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动 物

发布日期:2019-03-14 16:03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台州史志网


本县地处边海,人稠地窄,山矮林稀,野生动物的种类、数量不多。据清光绪《玉环厅志》载有狼、狐、豺等,西青岭、芳杜等地尚出现虎。建国初期,山村及近山村庄,仍时有狼、狐捕食家畜家禽。后因滥伐山林,一度罕见野兽出没。近年,封山育林,生态环境有所改善,鸟兽渐增,尤以山兔、獾繁殖较快。据调查现有各类野生动物500余种。

哺乳动物 有山兔黄鼬(黄鼠狼)石獾狗獾猪獾松鼠野猪花面狸(上树狸)刺猬田鼠褐家鼠小家鼠黄毛鼠臭鼬(油老鼠)角菊头蝠普通伏蝠(夜游)等。水獭、穿山甲、海豚较罕见。

两栖爬行动物 两栖动物有中国雨蛙、斑腿树蛙、黑斑蛙(田鸡)、泽蛙、棘胸蛙、虎纹蛙(糙皮蛤蟆)、蟾蜍(癞剌哈蟆)等;爬行类大多为蛇,有黑眉锦蛇(山箭)、乌游灰鼠蛇眼镜蛇(犁头扑)五步蛇(趁草溜)王锦蛇(油菜花)棕黑锦蛇(牛屎松)赤链蛇(火铁链)银环蛇(节节白)滑鼠蛇石子龙(四脚软钿)蝘蜒北草蜥(绿四脚软钿)、水蛇、壁虎(壁吸)、鳖、乌龟等。偶见海龟、玳瑁。

鸟类 有留鸟麻雀(黄头蒋)白头鹎(白头鸪)小翠鸟(绿豆鸟)鹊鸲(茅坑青)云雀(半天飞)鸢(山浪头)山斑鸠(鹁鸪)大山雀环颈鸡(雉鸡)小田鸡画眉鹚(水劳鸦)竹鸡黄鹂鹌鹑等喜鹊乌鸦(乌劳哑)啄木鸟八哥红头鸮(竹混猫)已少见夏候鸟有雨燕金腰燕燕鸥水雉(水点点)杜鹃(斑斑)海燕苍鹭(青庄)池鹭白鹭(白漂)等冬候鸟有绿翅鸭(水鸭)鸿雁(嘎鹅)海鸥凤头潜鸭白鹳、黑鹳(长脚鹭鸶)等。旅鸟苍鹰(老鹰)罕见出没。

鱼类 见渔业编

昆虫 常见有苍蝇蚂蚁(虾姆)蟑螂(格贼)蝼蛄(土狗)蟋蟀蜻蜒蚱蝉(桑亚白蚁(白母)蠓(闷依)土峰牛虻蜉游(大水蝤)等林木昆虫有马尾松毛虫、松(杉)梢卷叶蛾(钻心虫)、松梢螟、松大蚜、杉木双条天牛;木麻黄毒蛾;乌柏毒蛾;樟翠尺蛾;冬青翠尺蛾;油茶潜叶甲;柑桔花蕾蛆、柑桔粉蝶、柑桔凤蝶、柑桔红蜘蛛、柑桔锈壁虱、红腹灯蛾、柑桔潜叶蛾;桃六点天蛾、桃红颈天牛(牛头野错)、星天牛、云斑天牛;竹织叶野螟、竹大象虫(竹蜂、竹蟹);糠片蚧、吹绵蚧、白蜡蚧;麻皮蝽、兰蝽;龙眼小卷叶蛾;梨叶斑蛾;茶鹿子蛾、茶袋蛾;大(小)袋蛾、黄刺蛾、褐边绿刺蛾、绿尾大蚕蛾(大青蛾)、枯叶夜蛾、雀纹天蛾、小环蛱蝶、毛翅夜蛾、旋目夜蛾等。农作物昆虫有稻白背飞虱、褐飞虱、灰飞虱、稻蓟马、稻象甲、大化螟、二化螟、三化螟、稻暝蛉、稻苞虫、稻褐蝽、稻绿蝽、稻眼蝶、稻潜叶蝇、稻纵卷叶螟、电光叶蝉、二点叶蝉、黑尾叶蝉;甘薯叶甲、甘薯龟甲、甘薯黑跳盲蝽、甘薯旋花天蛾、甘薯麦蛾、甘薯卷叶螟、甘薯大(小)象甲;棉蚜、棉红铃虫、棉红蜘蛛;瓜绢螟、黄守瓜、叩头虫(打百笃);紫云英潜叶蝇、苜蓿蚜虫;麦长管蚜、小米蚜、粘虫、菜粉蝶、白粉蝶、小菜蛾、菜毛虫、小地老虎、菜螟、菜溢管蚜;白茄天蛾、小豆日天蛾;蛴螬、宽边小黄粉蝶、蚕豆象、豌豆象、绿豆象、米象、赤拟谷盗、芝麻鬼脸天蛾;荸荠白螟;萤火虫;小衰蛾、台湾大衰蛾、中华稻蝗(甲猛)、九香虫(癞屁蜩)、铜绿金龟子(枇杷蜩)、斐豹蛱蝶、美目蛱蝶等。天敌类昆虫有大红蝽、宽黾蝽、中华广肩步行虫、中华虎甲、水龟虫、龙虱(水蜩)、黄斑盘瓢虫、隐斑瓢虫、异色瓢虫、稻螟赤眼蜂、稻虱红螯蜂、稻虱缨小蜂、中华螳螂(头发娘)、纺织娘、中华斑鱼蛉、大草蛉、牯岭草蛉、夜蛾瘦姬蜂、松毛虫黑卵蜂等。其他昆虫有约马蜂(九里达)、五倍子蚜虫、中华地鳖虫、蜣螂(牛屎蜩)等。

此外,尚有节肢动物浊斑扁蝇虎(苍蝇老虎)、华南壁钱(壁喜)、大腹圆蛛(蜘蛛)、陵圆蜘迷宫漏斗蛛(草蛛)草间小黑蛛鼠妇(地虱)马陆(香姑娘)蜈蚣海蟑螂等软体动物螺同型巴蜗牛黄蛞蝓(田罗罗)中华圆田螺方环棱螺(河螺)背角河蚌、三角帆蚌(珍珠蚌)等。环节动物水蛭、宽体蚂蟥(马蛭)、红蚯蚓(考圈)、环毛蚓(大考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