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历代科技人才辈出,成果丰硕。宋代黄宜著《药书》10卷,元代胡克明著《脉经》,是我国古代重要医学著作。清齐召南(1703~1768)著《水道提纲》,理清全国的河流脉络;施际清(1726~1795)著《格致洞源》(又名《紫霞闲言》),穷究物理。近现代赵兰亭(1805~1881)撰《增补牛痘三要》等,为中医痘科名著;王以康(1886~1957)撰《鱼类分类学》,在德国莱比锡国际博览会展出;陈荩民(1895~1981)著《非欧几何学》、《高等数学教程》,被列为大学教学丛书之一。
建国后,科技事业进一步发展。至1988年,共获科技成果奖86项,计国家级2项,省级10项、地区级13项、县级61项。其中突出的有:TP“浮石”磨料,填补国内空白;ZXP——75型自动洗瓶机组,两次参加国际展览会展出;桐坑溪水库工程,选材独特,设计先进,编人《中国大坝》图集,向全国推广;流行性出血热发病机理研究,对该病的发病机理、病理生理提出免疫机制的新理论,指导临床治疗,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早稻“稀少平”高产栽培法,有效解决早稻群体过大,成穗率低、结果率低等问题,使之大幅度增产;省柴灶推广,改灶率达99.5%;沼气技术利用逐年发展,1987年设计建造的“太阳能聚热四级压氧发酵沼气池”,为省内首创。其他较优秀的科技成果有P0-一1型X负氧离子发生器、钩端螺旋体外膜菌苗研制,PES—l型可编程心电仿真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