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木工、泥水工、石工分散城乡。在城镇者,多为师徒父子组成作场(坊、铺),能承建两层砖木或石木结构房屋。在农村者,大多亦工亦农,农闲时或
个体或以师带徒,落户做工。少数技艺较高师傅带徒组班,承包较复杂住宅、祠堂、庙宇等建筑。1949年,全区建筑业总产值66万元。合作化高潮时,各地组成建筑、木器等各种形式的合作社。1957年,建筑业总产值1290万元,比1949年增长18.54 倍。1958年“大跃进”开始,建筑业兴旺一时。全区有建筑工人1.20万余人,地县相继成立建筑工程公司,一些集镇成立建筑工程队。1959年,建筑业总产值2155万元,比1957年增长67%。此后10余年发展较慢,1976年建筑业年产值始突破亿元。1978年,建筑业有职工4.84万人,其中全民所有制0.2万人、城镇集体所有制2.08 万人、乡镇企业(村镇集体)2.56万人。此后,对劳动力外出从事建筑业者,政府简化批准手续,予以方便。三门县政府为建筑工程队提供基建信息,帮助解决绘图等技术困难。全区建筑业,特别是乡镇建筑企业迅速发展。1984年,从事建筑人员10万人,其中乡镇企业5.02万人。建筑从业人员中,外出施工者6.50万人。建筑业年总产值42722万元,其中乡镇企业产值23932万元。1985年,对全区80家建筑企业进行资质审定,核定建筑三级企业32家,四级企业48家。按企业级别确定承担工程项目和收费标准,促使企业增加积累,提高企业素质。为适应特殊建筑需要,出现主营打桩、花岗石装饰、古建筑、仿古雕塑建筑等专业性工程企业。是年,全区有组织外出承包工程建设者7.23万人,完成建筑业总产值70129万元。其中12个县以上大集体施工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351.14万元,施工面积58.80万平方米,竣工面积28.96万平方米,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均5269元。1987年,地县相继成立建筑工程管理处与建筑工程监督站,统一管理建筑行业。1988年,建筑施工企业发展至354家,其中三级(含暂定三级)建筑企业45家、四级119家,从事建筑安装人员10.07万人,完成年建筑业总产值132682万元,竣工面积253万平方米,利润2937.91万元。从业人员中,外出上海、湖北、江四、安徽、杭州、宁波等地7万余人,完成建筑安装产值4亿多元。1989年,城市建设部门注重抓施工队伍建设,提高企业素质。地县市举办上岗培训12班次、780人,其中380人获得合格证书。1990 年举办施工员、预算员、质量员、安全员、财务员等5个专业培训班,培训1103人次,经考试合格689人次。同时,全面复查施工企业,经省城乡建设厅核准施工企业255家。按专业分,建筑施工企业218家,交通9家,水利l0家,电力5家,园林6家,市政3家,装饰1家,冶金1家,化工1家,井巷2家。按资质等级分,二级企业6家,三级企业48家,四级企业81家,非等级甲类企业48家,乙类企业72家。当年从业人员13.41万人,其中乡镇建筑企业4.58万人;年产值136551万元,其中乡镇企业产值52179万元;年总产值为1949年的2000多倍。
质量 本区建筑工程企业,以承建民用建筑、工业厂房为主,并能承建桥梁、隧道、港口、码头、仿古园林、市镇工程、安装工程、防水防腐等工程。1985年,对全区建筑工程质量进行全面检查。各企业自查竣工工程312个,在建工程330个,设计项目358个,预制场48个;各县抽查竣工工程38个,在建工程97个。共查出质量有隐患需加固处理者15个、产品不合格的预制场12个,并查出一批无证设计单位,给予处理。80年代后,不少建筑企业开始承建高难度高质量工程项目。黄岩县
峰江工程队于1984年建成淮南市洛河电厂高130米、底部直径105米的冷却塔;1986年建成合肥电厂冷却塔,被评为质量信得过免检工程。温岭花岗石装饰工艺工程公司为上海中山公园建成石质镂花亭,被誉为“园林建筑中的石亭新作”。临海古建筑工程公司于1987年完成高51.50米、6面7级的宁波天封塔落架大修任务,受到行家赞扬。
设计 解放前,地县无专业设计人员,一般砖木结构房屋建筑,由工匠凭经验构思、建筑,无施工图纸。建造寺庙与比较考究的住宅,由少数较有经验的工匠绘出简易木结构施工图。60年代中期起,各县建筑工程公司组建设计小组或设计室,负
责一般建筑工程的设计任务。规模较大的建筑项目,委托上级或外地设计部门设计。
1979年2月起,地区与各县相继成立建筑设计室,一般具有设计八九层以下民用房屋与20一30米跨度工业厂房设计能力。l984年,共有建筑设计室9个,设计人员ll3 人,勘测人员9人,全年完成工程设计428项,总投资5292.53万元。1985年,临海县建筑设计室与台州地区建筑设计室合并,改称台州建筑设计室,省城乡建设厅核定为乙级设计单位,下设勘察队。黄岩、温岭、天台3家设计室为丙级设计单位,其他为丁级设计单位。1990年,全区有建筑设计院、室l2家(不含交通、水利系统),其中乙级2家,丙级9家,丁级l家。共有职工205人,其中高级工程师9人,工程师25人,助理工程师64人,技术员63人。年完成设计项目投资额l3616.10万元,完成建筑面积59.30万平方米。
设备 民国时期,泥、木、石工沿用传统手工工具。50年代后,施工设备不断更新,泥工先后配备打夯机、拌灰机、拌和机、小磨机、平板振动机、插入式振动机等机械,木工先后配备带锯、圆盘锯、平板刨、凿孔机、打榫机、边刨机等机械,钢筋工先后配备切断机、弯曲机、调直机、拉丝机、对焊机等机械。70年代后,钢管脚手架逐步代替竹木脚手架,卷扬机、塔吊、液压汽吊机等垂直运输工具陆续投入使用。一些主要建筑企业,有打桩机、堆高机、翻斗车.与大型运输车辆。l990年,全区建筑行业固定资产总值11928.59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