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图 书

发布日期:2019-02-15 09:24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台州史志网


一、刻书、出版

南宋初年,台州刻书业已具规模,均为雕板印刷,以官刻为主,经费皆出公使库而参用公使库、郡斋、郡庠等名。绍兴十六年(1146)所刻曾惇《曾使君新词》为已知台州最早刻本。二十六年刻《曾几诗集》。稍后刻《景德传灯录》刊行。淳熙年间(11741189知州唐仲友《荀子《杨子《文中子《韩非子《颜氏家训》。今尚见《荀子》20卷本,字仿欧体,写刻俱精,为南宋佳刻代表之一。此书原刊本国内已佚,清光绪十年(1884),黎庶昌据日本东京金泽文库藏本影印,收入《古逸丛书》。又有章冲《春秋左氏传事类始末》。开禧二年(1206)叶笺《石林奏议》。嘉定元年(1208),知州李兼刻《天台集》,后数次续刻。绍定元等(1228)陆子遹刻其父陆《老学庵笔记》。此后《任翻小集寺院刻书有国清寺释志南刻《寒山子集》。

元代台州官刻书,最著名者为在临海所刻《资治通鉴》,明洪武初刻版移于南京国子监,后传印不绝。寺院刻书,临海县云峰证道院刻有《拾仪真》,天台县真觉塔寺、临海县三峰禅寺也有刻本。

明代后期,私家刻书开始兴起,与官刻并存。万历年间(15731620),临海县陈公纶刻《白云楼摘稿》。官刻本有知府王可大刻方孝孺《逊志斋集》,李时渐刻《三台文献录》。崇祯六年(1633)府刻陈《龙川文集》。各种地方志书均为官刻重刻本开始出现。《寒山子诗集》有明永乐天台僧重刻本与明万历计谦亨刻本。嘉定《赤城志有弘治十年(1497)嘉靖四十四年(1565)万历二十四年(1596)天启六年(1626)等4种重刻本。天台县高明寺天启、崇祯间刻《天台山方外志》、《幽溪别志》,又刻王士《台隐草》、柯夏《台游赓草》、吴执《台寻草》、应可传《台游偶咏》、王立《析醒草》、释受《六朝僧诗》,均为吟咏天台山诗集共10余种。具丛书性质。

清代刻书之多远越前代。私家刻书大多以书斋、藏书楼署名。临海县洪氏(洪颐煊)小停云山馆、叶氏(叶书)荫玉阁,黄岩县王氏(王舟瑶)后凋草堂、牟氏(牟浚)耕读堂,天台县齐氏(齐周华)寄生草堂、(齐毓川)研古斋、张氏(张廷琛)两铭楼、江氏(江涵)培桂轩,仙居县王氏(王镜澜)留余斋等,刻书较多。临海县宋世荦父子,自嘉庆初年至光绪末年,父子相承,刻书历时近百年。嘉庆至道光年间(17961850),宋世刻《台州丛书》,汇集戴复古《石屏诗集》、王士性《广志绎》等乡贤著作9种、92卷,为较早出现而又较完善的郡邑丛书。此后,有王 《台州丛书续编》、金嗣《赤城遗书汇刊》、陈襄《枕经阁丛书》、《荫玉阁丛书》等郡邑丛书刊行。还有不少私家单撰丛书,最早者为临海县洪氏《传经堂从书》,以后有太平县戚学《景文堂丛书》、天台县张廷《两铭楼丛书》、临海县《钟秀禽丛书除文史类外自然学科书籍刻印增多,有《沈氏麻科》、《麻症集成医理信述《劝桑说《育蚕法《衍元海鉴《水道提纲《算法启蒙统宗指南大全官刻本仍以地方志书为主同治年间(18621874台州公益机构培元局也曾刻书寺院刻书仍以真觉塔寺与三峰寺为主清中叶后木活字印刷逐渐增多遍及各县占所有刊本近半数嘉庆时有临海县城天灯巷马聚贤斋专业书坊专业流动印书商晚清常见有天台县齐毓川齐毓恺齐孝敏号称“天台三齐”。自清光绪至民国34年(1945)“三齐刊书现尚可见者达四五十种大量宗谱,大多以木活字印刷。

