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台州集贸市场立足本地,面向全国,发展迅速。市场荟萃了台州地方工业产品和土特产品,周围聚集了许许多多的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家庭工业,甚至部分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它们源源不断地为市场提供丰富的商品,而市场也为企业提供销售产品的场所和生产产品的资料,传递信息,引导企业和农民不断根据市场需要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可以说市场和生产者的良性互动带动了千家万户专业化生产,促进了百业兴旺的市场经济发展。1979年至1999年的台州集贸市场的发展历程,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台州集贸市场发展历程
1.市场恢复起步阶段(1979-1984)
历程: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全面纠正了“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的“左”的错误,作出了把全党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并制定了一系列发展农村经济的政策,重新肯定了集市贸易的性质和地位。随后,集贸市场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和有益的补充成分逐渐成为干部和群众的共识,在党的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方针指引下,开放城乡集贸市场成为发展商品经济的前提条件。1979年全地区陆续恢复开放了209处集市贸易点,恢复了367个集贸市场,共有摊位1826个,市场上出现“三多一降”(品种多、数量多、成交额多,价格稳中有降)的恢复景象。全地区社会商品零售额5.77亿元,集贸市场商品成交金额1.57亿万元,相当于社会商品零售额的21%。
1980年以后,浙江农村开展了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为中心内容的第一步改革,全省开始放宽对农副产品的管理,二类农副产品在完成国家派购任务的前提下,多余的可以卖给国家,也可以就地上市,凡不属于统购、派购的三类农副产品都可以上市。从而带动集贸市场上的商品结构起了很大的变化,二、三类农副产品上市量增多,当时,市场上一些罕见的南北货,如黑枣、木耳、核桃、荔枝、花生、黄花菜等都有上市。由于当时全地区农副产品价格沿海地区高于山区、水产品价格沿海低于山区,台州各级地方政府就允许群众自销上市,放宽贩运政策,取消对贩运工具和地域的限制。1980年,台州地区集贸市场商品上市总金额是2.99亿元,成交额2.24亿元,相当于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31%。
待到1982年,台州农村普遍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96.8%的生产队建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农村经济逐步从封闭的自给半自给的自然经济形态向开放型的商品经济形态转变。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农民生产的剩余农副产品数额越来越大,农民们纷纷涌入市场,寻找农副产品出售的场所,于是,作为商品买卖场所的集贸市场随之发展起来。至此,少数商品经济较发达的地方,在农业生产专业化、商品化发展的基础上,开始出现与当地农业生产特点相一致的农副产品专业市场,形成分别以经营竹木、水产、水果、蔬菜、家禽、兔毛及小商品为主的贸易市场。1982年,全地区各类专业交易市场635个,全年集贸市场商品上市总金额为4.87亿元,商品成交金额为3.37亿元,成交额较1979年增长115%,发展非常迅速。
