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发展沿革

发布日期:2019-02-11 09:46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台州史志网


一、农村副业

台州人多地少,农村劳力不断自土地耕作中分离出来,从事个体手工业与建筑、运输、商业等经营活动。50年代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磨坊、油坊、酒坊、豆腐坊等“四坊”与木匠、铁匠、石匠、蔑匠、泥水匠等“五匠”,以及纺织、刺绣、编织等各种从业人员,部分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发展为二轻企业,部分成为农村集体副业,向社队企业演变。

1953年,海门直属区(今椒江市)义士乡王仁华农业生产互助组12户农民集资办蜊灰厂,当年产道1万元。1955年,该乡海啸农业生产合作社利用50亩冬闲田,用自然冰建成渔用冰库。是年,临每县白水洋乡岩头王村办集体养蚕场。此后,粮油加工、搬运装卸与养猪场等在全区各地陆续出现,1957年农村工副业产值488万元。

1958年农村人民公社化时,全区掀起“大办工业”、“大炼钢铁”热潮,公社、大队无偿平凋土地、劳力兴办小高炉(炼铁厂)、小化肥、小五金、小农具及砖瓦、纺绳等社队工业。玉环县坎门公社力工厂数十家。坎门公社第三大队(民主大队)办有渔机、纺绳等五六家工厂。是年,全区农村集体工副业产值642力元。1960年,多数厂缺乏资金、技术、原料,管理混乱,纷纷停产,部分经营较好者,为此后乡镇工业打下了基础。

1963年后,农用拖拉机、抽水机、打稻机、碾米机等普遍推广,一些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兴办养猪场、养兔场、养鱼场,重新建立直接为农业服务的竹、木、铁手工服务社与农机、五金、化工、砖瓦、小水电等集体企业。此时社队企业业为农村副业,积累上交公社、大队,人员参加生产队记工分配。至60年代末,年产值仍在2000万元以下。

农村集体工副业产值变化状况

年 份

1949

1950

1951

1952

t953

1954

1955

1956

1957

1958

1959

产值(万元)

90

129

115

248

271

351

382

462

488

642

1172

年 份

1960

1961

1962

1963

1964

1965

1966

1967

1968

1969

1970

产值(万元)

1002

1010

467

1204

1466

1436

1559

1563

1528

1676

1828

二、社队企业

1970年起,提倡发展小钢铁、小化肥、小农机等“五小”工业,农村工业有所发展。由大批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引发城市工厂与农村社队“厂社挂钩”一些因“文化大革”命”而停工停产的企业职工陆续回乡,生活必需小商品缺乏,为农村工业发展提供人才、技术与市场机遇。一些乡村集镇办厂能手利用城市工厂扩散的技术、业务,集资挂靠公社、大队兴办各类加工企业,以简陋设备从事为农业生产与人民生活服务、为社会拾遗补缺的生产经营活动。知识青年成为农村社队企业骨干。部分企业开始实行独立核算与计时计件工资制,从农村副业中分离出来。这些企业,国家无原材料供应户头,银行无贷款账号,政府无主管部门,有的被作为“地下工厂”取缔,大多成为时开时停的“开关厂”。也有一些企业,如黄岩三友纺织器材厂,临海大汾光学仪器厂,仙居橡胶厂,天台胶带厂与市集橡胶厂,三门橡胶塑料厂,玉环压力锅厂,温岭电子设备厂与第四、第五建筑工程公司等,几经起伏,发展成为骨于企业。至1978年,全区已建立种养、加工、建筑、运输与商业服务等社队企业10331家,从业人员173207人,总产值24816万元。是年,地县相继建立社队企业管理局,区(镇)社建立相应机构,社队企业作为独立经济部门正式从农业中分离出来。1971—1977年,社队工业年总产值分别为3019万元、5240万元、7051刀元、8018万元、8536刀元、10308万元、13768万元。

1978年,在全区农业学大寨会议上,有130多个社队因经营企业成绩突出受表彰。天台县民主公社蒲塘大队农机五金厂试制联合收割机,温岭县塘下公社农机五金厂试制感光树脂等新产品,得到国家与省、地有关部门重视与支持。黄岩县路东公社,工业产产值占农工副业总产值的70%左右,改社洋洪大队.队办工业收入占全大队总收入的80%以上,以企业收入增加农田基本建设与购置农机、化肥、农药等农用资金,用两年的企业积累翻建70%的社员住房,并使人均收入从1976年的46元增至1978年的170元。1979年,传达贯彻中共中央关于“社队企业要有一个大发展”的指示与国务院《关于发展社队企业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草案)》,地县组织典型经验交流,现场参观,并制订19791981年社队企业发展规划。19802月,中共台州地委、行署批发地区社队企业管理局《关于执行国务院〔197985号文件意见的报告》,要求因地制宜,全面规划,积极推进社队企业发展。

19804—6月,按照国家经济委员会、国家农业委员会、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工业企业普查登记的联合通知》,开展对社队工业企业进行调查登记。普查登记3789个企业,其中第一类型企业3439个,办得较好,占90.76%;第二类型企业300个,原材料有来源,但产品质次价高,或不按市场需要盲目生产长线滞销产品,占7.42%;第三类型企业10个,原料无来源,产品无前途,销售无渠道,或生产成本高,三废污染严重,占0.26%,第四类型企业40个,布局不合理,重复设厂,产品重复,占1.06%。

198212月,中共台州地委、行署召开全区农村工作会议,要求大力发展社队企业。为配合此次会议,举办首次社队企业产品展览会,展出3500多种产品、80多幅图表,显示社队企业对发展城乡经济所起作用。

