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分 布

发布日期:2019-03-15 09:15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台州史志网


据出土文物表明新石器晚期至西周在今城关镇三合潭一带已有先民居住活动。至春秋战国时期,扩展至今城关镇烊青村垟岙一带。

东汉建安年间(约公元212年前后)有人在今环城乡塘垟村和陈屿镇南山村一带居住、生活。

东晋(约350—401间),大致分布在今城关镇垟青村垟岙至环城乡小岙村一带山边各岙及附近山区。

唐晚期,港南情况未详。港北大致分布在竹冈(今田马乡东西岙)、洋根(今芳杜乡垟根村)一带。

五代,港南人烟以青岙(今沙鳝乡东青村至青马乡西青岙一带)山边较集中;港北分布居住在洋坑(今干江乡)兰田(今田马乡田岙村)竹冈洋根小闾(今沙门镇地)一带。

乾道二年(1166)前港南以密鹦(今环城乡后土交村)洋岙(今城关镇垟岙至东岙一带山边)及陈屿南山等地较密集。开禧二年(1206)后,主要密集地在青岙和今沙乡沙岙一带港北零散分布竹冈兰田蒲田(今田马乡)塘洋(今“垟”,楚门镇地)金钿(今龙岩乡马头山村)石龟(今龙岩乡地)密溪(亦“花溪小闾枫林(今沙门镇大岙山下等村一带)徐都(今芳杜乡樟岙垟根一带)钱溪(今芳杜乡前赵村)、樊塘(今凡塘乡凡塘山脚)等地。

元朝及明初港南扩展至芦岙深浦苦竹岙古城头(现古城乡杨家)里岙(今里黄乡)等地港北发展至芳杜柏台西林赵岙(今西岙)清港口(今芳杜乡礁头村)山(今清港镇地)司台(今泗头凡塘乡地)凤林(今沙门镇白岭下一带)梅岙(今龙岩乡)等地。

明洪武二十年(1385)后及清初,港南被迁弃,港北分布发展至横山(今楚门镇西“西青山吊山(今楚门镇小龙王)渡头东山(今龙岩乡渡头村)花岩浦(今龙岩乡)金鸡山(今凉帽头山在清港镇桥南)台山九眼斗门(以上今凡塘乡)茅岘(今“茅蜒”,海山乡)等地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后太平人耕种活动遍及港南塘北深浦上下湾杜呈沙岙水潭头(今冷水潭村)大小杨岙(今城关垟岙)小畚箕岙、大小东青、正吴二岙、大小黄岙、密樱口、上下团等地;乐清人耕作活动遍及福生寺、陈岙、鹰坑、稻杆窝、乌石头、杨柳岙、国顺、良湾、田岙等地。

清康熙八年(1669)至二十二年间,主要分布大小竹冈、田岙、楚门塘垟、砂罗岙今龙岩乡)等地以及零散分布车首头钓艚东沙应捕岙同安溪花岩礁里岙等地。

清雍正五年(1727)展复玉环山后,境内便“四方俱有人家”,且各地人口密度逐渐增大茅蜒茅坦大小青苔山江岩洋屿鸡山披山大鹿南排山外黄门诸岛也陆续住上居民。至民国间,还遍及陈屿、大麦屿、小麦屿等。

民国以来有关年份县人口密度统计数如下:民国期间每平方公里(以下同)为343.6人;17年(1928)348人;22年400.12人;28年317.28人;34年324人;1949年412人;1964年600人;1982年886人;1988年973人。坎门、楚门、城关3镇人口密度分别8201人,1981人,1034人。

建国后有关年份城镇人口比重如下:1952年,环山、楚门、坎门3镇,合计人口为1.79万人,占全县总人口10.6%;1962年2.71万人,占12.49%;1988年,城关、坎门、楚门、陈屿、清港、沙门、鲜叠7镇,共计人口14.08万人,占38.3%,比1952年增6.0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