水系,原称为临海溪和临海江,唐以后亦因赋文中的灵溪一名而演变为灵江。因历史上的始丰县在宋太祖建隆元年(960)最后定名为天台县,故天台作为区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指台州,狭义指天台县。项士元先生说过:“吾台以天台山得名,古来撰述之家,籍隶台州,多题‘天台’。”《康熙天台县志》亦书:“郡人而不言某县,意亦以郡该天台也。”如相关历史书籍中谢道清、张伯端、侯嘉繙、王士性、胡三省、方孝儒、陈咏、陶宗仪等都书天台人,实际上均不是天台县人,分别是今临海市及宁海县、黄岩区、路桥区人。

台州辖县在唐朝变动较大,武德四年,设置台州的同时恢复原来的临海、章安、始丰、乐安、宁海5县的行政建置。七年,并宁海县入章安县;次年又将章安、始丰、乐安3县并入临海县,台州仅辖临海县。从此,章安作为县名不复存在,章安古镇则一直隶属于临海县,1984年12月19日划属椒江市。太宗贞观八年(634)复分临海县置始丰县。高宗上元二年(675)四月,分临海县南部置永宁县;同时分临海县再置乐安县(另一说为分始丰再置)。武后永昌元年(689),复分临海县东北部再置宁海县。中宗神龙元年(705)六月,分宁海及越州的鄮县部分地域置象山县。是时台州辖临海、始丰、乐安、永宁、宁海、象山6县。唐玄宗天宝元年(742)九月“丙寅(24日),改天下县名不稳及重名一百一十处”(《旧唐书·玄宗本纪》),因全国有4个永宁县,台州永宁县改为黄岩县(本地的方志均取《新唐书·地理志》之说:“黄岩,本永宁,高宗上元二年析临海置,天授元年更名。”有误),以传说道教名人王远隐居之山顶(今黄岩上郑乡)有黄石而得名。肃宗上元二年(761)改始丰县为唐兴县。代宗广德二年(764),象山县改属明州(今宁波),是时台州辖5个县。

唐初,全国有300多个州。为加强对地方的监控,贞观元年(627)二月,太宗李世民下令,裁并州县,以山川地形将天下分成10道,派遣巡察使等不定期到各道负责监察地方官员,于是在地方上出现了虚三级制,台州隶江南道。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调整为15道,其中经济文化都比较发达的江南道分为江南东、江南西、黔中三道,台州隶江南东道。唐中叶以后,由于军事上的需要,设置方镇。安史之乱后,随着节度使兼任各道的观察处置使,道(方镇)成为了统辖州县的一级政区,于是便确立了道(方镇)——州(府)——县的实三级制。肃宗乾元元年(758)十二月,江南东道又分浙江东道和浙江西道(浙江一名,从此由河流之称而兼地区之名),台州隶浙江东道;代宗大历十四年(779),废浙江东道,台州改隶浙江西道;德宗建中元年(780),再置东道,台州又隶之,二年(781)又废,再隶西道,贞元三年(787),再置浙江东道,台州复隶之。僖宗中和三年(883)属义胜军(浙江东道观察使升为义胜军节度使),光启三年(887),以台州置德化军。

五代十国时,台州属吴越国,由于钱镠及其后人善事中原各朝,力求自保,故当时中原烽火连天,而钱氏据两浙八十多年则相对平稳,台州境域与军、州建置及辖县如故,德化军兼知台州,治临海。后梁太祖开平二年(908)八月,吴越改唐兴县为天台县,后唐庄宗同光初(923—925),吴越复天台为始丰,后晋高祖天福(936—942)中吴越又改始丰为台兴,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吴越复改台兴为天台。后唐明宗长兴元年(930),因治理盂溪水患,吴越改乐安县为永安县,以祈永保平安。

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五月初一,吴越王钱(弘)俶“纳土归宋”,台州入宋版图,州县如故。宋朝建立了路—州(府、军、监)—县(军、监)的体制。这种制度,从权力分配的角度来看,是虚三级,但如果从行政区划的角度来说,应当是实三级制。台州隶两浙路,两浙路在神宗熙宁七年(1074)四月分为东、西两路,九月仍合为一路,九年(1076)五月复分,十年(1077)复合,分时台州隶两浙东路。南宋在高宗绍兴十二年(1142),再将两浙路分成东、西两路,台州隶两浙东路。真宗景德四年(1007),赵恒以“其洞天名山屏蔽周围,而多神仙之宅”为由,诏改永安县为仙居县。

