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轻重比例
农业经济在1975年以前,一直占着国民经济大头,轻工业居次。在工农业总产值中,1949年农业占88.3%,重工业占0.7%,轻工业占11.0%。20世纪50 年代,农业经济均占80%以上。此后工业产值逐步上升,农业相对下降。1975 年,农业占62.2%,重工业占7.8%,轻工业占29.4%。1979年以后,工业扶摇直上,特别是轻工业发展更快。1980年,工业产值(含村及村以下工业)首次超过农业,占总额的53%,其中轻工业占42.9%。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变“以工促农”为“以工补农”。1985年,次序为轻、农、重,其比重为43.8%、39.6%、16.6%。
二、农业内部“五业”比重
农业经济主要分农、林、渔、牧、副五业。解放36年来,其组成比重处于变动状态,前期偏重于单一农业经济,后期向多种经营发展,逐步提高了农业经济效益,特别是1980年后,一部分劳动力从农业中脱离出来,从事乡村工业、建筑业和副业等,使农村的产业结构起了很大变化。1985年与1949年相比,农业中种植业比重从75.4%降至53.41%;林业从8.9%降至2.31%,牧业从9.9%上升至19.67%;渔业从1.7%上升至5.48%,副业从4.1%上升至19.13%。
就其产量绝对值来说,粮食总产和生猪饲养量是稳步增长的。1949年粮食总产量(包括大豆)2.1亿市斤,平均亩产416市斤,人均生产粮食428市斤。1985年粮食总产量为7.1亿市斤,亩产1598市斤,人均生产787市斤。而耕地面积随着行政区域的缩改和建设用地的扩大,粮食耕地面积已从1949年的50.3万亩减至44.8万亩。生猪饲养量1949年总头数为9万头,平均每一农户0.72头,人均0.18头。1985年饲养总头数为53.90万头,户均2.51头,人均0.58头。
农业种植业内“十二个字”中,1985年其经济总产值比重依次为粮(占74%)、菜、果、茶、杂、棉、桑、糖、药、油、麻、烟。作物种植面积亦从过去偏重于粮食,逐步改为粮食与经济作物兼顾。某些地区,如沿江两岸和海涂上,还建立了具有特色的柑橘商品基地,丘陵地带建有茶叶、蚕桑等商品基地。
农村经济收入来源,亦随着起了结构变化,从原来比较单一的农业经济,成为农、工、商、贸综合性经济。1985年农工部的调查,农村经济总收入51484万元,其中农业占58.3%,工业占25.8%,建筑业占4.5%,其他占11.4%。
三、工业内部各业比重
1949年机械工业仅有电气、碾米二业,60年代以后工业逐步兴起,70年代中后期到80年代大发展。1985年工业行业可归并为机械电子、电力、食品、轻纺、工艺美术等9大类。其总产值中,各类比重是:机械电子25.5%,食品25.3%,轻工纺织22.6%,工艺美术8%,化学医药7.3%,皮革塑料和建筑材料各占3.3%,电力1.3%,其他3.4%。工业产品,60年代以机械、轻纺、食品业等生产、生活基础工业为主,70年代增加轻工、化工产品,如烧碱、水泥、化肥等,至80年代,向食品罐头业和机电产品发展。
四、经济所有制比重
土地改革后,土地、山林所有权全部归国家所有,废除买卖。经营权1980年以前一直以集体为主。当时集体经营耕地52.4万亩,占总耕地92%,社员自留地占7.4%,国营农场占0.6%。1980年后农村进行经济制度改革,逐步由农民家庭向集体承包经营土地和山林,个人长期使用,也可转让他人耕种。
工业所有制分全民、集体、个体三类,前两项占国民经济绝对优势。从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看,1985年与1949年相比:全民所有从5.3%上升到39.3%,集体所有从零上升到60.7%。如果包括村及村以下工业,则1985年的总产值为41530万元,其中全民占35.1%,集体占63.9%,个体占1.01%。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按行业分为商业、饮食业、工业、其他行业四类。1985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为23711万元,比1949年的744万元增长了31倍。其中商业占83.5%,饮食业占2.4%,工业及其他行业占14.1%。在商业零售额中,国营占21.3%,供销合作社占35%,其他集体占19%,有证个体商占24.7%。饮食业零售额中,集体占42.2%,有证个体商占57.8%。
据县工商局统计,1985年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达1.3亿元,比1980年0.43亿元增长2倍。
