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报 纸

发布日期:2019-08-16 08:50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台州史志网


1992年5月23日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50周年纪念日,停办了31年的《天台宣传》复刊,4开4版;尔后每月一期,皆赠阅。8月23日第4期更名为《天台山报》,11月改办周报。

1993年1月1日第13期开始正式出版周报。6月,在“六三”文化旅游节期间连日出报,开始在本县公开征订发行,并为天台县磁性材料厂刊登第一个有偿广告。副省长龙安定为《天台山报》题词:“发展天台文化,振兴天台经济。”任继愈、村中佑生(日)等中外名家学者、各级领导50多人在公开发行的第一张套红《天台山报》(第38期)上签名留念。1993年11月,县编制委员会正式核准天台山报社编制18名,原借用人员调入报社。

1994年1月增为周二报(每周2张),开始设办公室、要闻经济部、政文副刊部。2月17日,首次整版推出圣达保健品有限公司广告。2月24日,《解放日报》总编丁锡满与《天台山报》全体人员座谈,并题词“改革的号角,舆论的先导”。3月28日,《天台山报》百期报庆,县委书记娄依兴题词“办好天台山报,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县长刘长春题词“提倡真善美,抵制假恶丑”。

1995年12月25日第282期开始,《天台山报》改为《天台报》,报头选用毛泽东手书体,周二报增为周三报,并经省新闻出版局批准,内部刊号为浙字第03—0011号。至此,《天台报》正式复刊。《天台报》是县委机关报,4开4版,一版本县要闻,二版经济·综合新闻,三版理论学习、科技、教育,四版文化、旅游、文学。

1997年6月,天台报社(下称报社)内设机构为总编办、新闻部、专刊副刊部、广告部,采用北大方正排版设备,实现图片处理计算机化。同年,报社获台州市县(市、区)报1997年度理论宣传优秀奖。11月30日,《天台报》首次推出月末版,刊载大特写《国际小姐出天台》,全国20多家报刊转载。

1998年6月23日,县委书记办公会议决定《天台报》增为周五报。8月12日,县委下达〔1998〕66号文件,建立报社编委会。9月29日,市县(市)报研究会和省记协县市党报工委台州分会成立,天台报社为常务理事单位。12月15日,《天台报·月末版》改为《寒山湖周末》,增为每周一期,同时推出《新闻周刊》,每周一期。同日,报社社址搬迁到县政府大门口小礼堂隔壁,临街办公。报社自办印刷厂首印《天台报》(第759期)成功,《天台报通讯》同时复刊。

1999年1月1日,《天台报》改办日报。4月16日,报社选举产生第一届工会委员会。5月,被评为市1998年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先进集体。6月30日,市新闻报刊审读组成员、原台州日报副总编洪锦沸到天台报社指导业务,作《读天台报》诗一首:“满载珠玑尺幅中,图文并茂靠精神。仙山一报人争读,铁笔常关百姓情。” 12月,天台报《家庭周刊》创刊,22日《华顶文化周刊》、《财富导刊》创刊。

2000年3月24日,省记协县(市)党报工委台州分会在赤城宾馆召开年会,天台报社作了经验介绍。7月4日,报社被评为市1999年度县(市、区)报理论宣传优秀奖。2000年,天台报广告经营有长足发展,报纸发行量1.6万份。

2001年1月1日开始,从周五4开4版扩为周五4开8版,每天一张正刊、一张专刊,扩大了容量,增强了可读性。1月17日,报社办公大厅装修一新,采编、激光照排、校对共20多人集中办公,流水作业,加快了出版速度。5月,省委副书记梁平波为《天台报》题词:“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7月13日,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报社与磐安报社联合举行“迎奥运始丰行”系列报道活动,为期一个月。9月下旬,报社在全县有条件的中小学校建立小记者队伍,计3000多人。10月4日,《教育周刊》创刊。

2002年5月23日,10年报庆日,《天台报》隆重推出40版彩印。其中有采编心语、流金岁月、经典时刻、十年十人、十年财富、十年副刊等版面,回顾10年来的精品佳作,加深和读者的交流。5月24日上午,报社在天台宾馆召开10周年报庆汇报会和新闻发布会,省、市、县领导到会祝贺,全省县、市报总编出席会议。年底,增添彩色印刷机等设备,实现人手一台电脑、每天彩印的目标,跨入全省一流县、市报行列。12月30日,改出周六4开8版。

2003年6月12日,省新闻出版局批准同意《天台报》从8月1日起更名为《天台日报》。12月31日,《天台日报》推出最后一版珍藏版100版,发行18000份。

2004年1日1日,根据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县委决定撤销《天台日报》,建立县新闻传媒中心。原报社人员全部安置落实,4人调到市、县有关部门,2人自谋职业,1人考取研究生,其他13名在编人员、20名合同工及临时招聘人员全部安置到新闻传媒中心。每周5日刊出《天天天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