改路设府

元朝推行行省制度,实行多层级复式地方行政区划。元代的行省划分,也初步奠定了目前我国的省区规模。路被降格,部分行省与路之间设置宣慰司这一准政区,兼有行省派出机构和介乎省、路之间一级行政机构的职能。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十一月,元军攻陷台州,置台州路安抚司,十四年改为台州路总管府,辖县如故,属浙东道宣慰司(治庆元(简称江浙行省),辖今江苏南部、安徽南部、江西东北部和上海、浙江、福建全境。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五月,黄岩以民户达5万,升为黄岩州,仍属台州路。

明朝建立后,依然沿袭了元朝的行省制度。洪武元年原江浙行省部分划属直隶(南京),分设浙江、福建行省,浙江建制至此确定,洪武十五年嘉兴、湖州从直隶划回后,浙江界域基本定型。洪武九年(1376)六月,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虽然明朝布政使司的权限与元朝行省有一些不同,但是作为地方行政区划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别,因此,人们仍然习惯称布政使司为行省,简称省。取消了道、路的建制,在布政使司以下设府、州、县三级(浙江等省以下是府县二级)。元顺帝至正二十七年(1367)九月,明将朱亮祖攻克台州,洪武元年(1368),改台州路为台州府,隶浙江等处行中书省。三年(1370)三月,复黄岩州为黄岩县。成化五年(1469)十二月,分黄岩南部方岩、太平、繁昌三乡置太平县,以境内有太平岩而得名。十二年(1476),又将温州乐清县东部山门、玉环二乡共6都之地划入太平县。从此,台州辖临海、黄岩、太平、天台、仙居、宁海6县,一直到民国初年,台州府的属县和辖境,没有大的变动,所以有“台州六县”之称。

清秉承明制,行政区划没有大的变革。康熙元年(1662),改承宣布政使司为省,为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区划。到康熙年间,全国共设有18省,也称“内地十八省”,其各自辖区范围,与现在我们名称相对应的各省的幅员相比,除了分置台湾、宁夏与海南三省及京、津、沪、渝四个直辖市之外,没有什么根本性的变化。省以下的地方行政区划分为府(直隶州、直隶厅)、县(散州、散厅),又恢复了单式的三级制。但在省与府之间设置道这一级准政区,道员清初为临时派遣,原为布政使(简称藩司,主管全省财政和民政事务)、按察使(简称臬司,负责全省刑名案件和监察官员的风纪)的派遣官,并不属于一个行政区域的官员,道员分守道和巡道两种。从乾隆十八年(1753)道员变为地方实官。顺治三年(1646)闰六月,台州入清版图,沿明制,为台州府,隶浙江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康熙元年改称浙江省)。康熙元年(1662)属绍台道,七年(1668)属宁台温海道(驻台州),十一年(1672)属台海道(驻台州),二十四年(1685)属宁台道,雍正四年(1726)属宁绍台道。雍正六年(1728),为加强沿海防务,开发玉环岛,分乐清、太平等地置温台玉环厅(县级),分太平县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3都之地入玉环,厅因玉环岛而得名,辖区包括今玉环、洞头两县和乐清的大荆、芙蓉、蒲岐,温岭的石塘,温州的灵昆等地,属温州府。

督察专区

清宣统三年八月十九日(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揭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九月十四日,杭州新军起义胜利,浙江宣告独立,九月十五日(11月5日),传闻沪杭各地光复,海门驻军统领雷廷瑞率军队进入府城,宣布成立军政分府,自任都督。数日后,省军政府派光复会会员临海人姚桐豫取代雷任军政分府都督,台州正式光复。

