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病虫害及防治

发布日期:2019-04-28 09:33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台州史志网

主要作物病虫害

唐宋至明清,以蝗灾为烈,有史料记载的大蝗灾多达10次。民国时期和建国初期,危害水稻的病虫害主要有铁甲虫、三化螟、稻瘟病、稻纵卷叶暝、虫,局部较重的有稻苞虫、胡麻叶斑病、稻椿象、负泥虫。危害麦类的有赤霉病、黑穗病、锈病和蚜虫;甘薯的有黑斑病,小象鼻虫、叶甲等。棉花则有红铃虫、棉铃虫、金刚钻、炭疽病、立枯病为害。油菜以蚜虫、菌核病为重。

60年代,水稻以螟虫、虫、稻纵卷叶螟和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等“三虫三病”为重。60年代后新发病害有黑条矮缩病、细菌性基腐病、谷粒黑粉病、紫杆病、黄化矮缩病。1989年传入细菌性条斑病。大小麦以赤霉病、粘虫危害为主,其次是白粉病、网斑病、黑穗病、条斑病。60年代后新发全蚀病、菌核性根腐病。1979年传入大麦黄化叶病。甘薯以黑斑病、软腐病为主。棉花以地老虎、棉蚜、斜纹夜蛾、红铃虫、立枯病、炭疽病为重。60年代传入棉根蚜。1965年传入检疫性病害棉花枯萎病。

80年代调查危害粮、棉、油、菜等作物的病虫有260多种,其中病害120种,虫害140种、软体动物4种。粮食作物有病害85种,虫害109种。其中水稻病害24种,虫害47种;麦类病害26种、虫害17种。棉花病害14种、虫害17种、软体动物2种。蔬菜病害21种,虫害17种,软体动物2种。

螟虫 60年代前以三化螟为主。1964年后改革耕作制度,推广杂交稻后以二化螟为重。大螟历年虫口密度较低。大发生年份有:1964年椒北地区三化螟大面积发生;1965年第一代二化螟危害严重;1978年椒北二化螟猖獗;1980年早稻二化螟暴发;1981年晚稻二化螟大发生。中等偏重年份有1963年和1982年一、二代二化螟;1983年一、三代;1985年一、三代。

系黑尾叶蝉、水稻灰稻虱、褐稻虱、白背稻虱的俗称。1961年,椒北的章安、前所等乡镇晚稻田褐稻虱肆虐,大片抽穗的晚稻毁秆倒伏。1963年又在洪家暴发,部分虫情严重的晚稻田,颗粒无收。1969年,三代褐稻虱再次暴发,章安区大面积发生,虫口密度达每亩3000万只。1971年早稻后期黑尾叶蝉发生,导致晚稻矮缩病丛发病率达70%,株发病率达7%。1976~1977年,晚稻褐稻虱频频为患,虫口密度每亩32.6万~82万只。1980年,褐稻虱为害晚稻,虫口密度每亩94万只。1983年、1984年,白背稻虱频发,导致晚稻毁秆倒伏。

稻纵卷叶螟 俗称“卷叶虫”、“刮青虫”。50~60年代发生较轻,70年代后逐年加重。大发生年份有:1973年椒江南岸早稻大发生,严重田块一片白叶;1974年危害严重;1976年四代卷叶螟大发生;1980年早稻大暴发,卷叶率20%;1983年二代大发生;1984年四代虫量多。

稻瘟病 50年代中期多发生于章安区。1960、1961、1967、1968年椒江南岸发病重,部分田块受穗颈瘟危害,一片白穗。1965年椒江北岸大流行,晚稻大幅度减产。1973、1975、1982年晚稻大面积发生;1983年早稻发病率43%,晚稻发病率38%。

纹枯病 俗称“烂脚病”,60年代前发病轻。间作改连作后提倡密植,施肥水平提高,疫情加重,早稻损失重于晚稻。1971年早稻丛发病98%;1978、1981、1982年发病均在90%以上。椒北1980年发病重、损失大。一般年份发病也在30%左右。采取适时搁田,合理用肥等措施,减轻发病程度。

白叶枯病 俗称“茅草瘟”。1971、1972年危害早晚稻,发病的珍珠矮品种叶面犹如火烧。1973年“龙革”等品种又大片发病,早晚稻减产5.24%。1981、1982年台风频袭,晚稻白叶枯病又重发。

赤霉病 俗称“烂麦头”、“红麦头”。1966年赤霉病严重,导致减产和人食中毒。1972、1973、1975年大面积发病,椒北穗发病率30%。1981、1983年严重发病,穗发病率60%多,麦类减产8.3%~26%。

粘虫 麦田害虫。1974年4月椒北地区大暴发,虫口密度高达5万条/亩,害虫迁移为害,造成遗穗满地。1978年三甲、洪家危害严重,麦田20%断秆,减产15.47%。

