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组 织

发布日期:2019-02-14 09:47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台州史志网

一、机构

50年代后期各县陆续设立科学技术管理机构1971年地区设立计划科技办1973年单独设立科技局1977年改设科学技术委员会为管理科技工作的综性职能机构在此期间各县先后相应设置科学技术委员会1986年后黄岩市关镇与院桥镇玉环县清港镇与坎门镇临海市大田镇与城关镇椒江市葭沚镇先后设立科学技术委员会加强基层科技工作至1990年多数县(市)已配置科技副县(市)长,临海、玉环、三门等县市还陆续配置科技副乡(镇)长。

专业科技组织始于30年代民国25年(1936)冬创办浙江省园艺改良场址在黄岩县城北为国内最早设立的柑桔研究机构由省建设厅委托中国果品检验所岩分所所长周士礼负责筹建首任场长为我国著名园艺学家吴耕民27—35年省农业改进所曾在黄岩设立第七农业推广区天台三门温岭仙居临海等县农林场先后改为农林技术推广所或农业技术推广所为专业推广机构中华人民共和成立初期首先建立农业科技推广与研究机构并逐渐向医药工业等部门拓展80年代后科研机构发展迅速民办厂办科技单位开始建立初步形成科技研究、管理与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协调发展的科技体系。

浙江省科学院柑桔研究所 所址在黄岩市城北前身为省园艺改良场1949年7月后曾先后更名黄岩柑桔场浙江省黄岩柑桔试验站黄岩县柑桔研究所浙江省黄岩柑桔研究所,1978年8月改今名。隶属关系多次变更,1982年起实行省、地双重领导,以省为主。1990年有职工127人,其中科技人员70人。占地400余亩,其中柑桔园370亩设品种栽培植物保护综合利用4个研究室与中心化验室情报资料室、科技开发部、实验厂及本部、南门、王林施、山站等4个试验场。

台州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1962年由黄岩农校分出部分人员组建而成。1970 单独建置称台州专区农科所1971年改今名1977年迁临海城南与台州原种场合并办公。1979年分设。1990年设有作物栽培、育种、植保、土肥等4个研究室与情报资料室化验室电子计算机室及实验农场等职工84人其中科技人员52 人。

台州地林业科学研究所1978年创建所址在临海市城南紫砂岙占地1.68平方米1990 有职工20 其中科技人员10人。



台州地水产研究1958创建原称地区水产技术推广站1959年撤销,1962年重新建站,1984年建所。所址在椒江市区。1990年有科技人员8人。

台州地区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1975年开始组建地区科学技术情报站,1978 年改今名系综合性科技情报研究单位所址在临海市城关镇1990年有职工13人其中科技人员8人。

台州地区医药卫生研究所 1972年创建,1990年有科技人员19人。与地区医药检验所合署办公。

台州地区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1978年创建。1986年并入地区农机总站。

县市科研机构 50年代末开始县市陆续建立农业农机林业柑桔家禽水产等科研单位,共17家。1989年12月8日省科技委员会、省编制委员会、省财政厅联合公布第一批全民所有制事业性独立科研机构名单,有临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临海市农业机械研究所、临海市柑桔研究所、仙居县家禽研究所、温岭县农业科学研究所等5家。其余附属于有关部门。

厂办研究所 1980年,台州麻帽厂创建工艺美术研究所,1984年停办。1983 年,创建黄岩市化工研究所、黄岩八一通用机械厂技术研究所。1987年创建天台县743厂电子磨料磨具研究所。1988年,台州绣衣厂创建台州绣衣工艺美术研究所。

民办科技机构 80年代中期开始兴起。1985年6月,黄岩食用菌研究所在县城建立,为全区首家开发型民办集体科研机构。至1990年末,民办集体或个体科研机构49家,其中23家已开展经常工作。主要有台州地区再生资源研究所、临海市食用菌研究所、临海市机械研究所、天台县台西应用科学研究所、天台县中药药物研究 所、三门县食用菌研究所、三门县东海电器研究所、黄岩市塑料模具研究所、黄岩市陶瓷研究所、黄岩市食用菌研究所、椒江市牛蛙养殖研究所、椒江市机械工具研究所、椒江市环境科学研究所、温岭县景鸣瓜类开发研究所、玉环县晶光电子研究所、玉环县科发水处理研究所等。主要从事应用技术的研究与引进,规模较小但实用性较强。1984年12月,玉环县电子设备厂(镇办企业)创建晶光电子研究所,聘请10余名外地高中级科技人员为客座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王守觉教授为研究所名誉所长,主要从事电子工业专用设备的研究开发。此外,80年代后期开始出现个人业余从事科研活动或专门从事科研活动的科技专业户。

