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社会事业

发布日期:2018-12-24 09:45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台州史志网

科技 宋代至民国,造桥、建闸、筑塔、民居等都具有一定的技术基础;天文、地理、数学、医学、经济、生物研究有著述问世。20世纪50年代末,开展技术革新运动,取得一些成绩,但保留甚少。70、80年代,获奖科技成果270多项,其中省以上77项,大都取得经济效益。1989~1999年,黄岩实施“科教兴县”,执行“九五”科技发展规划,开发国家级新产品20个、省级292个,超额完成“九五”计划目标。1990年被确定为国家科委重点联系县(市)区之一,1994年获“全国科技实力百强县(市)”称号,1996年被批准为“省级星火技术密集区”,1998年被科技部授予“全国科技先进县(市)区”称号,2000年被授予“省科技进步先进区”。新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24%,“永宁”、“联化”等高新技术企业新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60%。有17家企业通过ISO9000系列质量认证,2家医药GMP验收,7个产品采用国际标准。农业开展“一优两高”科技活动,建立各类农村试验示范基地70个、优质水果示范点26个、一品村30个;水稻良种覆盖率94.7%,水果良种覆盖率87.5%,获省优质农产品5个。2000年,获省级奖3项,经省级鉴定新产品项目70项,列入国家级火炬计划5项、国家级星火计划3项。2001年,获市级及市以上政府奖的科技成果15项,其中省级3项。高新技术研究和开发较快,获省级以上技术创新项目7项,其中国家级2项;列入国家级重点新产品计划3项,经省级鉴定新产品55项。2002年,列入省级及以上科技项目30项,其中国家级12项、省级18项;国家级项目中,国家火炬计划和863计划各1项、国家星火计划6项、国家级重点新产品计划3项、国家创新基金项目1项。2006年认定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1家。实现新产品产值55.92亿元;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产品21个、高级高新技术技术产品10个;列入国家级科技计划16项、省级新产品试制计划16项;获省科技进步奖2项、市科技进步奖3项。

1997年通过“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验收,申请专利为全省县级第2位、发明专利居全省县级第1位。1998年公告专利842件,居全省县级第1位,占台州市28.7%。2000年申请专利148件,2001年授权专利205项,2002年公告专利379件、授权366件。2003年公告专利635件、授权624件。2006年,新增专利示范企业7家,专利申请1147项、授权专利714项,居全省前列、台州第一。

教育 宋代设县学,廪生、增生各20人,附生人数不限。黄岩每科中秀才24名,为台州之首。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王舟瑶将清献书院改为清献中学堂。二十八年,知县韩铨将路桥文达书院与东山书院合并为筠美学堂时附设文达初小。民国元年(1912),学堂改学校,34年达到一乡(镇)一校标准。1949年,私立扶雅中学改新桥中学,私立路桥初级中学增设高中部,更名路桥中学,1956年,路桥中学、灵石初级中学、新桥初级中学改为公立。1986年实行九年制教育规划,并实现无盲县。1989年,有普通中学65所、学生27836人,其中高中8所、初中57所;职业中学7所、小学493所,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1996年,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通过省“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评估验收,次年通过省“两基”复查与省普及实验教学验收,被省政府授予“两基”工作先进县。1996年开始校网调整,至2000年撤并小学、初中。黄岩中学于1995年通过省二级重点中学评估,1997年成为省一级重点中学。1999年,初中流生率0.62%,小学无流生,“控流”成绩位居台州之首。城关、新前被命名为省教育强镇,院桥、宁溪被命名为市教育明星镇。2001年被评为省“教育强区”。2003年,全区学校占地面积141.5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3.15万平方米,在职教职工4215人,在校中小学生73133人,小学、初中入学率分别为100%、99.7%。15周岁人口中初等教育完成率99.67%,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94.7%,青壮年非文盲率99.41%。2006年,启动黄岩中学新校区建设,实验中学恢复公办,区工业技校并入区职教中心。有小学53所、初中13所、九年制学校5所、完全中学3所、普通高中2所、职业高中2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电大1所、特殊学校1所、幼儿园176所;在职教职工4104人,在校生7.2万人。