集贸市场的迅速发展最为直接的作用是促进了农村养殖专业、家庭副业、手工业的发展,1983年,仅温岭县的专业户就发展到7万户,家庭副业、手工业等经济联合体发展到4600多户。养殖专业户、家庭副业、手工业以及一些乡镇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又为集贸市场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商品基础。不仅全地区范围内日用小商品市场日渐普及(其中最典型的是路桥小商品市场),而且在部分县开始小范围涌现工业小商品市场(如路桥废旧钢材市场)。1983年,全地区集贸市场商品成交金额为3.97亿元,其中工业小商品市场成交金额3300万元。随着经济政策的逐步放宽,家庭副业、手工业、股份制企业的发展,上市交易的商品中工业品所占比例不断提高,品种也从日用小商品扩大到服装、布匹、化纤、原料和生产资料等。在一些大的综合性集贸市场中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工业品专业市场,交易地点从分散到集中,经营方式从零售走向批发。路桥集贸市场发展相对最为迅速,1984年,路桥形成了近20个集贸专业市场,小商品市场集市由原十天两市增加到十天六市。温岭县横丰市场由原来的一个柴糠小市场,发展到有2600多个摊位,平均每市商品成交金额15万元的台州第二个“路桥式”鞋革批发专业市场。当年全地区集贸市场达765个,比1980年增加244个,集贸市场商品成交金额4.95亿元,相对1980年实现翻倍,相当于社会商品零售额的45%,其中,工业小商品市场50个,年商品成交金额8283万元,占集贸市场商品总成交金额的17%。
特点:这一阶段,在集贸市场出售商品的,虽然一部分是商贩,但主要还是自产自销的农民,出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需求而进行简单的交易。国有、集体企业进入集贸市场经营的很少,上市的商品主要是原来按计划管理属于三类商品的部分农副产品,如水产品、水果、蔬菜、禽蛋和竹制品等;工业品主要限于日用小商品。这阶段在集贸专业市场中,70%是批零兼营,规模小,辐射面不广,专业化程度不高。从总体看,集贸市场尚处于恢复状态,起步时期,但在这一阶段后期出现了以批发为主的工业品市场,如路桥的小商品批发市场、小五金市场、旧钢材市场,温岭牧屿、泽国补鞋机市场,临海杜桥眼镜市场等。
影响:集贸市场的恢复发展使得地区间流通不断扩大,山东的苹果、福建的桂圆、广东的香蕉等不断进入台州城乡集贸市场,很受群众欢迎。商品流通扩大使得农村劳动力转农经商或农闲期务工经商的较多,在部分商品经济发达地区,出现了一支以农民为主力、市场为基地的贩运大军,常年奔波于大江南北,为活跃台州商品流通立下了汗马功劳。
2.市场扩展兴旺阶段(1985-1991)
历程:1984年10月下旬,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为了适应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自1985年起台州农村进入了第二步改革,改革农产品统购制度,逐步放开农副产品价格,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特别是农业结构和种植业结构。农副产品购销政策放开,猪肉、柑桔、水产品、木材等商品全部进入市场,商品上市量增多,市场成交金额大幅增长,1985年,黄岩柑桔成交量达1606万市斤,较1984年增长59.1%,全地区集贸市场商品成交金额7.57亿万元,较1984年增长52.9%。集贸市场的持续兴旺使得地方政府开始重视市场建设和管理,当年度,路桥小商品批发市场、天台平镇牲畜市场、温岭箬横副食品市场被评为省级“文明市场”,临海大田小猪市场、仙居兔毛市场、玉环三联木材市场被评为地区级“五好市场”。
随后几年,台州各级政府继续因势利导,加大对市场的投入力度,积极改建、扩建原有集贸市场并建立新的集市点,许多在八十年代初自发形成的马路市场、露天市场在有关部门的积极介入下开始走上规范化管理并产生良好的效果。1986年,临海杜桥镇人民政府独资兴办杜桥小商品眼镜市场,投入6万元资金,占地面积4707平方米,棚屋113家、楼房25间、平房23间、店铺48家。又如路桥小商品市场,于1985年投资120万元,扩大场地18万平方米,到1987年底,摊位数量增加到3800个,年成交额由1984年的1400万元增加到2.45亿元,上市品种由200余个扩展到6000余个。1988年有关部门又投资90万元,专门建立占地9000平方米,可容纳138个摊位的服装大厅并先后开辟鞋类交易区、棉布交易区、百货交易区等。至此,路桥小商品市场成长为以服装为龙头,棉布、鞋帽、小百货、箱包、零头布组成的大型工业品批发市场,吸引了全国20多个省市的客商。同时,该市场为了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本着“公开、平等、竞争、合理”的原则,着手加强廉政建设,通过提高市场摊位安排的透明度,率先在新建的服装大厅将柜台摊位全部实行公开投标安排,开全省先例,反响良好。1988年,全地区集贸市场场地面积累计达146.6万平方米,市场建设在布局合理化、管理规范化和科学化方面作了新的尝试,市场规模逐步增大,辐射能力增强,与省内外市场的联系更加密切,配套设施改善明显,管理水平大幅度提高。其中温岭县松门水产品批发市场、临海市杜桥小商品眼镜批发市场、天台县平镇牲畜市场被评为“全国文明集贸市场”。1990年,台州地区集贸市场年商品成交金额28.73亿元,比1980年增长十倍有多。台州市场的迅速发展引起党中央的重视,1991年5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瑞环同志视察了路桥废旧钢铁市场。同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省、地领导陪同下也视察了路桥旧钢铁市场。1991年,台州地区新建、扩建市场近53个,面积约13万平方米,投资总额1669万元。
