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中叶,浙东学者群中,台州有陈选、谢铎、黄绾、金贲亨、王洙和王宗沐6人,其中以谢铎、黄绾、王宗沐3人三代学者,形成台州学术群体。3人均入《明史》,黄绾和王宗沐是“浙中王门”的重要成员。台州学者有的在本土活动,有的在外乡活动,对文化发展作出贡献。
第一代谢铎,太平人,终官国子祭酒,博通经史。著有《赤城论谏录》、《桃溪净稿》、《续伊洛渊源录》等。《续录》记载朱熹门人,其中有台州南湖学派诸人,此书与黄宗羲《明儒学案》、《宋元学案》和万斯同《儒林宗派》并称为“全国学脉建构之作”。谢铎又是明成化、弘治间文学风尚转变时期代表诗派茶陵诗派的重要作家,名望与地位仅次于李东阳;又是传承程朱理学的思想家。谢铎在台州交游有黄孔昭、林克贤、陈选、戴豪、王弼等理学名人,又在家乡方岩书院执教十余年,学子遍及台温两地。
第二代黄绾,黄岩人,终官礼部尚书。早年师从谢铎,后为王阳明门人,是“浙中王门”19名著名学者之一,在“王学”流派上,仅有黄绾、王畿、钱德洪、张元忭4人的学说。黄绾晚年对王畿的学阀作风不满,进而批评王学。黄绾哲学主张济世,反对空谈理性耻于言行,在黄岩翠屏山创办石龙书院,对台州学子讲解“经世之学”,被王廷相称为“非世儒空寂寡实之学可以拟,后生来学脱其禅定支离之习。”嘉靖二十一年(1542),黄绾邀请王畿和冯子通、朱时言等七八位学者,在石龙书院和雁荡山“深辨”,黄绾之子黄承式、黄承忠和王正亿(王守仁子)及台州学子多人聆听高论。黄绾的《明道编》是中国哲学名著,当代学界称黄绾是王阳明门人中最具影响力和号召力者。
第三代王宗沐,临海人,终官刑部左侍郎,是王阳明门人欧阳德的弟子。任提学官期间,与阳明心学派的理学家邹守益、欧阳德、钱德洪、王畿、周侗等十余人,为宣扬理学,在任职之地创建或重建书院,使明代的书院在嘉靖间达到极盛。王宗沐在江西重建规模很大的正学书院和怀玉书院,还亲自任教白鹿书院。以王阳明“心学”作为教育哲学思想,培养许多学生,其中工部尚书曾同亨、吏部尚书张位等一批官员,成为明代中晚期国家栋梁。王宗沐之子士崧、士琦、士昌和侄士性皆为进士;还有台州一批亲属及弟子,都是台州学术群体成员。《明史》事功诸臣传中,王宗沐及其子侄最具代表性,涌现出众多治世之才。王宗沐著有《宋元资治通鉴》、《江西大志》、《敬所文集》、《十八史略》、《朱子大全私钞》等学术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