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科技成果

发布日期:2019-07-12 09:25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台州史志网

获奖成果简介

TP型“浮石”磨料1981年,县七四三厂与西安四四零零厂合作研制,1984年成功。该磨料用于彩色、黑白显像管玻壳研磨,具有研磨速度快,磨件光洁度好和正品率高的特点,取代进口“浮石”磨料,填补国内一项空白。

ZXP一75型自动洗瓶机组 1985年,天台县轻工机械厂在浙江省机械科学研究所的帮助下,开始研制,1987年成功。该机组自动化程度高,清洗质量好,性能可靠,操作简便,耐腐蚀,能耗与碎瓶率低,可洗7种以上瓶子。1987年参加在加拿大举行的中国技术成果展览交易会,1988年参加在北京举行的国际食品机械包装展览会。

桐坑溪水库 1969年动工,1972年建成。县农林水利局设计施工。水库工程以当地出产的高强度花岗岩规格条石砌成,坝高48米,坝顶弧长94米,最大坝厚5米,顶厚3.3米,厚高比O.1。选材独特,设计先进。

F0—1型负氧离子发生器 1978年,县无线电厂开始研制,1980年完成。1982年与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伊朗负氧离子专家沙瓦特合作,改名AS负氧离子发生器,并逐步形成AS一100系列产品。该仪器能产生负氧离子,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疾病,也可用于保健,使室内空气达到疗养地一样清新。

流行性出血热发病机理研究 1979~1982年,县人民医院协助上海华山医院、

上海医科大学传染病教研组,完成“流行性出血热发病机理与病理生理研究”课题。

该研究对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病机理、病理生理提出免疫机制新理论,用以指导临床治

疗,成绩显著,死亡率由8%(1972年)下降到O.06%(1986年)。

早稻“稀少平”高产栽培法 1981年,县农业局参加省农科院作物所组织的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试种。该法采取稀播、小本插和平稳促进施肥等措施,用以解决早稻生产普遍存在的群体过大,成穗率偏低、穗形变小、结实率不高等问题,使水稻产量大幅度提高。

钩端螺旋体外膜菌苗研制 1983年,县防疫站与浙江省卫生防疫站、浙江医科大学、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合作研制,1984年成功。该研究通过对外膜的理化性状、化学组成与超微结构的观察,证实外膜菌苗具有良好的抗原性,无论是实验动物抑或人群接种,所产生抗体滴度均较普通菌苗为高。外膜菌苗免疫实验动物后,能抵抗同型的强毒株攻击,显示高度保护作用。接种人体后,安全可靠,反应较微。

外膜菌苗的制备与纯化方法的探索,创造了简便、快速制备方法;研究提供的改进超滤外膜菌苗,具有接种量小(1毫升),接种次数少(1次),且能产生高滴度抗体及高度保护作用等优点,为钩体菌苗改进提供科学依据。

微生物发酵法生产辅酶Q1 0 1978年,北京制药工业研究所开始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辅酶Q10的研究,1983年在北京通过小试技术鉴定。当年同天台制药厂签订转让合同并进行中试。

出口草制品化学熏蒸应用技术1982年,县工艺编织厂开始研究,1983年完成。能有效防止草制品在仓储及运输过程中发生霉变及蛀虫,使产品达到出口要求。

太阳能干燥草编工艺品技术系统 1983~1985年,县工艺编织厂在省沼气太阳能研究所协助下,研制成功太阳能集热器烘干装置。该系统的空气集热器面积120平方米,干燥室容积25立方米,一次可烘干工艺品10立方米,在国内同类型产品中领先。

PES一1型可编程心电仿真仪 1984年,县无线电厂在浙江大学科仪系研究的性能样机基础上,进行改进,使性能达到要求,当年试用成功。能仿真42种正常和异常的心电信号,其功能和保真度远远超过一般晶体管电路所实现的心电模拟器,除可供检修用标准心电波外,还可模拟各种临床上常见的异常心电波。可产生超低频正弦波、方波、锯齿波、阶梯波,为各类心电仪器的评价、调试、研制提供必需的心电测试信号,是有关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医院和医疗仪器厂等需用的医疗仪器设备。

K2型电扇多功能控制器 1984年,永昌电器厂与上海市半导体器件研究所合作研制,1986年投产。该控制器能使电风扇具有自然风、睡眠风、阵风、微风等四项功能,适应人体生理,心理上对风质的要求。

获国家级奖励的科技成果

项目(产品)名称

研制(生产)单位

授奖单位

年份

奖励等级

TP

“浮石”磨料

县七四三厂(协作)

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

国家电子工业部

1984

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电

子工业科技成果一等奖

ZXP一75型

自动洗瓶机组

县轻工机械厂

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

浙江省科学技术委员会

1987

星火科技奖

科技进步奖

获省()级奖励的科技成果

项目(产品)名称

研制(生产)单位

授奖单位

年份

奖励等级

桐坑溪水库工程

桐杭溪水库

国家水电部

1978

先进技术集体奖

FO一1型负氧离子发

生器

县无线电厂

浙江省人民政府

1981

三等奖

流行性出血热发病机

理研究

县人民医院

(协助)

上海市人民政府

1983

重大科技成果三等奖

早稻“稀少平”高产栽

培法

县农业局

(参加)

浙江省人民政府

1983

优秀科技成果二等奖

钩端螺旋体外膜菌苗

研制

县卫生防疫站

(合作)

浙江省人民政府

1984

优秀科技成果一等奖

微生物发酵法生产辅

酶Q10

县制药厂

(参加)

