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田起义 民国36年(1947),周象银(原籍临海东塍)因不满国民党统治,在宁海县南田岛拉起一支农民武装,要求参加“三五支队”(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俗称)。9月,中共台属工委书记邵明以商人身份渡海到南田岛,与周象银会面并商定收缴国民党南田自卫队武器的计划。10月中旬,又研究收缴南田区署武装计划。22日,邵明、周象银将游击队部署在樊岙镇附近南弄隐蔽。23日(农历九月十二日)樊岙市日,游击队化装入镇,趁区署内人员午休,戒备松驰,突然发起攻击,冲进区署击毙区长戴家恩,收缴自卫队全部武器;接着又收缴四都乡公所及海霸陈郦生家的枪支。共缴获轻机枪1挺、冲锋枪2支、步枪29支。25日,台属工委武工队和周象银部在三门县芦田集合,组建“铁流”部队,周象银任大队长。为解放战争时期台州最早的革命武装部队。
鸣凤山战斗 民国37年(1948)1月15日凌晨,第六行政督察区(台州)专员兼保安司令罗浩中率专署独立营及临海、天台、三门、宁海保警队、联防队近400人,配有20挺机枪,从三门、临海、天台三路向三门亭旁山区“进剿”,“铁流”部队被围困在鸣凤山上。面对多于自己10倍的敌人,打退多次冲锋,直到深夜,从鸣凤山转移到螺丝坑,跳出重围。此次战斗,毙伤敌20人;战士章宏吉牺牲,交通员金贤俭在传递情报途中被捕杀害。
双庙伏击战 民国37年(1948)8月30日,浙东人民解放军(浙东游击队)第4支队“机动”部队和“铁流”部队在临海双庙附近芝冠庵宿营。31日晨,“铁流”部队公开向临海大田、东塍方向转移,留“机动”部队在芝冠庵设伏。第六行政督察区(台州)保安独立营2个中队在营长罗承宽率领下,尾追“铁流”部队,进入伏击圈后,“机动”部队突然发动攻击,全歼独立营。缴获机枪2挺、步枪60余支,毙敌7人,俘营长以下42人;“机动”部队牺牲3人。
小坑战斗 黄岩县秀川乡公所所在地小坑,驻扎县政府常备3中队90多人。民国37年(1948)9月25日夜,浙南游击队括苍支队支队长周丕振和第1中队中队长仇雪清率部向小坑袭击。上下葛和山前村农民自卫队20多人参加战斗。午夜时分,突击队悄悄逼近敌据点,突然开枪发起冲锋,两侧分队及时配合,敌乱成一团。游击队员冲进军官卧室,敌分队长黄正秉被击毙。与此同时,另一组队员冲上楼歼灭敌人的主力。除10多人越墙逃跑外,其余全部被俘。战斗从发起到结束仅10多分钟,歼灭敌人1个中队。击毙敌分队长以下7人、伤19人、俘40多人,缴获轻机枪2挺、步枪36支、驳壳枪1支、枪榴弹1个、手榴弹46枚、各种子弹4000多发及其它物资等。游击队无伤亡。
双港战斗 民国37年(1948)11月,中共浙东临委主要负责人顾德欢和支队长刘发清率浙东人民解放军第4支队进入临海西乡。12月3日下午,部队分三路包抄临海双港区署。区署人员和几十名警察闻枪声而逃。支队长命令用刚缴来的六○炮炮击在田野逃窜警察;游击队乘胜追击,大部被俘,少数逃向县城。历1个小时,捣毁双港区署,缴获武器弹药和部分物资。4日,第六行政督察区(台州)保安司令调集临海警察大队、保警中队等千余人到双港“进剿”。第4支队得到情报后,傍晚在箬帽坦两侧设伏围歼。经过2小时激战,毙伤敌60余人、俘60余人,缴获步枪30余支、子弹2000余发。
