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解放沿海岛屿

发布日期:2018-12-21 11:21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台州史志网

披山岛战斗 披山岛位于玉环披山洋,驻有国民党“浙东人民反共救国军瓯江指挥部”及“瓯江总队”等部共800余人,配有日式150吨渔轮改装炮艇海鹰号、新宝顺号,精忠1号、2号,及机帆船、木帆船数艘。1950年7月11日19时,解放军华东军区海军第5舰队炮艇大队炮艇4艘、登陆艇2艘,以及载运陆军第21军186团2个营的机帆船30余艘,组成登陆编队,从板机山起航。12日拂晓,部队抵近披山海面,炮艇群向披山岛锚地发起袭击,国民党军艇船撤逃。攻岛部队登上披山岛。同时,在海上,解放军艇队4艘炮艇奋起追击,插入国民党军艇群,集中攻击“精忠”1号炮艇,击毙支队长,艇上30余人投降。接着,解放军又以1艘炮艇攻击新宝顺号炮艇,从其后边全速猛烈撞击,艇尾被撞裂,后舱进水,仍进行顽抗。解放军艇炮迅速向新宝顺号靠近,用手榴弹和小包炸药将其炸沉。驻小披山岛的国民党军1个排,见解放军已经登陆,即乘1艘机帆船和2艘木帆船逃跑,又被解放军海军俘获。当日下午,从大陈岛方向驶来1艘国民党军舰进行反扑,遭解放军陆军炮火还击,负伤后逃去。13日上午,2艘国民党军舰又从大陈岛方向驶来反扑,再次被解放军部队击退,披山战斗结束。此战,击沉“新宝顺”号炮艇,俘精忠1号炮艇及机帆船、木帆船3艘,毙伤国民党军50余人、俘60余人;攻岛陆军部队俘“瓯江指挥部”指挥官林卓、总队长赵中友及支队长林安琪以下410人,毙国民党玉环县县长林森以下70人,缴枪274支。不久,解放军部队撤离,披山岛又被国民党军复占。1955年1月一江山岛解放后,2月9日国民党军劫持披山岛9000多居民逃往台湾。2月12日,解放军部队登驻披山岛。

图23-5 解放台州沿海岛屿示意图(1949.8~1955.2)

解放北港山岛 北港山位于温岭龙门乡北端,与南港山遥遥相对。温岭内陆解放后,北港山成为残匪王相义、陈季甫巢穴之一,驻有重兵,武器精良。1951年10月9日晚上9时,解放军第104师310团指战员登上35只小钓船,10时许到达北港山岛东南洋面。海门机帆船大队在北港山岛东面和东北洋面布防。10日晨5时许,驻南港山岛解放军炮兵向北港山岛敌防御阵地发起猛烈炮击,310团强行登陆。敌人凭借居高临下有利地形,负隅顽抗。经过2个小时激战,解放北港山岛。此次战斗,毙伤敌多人、俘百余人,缴获大量枪支弹药。解放军牺牲7人,多名官兵和数名船老大受伤。

羊屿等4岛战斗 羊屿(洋屿)、大鹿山、小鹿山、鸡冠山4岛,位于玉环岛以东。1952年11月,国民党军为加强大陈岛外围的防御,派“反共突击军第42纵队”司令何卓权率200余人,占据4岛,并与南麂、披山岛国民党军相策应,控制南北航道,封锁温州港。解放军陆军第60师政治委员汪大铭、参谋长王昆和海军温台巡防区主任兼巡逻艇大队大队长陈雪江共同指挥作战。次年5月29日18时,寨头角和坎门的解放军以猛烈炮火轰击羊屿和鸡冠山2岛,海军温台巡逻艇大队8艘炮艇由楚门、坎门港启航,掩护陆军向2岛进击。19时,公安第17师第1梯队2个连,在艇队炮火支援下,顺利登上2岛。随后,温台巡逻艇大队4艘炮艇于大鹿山、小鹿山东北铡,4艘炮艇于大鹿山东南展开,对大鹿山、小鹿山实施抵近射击,支援第60师179团的1个营登岛作战。20时30分,艇队进至大鹿山、小鹿山与披山海面巡逻警戒。21时战斗结束。毙国民党军53人、俘186人,击沉帆船2艘,缴获电台8部。司令何卓权和副司令徐志强隐藏在大鹿山的岩洞内10余日,于6月9日被抓获。6月19日晚,胡宗南乘“阳”字号驱逐舰,率野战第1、4、5大队和军官战斗团、海上突击大队等共1600余人,分乘机帆船、木帆船50余艘实施反扑。第1、5大队800余人在羊屿登陆,另800多人在小鹿山登陆。驻守羊屿岛解放军公安第50团3排和第60师野炮连1个班,连续打退8次冲击,并组织6次反击,于20日凌晨2时退到岛的东北角待援;驻守在小鹿山的解放军第60师179团1连,与国民党军登陆部队激战,后从小鹿山撤到大鹿山。国民党军又集中兵力向大鹿山发动7次猛攻击,均被打退。凌晨3时,温台巡防区派4艘炮艇增援羊屿。21时30分,艇队利用夜幕向羊屿东北的国民党军舰艇发起攻击,掩护陆军增援羊屿。激战至23时,国民党军舰艇向披山逃去,解放军陆军部队抵达羊屿。24时,羊屿岛国民党军大部被击毙,少数乘船溃逃。21日晨,海军温台巡逻艇大队4艘炮艇,配合陆军反击小鹿山的国民党军,至7时,国民党军被歼300余人,余部溃逃。4岛战斗,共歼国民党军730余人,击伤军舰5舰,击沉机帆船2艘、木帆船10艘。解放军伤亡326人。