文化 1949年8月,成立县人民文化馆。1959年7月,各公社(区)成立文化馆,多数大队(乡)成立文化站,生产队(村)设俱乐部。1979~1984年成立59个乡镇文化站,1984年6月,文化馆分设文化、图书、博物3馆。1988~1992年,县(市)文化馆连续4年获文化部、财政部、人事部授予“全国先进文化工作集体”称号。1991年被评为全省8个文化先进县之一,1995年被评为全省文化模范地区。黄岩影城竣工,设大小放映厅和多功能娱乐项目。1996年公布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0处,陈叔亮书画馆列为省级,沙埠镇被评为“东海文化明珠”工程达标镇。1999年,修复孔庙大成殿、文奎阁37间,成为省内较完整古建筑。2000年,组团赴日本参加第二届世界民俗艺术节,建成15层高广电大楼,有线电视入村率80%,入户率61.2%。2001年,修复庆善寺塔、灵石寺和孔庙大成殿。2003年,有线电视用户13.55万户,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8%。2006年,有文化事业单位6家、乡镇街道文化站19个,黄岩翻簧竹雕艺术馆开馆。

体育 20世纪50年代,小学中高年级设体育课,1950年建黄岩中学操场。1958~1960年,连续三年在黄岩召开浙江省全民体育、学校体育、农村体育现场会。1959年,新前七里王村叶呈松作为浙江群体先进集体代表参加群英会。全县篮球、排球、乒乓球、田径等10个项目在台温地区名列前茅,被评为省体育先进县。1962年省体委命名新前公社为武术之乡。1986年始,成立棋类、桥牌、足球、自行车、滑轮、信鸽、气功、武术、游泳、钓鱼、健美、乒乓球、老年人13个体育协会。50~80年代,向国家队输送运动员乒乓球有何志文、皮划艇有高鲁东、体操有陈军。80年代,获省级比赛金牌181枚,破省纪录49项。1996年,国家体委命名黄岩为全国武术之乡,新前镇被命名为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台州武术馆被评为全国先进武术馆。1997年10月,黄岩体育馆落成,为当时台州最大。1999年5月,黄岩举办国际传统武术暨绝技大赛,并承办第三届全国沿海部分城市老年门球赛。1996~1999年,获国际级比赛金牌4枚、银牌3枚,国家级比赛金牌16枚、银牌16枚、铜牌6枚。1999年被命名为省体育先进县。2000年,获全国比赛金牌2枚、银牌7枚、铜牌7枚,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全国体育先进县。2001年,举办省武术散打锦标赛和区首届农民运动会,获全国比赛金牌3枚银牌2枚。2003年承办“九洲杯”省太级拳比赛,获全国武术大赛总分第三,获全国比赛金牌5枚、银牌2枚、铜牌5枚。2006年,建成黄岩射击馆,承办浙江省青少年射击邀请赛及第十三届省运会射击比赛与举重比赛。赵光勇在世界武术锦标赛与十五届亚运会武术散打比赛中各获1枚金牌,倪意倩获全国女子柔道48公斤级比赛银牌1枚,徐冬燕获全国举重青年女子48公斤级铜牌1枚。东城、西城、新前、宁溪、院桥5街道乡镇获“省级小康型老年体育体育乡镇街道”称号,有武术、足球、围棋等体育协会12个。

卫生 清宣统三年(1911),始有私人西医医院,以内科为主,兼治各科疾病。20世纪30年代,有牙科、眼科和妇科诊所。50年代,各科诊疗以县人民医院为中心展开。60年代,区卫生院从处理一般内科、妇科疾病提高到能进行外科手术。70年代后期,部分公社卫生院施行临床检验和X射线透视技术。80年代初,县第一医院成为县内临床各科齐全、技术设备先进的医疗技术指导中心。1997年10月、1999年8月,黄岩第一医院急救中心和新门诊大厅竣工。1999年11月,黄岩中医院9层病房大楼落成。2001年,建立43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003年,黄一医17层综合病房大楼建成使用。全区有卫生机构35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4家,床位1197张,卫技人员1762人;孕产妇保健覆盖率95.7%,儿童基础免疫接种率98.8%。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9个,社区卫生服务站51个,农村卫生院19个,卫生室160个,乡村医生163人。农村改水人口0.98万人,自来水受益人口33.09万人,卫生厕所覆盖率57%。2006年共有医疗卫生单位31家,实有床位1280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