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史志研究 >>党史研究

三门——浙江解放第一县

发布日期:2019-02-18 15:30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台州史志网

编者按:从1949年2月浙东地方武装解放三门县,到同年的7月仙居、宁海两县城的解放,标志着台州县城和大陆已全部获得解放。随后,全区普遍进行基层民主政权建设和剿匪斗争,结束了国民党在台州的反动统治。但是,国民党反动派并不甘心失败,以大陈岛为基地,以披山岛、洞头岛为据点,对大陆进行频繁的骚扰。1950年11月11日,人民解放军二十一军一部、海军温台巡逻艇大队从黄琅出发,夜袭披山岛。1955年1月18日上午8时,陆海空三军协同发起对一江山岛渡海登陆作战,19日凌晨,一江山岛上的残敌全部被肃清,战役胜利结束。随后,国民党从上下大陈各岛撤逃。至此,台州全境解放。无数革命先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了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创下千秋伟业。在解放台州的过程中,人民解放军战顽敌,强行军,势如破竹;当地人民武装攻县城,截逃军,战果辉煌;城市地下党护厂、护校迎解放;国民党内有识之士纷纷弃暗投明,演绎了精彩纷呈的历史画卷。现择台州解放过程中大事、要事予以介绍,以飨读者。

罗灵英



1949年2月17日,浙东人民解放军第二游击纵队第三、四支队及临海、三门、宁海等县地方游击武装700余指战员,在纵队司令马青、参谋长张任伟、政治部主任诸敏及中共台属工委副书记王槐秋等率领下,一举攻克三门县城海游和重镇亭旁,解放了三门县。随后成立了中共三门县委和县人民政府。此后,三门一直在当地人民武装的控制下,直至浙江全境解放,成为台州最早获得解放的县,也是浙江省第一个获得解放的县。

一、三门解放前夕形势和共产党游击队的活动情况

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伟大胜利,把蒋介石赖以维护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几乎消灭殆尽,并以高屋建瓴、势如破竹之势向南席卷。随着全国解放战争形势的胜利发展,解放大军南渡长江,彻底摧毁蒋家王朝已指日可待。为配合大军南下,加速浙东解放步伐,1949年1月16日,根据中共浙东临委的指示,四明、台东、台西、东海等地负责人率领“机动”、“灵活”、“铁流”、“铁马”、“小团结”、“星火”等浙东革命主力武装近千人,集结新昌回山村。各路大军会师回山,又是联欢,又是过年,盛况空前。1月16日至25日,中共浙东临委在回山举行第二次扩大会议。会议分析了浙东形势的基本特点,通过了《关于浙东胜利前夜的形势与我们的任务》的决议。指出当前浙东组织的战斗任务已不是创建敌后根据地,而是准备浙东的全部解放,要把浙东地区在过去所发展和积蓄起来的全部武装力量组织起来,更大胆地向浙东敌人开展有重点地进攻,今后浙东工作总的方针与任务是:紧紧抓住全国革命怒潮的新形势及浙东最近已发生的重大变化……更加有规模地大刀阔斧地发动群众,大大扩大与巩固浙东解放的地区;更迅速地削弱浙东反革命力量,壮大浙东革命力量,更直接地准备配合大军,争取浙东全部解放早日到来。浙东临委第二次扩大会议还作出成立浙东人民解放军第二游击纵队和重组第三支队的决定,决定在大军到达之前,在台属搞下几个中小县城,形成小块解放区。三门县就是这次会议决定要解放的县城之一。

当时,三门县除海游镇和西部重镇亭旁外,广大山区、农村都已被游击队控制。国民党武装力量仅有200多士兵,龟缩在海游、亭旁两处(海游有敌150人,轻机枪3挺,县府、县党部、警察局等敌机关单位均驻于此;亭旁驻有敌自卫队赖其麟部70人,轻机枪3挺,汤姆式冲锋枪1挺,驻海游的是“浙保”一个加强排,武器装备相对较好)。这些原先横行乡里的地方国民党武装,此时已不敢越出10里之外活动。国民党三门县长一度无人敢当,警察局长也挂冠潜逃,一些国民党官员也想方设法通过各种途径与共产党、游击队联系协商,以谋求出路。因此,解放前夕的三门态势相当明朗,解放三门的条件已比较成熟。