特点:这一阶段,市场建设快步发展,建大得大利、建小得小利,新市场像雨后春笋,老市场脱胎换骨,改变了马路露天等原始市场的面貌。集贸市场规模逐步增大,辐射能力增强,与省内外市场的联系更加密切,市场设施也有明显改善,市场管理水平有较大改善,越来越显示出市场的强大活力。且逐渐形成一个批发市场与零售市场相衔接,专业市场与综合市场相结合,农副产品、日用工业品和生产资料相配套,并且具有地方特色的多类型、多形式、多层次、多功能的市场网络。
影响:随着集贸市场的规模、结构和数量的变化,进入集贸市场经营的乡镇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家庭加工业和专业户增多,长途贩运更加活跃。一方面,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对农副产品收购增多,更多的农民和数量巨大的农副产品进入市场。1990年台州农村从事二、三产业的劳动力已达84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1%,常年外出的劳动力已达32万人,“七五”期间,农村综合商品率从68.2%提高到75.6%。另一方面,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全地区乡镇企业到1990年已发展到44480家,职工人数达46.9万人,按1980年不变价计算,1990年乡镇企业总产值已达69.58亿元,比1985年的18.5亿元翻了近两番,平均年递增31%,占全地区社会总产值的42%,上交国民税金3.62亿元,占全地区财政收入的55%。
3.市场提升繁荣阶段
历程:1992年1月,邓小平南巡讲话后,市场对于发展商品经济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更多的集贸市场建设被列入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纳入当地城镇建设的总体规划,一波规模更大,向更高层次迈进的市场建设高潮在台州出现。
在台州行署专门下发[1992]4号文件《关于加快我区城乡市场建设的通知》之后,全地区掀起市场建设的热潮,相继建成一批龙头市场。较具代表性的有:温岭县松门水产品批发市场在1992年进行了改建,总投资1800多万元;路桥小商品批发市场,投资2000多万元,扩大建筑面积1.54万平方米,增加摊位2000多个,于1993年初竣工开业;浙东绣服城于1993年投资1800多万,占地面积12750平方米,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摊位700余个,店屋28余间;浙江眼镜城,在小商品眼镜市场的基础上于1993年底扩大规模,投资1800多万元,占地面积30余亩,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店铺311个,摊位910个;临海市新建的工业品批发市场、仙居县新建的安洲商城投资额也都在2000万元以上。这部分封闭式的室内永久性的龙头市场的建成,标志着台州市场硬件建设步入上档次、上水平发展方向。规模最大的是路桥商城,于1992年11月破土动工,总体规划建设用地260亩,投资4亿元,分两期进行,商城由十大专业批发市场和两大商场组成,配套设施有程控电话、传真机、电视监控装置、自动电梯,邮电、银行、保险、运输等机构开展一条龙服务,“吃、住、玩”可以不出商城。1992年,台州地区集贸市场商品成交金额46.8亿元,比1991年增长42.7%,社会商品零售额46.3亿元,第一次出现集贸市场商品成交金额超过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说明消费者和经营者向集贸市场购买量已超过向国有、集体和部分个体商店的购买量。1993年,台州地区集贸市场商品成交金额达72亿元,比上年度增长51.2%,市场营业面积达216万平方米,台州集贸市场发展呈繁荣之势。
