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史志研究 >>人物春秋

身可摧兮名不灭

——记近代中国首位牺牲在防疫一线的科学家俞树棻

发布日期:2020-05-07 11:28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台州史志网

写在前面的话

正当举国上下众志成城,共克时艰之际,为增强抗疫决心与信心,升民智、养静气,人民出版社1月30日特别推出了主题图书《中国疫苗百年纪实》电子书,并已在学习强国、亚马逊及人民出版社读书会等多家数字平台同步上线,免费供公众阅读。打开电子书,一连串闪光的名字出现在我们眼前:中国公共卫生事业和中国现代医学先驱、中国历史上走近诺贝尔奖的第一人(1935年提名)伍连德,首位牺牲在防疫第一线的科学家俞树棻,“世界衣原体之父”汤飞凡,“中国卡介苗鼻祖”王良,“中国脊髓灰质炎疫苗之父”顾方舟等。其中,被冠以“首位牺牲在防疫第一线的科学家”的俞树棻是我们台州黄岩人。

身可摧兮名不灭

——记近代中国首位牺牲在防疫一线的科学家俞树棻

陈建华  吴万红

俞树棻(1890—1921),谱名河棻,号榆荪,黄岩簖(短)垟人。父俞润根系前清武秀才,虽务农为业,但培育四子读书各有所成。长子俞树棠(1869—1933),光绪二十九年(1903)进士,后入日本法政大学速成班深造,曾任法部主事、京师审判厅推事、广西银行副总理、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等审判厅厅丞(长)等职;次子俞树燊(1871—1937),系前清秀才;三子俞树荣(1880—1917),毕业于北京高等法政学堂,后留学日本。俞树棻乃家中幼子,“性孝友,事父母能尽厥职,幼依兄嫂,及长,敬礼如事亲。家世以医传,十二龄时,读神农本草诸书,慨然有范文正不为良相当为良医之志,且谓富贵不足羡,可传者名耳。”(《俞君树棻纪念石文》) 先就学于江南水师学堂,后毕业于陆军军医学堂。历任京师警察厅民政部防疫医官、禁卫军军医长,曾充任浙江都督府卫生课课长,第六师、第一师军医处处长等职。后赴日留学,肄业于军医学校防疫专科。回国后任陆军军医学校教官、传染病研究所主任、中央防疫处科长、筹边使署监医处处长、红十字国际救灾会防疫股股员等职。曾任中华民国医药学会会员。对于卫生防疫,俞树棻提出许多富有见地的思想和主张,如所谓的“防疫”,就是要将病原之种类、传染之渊源、侵入之门户与细菌寄生之部位厘清,依此来拟订预防扑灭的措施,其本质就是降低微生物的传染性。尽管当时国难当头,研究条件简陋艰苦,其勤于著译,成果颇丰。二十世纪早期,在《兵事杂志》《浙江兵事杂志》《中华民国医药学会会报》《浙江广济医报》等连载发表大量论文,如《陆军战时卫生勤务商榷书》《陆军战时卫生勤务计划书》《蝎毒之研究及免疫》《本年流行肺配斯脱菌之各菌种检查》《配斯脱类似菌之一例》等,著有《检疫指针》《梅毒检治法》,译著有《平时战时卫生勤务》《军阵防疫学教程》《英日法义军阵防疫近况》《传染病预防浅说》等,另有《经济救急审定四时感冒治痊》(与俞永钦合作)出版。 

在江南水师学堂学习期间,有一段往事特别值得一提,俞树棻与周作人乃同班同学,两人过往甚密。周作人的著作中多次提到与俞树棻的交谊,如在散文集《雨天的书》中《怀旧》一文有如下描述:“而于我的同班呢……只好提出一两个故人来说说了。第一个是赵伯先君,第二个是俞榆孙(荪)君。伯先随后改入陆师学堂,死于革命运动,榆孙(荪)也改入京师医学馆,去年死于防疫。这两个朋友恰巧先后都住在管轮堂第一号,便时常联带地想起。那时刘声元君也在那里学鱼雷,住在第二号,每日同俞君角力,这个情形还宛在目前。”再如在周作人自传《知堂回想录》中写到与俞树棻的一段交往:“我们到了北京,第一要做的事,是去访问在北京学校里的同乡。次日是十一月廿二日,便同了林秉镛柯樵二君至医学馆去看俞榆荪君,俞君是台州黄岩人,又曾经在水师是同学,是从前相识的……至初六日又访榆荪,同柯采卿(樵)三人照相,并在煤市街饭馆吃饭。十六日同采卿访榆荪,见到温州永嘉的胡俨庄,因同至广德楼观剧。十八日晚,同了柯采卿徐公岐吴椒如至榆荪处告别……榆荪因为是旧友,所以特别过往频繁,而且为人也很诚实,在医学馆毕业后在北京做事,逐级升为医务处长。”俞树棻因公殉职后,周作人对其遗腹子俞滨立关爱有加,甚至连俞滨立的婚礼都是由其操办的,可见两人交谊之深。 

清末民初,内战频仍,传染病横行。特别是1910年秋至1911年,在我国东北爆发了一场惨绝人寰的肺鼠疫大流行,震惊中外。迫于国内外的压力,1916年3月,中华民国政府公布了中国第一部传染病防治法规——《传染病预防条例》。1918年6月,民国政府决定筹建中央防疫处,以卫生防疫和研制防疫用生物制品为主要职能,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家现代传染病研究和生物制品生产的机构。俞树棻奉内政部之命参与其事,被派与韩鈖堂、刘驹贤等3人赴日本采购器械材料。1919年3月,中央防疫处在北京天坛内原京师传染病医院分院正式成立,以内务部防疫司司长刘道仁为处长,以时任京师传染病医院院长严智钟为副处长。下设三科:第一科科长吴瀛,司总务,设庶务、经营2股,置主任2名、事务员8名、助理员16名;第二科科长严智钟(兼),司研发,设研究、检诊2股,置主任2名、技术员9名、助理员11名;第三科科长俞树棻,司制造,设血清、疫苗、痘苗3股,置主任3名、技术员2名、助理员6名。

