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邮 政

发布日期:2019-01-18 10:49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台州史志网


一、递铺

宋嘉定《赤城志》载,南宋台州有递铺31处,其中临海县有崇和铺、百步铺等9处,黄岩县有店头铺、白峰铺等4处,天台县有小田铺、关岭铺等4处,仙居县有白塔铺、苍岭铺等6处,宁海县有悬渚铺(今属三门县)、海口铺等8处,大体依托驿道布点。明代为平息倭乱,递铺设置加密,以各县治所总铺为中心,形成网络,沿海配设烽堠报警。时有递铺130处,其中临海县增海门卫前铺、涂下铺等26处,黄岩县增石曲铺、洪家铺等8处,太平县新设温岭铺、清屿铺等22处,天台县增县前总铺1处,仙居县增县前总铺、皤滩铺等9处,宁海县增小桐岩铺、双楼铺(今均属三门县)等33处。清代,除临海、温岭2县略有增减外,其他仍沿明制。至光绪时,递铺逐步被邮政机构取代。民国后全部裁撤。

二、邮政网路

近代邮政事业始于清光绪年间,时黄岩、临海两县均设有民信局,以寄递信件为主,兼营包裹、汇兑款。据临海县何奏篇《辛卯杭寄家书及壬辰后尺牍》载,光绪十七年(1891)十八年台州至杭州函件有专差递送十九年黄碧县城关有民办福润泰宝记信二十三年州府城有民办福顺泰宝记信局。发往北京信函,先托船运宁波,再由宁波浙宁协兴昌 轮船信局转运北京。寄信者先付号金(邮资)收信者付酒资100文。自临海县至北京需时13。二十八年,官办台州邮局,辖临海县大田、东塍、两头门、汛桥、水家洋、张家渡、白水洋7个邮寄代办所,兼辖天台、仙居两县与宁海县岙(今属三门县)桑洲及缙云县壶镇各邮寄代办所同年设海门邮局辖黄岩路桥邮政代办所及涂下桥、葭沚、章安邮寄代办所,兼辖太平县各邮寄代办所。台州邮局的邮件往来天台仙居宁海及永康武义金华等县者由邮差挑运来黄岩、太平、温州、宁波等地者,托船运海门镇,再由海门邮局托船转运。其中乐清县方向者由海门邮局邮差挑运当时海门至宁波有班轮航行邮件1昼夜可达往来上海及上海以北各地邮件,均由宁波邮局经转。



民国2年(1913)至31年,各县政府驻地与路桥镇先后设立邮局,邮政业务陆续归邮局经营。台州邮局往来各地邮件时间缩短,至宁海县隔日可达;至天台、仙居两县当日可达,至永康县昼夜兼程1天2夜可达;至温州,邮差直达挑运,3天半可达。21年,台州邮局改称临海邮局,为二等甲级局。同年,临海县至黄岩县轮船通航,邮件托船带运。30年,临海邮局发往盖竹(在今龙泉县竹烊乡,当时为省电政管理局驻地)邮件,分两路传送,一路步班邮路,经仙居、丽水、云和等县达盖竹,7天可达;一路步班与船运混合邮路,经黄岩、乐清、永嘉、青田等县达盖竹,9天可达。37年,去温州邮件改托客车带运,当日可达。1949年末,全区邮路总长(单程)1580公里,其中船运邮路269公里、委办汽车邮路90公里、步班邮路1221 公里。

50年代公路建设发展较快部分步班邮路改为委办汽车邮路1950年1月海县至宁波改为委办汽车邮路。1951年5月,杭州至温州改为委办汽车邮路,由临海县经转1957年10月临海县至仙居县改为委办汽车邮路是年末全区有委办汽车邮路718公里。

1955年1月,因邮件数量日增,临海邮局开始自办临海县至上虞县曹娥汽车邮路,长202公里。1958年1月,开办杭州至临海县达温岭县自办汽车邮路,长381公里,沿线设15个邮件交换点,每日两车对开,当天到达温岭县。1971年1月,该线延伸至玉环县沿线增设6个邮件交换点杭州至临海县段由杭州邮局派押管理海县至玉环县段由临海邮电局派押管理。1975年9月,开办临海县至仙居县自办汽车邮路长47公里1976年开办临海县至宁波自办汽车邮路经三门宁海化等县,长159公里,每日两车对开。1977年7月,开办临海县至温州自办汽车邮路,长217公里,每日两车对开。1977年12月,开办临海县经仙居县达金华县自办汽车邮路,长218公里。1982年5月,开办临海县至椒江市自办汽车邮路,长85公各县自办汽车邮路9条单程440公里邮件传递时间缩短临海县与省内各地市信函互寄时间,舟山普件4天、快件3天,其他地市普件3天、快件2天。区内各县市互寄时间,椒江、黄岩、三门3县市普件2天、快件1天,其他各县普件3天、快件2天。《浙江日报》,天台县当天可投递,其他县市隔天可投递。

