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村镇建设

发布日期:2019-01-18 11:06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台州史志网


一、公共建筑

民国时村镇公共设施只有祠堂庙宇之类大多为区乡政府与学校所用解放大多区乡人民政府设在集镇或乡中心地带大村为当地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一般建有街学校卫生所邮电所供销社大会堂乡政府办公楼广播站设施80年代村镇公共建筑发展加快不少村镇建有敬老院幼儿园文化站影院汽车站公共厕所电视差转台以及综合性或专业性市场黄岩市宁溪镇桂街最为古老,北宋天圣年间(1023--1032)已有记载,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拓宽直街,长192丈,宽1.50丈,列栽桂树,故名桂街。桂街南侧有宽9尺水渠渠对岸为牲畜行道其格局尚可考见各集镇街道过去均为石板路或泥土路80年代起经过改建扩建及新建各镇都有一二条混凝土块石或沙石路面。1987年,温岭县28个集镇改建、扩建街道共23条,总长4670米,其中改建成混凝土路面9条、长1970米,新建混凝土路面11条、长2110米。至1990年,全区镇公共设施建筑面积277.97万平方米,道路建设总长381.19公里,道路面积308 平方米,路灯5171盏,桥梁405座,防洪堤83公里,园林绿化面积144.83公顷,人均绿地0.79平方米,公共厕所323座,下水管道201公里。

二、生活能源

50年代农村炊事仍以柴草为主因人口增加沿海与平原地区普遍缺柴60 代开始推广改良灶架设风箱助燃提高热效率70年代改风箱灶为鼓风机灶效率自8-10%提高至15%以上。80年代推广省柴节煤灶,热效率达20%以上,而且安全卫生。至1986年,有18.48万户推广使用;其中仙居县8.90万户,占全县农户总数的92.7%。1989年,全区8县市全部列入部级或省级改灶节柴试点县或重点县仙居黄岩三门温岭天台5县市完成试点任务通过部级或省级验收当年,全区推广省柴节煤灶累计82.10万户,普及率为62%。1990年,全区共有省柴节煤灶107.32万户,普及率达到81.9%。从80年代中期起,改革城乡各单位食堂锅灶、炒茶灶,至1990年末,共改建3756座。

同时,各地推行使用沼气能源。1958年,台州农校与黄岩县一些中学试建沼气池制取沼气70年代城乡试办沼气增多1989年全区有沼气池8222座利用率在80%以上。1990年,城镇有沼气化粪(净化)池244处,容积2799.46立方米。

三、住宅

解放前以石木或砖木结构两层楼房与平房为主并有部分草舍60一70年代建有一“一字形房子多以砖木或石木结构二层楼房为主比旧房高且明亮80年代开始村镇建房迅速发展1985年前每年有0.4一0.5万户建房年均建房面积200万平方米。1985年后,建房户每年增至0.8—1万户,年均建房400—500万平方米新建房屋多为砖混或钢混结构逐渐向三四层发展部分集镇开始按住宅小区要求建房有水排污及商业网点等配套设施1990年全区有8600户农户投资26892万元建房,当年建成房屋面积6.82万平方米。1990年末,全区村镇有住宅建筑面积1595.57万平方米,居住面积817.43万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14.29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