自担任第三科科长后,俞树棻一直奋战在防疫第一线,直至牺牲成仁。1919年7月,廊坊霍乱流行,迅速蔓延至北京。俞树棻率马志道、黄实存、常希曾等奔赴廊坊现场,设立临时医院,组织防治工作。1920年9—10月间,北方五省发生旱灾,斑疹、伤寒和天花等症在灾区流行,华洋义赈总会设立医务委员会,前处长全绍清担任会长,副处长严智钟和俞树棻为主任,协同办理灾区防疫事务,实行灭虱、种痘,疫症逐渐平息。

1920年10月,海拉尔发生肺鼠疫,迅速流行到长春,并引发了1920—1921年的东北三省第二次肺鼠疫大流行,后蔓延至直隶、山东两省。其中东三省为重疫区。总共导致9300人死亡,其中中国人8503人,包括参与预防人员72人。当此次肺鼠疫流行之时,中华民国政府遂派伍连德和俞树棻等组织防疫队奔赴东北开展防疫工作,其中伍连德进驻哈尔滨组织指导防治工作,作为内务部特派哈尔滨长春等处查疫专员的俞树棻则带领金宝善等人驻守长春第一线组织防疫,其与道尹蔡运升商议设立防疫总事务所,并担任总医官。鉴于东三省第一次肺鼠疫大流行时长春曾造成5000多人丧生的惨痛教训,通过当时中方、苏俄和南满铁路局(即日方)三方竭力合作,经过半年多的科学指导和艰苦努力,长春肺鼠疫流行基本被扑灭,仅有77人因染疫死亡,俞树棻等出色完成防疫任务。1921年2月,东三省的肺鼠疫流行蔓延至山东桑园,俞树棻调充山东防疫专员,再次临危受命,带领程慕颐、杨澄漳、胡鸿基等奔赴桑园防治。先生夜以继日,亲自检查,精疲力竭,不幸染疫于3月24日殉职,年仅32岁。民国十年三月二十九日《申报》记载其前后经过:“天津北洋防疫处俞医官于十九日在防疫医院查看将死之病人,传染疫症。于二十二日上午十时许,觉有不适,其时尚自德州往济南,夜十二时吐痰……翌晨回桑园,是时确切证明系受疫,即电德大夫请其来援,注射盐水。二十四日晨俞医官逝世。”正如唐代大诗人杜甫所说:“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次山东桑园鼠疫于同年5月被正式扑灭。

临终前,俞树棻留下遗书:“勇于检疫,偶一不慎,接触太多,以致罹病,为民而死,夫复何言。家有寡妻无子,尚祈抚恤。鲁境疫事,大致无碍,务必派员接办。民命所关,陈祀邦、全绍清、杨怀德诸公,亦善于防疫,敬代推荐。棻死尸体,深埋于桑园,一二年后,可否迁葬浙江乡里,以正首邱。所有防疫人员,请优予津贴。”笔者每每读此,这种为国为民奋不顾身、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大医情怀,让人潸然泪下,感动不已。还有一个小细节值得一提:在这次防疫中,俞树棻非常欣赏国立北京医专毕业生胡鸿基的才干。在弥留之际,其向美国人兰安生(当时担任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学教授)“托孤”,恳请对方一定设法将其送到美国学习公共卫生学,以便造福被疫病困扰的中国人民。1922年,在兰安生的极力推荐之下,胡鸿基获得了洛克菲勒基金会奖学金,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学习卫生行政。胡鸿基果然不负众望,终于在1924年获得公共卫生学博士学位,成为中国官办医学校毕业生中第一个获此学位的人。回国后,其先后担任淞沪商埠卫生局副局长、上海特别市卫生局局长等职,被当时的国际联盟看作是中国推行现代公共卫生事业的得力干将。 

为了纪念这位中国现代生物制品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缅怀这位为卫生防疫事业作出重要贡献并献出宝贵生命的科学先驱,1929年5月,俞树棻生前好友、同事醵金,在北平天坛中央防疫处为其庄严树石,并撰文以记其生平伟业,供后人瞻仰纪念。另《恕盦文艺丛录初集》收录《公祭俞榆孙教官文》,高度评价了俞树棻的医者情怀。《俞君树棻纪念石文》最后的铭词是这样写的:“涉山川兮冒冰雪,身可摧兮名不灭,耿耿精神兮贯日月,嗟四海之疮痍兮弥有怀乎先烈。” 诚哉斯言!

参考文献:

1.俞氏后人提供的《浙江黄岩短垟村俞氏宗族世系表》《浙江黄岩短垟俞氏宗族涓邦公紫珊公世系表增补附记》《俞树棻先生简历》《俞君树棻纪念石文》《申报》中华民国十年三月二十九日复印件等资料;

2.网名为秦川渭水《在山东桑园鼠疫防治中殉职的早期生物制品学家俞树棻》网络资料;

3.周作人著《雨天的书》,岳麓书社1987年版; 

4.《周作人文选•自传•知堂回想录》,群众出版社1999年版。



图1:俞树棻像、纪念石和《俞君树棻纪念石文》


图2:《申报》有关俞树棻在桑园防疫和牺牲的报道


图3:《公祭俞榆孙(荪)教官文》书影(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