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政府对新办社队企业减征或免征23年所得税。1979年开始,省人民政府连续多次对贫困地区拨出社队企业专项扶持资金。19791984年,全区共接受扶持资金(无息周转金)606.05万元。各地社队企业冲破“就地采购原料、就地组织加工、就地销售产品”等框框,积极与国营大企业、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开展经济技术协作。但仍有一些部门借口社队企业“以小挤大,以新挤老,以落后挤先进”,对社队企业实行“挤、卡、压”。

1979年1984年社队企业扶持资金发放情况

单位:万元

县 市

合计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全区

606.25

90.00

166.25

122.50

97.00

77.50

53.00

临海

44.00

10.00

9.00

10.00

5.00

6.00

4.00

椒江

12.00



1.00

2.00

5.00

4.00

黄岩

25.00


9.00

4.50

4.00

3.50

4.00

温岭

30.50


4.00

1.50

15.00

6.00

4.00

仙居

152.00

25.00

50.00

29.00

20.00

17.00

11.00

续表

县 市

合计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天台

145.80

25.00

40.30

30.50

22.00

17.00

11.00

三门

142.95

25.00

40.95

28.00

21.00

17.00

11.00

玉环

54.00

5.00

13.00

18.00

8.00

6.00

4.00

三、乡镇企业

1984年,社队企业改称乡镇企业。其范围明确为乡(社)村(队)镇办企业,部分农民联营合作企业,其他形式的合作工业与个体企业。中共台州地委、行署分别组织县(市)委书记、县(市)长至苏州、温州考察,借鉴经验。是年8月召开全区乡镇企业工作会议,县(市)、区镇、乡党委书记等近千人参加,确立“台州经济要翻番,乡镇企业挑重担”,“台州人民要致富,乡镇企业找出路”的指导思想,提出19841990年全区发展乡镇企业奋斗目标。会议期间举办乡镇企业产品展销会,展出产品4000多种。自此,乡镇办、村办、联户办、个体办“四个轮子一起转”,当年乡镇企业总产值增长98.2%,上交税金增长84.9%。1985年产值、税金又分别比1984年增长53.4%、68.4%。两年间,台州乡镇企业在全省乡镇企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由4.8%升至9.1%。

198612月,中共台州地委、行署召开第二次全区乡镇企业工作会议,强调发展横向联系,搞活流通领域,完善经济责任制,并作出促进乡镇企业发展的有关规定,确保乡镇企业有新的提高。198710月,地委、行署组织各县市主要负责同志至宁波、温州参观,提出要从台州实际出发,兼取南北之长,发挥股份召作企业“自筹资金、自由组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优势,推动乡镇企业进一步发展。是年乡镇企业总产值315325万元,比1986年增长40.6%。

19882月,中共台州地委、行署召开第三次全区乡镇企业工作会议,表彰45个先进乡(镇)、40个先进企业与60名优秀厂长(经理),提出要把出口创汇工作摆到战略位置上来。是年,乡镇企业产值502867万元,其中乡镇工业产值426306万元、出口产品交货总值37006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0.1%、66.3%与81.8%。

1989年,在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中,部分人对发展乡镇企业产生顾忌。中共台州地委、行署及时提出8条政策,重申发展乡镇企业方针不变;以改革求活力,技改增实力,管理增财力,调整产品结构,创造有利经济发展的社会小气候,克服市场、销售及资金等困扰,乡镇企业持续增长。1990年,乡镇企业44480家,职工468850人.固定资产原值133467万元,总产值6985Z4万元,发放工资68878万元,上交税金36214万元,企业利润25372万元,其产值占全区社会总产值54%。

19781990年乡镇企业基本情况

年 份

企业数(个)

职工人数

(人)

固定资产

原 值

(万元)

产值

(万元)

收入

(万元)

总额

(万元)

上交税金(万元)

净利润

(万元)

1978

10331

173207

7656

24816

23505

5144

1029

2968

1979

8048

226169

9085

32409

30319

7267

1032

3715

1980

9382

226939

11953

43254

41162

9333

1382

4562

1981

8741

209894

13899

51041

48164

10286

2284

4428

1982

8824

206879

14187

54219

50529

9613

2511

4092

1983

8227

209529

15573

59690

56511

10727

3174

4520

1984

14421

308471

20589

118290

96951

15637

5868

5741

1985

17926

344073

20878

181458

156825

23211

9880

8636

1986

26830

375815

44737

224248

195562

31636

12372

8594


1990年乡镇企业分县市状况

企业数

(个)

职 工

固定资产

原 值

(万元)

总产值

(万元)

总收入

上交国

家税金

(万元)

人数

(人)

占农

村劳

力%

金额

(万元)

占农村

经济%

(万元)

(万元)

总计

44480

468850

17.3

133407

698524

613514

73.3

68878

36214

33165

临海

6225

7033C

12.3

19060

97634

79889

58.9

9460

3840

2635

椒江

6384

44154

22.2

15759

81084

70674

76.4

6639

3674

3362

黄岩

9065

121627

24.7

23029

157632

138508

75.2

18061

9608

6729

温岭

13104

99501

17.3

33467

151778

147949

79.6

16491

8183

7253

续表

企业数

(个)

职 工

固定资产

原 值

(万元)

总产值

(万元)

总收入

上交国

家税金

(万元)

人数

(人)

占农

村劳

力%

金额

(万元)

占农村

经济%

(万元)

(万元)

仙居

1038

29810

13.2

8549

37436

32005

53.2

2723

1564

1893

天台

3058

23927

8.5

8224

46187

43J 66

71.8

3971

3071

3403

三门

3211

28703

14.2

6591

36091

33799

73.8

3923

1889

3793

玉环

2395

50798

29.4

18728

90682

67524

93.7

7610

4385

4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