清代晚期石印传入台州民国期间铅字印刷渐兴最著名的印书商为临海县城雷恒清光绪十二年(1886)曾木刻劝善《暗室灵光》,民国时改石印1949 年尚开业。海门镇翰墨林铅印局,民国12年(1923)8月由温州迁来,为台州较早商办铅印局临海县城心心印刷社抗日战争初期曾印陈克《临海歌谣2辑天台县城久记印刷所于民国29年铅印陈钟《天台风俗志》。34年前后天台县城海啸出版社出《鸡鸣丛书》。临海县城回浦商场青年印刷所海门镇慎康印书局与大同印书局黄岩县城企成印书局与友成印书局路桥镇王天成石印店与新华印务局太平县城和记印刷社天台县城丽美石印社仙居县城陈贤堂印刷所等均石印或铅印过一些书籍,为数甚少。

解放初期毛泽东主席著作畅销书源一时难以补充经中共台州地委宣传部批准,临海县城台州印刷厂翻印《论人民民主专政》等,由新华书店发行全区。

1950年全国出版会议后公开发行的图书均由中央市级出版社出版台州各印刷厂承印各单位自行编印书刊数量之多远超前代也为外地出版社代印书籍。

二、发行

古代图书发行往往由刻书坊兼营也有书铺专营民国时期临海黄岩天台仙居等县城及海门路桥泽国松门新河箬横等较大集镇有小型民营书店玉环三门全县均无专业书店学校课本需至外地购买黄岩县城民营书店在民国时期先后办过12家,1949年解放时仅存教育书社与广知书店2家。临海县城在解放时仅有台州书店、教育书店、三五书报社等3家,从业者10人。

抗日战争开始后海门黄岩天台温岭路桥等地先后有过一些进步书店民国26年(1937)11月,中共台属临时工作委员会在海门镇东新街创办椒江书店,不久在路桥镇开设代销处在温岭县旗峰合作社设书报阅览室总店内有秘密书库备有遭禁进步书刊经常举办读书会研讨革命理论店堂备有桌凳供读者免费阅读、抄录书刊。28年4月,因白色恐怖严重,椒江书店被迫停办。27年4月至28中共天台县党组织发动进步人士赞助创办陶熔书店专营进步书刊,遭当局封闭。2728年,仙居县城有进步青年创办的南峰书店,被当局查封。27年秋,黄岩县新生书报社由中共党员联络进步人士集资创办,经销进步书刊,与椒江书店关系密切,次年10月被迫停办。

1949年7月29日,新华书店台州支店在临海城内建立,负责全区建店及图书发行工作。1950年6月后改称台州中心支店。1954年6月因地区撤销改办临海支店。此后地区两次复建,均以临海县店兼地区中心店工作,以迄于今。

各县市新华书店,黄岩、海门建于1950年1月,天台建于1950年5月,温岭建于1953年6月,仙居建于1954年7月,三门、玉环建于1956年4月。此前,由临海对仙居、海门对温岭、天台对三门、乐清对玉环派出流动供应组,定时定点流动供应图书。

各县新华书店建立初期,常年送书下乡,流动供应。1955年后,各区供销社兼营图书。80年代初期,农村图书发行工作发展,销售扩大。此后,个体书店有所增加。至1990年末,有县市新华书店8家、直属门市部2家、农村供销社代销点112处、集体或个体书店182家。

1949年,地区支店销售额1.6万元,后逐年上升。各新华书店销售总额,“文化大革命”期间一度下降。1979年经清理整顿,销售额回升。1983年538.7万元,1984 年609万元,1985年901万元,1986年1015万元,1987年1114万元,1988年1560万元。1988年,地区书店向省店与地区文化局签订为期3年承包合同。1989年,全区各店各项经济指标有较大突破。1989年销售总额2119万元,1990年2400万元。

三、私家藏书

古代藏书大多私家收藏。北宋后期,临海县松里(今双港区)人陈贻范庆善楼为台州最早私家藏书楼。陈氏为治平四年(1067)进士,撰有《庆善楼家藏书目》。其后陈氏世代宦族,藏书不辍。至元代,后裔陈孚重建藏书楼,藏书多至万卷,因名万卷楼。明初,陈孚之孙陈楧复有所增。故陈氏藏书楼为台州延续时间最长的藏书楼。

南宋初期,黄岩县白山(今属温岭县)人蔡瑞建藏书楼石庵,至其孙蔡镐时,藏书5000卷。临海县李庚聚书数万卷。稍后,临海县林师蒧(11401214)集书及碑

帖各数千卷,其子林表民相继收储,家藏益富。

明代太平县黄孔昭,官至侍郎,在祖辈藏书基础上,聚书数万卷,有“聚书必曰黄氏”之称。祭酒谢铎,建朝阳阁藏书数千卷。黄岩县王逢圣、临海县林处善等藏书均近万卷。

清代,临海县洪若皋、冯更生,天台县齐召南,黄岩县王棻,仙居县王魏胜,太平县陈襄臣藏书丰富。临海县著名学者洪颐煊,道光年间(18211850)于巾子山麓建小停云山馆,藏典籍1886部32675卷,为台州古代最大藏书楼,同治元年(1862)毁于火。临海县宋世荤古铜爵书屋藏书万卷,民国5年(1916)毁于火。黄岩县李诚敦说楼藏书数千卷,多善本,民国初年因家道中落而尽售。太平县黄浚储书万余卷,不久毁于火。