浙江省人民政府

1984

优秀科技成果三等奖

出口草制品化学熏蒸

应用技术

县工艺编织厂

国家对外经济贸易部

1984

应用技术四等奖

PES一1型可编程心电

仿真仪

县无线电厂

国家电子工业部

1985

科技成果二等奖

太阳能干燥草编工艺

品技术系统

县工艺编织厂

(协作)

浙江省人民政府

1986

科技进步三等奖

K2型电扇多功能控制

永昌电器厂

(合作)

浙江省人民政府

1988

科技进步四等奖

寓外科技人员获奖科技成果

分布在全国的天台籍科技人员,在各个科技领域中辛勤耕耘,成果累累,据不完

全资料统计,1978~1988年,获省人民政府以上奖励的有24人37项。

姓名

姓别

学位、职称

科研成果及获奖概况

梅安今

研究员

《柔性路面设计方法》,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交通部科技成果奖。受奖单

位:交通部科学研究院公路所。梅为该成果主持人。

杨分华

高级工程师

30一100000转/分转速标准装置》,获浙江省1979年度优秀科学技术成果

三等奖。

裘长青

工程师

1.《09工程研究设计》,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裘为该成果主要参加

者。

2.《09反应堆开盖、卸料、检修工程技术》,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裘为该成果一般参加者。

3.《掉棒测反应性在196有功率状态应用》,获1979年国防科委科技成果四等

奖。裘为该成果主要参加者。

4.《模拟机落棒法测量反应堆技术中的空间效应研究》,获1979国防科委科技成

果四等奖。裘为该成果主要参加者。

5.<模拟机落棒法测量反应性技术中的空间效应研究>,获1979年国防科委科技

成果四等奖。裘为该成果主要参加者。

6.《模拟机在196使用时位置效应的鉴定及消除》,获1979年国防科委科技成果

四等奖。裘为该成果主要参加者。

7.《温度系数测量》,获1979年国防科委科技成果四等奖。裘为该成果一般参加

者。

张先炼

副教授

《春小麦新品种内麦五号培育》,获1980年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张

为该成果参加人之。

赵又宁

工程师

L《岸舰导弹地面跟踪雷达整机导轨尼龙裹复工艺研究及应用》,该整机获:1981

年全国科学大会奖。赵又宁为该成果负责人。

2.《组导卫星/奥米加组合导航仪整机泡沫塑料成型增水处理工艺》,该整机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赵为该成果承担人。

3.《相控有限相扫实验雷达整机玻璃钢天线研制》,该整机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赵为该成果承担人。

奚三彩

研究员

1.《旧纸张保护技术》,获文化部198l、.1982年科技成果一等奖。奚三彩为该成果两位获奖人之一。

2.(纸张脱酸),获文化部,1983、1984年科技成果三等奖。奚三彩为该成果六位获奖人之一。

张坚中

副研究员

《绵羊精冷冻保存技术》,获1983年农牧渔业部技术改进一等奖。

庞振潮

剐教授

《浙江省太阳能幅射资源研究》,获1984年浙江省优秀科学技术成果三等奖。

周传仁

副研究员

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做出了贡献,获核工业部(84)核军字第03237号

荣誉证书。

陈宛妹

农艺师

《夏大豆新品种“鲁豆一号”》,获1985年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陈为该

成果的第一位主要研究人员。

姓名

姓别

学位、职称

科研成果及获奖概况

袁文伯

一级教授

《凿井专用系列11吨钩头及4立方米矸石吊桶研究》,获煤炭工业部1985年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齐保骥

副编审

“汉字信息处理系统工程”(七四八工程)情报检索分系统领导小组主持研制的《汉语主题词表》,获198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齐参加是项研制工作.并作出了贡献,获1986年七四八工程情报检索系统领导小组转发的获奖

荣誉证书。

胡辅华

研究员

《山西省工农业情报调研》,获1986年国家科委全国科技情报成果二等奖。胡为

该成果的主要完成人之一。

王利军

讲师

《遥感图象处理及其在浙江省土地资源调查中的应用》,获1986年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受奖者为杭州大学地理系、物理系。王为6位受奖人之一。

洪锺祥

研究员

“六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京津地区生态系统特征与污染防治》课题,获1986年中国科学院工作奖。洪领导完成了其中三级课题(京津地区大气扩散规律和污染模式研究)。

王肖钧

副教授

《弹塑性波的理论和应用研究》,获1986年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王为该成果主要研究人员之一。

陈邦林

1.某科技成果,获1986年地质矿产部二等奖。

2.某科技成果,获1987年地质矿产部二等奖。

裘善文

研究员

“六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三江平原区域农业自然资源遥感复查及其综合治理若干建议》,获1987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裘为该项目地貌图课题

负责人。

邱甬生

副研究员

《重(B.B.B三硝基乙基N硝基)乙二胺的合成新工艺》,获1987年国家科委发明奖章。邱为该成果第四发明人。

奚文斌

1.《195型柴油机节能检测技术》,获1987年农牧渔业部科学技术进步奖

三等奖。

2.《小型拖拉机检测调整节能技术推广》,获1988年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二等奖。

3.《星火先进集体》,获1988年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奚为该成果5位主要完成人的第一位。

陈焕铨

高级工程师

《对虾加工利用技术》,获1988年农业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陈岷

工程师

《摆动矩形活塞发动机》,获1988年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陈芝久

1.《新型热力膨胀阀研究》,获1988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FDFO.8 3/2D型家电冰箱用电磁阀》,获:1988年度浙江省科技进步奖四等奖。陈为该成果受奖单位5位受奖人之一。

施纪泽

副教授

《轴向引伸计ZYS一3》,获1988年北京国际发明展览会铜牌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