临海县工农业总产值(按1980年不变价)
单位:万元
年份 | 工农业 总产值 | 其中 | 比重(%: | |||||
农业 | 工业 | 1.轻工业 | 2.重工业 | 农 | 轻 | 重 | ||
1949 | 5667 | 5004 | 663 | 624 | 39 | 88.3 | 11.0 | 0.7 |
1952 | 8296 | 6902 | 1394 | 1316 | 78 | 83.2 | 15.9 | 0.9 |
1957 | 11457 | 9240 | 2217 | 2102 | 115 | 80.6 | 18.4 | 1.0 |
1962 | 10342 | 7890 | 2452 | 2262 | 190 | 76.3 | 21.9 | 1.8 |
1965 | 14075 | 10850 | 3225 | 2971 | 254 | 77.1 | 21.1 | 1.8 |
1970 | 16497 | 12190 | 4307 | 3612 | 695 | 73.9 | 21.9 | 4.2 |
1975 | 18295 | 11494 | 6801 | 5371 | 1430 | 62.8 | 29.4 | 7.8 |
1980 | 37481 | 17582 | 19899 | 16091 | 3808 | 46.9 | 42.9 | 10.2 |
1985 | 68806 | 27276 | 41530 | 30153 | 11377 | 39.6 | 43.8 | 16.6 |
1985比1949 每年递增(%) | 7.2 | 4.8 | 12.2 | 11.4 | 17.1 |
说明:①本表数字均不包括椒江市部分。工业包括村及村以下。
②1985年工业总产值含个体工业产值263万元。
农业总产值中农、林、牧、副、渔产值构成
项目 年份 | 农业总产值 | 种植业 | 林业 | 畜牧业 | 渔业 | 副业 | ||||||
产值 (万元) | 比重 (%) | 产值 (万元) | 比重 (%) | 产值 (万元) | 比重 (%) | 产值 (万元) | 比重 (%) | 产值 (万元) | 比重 (%) | 产值 (万元) | 比重 (%) | |
1949 | 5328 | 100 | 4019 | 75.4 | 473 | 8.9 | 529 | 9.9 | 91 | 1.7 | 216 | 4.1 |
1952 | 7332 | 100 | 5407 | 73.7 | 590 | 8.0 | 679 | 9.3 | 371 | 5.0 | 285 | 4.0 |
1957 | 9791 | 100 | 6702 | 68.5 | 777 | 7.9 | 1293 | 13.2 | 546 | 5.6 | 473 | 4.8 |
1962 | 8382 | 100 | 6350 | 75.8 | 401 | 4.8 | 864 | 10.3 | 441 | 5.3 | 326 | 3.8 |
1965 | 11649 | 100 | 8104 | 69.6 | 649 | 5.6 | 1965 | 16.9 | 450 | 3.9 | 481 | 4.0 |
1970 | 13113 | 100 | 9688 | 73.9 | 281 | 2.1 | 2035 | 15.5 | 657 | 5.0 | 452 | 3.5 |
1975 | 12693 | 100 | 8834 | 69.6 | 320 | 2.5 | 1694 | 13.3 | 847 | 6.7 | 998 | 7.9 |
1978 | 17034 | 100 | 12584 | 73.9 | 234 | 1.4 | 2405 | 14.1 | 625 | 3.7 | 1186 | 6.9 |
1980 | 20497 | 100 | 13884 | 67.7 | 541 | 2.6 | 2888 | 14.1 | 2459 | 3.5 | 725 | 12.1 |
1984 | 30548 | 100 | 16157 | 52.9 | 651 | 2.1 | 4751 | 15.6 | 1017 | 3.3 | 7992 | 26.1 |
1985 | 27276 | 100 | 14568 | 53.4 | 630 | 2.3 | 5365 | 19.7 | 1495 | 5.5 | 5218 | 19.1 |
说明:①以上引自《临海农业》。
②1985年以前村及村以下工业产值计入副业内。
③1984年前已除去沿海前所,1985年按现行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