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石梁镇

发布日期:2019-08-16 15:42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台州史志网


石梁镇位于县域北部,东邻宁海县双峰乡,南连城关镇,西接白鹤镇,北与新昌县大灵乡接界。2002年,全镇5个办事处(大同、华峰、集云、石桥、太平),33个行政村,1813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38人,占1.9%。除汉族外,有壮族3人、藏族2人、苗族2人、彝族2人、畲族2人、布依族1人。土地权属面积172.8平方千米,森林覆盖率86.2%。镇区海拔大部分在500米~1000米,部分1000米以上,华顶峰海拔1110米。镇政府驻地龙皇堂,距县城15千米。

明末清初,属太平乡第十一都;民国为集云区,区署龙皇堂。龙皇堂是天台山唯一天然盆地,海拔800多米,风光秀丽,四季分明,很少污染。1988年7月,北山区管辖集云、石桥、大同、太平、华峰(由原华峰、金顺人民公社合并而成)5个乡71个行政村。1992年5月撤区扩镇并乡,由原北山区的集云乡、太平乡、华峰乡、石桥乡、大同乡合并为石梁镇。

该镇以“天下独绝”的石梁飞瀑而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石梁铜壶滴漏景区、塔头—高明—螺溪钓艇景区、华顶景区都坐落在该镇。境内名胜古迹还有:葛玄茶圃、华顶国家森林公园、幽溪古刹高明寺、罗汉道场方广寺、莲峰丛林华顶寺,还有王羲之墨池、智者大师拜经台、李太白读书堂等等。

境内县乡公路4条,其中天华公路起柑橘场,经国清寺、金地岭、龙皇堂、大兴坑岭头、双溪岭头,止华顶寺,全长24.5千米;大慈公路起大兴坑岭头,经上方广、石滑头,止慈圣村,全长12.7千米;双培公路起双溪岭头,经天封、绿冲岢、岭脚、大同、中央董,止培山村,全长30.1千米;新天北线经桐柏岭脚、桐柏电站,止大兴坑岭头,全长20千米。专用道华峰公路,华顶讲寺至拜经台,长3千米。桥梁有种德桥、丹山桥、浪水溪桥、乐溪桥、迹溪桥、广济桥、安桥、广渡桥、兴安桥、永福桥、兴济桥等。

全镇有石梁中学和5所小学(石梁中心小学、太平、石桥、大同、华峰小学)。石梁中心小学创建于清宣统三年(1911)。

该镇以生态立镇、旅游强镇、农业富民为发展战略,以高山蔬菜、茶叶、笋竹、中药材、名优水果为主导产业,引进高山蘑菇、苦丁茶、洋根、山野菜等新兴产业,发展优质高山大米、小狗牛等传统产业,是一个集农、贸、旅游一体的生态旅游示范镇。1989年工业总产值330万元,财税收入12万元; 2002年,农业总产值按1990年不变价2964万元,工业总产值6138万元,税收入库270.3万元,农民年人均收入2596元。


1998年,经省农业厅、省财政厅批准实施高山蔬菜标准化示范项目,其生产规模化、技术规范化、产品标准化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 石梁牌高山蔬菜经上海农业站食品质量监督检测测试中心检测连续4年达到无公害农产品标准。2001年,石梁牌高山蔬菜获北京国际农博会名牌产品金奖,石梁牌高山甜椒被认定为全省首批绿色农产品。石梁牌注册的高山蔬菜系列有甜椒、黄瓜、茄子、番茄、芹菜、萝卜、四季豆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味好,品质优,属无公害蔬菜,热销上海、杭州、宁波、温州等地。2002年,全镇有5种农产品通过省绿色农产品认证;建成高山蔬菜基地4平方千米,通过省首批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认证;栽培高山蘑菇29万平方米,实现销售收入580万元。石梁牌高山蔬菜商标被评为省著名商标,塔头牌笋茄和春芳牌野生山菜系列获省农博会优质农产品金奖。

塔头牌笋茄,选用石梁镇特产春竹笋为原料,经过高温煮、烘精制而成,风味独特,富含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属纯天然绿色食品。该镇有无公害笋竹基地34.7平方千米。

华顶云雾茶产于海拔800米以上的高山。茶树终年受云雾滋润,集天地之精华,得“仙源佛窟”之灵气,所生产的“段茗”和“佛茶”,备受历代名人青睐与赞美。该镇有云雾茶基地2.7平方千米,苦丁茶基地1.7平方千米。

该镇有几百年栽培中药材的历史,古有“弥山药草,满谷丹材”之称。主要种植白术、厚朴、天麻等,其中白术生产最负盛名。石梁白术苗秆少,块根大,俗称“文气”,又称“青蛙腿”,产量高、质量好,为著名药材“浙八味”之一,专供出口。2000年,全镇有2平方千米的大田栽培白术和0.7平方千米的白术苗。苗种大量供应新昌、磐安等地农户。白术大田生产,以有机肥为主,加上精心栽培管理,土壤砂质又适宜于白术的生长,病虫害少。生产的白术个大(大的一只鲜术500克以上)、须根少、肉质白、形体如拳,为各地所罕见。

该镇栽培果树历史悠久,石桥慈圣红朱柿是特有的优良地方品种。1998年石梁牌慈圣红朱柿获市林产品评比第一名,省优质农产品。平均单果重130克,呈长圆形,果皮易剥离,肉质细腻,甘甜如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