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节日习俗

发布日期:2019-08-13 10:48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台州史志网


节日习俗包括传统节日:春节、元宵(十四夜)、二月二、清明、立夏(醉夏)、四月八(俗称浴佛节,又称牛生日)、端午节、六月六(狗浴日)、七巧节(七月七)、七月半(七月十五)、中秋(八月十六)、重阳(九月九)、冬至、小除夕(小年)、除夕;现代节日:元旦(阳历过年)、国际劳动妇女节(“三八”节)、植树节、国际劳动节(“五一”节)、中国青年节(“五四”青年节)、国际儿童节(“六一”儿童节)、中国共产党成立纪念日(“七一”建党节)、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纪念日(“八一”建军节)、教师节、老人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纪念日(“十一国庆节)、辛亥革命纪念日(双十节);其他节日:情人节、愚人节、母亲节、父亲节、圣诞节。

传统节日

春节 农历新年。起源于原始社会的“腊祭”,意在庆丰收、报神恩、贺新年。至汉武帝初年创制《太初历》,才明确规定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并定为农历新年。辛亥革命后,采用公元纪年,以公历元月一日为新年节日(元旦),以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天台人过春节,时间在除夕子时至正月初八。春节是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外出的人一般都赶回家乡团聚过年。年节食品比平时丰盛,衣着更华贵,亲友往来送礼品。正月初一这天的饮食,在全国别具一格:早餐家家都吃“五味粥”(由白米、红枣、豆腐、番薯、芋艿等5种食品合煮成米粥),祈祷新年“五福”降临。五味粥须由男子煮,其理由有二:一是男子为阳,表示新的一年蒸蒸日上,生活越来越美满;二是妇女一年四季家务忙到头,这新年的头一天应该休息休息。中餐吃除夕预制的“饺饼筒”,吃时在鏊上敷油热烤至焦黄,脆香齐具,老幼皆宜。晚餐吃扁食。正月初二,只给头年新逝的亡人灵位拜年,不能随便走亲戚,更不能对活人道“拜年”。过去,初二这一天是禁忌串门的。90年代起城关地区则成了看望至亲(父母、外祖父母、岳父母)的“拜岁”日子。过了“上八”(正月初八),春节拜友宴客告一段落,民谚云“拜岁过上八,有粽也勿(音闸)”。新中国建立后,政府规定春节放假3天。

元宵节 全国都是正月十五观花灯。天台惯例却以正月十四为元宵,俗称“十四夜”。究其原因,说法很多。据《临海县志》记载,元末农民起义领袖方国珍,惟恐朱元璋乘元宵佳节前来偷袭,提早一日过元宵;也有说方国珍事母至孝,因他的母亲信奉佛教,每逢初一、十五都要吃素,十四可以避开吃素;也有说因为方国珍夫人董氏是正月十四生日,才把元宵节定为正月十四。还有传说是戚继光在台州一带抗倭时,因作战机密被泄露,把元宵节提早一日。天台元宵灯会从正月十三开始到正月十八落灯,其中十四夜是高潮。这一夜,民俗崇尚走百步,认为走百步可以祛疾病、免灾晦。“十四夜,间间亮”,每户人家、每间房屋都高燃明烛(或开亮电灯)。凡是头年结婚的新娘子,正月十四这一夜,要重新梳妆打扮,坐在新房床上,或坐在高台上,让成群结队而来的人们观看、评论芳容。同时,有新娘的人家要准备茶水、点心、糖果招待客人。“十四夜,赶道地,家家都吃糊辣沸”。“糊辣沸”是天台的一种特色食品,是用蕨粉或者藕粉、番薯粉调成的咸羹,配料有精肉、冬笋、川豆、菠菜、豆腐干、香菇等,除菠菜之外,其余菜肴都要切成粒状。也有用桂圆瓤、红枣、水果粒等作料,调成甜羹。吃“糊辣沸”要开着门吃,意思是迎接客人,与大家同吃。吃了“糊辣沸”,把糊涂和懒惰都废弃掉,振作精神,准备投入新一年的劳作。