积谷山战斗 积谷山(岛)位于温岭积谷洋东面,是大陈岛国民党军的一个重要外围据点,地形险要,环岛陡岩。驻岛的是军官战斗团3营7连,配属高炮兵1个区队及1个特务组,共121人。配备山炮1门、120毫米迫击炮2门、20毫米炮3门、81毫米迫击炮1门、60毫米炮门。1953年6月24日15时,国民党海军驱逐舰信阳号,从大陈岛驶往积谷山(岛)以东,炮击解放军九洞门阵地,遭解放军炮兵还击,窜回大陈。16时,解放军海军战舰大队临沂、遵义2艘炮艇进至大陈岛东北七八海里处,向大陈岛实施炮击。同时,解放军陆军炮兵对积谷山(岛)炮击。60师179团3个连于九洞门登船。16时20分,海军温台巡逻艇大队4艘炮艇,掩护登陆输送船由九洞门启航。16时45分,陆军炮兵转为急袭射击,17时又转为破坏性射击。17时50分,解放军海军513、516艇、514、515艇,分别抵近积谷山(岛)西北、西南,向滩头阵地炮击。18时,登陆部队第一梯队2个连,开始登陆。18时20分,担任主攻任务的2连在积谷山(岛)以西和西北角登陆受阻。海军514、515艇抵近积谷山(岛)西侧约百米处,以猛烈火力压制敌军,攻岛部队迅速登上滩头阵地。敌军居高临下猛投手榴弹。解放军海军2艘炮火顺着山坡往山顶急袭,登陆部队攻上山顶。20时30分,国民党军信阳号驱逐舰等3艘舰,抵积谷山(岛)东北海面,打照明弹侦察和炮击积谷山(岛)以西海面,后转向东南面,遭514、515艇炮击。转向岛东北面,又遭解放军炮艇炮击;再转向东南面,再遭炮击。21时,攻岛部队第二梯队1个连登上积谷山(岛),投入战斗,22时战斗结束。此次战斗,歼敌军官战斗团1个加强连96人;解放军共牺牲60多人、负伤167人。

东矶列岛之战 东矶列岛位于台州湾北侧,由田岙(又名高岛)、头门山、雀儿岙(又名蒋儿岙)、东矶岛4岛组成。驻有国民党军王枢为大队长的游击部队百余人。国民党军以大陈岛为主要基地,以东矶列岛为前哨据点,不断对台州沿海地区进行骚扰。1954年5月15日,浙江军区和华东海军部队,以登陆艇大队碾庄、卫岗2艘登陆舰和16艘登陆艇组成登陆输送队,运送陆军第60师180团,发起东矶列岛登陆战斗。台州、嵊泗2巡逻艇大队12艘炮艇组成警戒队,掩护陆军航渡和登陆,并担任对大陈岛、渔山岛方向巡逻警戒;6艘护卫舰组成掩护队;鱼雷艇1个中队待命配合护卫舰作战;海军航空兵第2师负责掩护海上舰艇行动。登岛战斗发起前1个半小时,国民党空军2架飞机向象山、石浦空域进犯,海军航空兵第6团双机升空拦截,击落1架,拦截告捷,掩护攻岛兵力的顺利展开。19时,解放军第60师180团乘2艘登陆舰和19艘机帆船,从牛头宫起渡,21时40分攻占田岙;第180团1营乘福建水兵师8艘登陆艇和7艘机帆船(拖风帆船5艘),从海门起航进攻头门山,21时在皮厢里登陆;公安第16师48团2营乘浙江军区海防第1大队7艘登陆艇和8艘机帆船(拖风帆船5艘),从三门湾沿江村起航,22时攻占雀儿岙。至23时10分登陆完毕。此次战斗,俘国民党军大队长以下66人,毙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