清末,临海县黄瑞秋籁阁爱日草堂聚书数千册,以述思斋专聚乡邦掌故诸书。民国31年(1942)黄氏藏书捐存县立图书馆时尚有乡贤著作400余种。黄岩县兆桥(今属椒江市)王咏霓函雅堂曾藏书万余卷。临海县叶书荫玉阁曾藏书3万多卷。

清末民初,黄岩县杨晨藏书3万余卷。温岭县林丙恭海沧阁有书数千卷,后尽数 捐赠私立授智中学。琛山金嗣献鸿远楼藏书,坚持数十年搜寻,或购或抄,有关台 州书籍就有400多种,民国7年(1918)毁于火。仙居县王氏大夫第藏书,自清嘉庆以至民国,五代经营,曾收藏逾万卷。

1949年后,收藏书籍者人数增多而所储尚不甚丰富。

四、公共图书机构

清同治十二年(1873),黄岩县九峰书院建名山阁书楼。至光绪末年,已收藏经史百家书籍3万余卷,其中有不少前代大型类书。民国元年(1912)改为黄岩县立图书馆,此后藏书10万余卷,大部分为线装古籍。抗日战争时,因搬迁保存不善,虫蚀残缺严重。临海县立图书馆则于民国7年夏由项士元等倡议建立,16年并入三台民众教育馆,30年重新单独建馆。温岭县通俗图书馆建于民国10年,后并入民众教育馆,32年单独建立县图书馆,35年又并入民众教育馆。仙居县公立图书馆建于民国16年,次年改为县立,28年并入民众教育馆。天台县图书馆成立于民国25年,藏书有限。三门、玉环两县仅在民众教育馆中收藏少量图书,未单独建馆。

1949年后,各县文化馆普遍设有公共图书室。1956年后陆续单独建立公共图书馆。1983年后,天台、仙居、温岭、临海、黄岩等县市陆续新建或扩建馆舍,公共图书事业发展加快。1989年,温岭县图书馆被评为全国文明图书馆。

1990年公共图书馆情况

建馆年月

人员

藏书册数

馆舍面积(平方米)

96

761382

8447

临海市图书馆

1956.5

18

163810

1700

黄岩市图书馆

1956.5

12

137000

1500

椒江市图书馆

1982

5

27828

105

温岭县图书馆

1956.4

17

98544

2400

天台县图书馆

1978.12

10

105990

840

仙居县图书馆

1978.8

13

105509

1440

三门县图书馆

1979.1

9

67520

240

玉环县图书馆

1978.10

12

55181

222

县市工人俱乐部均有公共图书室对会员开放。众多工厂、学校、政府部门与事业单位有图书室。台州师专及各县立中学、师范学校图书馆藏书较丰富。50年代后开始在农村设立乡村图书流通点“文化大革命中一度停办后重置农村图书室。至1990年末,各区乡镇文化站绝大部分有藏书借阅。个体经营图书租借店80年代开始发展为提高各类图书馆室服务质量各县市图书馆时有业务培训活动1985年起,在临海县开办广播电视大学图书专业班,正式生20名,自学收听生52名,温岭县有电大专业班17人,1988年毕业。

1979年5月,经省善本书验收小组逐一复核鉴定,全区各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收藏善本294种均为明清刊本稿本抄本与批校本其中经部18种史部97种子部55种、集部124种;善本中,地方文献110余种。临海市博物馆所藏《黄氏祖德录(明黄孔昭辑成化二十三年刻本)《续修严州府志(万历四十二年刻本)《说郛60卷(明陶宗仪辑明初毛一扆抄本清王舟瑶批校并跋)《三台文献录23卷(明王允东等辑万历五年初刻本王舟瑶校)《月屋樵吟(元黄庚撰

明成化十三年重刻本清王棻校并跋)《丹城稿(明范理手稿本)《桃溪净稿明谢铎撰正德六年刻本)《词林摘艳(明张禄辑嘉靖四年自刻本)《名山藏副本初集》(清齐周华撰,乾隆二十六年寄生草堂原刻本),以及天台县博物馆所藏《历代帝王年表》(清齐召南手稿本)等,均为罕见珍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