斜纹夜蛾 为害蔬菜、麦类、棉花。1964年棉花后期大发生,每亩有虫70公斤,危害严重。1972年再次肆虐,每亩虫口500万条,受害棉花、甘薯、蔬菜叶如纱网。

棉铃虫 多发于棉花生长后期,导致落铃减产。1967年椒北地区棉花落铃30%,减产13.41%。1972年再度肆虐,棉田亩损失皮棉15公斤。

病虫防治

古时,视病虫害为天灾,延请僧道设坛化解。民国时期,县设立治虫委员会指导农户采用土农药及挖稻根、点灯诱蛾、冬耕灌水等方法防治螟虫、铁甲虫,或用插烟茎、撒烟粉治虫。民国20年曾用药物及生物防治柑橘吹绵蚧。

建国后不断改进防治技术。50年代以人工捕捉,夜间点灯诱蛾和土农药防治。1953年开始使用六六六、DDT防治。50年代末期棉田施用有机磷农药1059、1605防治棉虫。60~70年代有机磷农药品种大增,主要有马拉松、敌百虫、敌敌畏、乐果、甲胺磷、杀螟松等。80年代前期使用拟除虫菊脂类农药,有溴氰菊脂、杀灭菊脂。1983年停止使用有机氯农药,代以外国引进和国产低毒高效农药,名目繁多,更替频繁,使用量偏重。

50年代末期使用西力生(1957年)、富民农(1956年)等杀菌剂。60年代应用赛力散(1965年)和石硫合剂、波尔多液,中期推广401、402浸种杀菌,后期推广代森锌、代森铵、福美双、敌锈钠及稻瘟净。70年代杀菌剂种类增多,大面积使用的有:克瘟散(1971年)、春雷霉素、托布津(1973年)及井冈霉素(1978年)、多菌灵(1978年)、杀枯净(1971年)。80~90年代杀菌剂品种更替频繁。

1959年平均每亩耕地施用农药0.73公斤;1969年亩均施用2.84公斤;1978年施用5.25公斤(六六六占大部分),用量成倍增加。1985~1990年应用化学农药防治粮食作物920万亩次,棉花80万亩次,油菜7.5万亩次,柑橘170万亩次。

1975年贯彻“以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运用农业技术、物理机械、化学农药和生物防治及植物检疫等措施对病虫进行综合防治。1978年界牌公社春潮大队开展合作综防试点,尔后在各地推广。1981年各地兴办“植保公司”,以合同或承包形式开展防治。1983年全市计有各级植保公司17个,建立防治责任制。

建市后全面推行“病虫草鼠综合防治技术”,1985~1990年共实施67万亩次,占总防治面积7.35%。

化学除草

境内农田杂草150多达余种,已定名的有36科137种。1985~1990年发生草害面积185.7万亩次,严重度2~3级草害面积18.33万亩。

旧时以人工铲除,水田人工耘田除草。60年代,“二甲四氯”(1966年)、敌稗(1967年)、五氯酚钠(1967年)等除草剂问世,曾作小面积试验。70年代除草剂种类增多,但施用不广。80年代逐步推广。1984年在棉花、麦田应用,1985年在晚稻秧田应用,1986年广泛应用于早晚稻本田、橘园、菜地。1985~1990年应用化学除草剂173.47吨,除草43.7万亩次,占草害发生面积23.5%。

农田灭鼠

境内危害严重的鼠类有黑线姬鼠(占21%),褐家鼠(占56%),黄胸鼠(占10.5%),罗赛鼠(占3.2%),小家鼠(占2.1%),灰毛鼠(占2.1%)及鼹鼠(占4.3%)6种。

旧时因天敌制约,鼠害不突出,近年来鼠类天敌惨遭捕杀,致使鼠辈横行。1985年将灭鼠列为植保范围,每年春夏两季投放毒饵,以敌鼠钠盐为主。1985~1990年共使用原药283公斤,投放面积100.5万亩次,占鼠害发生面积62.8%。

病虫测报

50年代境内无病虫测报机构,靠植保干部零星调查,发动群众防治。1963年在葭沚设棉花病虫测报点。1970年临海病虫测报站迁设章安回浦村,1973年迁址黄礁塘里,1974年回迁临海,在建设村设测报点,从事虫情观察调查。

1975年推广“两查两定”测报经验,以县站定点观察结合社队调查。1978~1980年在界牌春潮、洪家街洪、三甲晨光相继设测报点,组成了专群结合的病虫测报网络,及时发布“病虫情报”指导防治。1982年在椒江农场、前所上徐增设棉花、甘蔗经济作物测报点。1985年椒江农林局在界牌设立观察圃进行系统调查。1988年在永安亭建站,面积300平方米,有科技人员3人从事专业测报。1990年列为全国农作物测报站椒江区域站。

植物检疫

60年代由县农业部门植保干部兼管植物检疫。“文化大革命”期间植检工作瘫痪。

1984年7月成立椒江植物检疫站,有专职干部2名从事粮棉及其他农作物种子、苗木调运的检疫、签证工作。主要检疫对象有: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棉花黄萎病、枯萎病,柑橘黄龙病、溃疡病、瘤壁虱、大实蝇及谷斑皮蠹、毒麦、四纹豆象等。

1984~1990年共实施田间普查检疫60万亩次,产地检疫15万亩次,检查内调外运植物种子375批次,苗木74批次74万株;果品376批次1500吨。处理违章调运6次,组织防治棉花枯萎病3.3万亩次,水稻细条病1.8万亩次。1989年与周边县市协作开展棉花枯萎病综合防治,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