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西汉建回浦县后,台州市镇的产生和发展,大体上随着行政区域设置、军事设防与经济贸易发展,自少至多,逐步形成。发展趋向大体为:滨海一山区-滨海。1990年,全区有市镇(含椒江市区)82个,处沿海地区者占大半。
章安为最早出现的市镇,西汉武帝时为东部都尉治,始元二年(前85)为回浦县治,三国两晋时为临海郡治。此后,随着行政区域向西部山区开拓,形成临海、始平(今天台)、乐安(今仙居)3个县城市镇。
自唐开始,沿海地区经济逐步开发,行政区域设置转而由西向东,由山区向平原沿海拓展。唐武德四至七年(621-624),海游(今属三门县)为宁海县治;唐高宗上元二年(675),今黄岩市城关一带为永宁县治。宋嘉定十五年(1222),海门(今属椒江市)设巡检司。元代,泉溪(今温岭县城关镇)已开街立市。宋元期间,还出现松门、路桥、大田、泽国、温峤、大溪、新桥、宁溪、新河等9个市镇,其中6个在沿海地区。
明清时期,市镇有较大发展,500多年间先后出现市镇25座。明代为防倭寇侵扰,先后在健跳、大陈、前所、石桥头、隘顽(岙环)、楚门等地驻兵,逐步形成市镇。地处山区河谷的横溪、白塔、下各、白鹤、平镇、街头、坦头、珠岙、亭旁与沿海的西青(玉环县城)、杜桥、上盘、花桥、院桥、蓬街、石粘、横峰、潘郎、新街等地,由于经济发展,逐步成为市镇。
民国后,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随着经济的开发,近80年间,先后出现市镇40个,几乎占有史以来市镇总数的一半,2/3以上在沿海地区。其中有临海市涌泉、东塍、张家渡、尤溪、河头、小芝、汛桥、红光、白水洋、桃渚、东洋,椒江市洪家、下陈、葭沚、三甲,黄岩市金清、桐屿、头陀、北洋、横街,温岭县长屿、淋川、箬横、石塘、箬山、牧屿、大闾,仙居县朱溪,天台县洪畴、三合,三门县六敖、沙柳、小雄、横渡、浬浦,玉环县陈屿、鲜迭、沙门、坎门、清港。
在全区82个市镇中,自西汉至民国期间开街立市者55座。其中经济贸易比较活跃,市镇基础设施具有一定规模者,除各县市城区外,有大田、杜桥、葭沚、大陈、章安、路桥、金清、温峤、泽国、新河、松门、石塘、箬横、横溪、街头、健跳、亭旁、楚门、坎门等19个市镇。80年代后,商品经济迅速发展,促进市场繁荣,市镇基础设施与规模发生根本性变化,各县市城区迅速向现代化小城市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