在此同时,党组织为了分化瓦解敌人营垒,结成反美、反蒋统一战线。1948年底,中共浙东临工委从上海调俞圣祺夫妇回三门,以俞岳父陈毅夫在三门的名望和地位为依托,开展国民党三门县上层士绅的统战工作。俞圣祺、陈敬之夫妇都是抗战初期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老党员,陈毅夫虽然在国民党三门县担任要职,但他一直支持女儿、女婿参加革命。他的家在解放战争时期,一直是我浙东、台属党组织的重要交通联络站。在台属党组织组建游击武装时,上海支援的军事物资、武器及来往人员,都是经由他家船只运来三门,转交地下党组织。俞圣祺、陈敬之一回到三门,就借用陈毅夫关系,多次与国民党三门县政要接触,同他们谈时局和出路。不久,国民党三门县副书记章良棣在俞圣祺夫妇开导下,为游击队送来了三门县军警驻防图及武器装备等重要情报。并代表国民党三门县参议长章正夏、海游镇镇长章良桢等“地方实力派”,要求同中共台工委领导为“和平解放三门”问题进行谈判。中共台工委副书记王槐秋特派梅法烈(以“六办”主任身份)与章良棣在南溪进行了谈判。章良棣不仅接受了游击队要他不断提供情报等项条件,还建议游击队派联络员长住其家,以便传送情报。后经梅法烈请示,派游击队员王以法以长工名义潜伏章良棣家,不断为游击队传送各类情报。

在分化国民党三门县党政上层人员基础上,中共浙东临工委派“铁流”部队大队长周象银回三门做策反三门军警工作(周象银系原国民党三门自卫队分队长)为游击队解放三门扫除障碍。1949年2月初,周象银同志率6名游击队员来三门枫坑与俞圣祺等取得联系,2月上旬,俞圣祺、周象银等同志,在悬渚(距海游约10里)分别做了大量说服工作。俞良广、李刚、郑仁跃等先后接受了游击队条件。但在同驻守亭旁的自卫中队长赖其麟谈判时,赖仍迷信解放大军过不了江,进行讨价还价。此次策反国民党军警头目基本达到分化敌军营垒、瓦解敌军士气的目的。

三门地方共产党组织和游击队不仅通过分化瓦解敌人营垒、削弱了敌人斗志,为解放三门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中共海游区工委还布置共产党员何昌玉、何其塘打入国民党保警中队,设法摸清海游守军的兵力、武器、装备、工事、构筑等情况。中共海游区工委委员章以荣则以《三门报》采访员的身份,出入国民党三门县政府,摸清各处房子的坐落、结构和进出的门户,并画出详图,使浙东游击队领导清楚地掌握了三门守敌情况,为游击队攻打三门提供参考。

二、解放三门的战前准备

1942年2月10日,浙东人民解放军第二游击纵队攻克天台县城,缴获大批武器弹药和军事物资后,我部仅伤亡4人。这一仗极大地鼓舞了浙东军民斗志,也沉重地打击了当时从南京撤至奉化溪口的蒋介石。正是在这种大好形势下,浙东临工委和第二纵队的领导遂作决定,立即乘胜进击三门县城。

11日,部队撤出天台,12日至华顶山,天下大雪,部队在华顶休息。中共浙东临工委及台工委领导召三门俞圣祺、梅法烈、周象银等同志进一步了解三门守敌情况,研究攻打三门的战斗部署。2月14日,部队从华顶出发至宁海山洋,期间,临三工委副书记应为民,召海游区工委书记章正凯汇报海游敌情。浙东游击纵队领导为了做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及集思广益,还多次召集临三工委、“火花”部队负责同志,了解海游、亭旁驻军、地形等情况,征求攻打三门的意见。2月16日上午,浙东第二游击纵队在山洋召开解放三门作战会议。会议由纵队参谋长张任伟同志主持。参谋长在会上详细地介绍了三门县敌人兵力部署、武器装备、布防等情况,俞圣祺同志也在会上对进攻海游提出了具体意见。尔后,参谋长下达了解放三门的作战命令,

战斗部署安排如下:“铁流”部队与部分“机动”部队进攻亭旁,解决赖其麟部,由诸敏指挥;“铁马”、“灵活”、“机动”、“创造”、“火花”等部和“台工委”等机关单位以及民工队,向海游进击,由于城区敌人分驻多处,以突击敌保警队为主要方面,以袭击警察局为次要方面,兵力应分主次配置,重机枪、60炮则主要配属在重点方向。该方向应提前控制海游岭,隐蔽登达海游寨,紧扼制高点,防敌北进。各部队,机关单位、民工队均于2月16日下午6时前晚饭完毕后,由千坑出发,黑夜行军,绝对不得暴露目标,在17日上午5时半到达待机地点,然后发起攻击。亭旁方面攻击得手后,派出侦察通讯人员与海游指挥所(电报局附近)联系,然后进入海游会合。海游战况亦须及时与亭旁联系(先至亭旁山高峰或至大路旁之庵堂内),以求配合与及时增援。

在作战命令下达后,先期在排以上干部中酝酿讨论,然后分别在战士中以土沙盘全面介绍海游与亭旁的总情况、总部署及战斗要领、注意事项。随即分别由马青、张任伟具体布置海游方面战斗,诸敏具体布置亭旁方面战斗。各单位在山洋吃完午饭后,出发到千坑吃晚饭,期间,部队再次作战斗前的政治动员和检查武器弹药装备,即奔袭海游与亭旁。我军此次作战意义是:扩张战果,打敌东海据点以搞乱其军事部署,打开台属局面,使三门天台联成一大片活动区,求得大量缴获,装备自己,解决经费困难。