解放三门 1949年2月16日上午,浙东人民解放军第2游击纵队在山阳召开排以上干部会,部署解放三门县战斗。下午,司令员马青率千余名指战员及民工至马娄乡娄坑村集结。诸敏、周象银率“铁流”部队分攻亭旁。主攻县城海游部队分两路:一路进攻制高点眠牛山守军及文昌阁国民党县党部;另一路攻击上祠堂县政府、老祠堂浙保部队及双并祠警察局。“铁马”部队先从千井潭沿山陈坑插入塔山,攻文昌阁,截守军东南退路;“火花”部队沿丹峰山西边小路,攻占眠牛山碉堡,断守军西南退路;“创造”部队控制海游大坝哨亭,设防海游岭阻守军北窜,自西北进入县城;“灵活”部队从东北、西北两个方向包围警察局。次日拂晓开始进攻,县政府守军浙保2团2连据垒顽抗失败。经半小时激战,活捉县长陈兆荣,击毙亭旁守军中队长,俘约200人,缴获各种枪支123支、子弹2000余发。县城及亭旁解放,即日成立县人民政府。
三进天台 1949年初,浙东第2游击纵队先后3次解放天台城。2月9日,第2游击纵队700余人自磐安夹溪桥出发,10日凌晨4时抵天台县城外围,5时发起攻击。“铁马”突击队首先跃过东北城缺,直扑齐家祠堂,未发一枪全俘县自卫大队第1中队;“机动”部队冲进映台庙,占领警察局;另一支部队激战于县府大门,攻入县政府。同时,“灵活”、“铁流”等多支部队分别向范氏宗祠、陈氏宗祠、麻车王王氏宗祠、国民党县党部等据点进攻,全歼守军。城内战斗结束后,攻城部队集中主力,攻打广济桥头守军浙保突击大队1个中队,击毙中队长,俘全部官兵。此役歼300余人,缴获枪支365支、枪弹2.6万余发。次日上午,第2游击纵队撤出天台县城,至华顶休整后,东去解放三门。3月1日,第2游击纵队第3支队回师天台。次日晨,仅1个多小时即再占天台县城。后在东门外大雁山一带与台州独立营1个加强连激战。凌晨浓雾,第3支队突击队误入守军碉堡群交叉火力网,牺牲10人、受伤37人,进攻受挫,2日夜间撤至平镇。此时,国民党陆军第220师3团(代号“长江”)进驻天台县城、平镇、义宅,台西、南区游击队武工队不断予以打击。5月23日,守军3团逃往宁海,土匪和流氓约80余人企图进城洗劫。24日凌晨,中共天新县工委、浙东行政公署部分人员率先进驻县城,与匪部枪战,至25日凌晨,击退匪部。天台县城解放。
图23-3 解放台州各主要城镇经过要图(1949年4~7月)
解放玉环 1949年4月6日下午4时,浙南游击纵队第3支队300余人,由支队长周丕振率领,分乘31艘木帆船,自乐清白溪宅前埠、石件头和陡门头3处出发,夜渡乐清湾攻打玉环。白溪民兵300余人随军支前。夜10时,船队抵玉环青南乡西滩,部队涉涂登岸,分中、西、东3路疾驰县城环山镇,中路切断通向楚门电话线,包围北门山碉堡。先遣队干掉守军岗哨,主力直扑县政府。7日凌晨2时,战斗打响,突击县政府西后门的部队以大石杵撞门而入,歼警卫队;另一部分突击队猛击东厢守军,迅速占领县政府大院,俘县长毛芷熙,驻城隍庙守军投降。西路攻城部队,全俘雷公庙守军,又分兵冲击警察局,迫降守警;另一支包围馒头山碉堡,迫使守军缴械。东路攻城部队,一部克东城楼岗亭,占领火神庙及守军自卫第2中队队部;另一部迫使东门碉堡守军缴枪投降。拂晓,北门山碉堡守军顽抗,突击队打哑守军重机枪,部队乘势冲击,守军出降。7时,全城解放。中午,驻坎门守军县自卫第3中队接受毛芷熙令,进城投降。当晚,驻楚门守军县自卫第1中队逃遁温岭。8日晨,楚门盐警队自动缴械。此役歼敌400余人,缴获枪319支、子弹1.2万余发。
解放温岭 1949年5月27日中午,浙南游击纵队第3支队解放藤桥后进入坞根,部署攻打温岭县城。28日凌晨2时,攻城部队进入阵地。3时,支队长周丕振指挥部队分3路向北、西、南三门攻击。第1大队攻打长岗山头一带碉堡,守军顽抗,攻击部队以火箭筒抵近50米处近射,击中主碉堡枪眼,毙17人、伤1人,各子堡守军全部投降。灯盏坞上与莞田岭碉堡缴械。随后,第1中队攻入北门,冲入县政府。第2大队攻西门激战1小时,第4中队全歼驻平民工厂守军,突入西门,攻打警察局;第5中队连克驻火神庙、上元洞守军,攻入县政府大门。第3大队攻打南门,歼灭山头赵自卫中队及驻南门庙水警中队。县长童葆昭在长岗山主碉堡被摧后,骑马率200多人向东门逃窜,被伏击部队阻于大合山麓。5时许,第3大队迫降守军,活捉童葆昭。国民党驻泽国守军丁昌周部来援,沿途受三临大队和大溪武工队阻击,闻县城被攻陷后逃往海门。晨6时许,全城战斗结束,歼守军700余人,游击队伤亡10余人。温岭县城解放。