民国元年(1912),光复各省大多形成了省、府县两级或省、重要地区(军政分府)、府县三级行政机构并存的局面,浙江省光复初期是省——军政分府——县三级制,民国2年为省——县两级制,废除前清的府级,把州、厅改置为县。2月,玉环厅改县。7月,撤销军政分府,各县直属于省。民国2年(1913)1月8日,为便于统治,袁世凯公布系列“划一令”,正式确立了北洋政府时期的省——道——县三级制的框架。民国3年(1914)5月23日,又公布《省官制》《道官制》《县官制》。6月2日,公布了《各省所属道区域表》,全国计93道,浙江于5月23日设钱塘、会稽、金华、瓯海4道,原台州各县属会稽道,玉环县属瓯海道。同年1月30日,内务部决定将各省同名之县,保留一个,其余全部改名,由此,全国共有127县改名。时全国有5个太平县,台州太平县改名温岭县,以县西温峤岭别称温岭而得名。    

民国16年(1927)4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依据孙中山《建国大纲》精神,实行省直接辖县的省县二级制,道被废除,原台州各县又直隶省政府。但由于各省属县太多,难以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出于“剿共”的政治需要,国民政府首先在江西省设立了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不久,推广到各省,从而确立了行政督察区体制,于是国民政府的地方行政体制就变成了省—行政督察区—县的虚三级制。之所以称为虚三级制,是因为行政督察区在民国时期始终不是一级正式的行政区划。民国21年(1932)5月31日,浙江省实施县政督察专员制,原台州府6县由临海县长兼任县政督察专员督察之。同年8月,浙江省拟设立7个行政督察区。原台州府6县为第六区,因内政部未予核准,9月改名为7个特区,台州为第五特区,设行政督察专员办事处于临海城关。民国22年(1933)10月改为第四特区,移驻临海县海门镇。民国24年(1935)6月,省政府决定全省设置9个行政督察区,为省政府常设辅助机构,台州为临海行政督察区,置专员公署,兼保安司令部,驻临海城关,民国25年(1936)5月行政院批复为第七行政督察区,6月29日正式设置。民国26年(1937)11月移驻临海县海门镇,民国30年(1941)4月迁回临海城关。民国29年、30年浙江省行政督察区分别增到10个、11个,台州仍为第七行政督察区。民国29年(1940)7月,以原属第六行政督察区(专署驻鄞县)的南田县全境与临海县东北部5乡镇、宁海县东南部17乡镇(划入后高吴乡分为高枧和吴岙2乡,故划出为17,划入为18),置三门县,以地濒三门湾而得名,属第七区。民国31年(1942),天台县改属第六区(专署驻鄞县);民国32年(1943),宁海县改属第六区,为专署驻地;民国35年(1946),增辖天台(从专署驻宁海的第六区划入)、磐安(从专署驻新昌的第三区划入)。抗战胜利后,浙江省拟将行政督察区重划为6区,行政院于民国36年(1947)8月核准备案,其中乐清、平阳、永嘉、临海、宁海等12县拟设为第五区,但该方案没有正式实施,浙江仍维持11个行政督察区,仅是辖县有所调整。民国37年(1948)7月,临海、黄岩、温岭、天台、仙居、三门、宁海为第六区,专署驻临海城关。

撤地设市

1949年5月29日,台州和平解放。6月1日,根据中共浙江省委的决定,撤销中共台属工委,建立中共临海地方委员会,7月29日改称中共浙江省第六地委。6月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政治部电令成立浙江省第六区专员公署,简称第六专区,为省人民政府派出机构,在省县之间起承上启下作用。6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1军62师进驻临海城关;同日,根据华东军区司令部、政治部的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临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与临海地委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统一管理全市(指台州地区)军事、民政等事宜。6月中旬决定增设临海城区、海门区两直属区(均从临海县划出),临海县驻大田。第六专区辖7县2区,驻临海城关。