1990年末,全区有邮路240条,单程总长6468公里。其中,自办汽车邮路1024 公里,县内委办汽车邮路727公里,委办机动船邮路64公里,摩托车邮路30公里;自行车邮路4542公里,步班邮路81公里。

三、邮件投递

民国时期各县邮局至车站码头接送邮件除个别局配有手推车外大多肩挑背负50一60年代逐步改由手拉车自行车三轮车三轮摩托车接送1977年设立台州邮政运输站承担区内各县市邮件转运业务1978年邮运量为50.58万袋、捆,1990年增至102.41万袋、捆,平均每日转运量为2805袋、捆。

市内投递 投递人员旧称信差每天肩背信袋按投递道段步行投递邮件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临海县城内设1个投递道段民国时期投递道段增加每天投递1-2次。1949年,全区各县城共设投递道段13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信差改称投递员1952年开始投递员逐步配备自行车投递邮件报刊后业务量增递范围扩大1990年全区各县市城关共设65个投递道段城区高层住宅在底层楼梯口设信报箱。

农村投递 民国时期县邮局发往农村邮件封包后交各路邮差步行挑运至邮政代办所代办所所在地村庄邮件由代办人投递给收件人附近村庄邮件平信插放柜台显眼处由过路行人认领捎带挂号邮件通知收件人来所领取1950年始建县与区镇间逐日邮班。1954年调整邮路,联乡贯村,沿线设点,扩大自投面,基本实现乡乡通邮1965年推行亦工亦农投递员制度全区有亦工亦农投递员77名生产大队通邮面达97.4%。1990年,农村邮件投递路线384条,共长9367公里。其中机动车船带运邮路7条,长140公里;摩托车邮路2条,长70公里;自行车邮路251条,长6818公里;步班邮路124条,长2339公里。投递频次,全区363个乡(镇)、5607个行政村,日投递1次者354个乡(镇),占97.52%;4534个行政村,占80.84%。隔日投递1次者8个乡,占2.2%;805个行政村,占14.36%。3日投递1次者,16个行政村,占0.3%。临海市头门乡(海岛)与偏僻的252个行政村,仍托人捎转,分别占0.28%、4.5%。

四、业务

函件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台州、海门邮局经办函件业务。宣统元年(1909台州邮局开办快递邮件民国元年(1912)增办保价信函与商务传单业务10年增办航空邮件,36年试办国内报值挂号邮件。37年1—3月,临海邮局月平均出口(本地发出)普通邮件8.12万件、挂号邮件7170件、快递邮件1550件;进口(外地寄进)普通邮件6.86万件、挂号邮件6009件、快递邮件2298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办理信函、明信片、印刷晶、盲人读物、商务传单、单双挂号、平挂快信、保价、报值等业务。1949年末,全区出口函件65.34万件,其中计费62.66万件。1950年,增办装钞保价信函,每件内最多可装寄人民币16元。1953年1月,快递函件停办。1960年10月,增办特种挂号信函。1961年8月,装寄现钞保价信函停办。1969年,回执双挂号、代收货价邮件停办。1979年,恢复办理来往台湾省信函等业务。1980年,增办广告业务。1981年,恢复办理代收货价邮件。1984年,恢复办理部队义务兵免费交寄平信函件1987年增办寄往台湾省小包与保价信函业务增办国内有声信函业务与国内快件业务,可与全国196个大中城市互寄快件。同年开始推行信封国家标准与填写收寄件地址邮政编码。各县市城关邮政编码:临海市317000,三门县317100,天台县317200,仙居县317300,黄岩市317400,温岭县317500,玉环县317600,椒江市区317700。1990年,全区出口函件1997.98万件,其中计费1968.77万件,进口函件2254.87万件。

函件邮资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重15克平信本埠银元0.005元外埠0.01 元。三十四年调整为0.01元、0.02元。宣统二年,重20克平信调整为0.01元、0.03 元。民国时期,调整频繁,变动27次。25年(1936),重20克平信,本埠法币0.02 元,外埠0.05元。35年,不分本埠外埠,每信法币100元。37年,20克平信法币1.50万元。解放初,按华东解放区邮资标准收费,邮件资费按小米比价核定,后改为按折实公债单位计算,随主要物价变动而升降。1950年1月起,全国统一邮资,起重平信(重20克)人民币0.05元,3月调为0.10元,5月降为0.08元。1950年起分本埠与外埠两种标准收费,本埠折半。直至1990年9月1日,国内普通信函邮资增为0.20元。挂号0.50元。