清明节 清明例行扫墓,俗称“上坟”。时间比较灵活,有“前三后四”和“清明长长节,做到立夏歇”之说。近年,祭祖风气日盛,很多旅居外地的人都回乡扫墓。

中秋节 全国中秋节为农历八月十五,天台却是八月十六。相传朱元璋起兵反元,以八月十六送月饼裹情报作为联络手段,以便统一行动;也有说元末方国珍占据浙东三府保境安民,其母周氏初一、十五吃素,加之八月十六为母生日,故推迟一日过中秋节。近年,人们对中秋节愈加重视,看作与春节一样的大节。是夜,合家团聚吃月饼,并佐以菜肴,取月圆人也圆之意。

冬至 冬至日,家家户户用糯米粉制作“冬至圆”,取团圆之意,佐以菜肴,合家享用。有的还制作饺饼筒。冬至圆有甜、咸两种,甜的外粘豆沙或炒粉(用白米、玉米、黄豆等炒熟磨成粉,再拌上芝麻、红糖),咸的内裹精肉、冬笋,川豆扁、豆腐干、红萝卜、白萝卜等切成粒状的馅。冬至一到,来年春天就不远了,所以民间有“吃了冬至圆,小人大一岁”的说法。

除夕 农历十二月三十日(月小廿九日)晚上,称除夕。这一天,有贴春联、贴年画、谢年、吃年夜饭、长辈给孩子“压岁钱”的习俗。20世纪末期,由于生活水平普遍提高,许多家庭都到饭店吃团圆饭。

现代节日

植树节 1979年起,每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纪念日)为中国植树节。1981年12月,全国五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国务院于次年颁布的全国义务植树实施办法要求:凡年满11岁的公民,除老弱病残者外,都要承担义务植树任务,每人每年义务植树3棵~5棵。天台历年都组织干部、职工、农民、学生开展义务植树活动。

教师节 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决定,每年9月10日为中国教师节。是年9月10日,第一个教师节,县委、县政府等各级领导深入城乡学校慰问教师。此后,历年教师节都召开庆祝会,各级党政领导亲临学校慰问。

老人节 农历九月初九,两九相重,故称“重九”;又因为在我国古代,六为阴数,九是阳数,两阳相重,又称“重阳”。 中国老人节始于1988年。之后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县老干部局牵头组织离退休干部、职工,举行多项体育、游艺活动。各级领导干部亦在节日前慰问老干部、老职工和农村孤寡老人,赠送纪念品、慰问品,并号召全社会发扬尊老爱老光荣传统。

其他节日

情人节、愚人节、母亲节、父亲节、圣诞节等均系中国改革开放后由国外传入。

情人节 2月14日。起源于古代罗马,已成为欧美各国青年人喜爱的节日,改革开放后由国外传入。年轻人较为重视。此日,朋友、夫妻、恋爱者赠鲜花、工艺品、贺卡、巧克力等以示情思,并以约会、请客等形式倾诉衷肠,联络感情。

愚人节 4月1日,是西方国家民间传统节日。最典型的活动是大家互相开玩笑,用假话愚弄对方。20世纪末由国外传入。

母亲节 父亲节 5月第二个星期日为母亲节。要求立母亲节这一倡议是美国费城安娜·M·贾维斯于1907年5月提出来的。在庆祝母亲节的同时,人们并没有忘记父亲的功绩。第一个建议把6月第三个星期日定为父亲节的是华盛顿的约翰·布鲁斯·多德夫人。1910年6月,人们庆祝第一个父亲节。这两个节日系改革开放后由国外传入。1993年经媒体宣传,为父母亲特别是为母亲过节者渐增。逢节,儿女为父母亲摆酒置宴或送钱、衣物、鲜花、食品庆祝,以示晚辈对长辈的尊敬。

圣诞节 12月25日为圣诞节(基督教徒纪念耶稣诞生的节日)。节期12月24日至翌年1月6日。此节是西方国家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类似中国的春节。西方人以红、绿、白3色为圣诞色,圣诞节来临时家家户户要用圣诞色来装饰。红色的有圣诞花和圣诞蜡烛,绿色的是圣诞树。红色与白色相映成趣的是圣诞老人,他是圣诞节活动中最受欢迎的人物。20世纪末传入天台,在青年人中逐渐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