攻打海门 1949年6月9日,浙江省保安副司令兼“浙南行署”主任王云沛部约二三千人,据海门一带,主力集中到椒江北岸,同时调保安水警1大队200多人进驻海门。同日,浙南游击纵队第3支队1大队2个中队百余人在中共椒南工委配合下,从黄岩挺进到海门葭沚,兵分三路进攻海门;南路1个分队从沙门入城,占领太和山;北路1个分队沿椒江岸,直插东山,占据制高点与南路相呼应;中路主力沿中山路进入城区。中路首先与驻守在原台州中学校舍内小山头保安水警1大队交火;与此同时,南、北两路与守军均有火力接触。保安水警1大队在游击队的强攻下,撤回椒江北岸前所。此时,南下解放军尚未到达,双方力量悬殊,浙南游击队决定当夜撤离海门。
涂下桥歼敌 1949年6月15日,人民解放军第21军62师副师长沙风率184团进驻临海县城。16日,中共浙江第六地委与21军侦察营700余人入城,全面接管临海。王云沛残部,番号7088,盘踞临海涂下桥(今杜桥镇)一带沿海。184团与185团2营于22日16时从临海出发,强行军向涂下桥开进。23日凌晨4时许发起进攻,上午9时战斗基本结束。除王云沛率1个独立大队下海外,毙20余人,俘1399人,俘“浙南行署”副主任翁光辉、临海县自卫总队副总队长徐梦蛟、团长梁厦成和钱则鸣等尉级以上军官90余人,缴获枪1531支,轻机枪61挺,重机枪10挺,六O炮3门及各种子弹9万余发。解放军牺牲11人、伤35人。部分向上盘方向逃窜残军,于23日凌晨被21军侦察营追击投降。6月25日上午,184团副团长冯福林率先行连从前所渡江进军海门,未遇抵抗。随后,全团指战员渡过椒江,海门镇解放。
图23-4 涂下桥进攻战斗要图
解放仙居 1949年6月23日涂下桥解放后,王云沛残部“浙保”突击大队大队长蒋芝麟,纠集500余人窜回老家仙居,28日占据仙居县城。7月3日,人民解放军62师186团从临海出发,5日晨向仙居县城发起进攻,蒋芝麟率部逃窜,仙居县城解放。8日晨,仙居县委书记李振洲等在进城途中遭股匪拦袭,186团火速增援,下午5时击溃重围,与李振洲等会合,晚8时进城。28日,186团、军侦察营在民兵配合下聚歼蒋芝麟部,除蒋带部分股匪突围逃窜外,共毙伤俘股匪300余人,缴获各种枪200余支。
解放松门 1949年6月下旬台州各县县城解放后,温岭松门镇是国民党在台州陆地的最后一个据点。时“浙南行署海上自卫队”第4支队支队长王相义(号王仙金)兼任温岭县“县长”,辖自卫大队和护航大队800多人,小兵舰2艘、小汽船2艘、帆船32只,有重机枪4挺、轻机枪30挺。7月17日凌晨,人民解放军第21军62师186团2营、185团3营和浙南游击纵队第3支队组成4个中队,在186团副团长程忠顺指挥下,联合作战,解放松门镇。第3支队出新河南门,经苍山、甘岙、淋川直插松门南门,第1中队1个分队与敌激战,攻克东门伏龙山炮台,歼灭驻崇宝寺守敌,其他2个分队攻占东门;第2中队分两路出击,一路歼灭西门茶山、棋盘山脚尼姑庵、松门龙王庙等敌,另一路击溃北门庙守敌;第3中队捣毁驻北门炮台护航队大队部;第4中队在南门南沙庙围歼残敌。第186团出新河经淋川从松门新塘插入万年亭,出其不意,收缴西门敌哨兵的枪支,俘50多人,毙5人。王相义受伤,率残部从海上逃走。上午8时松门镇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