1949年10月10日,第六专区改称台州专员公署,简称台州专区。1950年5月5日,省人民政府批准临海县人民政府从大田迁入城关,5月15日,省人民政府批准(县级)临海城区撤销,并入临海县。1952年10月,宁海县改属宁波专区。1954年5月22日,政务院批准撤销台州专区,临海、天台、三门3县划属宁波专区,黄岩、温岭、仙居3县及海门直属区划属温州专区。1955年2月11日,成立县级大陈区,直属温州专区,1955年4月18日撤销,建立大陈办事处,并入海门直属区。1956年3月9日,仙居县改属宁波专区;海门直属区撤销,改为黄岩县属海门区。1957年9月23日国务院批准重新设置台州专区(省人民委员会10月11日发文;而台州相关资料都谓7月13日重新设置),辖临海、黄岩、温岭、天台、仙居、三门、宁海7县。1958年10月4日,三门县撤销,并入临海县;宁海县撤销,并入时属舟山专区的象山县,象山县改属台州专区(国务院11月21日批准)。12月22日再次撤销台州专区(国务院发文时间,台州原有相关资料谓12月8日),天台、象山2县划属宁波专区,临海、仙居、黄岩、温岭4县划属温州专区。1959年3月8日,中共浙江省委、省人民委员会通知撤销玉环县(时属温州专区),原玉环县境域分属温岭县与温州市(4月付诸实施,1960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准)。1962年5月28日,国务院批准恢复台州专区,6月1日,国务院批准恢复三门县、玉环县,台州专区辖临海、黄岩、温岭、玉环、天台、仙居、三门7县。

1967年4月9日,成立台州地区革命委员会,尔后台州专区改称台州地区。1978年9月16日,省革委会决定撤销台州地区革命委员会,设立台州地区行政公署。1980年7月7日,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海门特区,属台州地区,辖境包括原黄岩县海门区、海门镇、大陈镇、山东人民公社及临海县前所人民公社;1981年7月21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海门特区,以其行政区域置椒江市,以境内主要河流椒江而得名(台州相关史料都说椒江为浙江省第一个县级市,有误,早在民国时期浙江就有两个县级市:杭州和宁波,1949年10月,浙江有嘉兴、绍兴等6个县级市,到椒江立市时,湖州、嘉兴、绍兴、金华、衢州还是县级市。1982年1月23日,黄岩县界牌人民公社和临海县沿海人民公社划属椒江市;1984年12月19日,黄岩县的三甲区、洪家区和金清农场,临海县的章安区(欠溪口乡、龙南乡)及黄礁乡和大汾乡的五四、七年、横蒋、横西4个村(划入后设置前岸乡)划属椒江市。1986年3月1日,撤销临海县,设立临海市,4月21日召开撤县设市大会。1989年月9月26日撤销黄岩县,设立黄岩市。1994年2月18日,撤销温岭县,设立温岭市。是时,台州地区辖临海、椒江、黄岩、温岭4市和天台、仙居、三门、玉环4县。

1994年8月22日,国务院国函[1994]86号文件批准撤销台州地区和县级黄岩市、椒江市,设立地级台州市和县级椒江区、黄岩区、路桥区(分原黄岩市8镇2乡置),市政府驻椒江区,为组合式滨海城市。实行市管县的行政体制,台州市辖椒江、黄岩、路桥3区和临海、温岭2市,玉环、天台、仙居、三门4县。1995年1月10日,台州市成立大会在椒江举行。

 

主要参考文献:

[1][汉]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2][汉]班固.汉书·西南夷两粤朝鲜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3]二十五史之地理志(郡国志、州郡志、地形志、职方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4]钱穆.秦汉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5]喻长霖.台州府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6]台州地区志[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

[7]台州地区志志余辑要[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8]临海县志[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9]椒江市志[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10][三国]沈莹.临海水土异物志[M]张崇根辑校.北京:农业出版社,1988.

[11][宋]陈耆卿.嘉定赤城志[M]徐三见点校.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

[12][清]洪颐煊.台州札记[M]徐三见点校.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

[13]何奏簧.民国临海县志[M]丁伋点校.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

[14]方山.晚风续语·台州史脉[M].香港:香港语丝出版社,2004.

[15]金普森,陈剩勇.浙江通史[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

[16]浙江分县简志[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

[17]浙江地名简志[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18]张习孔,田珏.中国历史大事编年[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

[19]李晓杰.体国经野——历代行政区划[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4.

[20]葛剑雄.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M].北京:中华书局,2008.

[21]陈致平.中华通史[M].广州:花城出版社,1996.

[22]王恩涌.中国政治地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23]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24]周振鹤.中国行政区划通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2015.

[25]李怀孔.中国古代行政制度史[M].香港:三联书店有限公司,2007.

[26]顾颉刚,史念海.中国疆域沿革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7]华林甫.中国地名学源流[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

[28]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6.

[29][清]穆彰阿等.大清一统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