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史志研究 >>党史研究

当前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表现形态
及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路径选择

发布日期:2018-03-09 15:05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台州史志网

方根法

 

内容摘要:历史虚无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逐渐出现的一股必须警惕和抵制的思潮,历史虚无主义归根到底是要彻底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否定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因此,深入彻底地批判历史虚无主义,就不能不成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也不能不成为一场严肃的理论斗争。本文从当前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表现形态及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路径选择两方面给予阐释。明确以十九大精神为统领,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关键词: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路径选择

 

 

历史虚无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逐渐出现的一股必须警惕和抵制的思潮,如果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河殇”的出笼算起,其在中国的暗流涌动已有三十年。这一思潮以虚无主义的态度贬低传统、歪曲历史,把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过渡看成是彻底的断裂,否定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轻率地对待历史和文化遗产。它以“客观”评价、“重新”评价、“反思”历史为名,美化反动统治者、侵略者和汉奸,否定党的历史,攻击党的领袖;以历史解释学等为旗号,任意地曲解、割裂、涂抹甚至伪造史料来歪曲历史,从而达到其借否定历史来否定现实的目的。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历史长河中形成的优秀民族文化传统,特别是五四运动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是我们前进的基础和出发点,是取之不竭的智慧宝库。而历史虚无主义对优秀历史文化传统的歪曲和否定,在本质上是否定唯物史观对历史学的指导作用,否定马克思主义史学对中国历史发展规律性、必然性的论断。通过对历史的曲解,历史虚无主义归根到底是要彻底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否定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因此,深入彻底地批判历史虚无主义,就不能不成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也不能不成为一场严肃的理论斗争。只有经过理论学术界深入系统的辨析、研究和批判,才能彻底揭露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和危害,还英雄以清誉,还历史以真实,给中国以未来。正是在这一意义上,习近平总书记不断强调,要真正弄懂马克思主义,在揭示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上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以更好识别各种唯心主义观点、更好抵御各种历史虚无主义谬论。

一、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形态

当前一段时间,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传播手段、思想内容等方面发生了显著变化,具有了更大的隐蔽性和欺骗性。我们必须密切关注其发展动向,高度警惕其现实危害,针锋相对采取应对之策,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掌握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主动权。

1、传播手段网络化。自媒体时代,网络是最重要、最高效的传播媒介,网上阅读是人们最主要的阅读方式。与此同时,互联网传播存在隐蔽性强、难以监管的问题,一些论坛、博客、微博、微信、客户端以及视频网站等,自觉不自觉地成为历史虚无主义传播其思想观点、散布流言蜚语的阵地。比如,前段时间网络上对西北军阀马步芳的重新评价、流传甚广的《小学课本〈狼牙山五壮士〉多有不实之词》网文等,都是以网络为载体,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传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传播内容碎片化。与以往系统化地虚化中国革命史和中共党史、污蔑党的领袖等传播内容不同,在网络时代和自媒体时代,伴随知识和信息传播碎片化,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内容也呈现碎片化的特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传播者往往通过发布一篇哗众取宠的“解密”网文、一段视频、一篇微信朋友圈文章等,或对某个历史事件进行断章取义的重新评价,或对某个反动历史人物进行“洗白”,或无中生有地伪造历史事件,或别有用心地散布政治谣言,以宣传他们的错误观点,达到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传播内容的碎片化,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迷惑性、渗透性和腐蚀性,增加了对其防范难度。

2、传播受众低龄化。青少年群体是网民的主力军,伴随传播手段的网络化,他们日益成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传播的主要受众。中小学生和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大,并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阶段,辨别是非的能力相对欠缺,特别是他们又处于喜好标新立异的思想叛逆期,极容易受到历史虚无主义错误思潮的影响、蛊惑和毒害。

3、思想观点隐蔽化。毋庸置疑,否定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宣扬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及其价值观,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基本观点和根本思想动机。但在现实中,历史虚无主义却将其思想动机隐藏得越来越深。比如,他们通过迎合大众猎奇心理的“戏说历史”“独家秘史”等娱乐化方式,或美化反面人物,或污蔑正面人物甚至革命领袖,或夸大党的历史错误,或以人的性格或心理来解释历史,采取迂回出击的策略,兜售其反党反社会主义、称颂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及其价值观的思想观点,从而达到蛊惑人心、和平演变的政治动机。