包件(裹) 清末台州邮局经营包裹保价包裹与代卖主收价(代收货价)包裹业务民国时期沿用24年(1935)增办小包与图书小包业务1949年春包裹曾一度暂停收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恢复办理并不断增加项目1990年民用包纸质品包裹商品包裹用户专用袋包裹快递小包保价包裹保价快递小包等项目。

包件业务量民国18年(1929)台州邮局出口包件910件进口包件2990件37年1—3月月平均出口包件179件进口包件77件1949年全区出口包件0.95万件后逐年增加80年代后商品包裹大增1980年出口包件31.53万件进口包件21.78万件1990年出口包件77.93万件其中商品包件57.64万件占74%进口包件50.66万件。

汇兑 清光绪年间台州海门邮局开办汇兑业务民国18年(1929)台州邮局汇出银元5万元,兑付15万元;海门邮局汇出7.50万元,兑付10万元;汇款个人居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汇兑业务设普通汇票高额汇票定额汇票电报汇票及稿费兑换券等项目汇费按汇款额的1%计收1949年全区出口汇票3.15万张。1951年3月,汇兑业务改为中国人民银行委托邮局代办。1953年2月,个人汇款由邮电局办理工商企业单位汇款由银行办理各自独立经营汇费仍按汇款额的1%计取。1957年出口汇票14.19万张,汇费收入2.12万元。1980年出口汇票28.58万张汇费收入5.69万元进口46.35万张1981年汇款限额由每张500元调整为5000元。1990年出口汇票39.62万张,汇费收入153.40万元;进口汇票84.25万张。

邮政储蓄 民国10年(1921)台州海门邮局开办储金业务解放初期一度停办1951年银行委托办理储蓄业务1953年停办1986年各县邮电局陆续开办邮政储蓄业务,年末有储户4374户,储金额371.95万元。1990年,共有邮政储蓄网点63处,储户28.74万户,存储金额1355.84万元,比1986年增长2.65倍。

报刊发行 民国期间报刊由报刊社或其分销处卷封作新闻纸纳费邮寄1949 年6月邮局始办代《浙江日报》。1950年3《浙江日报实行邮发合一是年全区订销报纸期发0.27万份,订销杂志期发0.17万份。1953年1月起,大部分国内报刊由邮电局发行实行计划发行与预订制度1990年订销报纸期发36.70万份杂志期发25.02万份报刊发行收入283万元报刊流转金额1216.54万元1978 开办报刊零售业务1990年末有报刊门市部8处兼零售报刊邮电支局所9处报刊零售亭10处;另有各单位报刊发行站326个。

集邮 1956年临海县邮电局始营集邮业务次年黄岩县邮电局始营因业不多1960年黄岩县停办1963年临海县停办1980年临海县恢复办理设集邮门市部。是年11月29日,临海县举行首次邮票展览,销售集邮票品3200余1982年元旦临海县集邮协会成立此后其他各县市邮电局陆续开办集邮业成立集邮协会1990年全区销售集邮票141.76万枚金额97.17万元集邮协会有会品3057人。


若干年份邮政业务量

年份

函 件

包 件

汇 票

储 蓄

集 邮

报 刊

出 口

(万件)

进口

(万件)

出 口

(万件)

进口

(万件)

出 口

(万张)

进口

(万张)

户数

金额

(万元)

枚数

(万枚)

金额

(万元)

报纸期

发份数

(万份)

杂志期

发份数

(万份)

1949

65.34


0.95


3.15






0.16


1952

150.17


3.09


7.72






1.76

1.98

1957

492.60


6.99


14.19






3.19

3.38

1962

607.60


9.72


17.73






3.30

2.37

1965

584.55


6.33


21.86






8.47

5.52

1970

610.15


10.51


18.72






9.97

1.71

1975

685.59


15.67


25.31






9.57

5.41

1980

1162.91

1057.33

31.53

21.78

28.58

46.35




0.48

22.91

20.63

1985

1986.92

2067.90

67.49

27.76

42.20

87.93




31.68

45.91

42.40

1990

1997.98

2254.87

77.93

50.66

39.62

84.25

287387

1355.84

141.76

97.17

36.70

2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