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城关风景名胜区

发布日期:2019-06-24 09:46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台州史志网


一、东湖

东湖位于城东侧而得名。原为城北白云、山宫数溪汇合处,南流注灵江。宋端拱二年(989),郡守张蔚于此建船场,驻水军营。宋熙宁四年(1071),郡守钱暄开凿为湖。此后代有拓建,清康熙十八年(1679)和同治十年(1871),郡守鲍复刘璈先后两次浚修湖呈长方形南北长约500米东西宽约l50米新中国立以来时有修葺1985年又进行大修不但保持其天然秀色且益增人工之媚巧

湖堤 堤桥

湖中筑长堤两条,横堤,东西向横贯,将全湖平分为二,南日前湖,北日后湖。堤东西两端各有一石拱桥跨湖岸,堤正中一段筑小洲。另一条纵堤,北及后湖北侧小鉴湖将后湖划分为东后湖西后湖纵堤中段亦有小洲堤上南北架有逢源桥烈士桥等三桥二堤五桥布列匀称构筑齐整横堤西端踞新雕大石狮一对,栩栩如生。

洲渚 亭阁

东湖湖中有洲渚洲上多亭阁横堤上之洲居全湖中心广数亩遍植樟高荫横云“绿岛”。“樵云阁”,层楼翘角雄伟古雅上匾“浣月樵云4字阁前有清代著名学者俞樾题写的楹联“好山好水出东郭不半里而至宜晴宜雨比西湖第一楼何如。”登阁赏景前湖平阔后山苍叠晴则水光潋滟雨则山色空漾此处清代末年曾辟“东湖书院”,中国成立后为文化馆阁废于1974年原址改建三层楼为县博物馆文化馆馆址。今新建水榭三座,大增风采。

前湖中有小洲广不盈亩有九曲扶栏石桥北连横堤洲东架湖岸洲上环栽绿树芳草中有大亭巍峨“凝碧亭”,“湖心亭”。亭阁三层飞檐八出高瓴流丹此亭为全湖览胜之佳处古今游者留题颇多,如“四面轩窗宜小坐,一湖风月此平分”。

半勾亭位于樵云阁与湖心亭中间“半勾取唐白居《春题湖上“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诗意此亭单层六角以六石柱擎撑水上亭裙离水面半丈左右,构成亭下水阁,亭上云台。

湖心亭半勾亭与横堤上两石桥相对“双亭映月“两桥含虹人称佳绝有联日“东桥西桥两桥含虹桃柳笑大亭小亭双亭映月莲藕痴。”

后湖纵堤上旧有文昌阁魁星楼今建逢源亭亭独层六角高顶飞檐釉饰华丽。亭南、亭北堤上各有逢源桥。

距逢源亭北三四十米有樵夫祠又名忠逸祠始建于明隆庆年间后迭有兴废今祠系清同治年间重建相传明建文时有一樵夫居于后湖附近卖柴度日,靖难之变,文帝逊位,成祖登极,樵夫投湖而死,后人祀之。

西后湖北侧又一洲渚广约9亩1983年辟“儿童公园”,园内置怪石装喷植紫藤种绿竹构游廊筑精舍广设伙千滑梯转椅木马等儿童活动器具,古雅时新兼而有之。

小鉴湖

处后湖北侧水面数亩几股溪泉长注湖水澄清蓝碧宋乾道年问资政殿大学士贺允中(字子忱临海人)始葺修湖畔旧“占春堂“枕流亭”、“漱石亭”等构筑。

湖旁有涌泉二泓逼肖龙眼一对,日“龙眼井”。两泉相距丈许对称嵌列各方广三四尺,圈以石台,齐整古朴。井泉汩汩,终年不涸。

二、巾子山

巾子山亦称巾山矗立于台州城内东南隅高约100米东连稍低的小固为一体三面街市南濒灵江上有两峰耸峙中垂凹谷形如巾合帻(古代巾帽)相传皇华真人修炼于此得道升天时坠帻因而得名其上两峰称“巾合帻”或“巾峰”。唐以来山前峰后遍建宫阁寺楼近40处为名山增“一郡游观之胜”。唐代任翻宋代朱熹陈亮戴复古明代戚继光方孝孺清代齐召南等曾登山览胜留下诗文戚继光诗云“春城东去海氛畔人经绕翠微山麓高楼开重镇辕门晓角起晴晖九天云气三台近里江声一鸟飞极目苍苍忆明主吴钩高挂斗牛辉。”山上胜迹于今大部尚存如华胥洞仙人床仙人桥南山殿读画阁不浪舟三元宫茅庵以及塔群、崖刻等。新中国成立后新建之灵江大桥,即在山下。

巾峰(巾合帻峰)

巾峰耸立于巾山绝顶分东峰西峰双峰于唐代始建双塔,宋《嘉定赤城志》已载“两峰如巾合帻,其顶双塔差肩屹立”。

西峰顶下西侧有华胥洞广可容人空窍玲珑相传为华胥子所居华胥子驾鹤仙去遗巾坠帻今两峰间幽处一壁上“遗巾处三字镌刻旁有巨石平坦“仙人床”。床壁刻一米见“佛稍下另一崖上刻近人屈映光题“通幽”二字。

东峰上大塔下原有巾峰寺宋时“净光塔院“明庆塔院”,相传建于唐代任翻“僧在翠微开竹房即指此处清迭修为台城著“八之一抗日战争期间寺外悬大钟报警防敌机侵扰1938年4月寺遭敌机轰炸坍损,后废。故址仍不失为登览佳处。

大塔下昔有巾合帻精舍宋始建朱熹“云满松窗月满房即指此翠微阁、广莫轩遗址,一在峰南,一在峰北。

南山殿

居西峰南侧山半后枕峭壁三面空旷“凌霄殿题额今存殿宇为清代重建山势高低分层而筑高层居中为大殿南山殿原系祀唐张巡塑像于殿,称张元帅。今县佛教协会驻此,天宁寺亦迁此。

巾峰西麓,有天宁寺遗址,寺始建于唐开元年间。

三元宫

“三元宫”居山腰正中,面向灵江,隔水相对三台山。始建于明万历年问,代有修葺。正殿三间,两厢四楹,玉辉堂、藏经庵、杨节愍公祠旧址及不浪舟、读画阁、望江楼俱在附近。藏经庵右接三元宫,今存三层木屋七间。其后院有水花坛山崖崖上“云屏“亭泉“枕漱“别有天“活泼泼地”、“恩同生佛“今之女宗各体镌刻又西为杨节愍公祠祠下为不浪舟又名“半江楼”。楼后石壁上有项士元等人于民国9年(1920)题刻“承露”二字。又西为中天斗,为台城“五斗”之一。又西为读画阁,亦名“六府祠”、“愍忠系祀明嘉靖平倭殉国于拗岭临海知事武日韦啼三元宫山径西端“仙人桥”。

茅庵岭、兜率寺、茅庵

巾峰与小固山间有茅庵岭,高约巾峰之半,北坡陡,南坡缓,各辟石阶曲径。立岭上,放眼尽收江山之胜。岭南旧有兜率寺,寺址今改建为临海师范学岭东为茅庵“上兜率寺”,“景德寺”。今新建茶亭于庵西岭口颇新颖别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