4、理论外衣新潮化。随着西方社会思潮的涌入,历史虚无主义穿上了后现代主义、新自由主义等理论外衣,使其理论具有更大的欺骗性。历史虚无主义对后现代主义史学采取实用主义的立场,借助后现代主义对历史客观性的质疑,否定客观真实的历史,用后现代主义反中心主义的立场否定主流价值观和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历史虚无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的立场更为接近,二者具有相同的政治立场和价值取向,都是资本主义国家推行和平演变的战略工具。历史虚无主义和新自由主义鼓吹的都是西方道路和西方价值观,都极力否定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只不过前者从历史的角度进行否定,后者从现实的角度进行否定。因此,新自由主义必然成为历史虚无主义的理论工具和理论外衣,二者沆瀣一气、互为表里。

二、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路径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要加强理论武装,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这里所说的“各种错误观点”,就包括拿中国革命史、新中国历史来做文章,竭尽攻击、丑化、污蔑之能事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

1、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既要坚持人民立场,更要敢于亮剑,旗帜鲜明地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发声。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意识形态领域“要斗争,就要不怕鬼、不信邪,就要敢抓敢管、敢于亮剑。”相关部门在意识形态工作中频频亮剑:从毕福剑被取消主持人资格到邓相超职务被免,从左春和去职到刘勇双开,从李默海停职检查到史杰鹏解聘,从狼牙山五壮士案和邱少云烈士名誉侵权案的胜诉,到洪振快起诉刘宏泉和红歌会网的败诉,极大地推动了意识形态工作向好的方向发展。

2、强化主流价值观念引导。应增强运用主流话语平台的自觉性,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正能量,追踪热点解疑释惑,及时积极回应发现的问题,增强正面舆论的影响力。强化平民意识和微观视角,兼顾自媒体消费群体年龄和心理特征,综合运用文字、漫画、视频等新媒体音、形、意表达方式,使主流话语的传播更具亲和力,提升文化产品的接受度和吸引力,更加润物细无声。积极发挥论坛、微博、微信等话语平台的互动作用,解决正能量贴近舆论呈现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以取得更好的传播实效。

3、加强网络法治化建设。网络虽然是虚拟的,但并不意味着它是法外之地。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关键在于加强网络舆情监管,从根本上切断其传播路径,从法治上保障自媒体空间安全,营造风清气正的自媒体舆论环境。一方面,要完善法规制度。法律是对各项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刚性调控,必须根据社会发展不断完善。在法律一时难以出台而相关领域又亟待治理的情况下,可以制定以遵守公民合法权益、公共秩序和信息真实性等为“底线”的网络法规,让信息在法律的“把关”下自由传播。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惩戒机制。对在自媒体上蓄意系统性编造和传播历史谣言、诋毁历史人物和革命领袖的言行,要旗帜鲜明地予以及时澄清、依法惩处,而绝不能遮遮掩掩、吞吞吐吐,为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提供渠道和空间。

4、充分利用大数据。针对被历史虚无主义者虚无和歪曲的历史内容,充分利用大数据对中国近现代史、党史上的关键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等进行梳理研究,实事求是地展现历史原貌、有的放矢地开展拨乱反正工作,使专家学者能够根据史实,反驳抨击不实言行,让公众在自我阅读中了解历史,从而客观上减少历史虚无主义对公众的消极影响。

5、积极培养网络“大V”。意见领袖既可以是历史虚无主义传播的“放大器”,也可以是阻断或消除其影响的“防火墙”。要善于培养和使用一批具有丰厚历史知识、深知自媒体传播规律的意见领袖,使其在面对历史虚无主义片面引用和剪裁史料而设置的“历史陷阱”时,能旗帜鲜明地敢于发声、善于发声,积极引导舆论导向,把自媒体作为传播正史,驳斥错误言论的重要阵地,以历史事实和历史规律来激浊扬清。

6、提升公民历史素养。当前,由于“信息不对称”,相当一部分公众因无知而认同历史虚无主义的某些观点。因此,在自媒体上抵制历史虚无主义传播的有效方法,就是在公众心中刻下历史的图谱,筑起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高坝”。主要是加强党史革命史国史的教育研究,运用互联网思维探索历史教育的新形式、新渠道,让广大公众特别是青少年更多地与正史“亲密接触”,把历史虚无主义传播的“碎片”放在历史事实中定位,最大限度地挤压历史虚无主义的生存空间。

习近平总书记所作党的十九大报告,有许多值得学习领会之处。其中,“历史”是贯穿全篇的关键词。报告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回顾以往奋斗历程,回答时代命题,对我们理解重大历史问题、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提供了方向性的和具体观点上的指导。对照当下社会思潮和一些文艺作品中出现的问题,十九大报告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坚持,对近代以来各个历史时段的客观公正评价,无疑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历史虚无主义的要害,是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此,每一位有民族自尊心与责任感的国民都不能不倍加警惕并坚决回击。

 

(作者系椒江区委党史研究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