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城东的九峰山上,耸立着两座高高的宝塔,这就是有名的“望娘塔”和“望妹塔”。说起这两座塔,还有一个悲酸的传说。
说勿清已经多少个年头了,一年秋天,福建有个姓石的读书人,乘船上京赴考,船在海洋遇到风暴,同船的人都遇难了,他紧抱着一块破船板,随着风浪飘啊飘啊,飘了三日三夜,飘到一座九峰相抱的小岛上。
岛上住着一个叫山娘的姑娘,将石公子救了上去。山娘小时跟阿爸打鱼,有一次,船被大风刮沉,海浪吞掉了她的阿爸,她飘到这里,一个人住在山洞里。石公子在海里泡了几日,受了惊恐,病倒了。山娘细心地照料石公子,守在他的身边。他渴了,挖来茅根,捣出根汁给他喝;他饿了,采来萌菜,摘来野果给他吃。日子一长,两个人都从心眼里爱上了对方。
一个中秋夜,两人对天盟誓,月亮作媒,清风作证,交拜天地成了亲。
从此,山娘采野果、挖茅根,还折来柴枝、搬来沙盘,叫丈夫安心攻读,等大比年头再上京都考状元。两人日脚虽苦,却也苦中有甜。
第二年,山娘生下一个胖儿子。
第三年,山娘又生下一个胖姑娘。
儿子长到六岁那年,有只商船经过这里,避风三日,船上的人送给山娘很多食物和衣裤。石公子提出要随船去京都赶考,为了让儿子也能读书,决定将他带在身边。动身那天,山娘牵着女儿送到埠头,夫妻俩像藤和树一样,难舍难分.山娘和女儿直望到天黑才回来。
从这以后,山娘每日带着女儿到山顶向北方遥望。太阳出来三百六十趟,又回去三百六十趟,丈夫和儿子却没有回来。
太阳出来七百二十趟,又回去七百二十趟,丈夫和儿子还是没有回来。
母女俩仍然天天盼呀望呀,为了让两眼望得更远,每日搬来石头,垫在脚底下。
海潮涨了又退,退了又涨。
柴片花开了又谢,谢了又开。
垫脚石堆得比人高了,丈夫和儿子还是没有回来
女儿长到十五岁了,相貌像一朵水灵灵的水仙花。这一年,山下奔来一帮海盗,他们见到这两个女人,眼晴变得像鳓鱼眼一样红,围着母女俩呱呱叫,死皮赖脸地要她们做大皇后和小皇后。山娘知道向这些豺狼求情是没有用的,眼珠一转,说:“要答应也勿难,先依我一件事。
海盗们高兴了:“别说一件,十件也依。快开口呀,姑奶奶!”
山娘说:“让我到送丈夫上船的地方祭过他,再……
海盗答应了,催她快去办。山娘用手指理了理散发,整了整衣裙,从调羹池汲来清泉,从马尾水下摘来桃子;牵着女儿,过了百花洞,翻过半山岭,到了送丈夫上船的地方,她摆下祭品,母女俩跪在地上,向北拜了三拜,山娘满脸泪水,嘴里默默念道:“郎君呀,我无法再等你了,望你自己珍重,求天神保佑你们父子平安。”
山娘拜毕,站了起来,将额角的散发一掠,然后将女儿一拉,猛地向大海跳了下去。海盗们这才明白中了计,慌忙来拉,已经来不及了,只拉住一片裙角… …
再说石公子到了京都,考了两场,都落了榜。他想妻子为自己读书受尽千辛万苦,觉得无脸回家,就带着儿子,留在京都,日里卖字为生,夜里教儿子读书。这样度过了十个年头。这一年,儿子去考,中了头名状元,父亲高兴得合不拢嘴巴
过了半个月,状元朝事已毕,带着父亲回乡,迎接母亲和阿妹。
父子俩来到九峰岛,停船上岸,跑遍了九峰十八涧,找遍岛上每个角落、不见山娘母女俩。只见山顶两大堆石头,状元站到石头堆上,向四下搜寻,从日落到日出,从日出到日落。哪能找到娘亲和阿妹?后来他们在离别的地方拣到一片霉烂了的裙角,见到这个不幸的遗物,父子俩抱头大哭起来… …
状元就在山顶的两堆石头基上,造起了两座塔,一座叫“望娘塔”,一座叫“望妹塔”,四时飨祭,年年拜望,以纪念他苦命的娘亲和妹妹。
(尹 荪、王开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