1994年撤地建市后,台州各级地方政府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重点建设、办者得益、工商管理”的政策原则,多方集资,上下联办,建设适应地域经济发展的高档次市场。1995年全市各类市场交易兴旺,商品成交额达352.1亿元,比上一年度增长93.8%,超亿元市场有37个。各地不断调整市场布局,拓宽服务广度,生产要素市场初具规模,劳务市场有较大发展。1997年,台州耀达商场,投资1亿元,占地面积1665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营业面积达10800平方米。黄岩区则坚持走特色市场之路,1997年,建成华东地区最大的柑桔果品市场。特别在路桥建区以后,区委、区人民政府提出以市场为龙头,搞活大流通,繁荣大经济。到1998年底,仅路桥区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市场就有176个,其中生活消费品市场52个,生产资料市场52个,生产要素市场1个,全年市场成交额达172.46亿元,超亿元的市场有9个,成为和义乌、绍兴齐名的浙江市场三强。1999年,台州集贸市场持续繁荣,全市全年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达439.8亿元。
特点:这一阶段,除了继续改造和扩建老市场外,工作的着重点主要放在集资建设上档次的、具有现代气息的专业市场和综合性市场,由数量扩展转向更为注重提高市场质量。随着市场建设的蓬勃发展,市场主体中自产自销的农民的比重下降,商贩增加,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增加。各地办市场的思路更加明晰,即从最初的农副产品市场、工业小商品市场提高到建立包括生产资料市场、资金市场、劳动力市场等在内的较为完善的市场体系。在产业上,形成日用工业消费品、生产资料和农副产品三大专业市场群体;在规模上,形成以中国日用品商城为龙头,以路桥小商品批发市场、富仕广场、钢铁市场、台州电子电器市场、浙江东南副食品市场为骨干的市场群体网络。市场辐射全国大部分省、市、自治区和香港、澳门,以及东南亚、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
影响:随着各种专业市场群体和特色商品城、商业街的涌现,一方面,市场的发展,为各种经济实体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设备和广阔的销售门路,一个一个以市场为主导,以节日灯、制冷设备、装饰材料、模具、化工、纺织配件、机械五金等行业为主导的工业体系统初步形成。另一方面,在各地农贸市场带动下,周边农村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大大加快了农业产业化进程,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特色农业的发展,产生了一批农业名优产品。本地早、东魁杨梅、茭白被评为省金奖产品,蔬菜基地化、集约化、专业化生产格局初步形成,畜禽水产类规模养殖户发展迅速。同时,市场也带动了饮食、旅馆、运输、修理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市场的发展,推动了城乡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和区域城市化、现代化建设。
二、台州集贸市场繁荣原因探究
1979-1999年台州集贸市场能够得到如此迅猛的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是贯彻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积极成果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在所有制方面实行单一的公有制结构,在农村,农民只有少量的自留地、自留畜和家庭副业,上市商品极少,就是这很少的“自留”部分,也多次被取消了;在流通方面国有商业和供销合作社一统天下,集市贸易这条渠道被限制得很小,甚至几次被视为“资本主义”倾向强令关闭,不许农民弃农经商,认为长途贩运就是“投机倒把”。在这种情况下,集贸市场日益萧条,奄奄一息,自然也就无法发挥其应有作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提出了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运行机制,在生产方面,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有了相当大的自主权,商品经济得到了承认,以放开农副产品和小商品为起点,确立了个体私营经济拾遗补缺的地位,台州全区集贸市场迅速地得到恢复和发展。八十年代中期,改革有了较大推进,党在流通方面,实行多种经济形式、多条流通渠道、多种经营方式的流通体制,购销政策实行了重大改革,工业小商品放开经营,随着允许个体、农民批量销售及长途贩运农副产品、小商品,台州各种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开始兴起。进入九十年代后,随着改革不断深化,台州集贸市场的发展也迎来一个黄金时期,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工业品批发市场以及工业品专业市场不断涌现,规模和档次及辐射面较前一时期有了飞跃。随之,生产资料和生产要素市场也有了可喜的发展。总而言之,繁荣兴旺的集贸市场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是流通体制改革取得最明显效果之一,是解放思想,以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为标准来推动、衡量和检验我们党各项工作的结果。没有党中央的改革开放政策,就没有台州繁荣的集贸市场。
