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桃 梨

发布日期:2019-01-17 14:06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台州史志网

一、桃

宋代已有种植记载。民国时主产于临海、黄岩、温岭3县,其他各县也有少量生产,当时在园栽果树中仅次于柑桔,居第二位。民国19年(1930)临海县产桃50吨。22年,黄岩县约有桃园800亩,产量250吨。50-60年代,各县均有较大幅度增长。临海县下桥至白塔桃园连片,江下渚已成“桃花岛”。1960年临海县有桃园3528亩,产量376.8吨,分别为1951年的28.7倍与2.5倍。70年代初,栽培品种多为鲜食白桃,不适宜于远销、加工,出现季节性过剩,价格下跌,种植面积渐减。1979年,临海县桃园减至114亩,产量43.3吨。1980年,黄岩县桃园减至764亩,产量236吨。80年代,大量引种适宜加工的黄桃,生产迅速回升。1985年,全区桃园面积回升至9184亩,总产1540吨。1990年增至48166亩,产量9858吨,其中黄桃产量占56%。天台县黄桃面积7638亩,产量1500吨,为台州黄桃重要产地。

栽培品种,宋时有夏桃、秋桃。嘉定《赤城志》称:“桃,多种,以天台水南为胜,皆夏熟;唯紫桃,一名昆仑桃,以秋熟;更有名寒桃,十月熟;又有水蜜桃、绵桃、饼子桃,无实者为碧桃、绯桃。”据1959年调查,全区有31个品种。其中地方品种有小红桃、小种水蜜桃、络麻子、胭脂桃、小鹰嘴桃、杨梅罢、迟性水蜜桃、苋菜桃、毛桃等10种;从奉化县引入的有早麦桃、夏白桃、大种水蜜桃、玉露水蜜桃、早桃;从浙江农业大学引入的有晚熟白雪桃、迟种洋桃、黄金桃、螺丝桃、蟠桃、白花蟠桃、早熟魁桃;从钱江果园引进的有小暑桃、洋桃、企园桃、早生水蜜桃、肥城佛桃、黄露水蜜桃、五云桃、小林桃、早熟洋桃。1967年,黄岩罐头食品厂引入加工品种黄金桃,1978年又引入连黄、丰黄、罐桃5号、橙香等优良黄桃品种。临海县在80年代还先后引入白凤、砂子早生、冈山早生等日本桃种。推广品种有:丰黄,树势中强,树冠开张,发枝力强,果皮与果肉俱为橙黄色,质细而韧,甜酸适宜,7月上中旬成熟,适于加工;连黄,生长势强于丰黄,果皮呈橙黄色,有粗红条纹,果肉为橙黄色,肉质细,适于制作水果罐头;罐桃5号(简称罐5),自日本引进,树姿直立,7月下旬成熟,适宜制作水果罐头,果肉橙黄有光泽,富香气,品质上乘。鲜销品种有冈山早生、砂子早生、白凤等。野生种有毛桃,分布在仙居、临海、黄岩等县市山区,果实品质劣,然为长江流域桃树的主要砧木。

栽培管理,采用当地野生山毛桃作砧木嫁接繁殖,亲和力好,适应性强,成活率高。改随坡种植为水平台阶梯地,每年套种绿肥,深翻压绿,并采用科学施肥和整枝,丰产显著。病害有褐腐病、缩叶病、炭疽病、穿孔病、腐烂病及流胶病等,虫害有桃蛀螟、桃蚜、浮尘子等,均可用农药防治。加工罐头的果实,橙香种在七成熟时采收,罐5、丰黄、连黄等在八九成熟时采收。

二、梨

民国19年(1930),临海县产梨60吨。29年,黄岩县产梨98吨。30年代末至40年代初,临海县涌泉中岙尹士明从日本引进砂梨系统与中国北方白梨系统的一些品种,开辟梨园,精心栽种,成为地方名产,人称“中岙梨”。60年代开始,各县成片栽植。70年代,临海县有梨园8000多亩,1977年产梨1500吨,仅次于柑桔,成为第二大宗水果。黄岩县1971年有梨园5358亩,产量680吨,1981年升至4371吨。梨果成熟期易遭台风侵害,80年代中后期栽种面积缩减。1985年,全区有梨园11949亩,产量4955吨,1990年减至6642亩、2507吨。

种植品种繁多。据南宋嘉定《赤城志》记载,当时有雪梨、梅梨、青梢梨、水梨、红縻、黄縻等品种。清光绪《台州府志》载:“早稻雪,七月熟;晚稻雪,十月熟,出江田者最佳。”据1959年调查,全区有59个品种,其中本地种有蜜梨、香梨、白头梨、玉糖梨、真箬包梨、临海雪梨、打狗梨、松山野、枝头梨、晚稻雪、猪头雪梨、早稻雪、软柄梨、小黄梨、东屏蛋梨、青山梨、竹筒梨、尖箬包梨、猪心黄梨、马桶梨、酸黄梨、棠梨、饭熟梨、霉梨、山棠梨等25个;自外地引入的日本梨有今村秋、生津、太白、八云、博多青、二十世纪、菊水、长十郎、晚三吉、青龙梨、喀口发梨、西洋梨、巴梨等13个;其余多半为从杭州钱江果园引进的,少数引自山东、江苏等地,计有大青梨、苹子、平顶青梢梨、尖顶青梢梨、大黄梨、真乳梨、·黄香梨、蛤蟆梨、青柿梨、青皮梨、蒲月雪梨、水梨、秋笑、莱阳梨、天津梨、黄皮梨、秋白梨、葫芦梨、麻壳梨、伏梨等。60年代又自外地引入黄蜜梨、三花梨、红梨等良种。1972年,在临海县召开梨品种鉴定及栽培技术讨论会,全区时有70多个梨品种,其中地方品种40多个,外地引入30个。部分品种已被淘汰,在栽优良品种有:黄花梨,丰产稳产,果实8月中旬成熟,可避开台风侵害;菊水,抗风力较强,丰产性好;雪梨;抗逆性强,适于本地风土;明月,为日本良种,8月中下旬成熟;霉梨,为本地品种,有大、小霉梨之分,均须经后熟方可食用。野生山棠梨,又名豆梨、野生梨,分布在黄岩、临海、仙居等县市深山区,果实无食用价值,10月中下旬成熟,经后熟可取种育苗,为梨树的优良砧木。

栽培管理技术中,以粽箬包裹树上梨果预防虫害,减轻风害,增进品质,为农家常用。由于包箬者多为白头梢梨,故通称白头梢梨为箬包梨。

各县市产桃梨情况

单位:面积,亩;产量,吨

1985

1990

县市

面积

产量

面积

产量

合计

9184

11949

1540

4955

48166

6642

9858

2507

临海

918

2122

294

521

12960

303

1629

135

椒江

33

478

13

226

80

177

45

181

黄岩

920

4140

163

2156

3608

1764

878

711

温岭

310

2194

152

1173

4778

1500

435

200

仙居

1220

745

114

204

4947

618

1675

179

天台

3100

400

200

250

12000

1034

3000

600

三门

1365

923

57

237

4483

500

1112

194

玉环

1318

947

547

188

5310

746

1084

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