农科网 50年代开始,陆续建立县市、区、乡、村四级农业技术推广组织,并逐步形成网络,称为“四级农科网”。县市农技推广工作的行政管理由县市农业局(科)负责主要机构有农技推广中心农业科学研究所病虫观测站家畜良种推广站,以及种子公司、植保公司等,为全县农科网的主体。区级农技推广单位,主要为农业技术推广站与畜牧兽医站,其人员逐步充实。至80年代,区农技站大多已有10余名大专院校与中专学校毕业的专业人员。乡级农技推广单位,70年代初期开始设立农科站,配置农科员1—2人。村级农技推广组织,生产合作社时期,部分社已有技术队、小农场、试验点等群众性科学实验组织。60年代开始,部分生产大队开始设农科队,生产队设农科组或设种子员、植保员、放水员、肥料员。80年代初期,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原大队与生产队农科组织演变为各种科技示范户此后示范户中的有些技术骨干牵头组成各种研究会互相交流技术信息近几年有些研究会已突破技术交流性质,出现技术、经济联合体。

二、队伍

专业人员 民国时期,科技专业人员大多为医务工作者,并有少数农林水利与各类工程专业人员。民国17年(1928),仙居县政府建设科有治虫人员1人。25年在黄岩县创建的省园艺改良场为当时本区唯一专业科研单位有科技人员4人其中场长1人、技师2人、助师1人。抗日战争期间,由于沦陷区学校与机关团体迁入,科技人员一度略有增多,以省立医药专科学校、台州农校等处较为集中。

50年代初期,科技人员有所增加。1953年,温岭全县有医务、工程、农业技术人员39人。此后,台州农校、台州护士学校培养出部分初级农业、医护人员,外地大中专学校毕业生开始陆续分配至台州科技人员逐年增多起初主要分布在卫生教育单位,其次为农林畜牧渔业与水利系统,工业技术人员较少。80年代后,科技人员专业结构情况渐趋合理,工程与工业技术人员比例增加。1990年末,有各类自然科学专业技术人员20755人(其中高中级科技人员4983人)包括医药卫生科技人员6695人,工程技术人员5922人,农业科技人员1801人,科学研究人员114人,教学人员6223人柑桔病虫害防治专家任伊森水利专家陈叔香医学专家王家驹机械专家郭惠新、化工专家刘治雄等较为知名。

各类专业学会、协会、研究会等团体组织:地区级45个,会员8082人;县市级238个,会员17721人;乡镇级490个,会员11938人。详见第三十四章《社会团体》。

农民技术队伍 50年代,著名水稻育种能手、黄岩县路桥镇农民杨匡保,曾数赴苏联以及东欧诸国访问。各县市均有一批农民技术人员。1988年开始评审农民技术职称,8826人获得职称,其中农民助理技术员433名、技术员3550名、助理技师3784名、技师1059名。1990年5月,经省农民高级技师评审委员会评审,椒江市甘连法蔡剑方临海市林浦雁(女)尤淑标洪方明金茂聪葛世东蒋秀沛,天台县屠炳录等9人获农民高级技师职称。

国内台州籍专家 30年代开始出现,大多为留学归国人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后,人数不断增加。1990年,台州籍在外地工作的科技人员中,具有高级专业技职务者1400多人。12人先后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生物学地学部学部委员有生理学家冯德培(临海市人)生物学家朱洗(临海市人)植物生理学家罗宗洛(黄岩市人)与矫形外科断肢再植显微外科专家陈中伟(天台县人)物理学数学化学部学部委员有数学家柯召(温岭县人)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有无线电电子学家陈芳允(黄岩市人)金属物理学家柯俊(黄岩市人)生物学部学部委员有分子遗传学家洪孟民(临海市人)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有晶体材料学家蒋民华(临海市人)机械动力学家闻邦椿(温岭县人)电子物理学家吴全德(黄岩市人)化学部学部委员有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家黄志镗(黄岩市人)此外尚有自然科学史家许良英(临海市人)药物学家许植方(黄岩市人)物理学家王天眷(黄岩市人)革专家张铨(仙居县人)组织生物化学家张作干(温岭县人)物理学家闻诗(温岭县人)、化学工业家王雪莹(温岭县人)、数学家陈荩民(天台县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