三、解放三门战斗经过

会后,纵队司令员马青、参谋长张任伟、政治部主任诸敏和中共台属工委副书记王槐秋等率700余指战员及民兵,先至三门娄坑待命。17日凌晨,兵分两路,攻打海游与亭旁。

攻打海游的部队分成6路,各部约好到达指定地点后,以攻打老祠堂浙保部队的枪声为号,然后,向各自预定目标发起进攻。“如不能迅速解决战斗,则坚决包围,不使敌人逃出,以便集中力量各个歼灭之。”17日凌晨5时,各部按计划进入预定位置。“铁马”部队首先控制塔山,居高临下包抄国民党县党部,截断了国民党守军向东南方向的退路;“火花”部队控制了眠牛山制高点,截断了守敌西南方的退路;“创造”大队进占海游大坝,从西北角对海游实行包围。海游各条通道均被截断,守军已成瓮中之鳖。

5时前后,一名国民党士兵起来解手时,发现了游击队的行动,就大声惊叫起来。游击队当机立断,向守军发起攻击。包围国民党警察局、法院的游击队,用利斧劈开后门,出其不意地攻进去,两处守军来不及抵抗,全做了俘虏。驻守国民党县政府的保警中队其中一个分队,除一人顽抗被击毙外,其余皆作了俘虏。攻打老祠堂的战斗十分激烈,“浙保”加强排凭借精良的武器和工事与游击队顽抗。游击队在当地共产党员的带领下,爬上老祠堂屋顶,用机枪和手榴弹向顽军发起猛烈进攻,迫使“浙保”加强排缴械投降,顺利结束了海游战斗。第二天,国民党三门县长陈兆荣被抓获。

在攻打海游镇同时,诸敏、周象银率“铁流”等部百余指战员向亭旁守军发起了猛烈攻击。国民党自卫队中队长赖麒麟睡眼惺忪,企图拿枪顽抗,被游击队当场击毙,其余自卫队员在分队长率领下挂枪投诚。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三门重镇亭旁也获得解放。

在解放三门的战斗中,游击队仅以轻伤3人的代价,取得毙守军2人,伤3人,俘近200人;缴获轻机枪7挺,枪榴弹3个,汤姆式冲锋枪1支,手枪12支,步枪99枝,枪榴弹87发,子弹1830发,汤姆子弹233发,刺刀40把,药品十大箱及大批军用物资;接管银行1座,印刷厂1所的辉煌战绩。

2月17日下午,三门县人民政府宣布成立,俞圣祺任县长。同时,成立了中共三门县委,应为民任副书记(主持工作)。从此,三门人民自己掌握了政权。

2月18日,国民党“浙保”部队200余人,配备16挺机枪,2门小炮,进逼距海游仅25华里的珠岙,企图重占三门,扼杀人民政权。游击队闻讯,即连夜派兵出击。浙保部队仓惶逃遁。为保卫胜利果实,巩固新生的政权,当地共产党组织发动广大党员、青年参加游击队,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三门地方游击队从几十人发展到400余人,大大加强了地方武装力量。此后,我浙东主力虽移师宁海、天台等地,但国民党守敌没有再敢进犯三门。

四、三门解放的意义和原因

三门是台州最早获得解放的县,也是浙江省第一个获得解放的县。这是在全国解放战争胜利发展的有利形势下取得的,极大地震慑了浙江国民党统治,打乱了国民党武装的军事部署,鼓舞了浙东和台属人民的革命斗志,加速了台州解放的进程。三门解放,使会稽山、四明山、天台山以迄东海的广大浙东游击根据地连成一片,使我浙东游击部队有更大的回旋余地,鼓舞了浙东和台属人民革命信心。三门解放,使台属地区有了一个可靠的根据地、解放区,为台属发展革命力量提供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支援,加快了台属各县的解放进程,为台属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新的贡献,特别对配合和迎接解放大军渡江南下具有重要意义。

在毗邻各县均为国民党反动政权控制的情况下,为什么敌人不敢再次进犯三门?分析其原因有三:其一,我浙东人民解放军第二游击纵队,在2月中旬连拔台属两座县城,这对蛰居奉化的蒋介石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国民党立即调集了几个师兵力,加强浙江境内铁路线的警卫,并且加调一连正规军保卫蒋介石的安全,但由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前线把国民党反动武装打得焦头烂额,节节败退,在蒋介石的脑子里,想的是怎样阻止大军南进,保住这“半壁江山”,对地处浙东一隅的三门县的得失已无暇顾及了。而浙江保安部队,由于各地烽烟四起,他们已是无兵可调。其二,浙东游击队和台属各县游击武装发展迅速,并加强了对台属各县国民党地方武装的打击,台州各县国民党反动政权都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他们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已不可能抽调兵力进犯三门。其三,解放前夕,游击队已控制三门广大山区、农村,有极好的革命基础,三门县城解放后,国民党地方武装在三门已无立足之地。因此,三门县在2月17日解放以后,新生政权巍然挺立至全国解放,从未反复。

(作者系台州市委党史研究室征研处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