2.是各级党委和政府重视和支持的积极成果
为了促进台州集贸市场的发展,不仅台州行署专门下发[1992]4号《关于加快我区市场建设的通知》文件,而且地委、行署的主要领导还经常深入市场检查指导工作,如路桥小商品批发市场扩建新区的东面大路原规划仅16米宽,地委领导得知后说,市场周围的大路至少在20米宽以上才合适。又如,路桥商城前身规划只是在10多亩面积的塑料制品市场内建一幢三层大楼,行署专员林希才等领导视察后,认为路桥市场摊位紧张,上档次上规模市场少,再建小规模、低档次市场已不能适应经济形势的要求,当即决定,搬迁原打算在104国道公路边的自来水厂,新建一个大市场,于是取名路桥商城,占地260亩,总投资额4亿元的大市场就由此形成。
由于“左”的思想和国营商业、物资、供销合作社一统天下惯性思维的影响,台州集贸市场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无论是集市贸易的恢复和开放,专业市场、批发市场的扶持和发展,还是市场的规划与建设,都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的结果。80年代初,路桥废旧钢铁市场自发形成,“影响国家物资计划”、“违反国家政策”、“扰乱市场秩序”等指责随之而来,要求重新关闭取消这个市场,当时的黄岩县委、县政府通过调查,认为这个市场的出现是当地商品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弥补了国营物资部门对生产资料的供应不足,很受当地群众的欢迎,不但不应关闭,还应该因势利导,顺其自然。当地党委、政府的积极态度,成为路桥废旧钢铁市场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后盾。总之,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是台州城乡集贸市场迅速发展、兴旺繁荣的根本保证。
3.是台州人民艰苦奋斗、创业创新的积极成果
自古以来,台州人民既要接受高山峻岭的考验,又要接受飓风海浪的洗礼,在山海夹缝中求生存,锤炼出了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形成了“义利并重”“工商皆本”的实用兼容的生存之道。历史上,教育人文落后的台州,却在三国时期就有卫温从章安出发首航台湾,近有明代《嘉靖太平县志》记录道,温岭的商人“远而业于商者,或商于广,或商于苏杭,或商于留都”。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调动了千千万万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农副产品得到了极大地发展,以柑橘为主的水果种植业,1982、1983、1984三年全地区共开发了19.4万亩,是1978年时总种植面积的1.39倍。丰富的“两水”资源不仅为市场提供了扎实的商品基础,更为台州发展食品加工提供了优裕的条件,在“七山一水两分田”、缺比较优势、少优惠政策的台州,一代洗脚上岸的农民敢闯敢冒,甘于吃苦,筹集资金,自找场地,杨梅干、橘子饼、冷冻鱼等进一步丰富了集贸市场的商品种类,促进了市场的兴旺发展。品尝到市场经济甜头的大批农民开始从事长途返销农产品、工业品等第三产业,“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在大江南北的大小城市、各种厂矿企业里,会吃苦的台州人从当地的库房、堆场上,甚至垃圾场里,捡出来买回来一台台报废的旧机床、旧电机,进行大拆大解,运回路桥,汇集到市场后重新进行分配。“走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道遍千言万语”,具有“四千”精神的台州人民千方百计借助上海、宁波、武汉这些大城市快速发展的东风,靠着地理优势通过成本相对较低的海运把沙石子运过去,完成原始积累,然后投资制造业,生产出更多的商品来繁荣市场。在发展外向型经济大循环的格局中,台州人民通过与发达沿海城市交流,艰苦奋斗,创业创新,有效吸纳、汇聚各地商业文化精华,使台州在市场化改革时期的区域经济竞争中脱颖而出,成就了台州经济发展奇迹。
(作者系台州市委党史研究室征研处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