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土地革命战争

发布日期:2018-12-21 11:12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台州史志网

亭旁起义 民国17年(1928)3月下旬,中共浙江省委派黄瘦竹来宁海县准备武装暴动。5月15日,又派浙南特派员管容德来宁海亭旁(今属三门),发动农民武装暴动。20日,亭旁、海游、珠岙(今属三门)和桑洲部分武装人员集中谷仓岭头举行预备会议,成立红军指挥部。24日凌晨1时,180余名农民围攻地主任禹玉、任友瑞住宅。当日,成立亭旁区革命委员会,选包定为主席兼红军总指挥。25日,红军224人集中丹邱寺,26日拂晓占领亭旁镇。军民千余人齐集城隍殿,宣告亭旁区苏维埃政府革命委员会成立,为浙江省第一个苏维埃政权。下午,驻海门省防军第5团和驻临海国民党军集结在临海车口、东塍等地,企图包抄亭旁;宁海驻军进入珠岙;驻海游省防军郑俊彦连也向亭旁进发,亭旁处于夹攻之中。各路红军就地疏散,待令行动。27日黎明,郑俊彦连攻占亭旁,继向南溪方向追击。部分红军在上模虎陇头和上马攀山头扼险阻击。临海方向国民党军从金坑岭抄袭后路,红军腹背受敌,弹尽援绝,疏散隐蔽,起义失败。亭旁起义时,宁海县桑洲、前童,天台县洪畴戴、欢岙,临海县大田、两头门农民武装千余人集结珠岙。宁海县桥头胡、梅林一带组织六七百人准备支援。起义失败后,各路农民武装分散隐蔽。

图23-2 亭旁起义纪念碑

温岭西北区起义 民国17年(1928)7月13日,中共温岭县委在石刺头一带组织发动300多名农民,在银杏庙起义。8月7日,琛山地主金石荪带4名法警到冠城洋岙前抓走佃农陈修业,县委常委金学河、县委委员赵任知率当地村民追到石刺头把陈修业抢回,并在洋岙前打死打伤法警各1人。同年冬,县委常委柳苦民、叶景泰在西区坞根的寺基、街头、洋呈、小坞根宣传发动,组建坞根游击队。次年5月,柳苦民带领70余名游击队员,分两路进攻乐清县江山乡公所,毙乡兵2人。11月,柳苦民率领百余游击队员攻打白壁村地主林雨楼武装。同时,改编4股土匪百余人。将坑潘土匪潘景调、潘景雨枪杀在坞根街头。19年2月20日,湖头、上王保卫团在横山乡西村包围坞根游击队一部,柳苦民前往增援,保卫团败退。游击队乘胜追击,直捣保卫团老巢,烧毁营房120多间。3月,游击队根据台州中心县委指示,成立坞根游击大队,柳苦民任大队长,程顺昌任副大队长,共有队员200多人,长短枪100多支。4月19日晚,柳苦民率领百余队员,到乐清县城监狱接应被捕的7名游击队员越狱。经过激烈战斗,并营救出三四十名难友。5月28日,游击大队200余人袭击环山、白溪保卫团,毙团丁1人,缴获枪30余支,烧毁营房。6月7日,温岭县政府调集驻地省保安队及各地保卫团,分四路对坞根洋呈发动“围剿”。游击大队在洋呈门口岙桥溪设伏,战斗从拂晓一直打到上午9时,敌人始终无法进村。后突发浓雾,保安队撤离。6月13日,青屿游击分队长朱梅庭率60余人,袭击玉环西青马道保卫团及玉环水警队,毙团丁2人,烧毁敌船1艘。7月8日,柳苦民率游击大队主力200人,从苔山岛出发,渡海登陆分三路攻打玉环茶头保卫团。保卫团顽抗一阵,向马鞍山头撤退。

黄岩西乡打“盐廒”斗争 民国18年(1929)春,黄岩连年遭灾,民不聊生。县政府垄断食盐,专设官商“盐廒”,盐价狂涨6倍。中共黄岩县委派县委委员戴元谱在西乡发动群众打“盐廒”。争取永嘉县石陈村潘希堂土著武装参加暴动。4月14日,潘希堂部30多人与戴元谱队伍在宁溪半岭堂会合,在总指挥戴元谱、副总指挥翁维英率领下向县城进发。沿途有许多青壮男子,拿起棍棒刀枪,自动加入暴动行列,队伍到宁溪时已达千余人。15日,队伍由宁溪出发,沿途百姓不断加入,人越聚越多。16日上午到达黄岩城郊,中午时分发起对西门和南门进攻。宁波外海水警局派“永平”号舰镇压。县长孙崇调省防军5团保安队1营固守,倚城墙居高临下开枪。暴动队伍伤亡10余人后撤。不久,当局解散盐廒。戴元谱转移到葡萄坑,组织数十人的游击队伍,后来加入红十三军第1团(师)。

玉环楚门暴动 民国18年(1929)上半年,玉环县严重灾荒。中共玉环县发动领导饥民举行大规模闹荒斗争,引导群众建立农民武装。下半年,中共台州中心县委负责人曹珍、杨敬燮(赵胜)等来楚门,推动农民武装力量的发展。至年底,建立以郑伯永、张子会为首外塘游击队、以应保寿为首芳杜游击队、以吴逊歪为首桐丽游击队、以蔡育土为首芦浦游击队、以赵明金为首凡塘游击队、以林小花和滕伯龙为首楚门游击队、以刘启财为首沙鳝游击队、以徐万林为首干江游击队、以应万春为首田马游击队、以黄樟顺为首普青游击队共10余支农民武装。19年2月,获悉芳杜乡茶头保卫团去温岭领取军需物资,芳杜游击队在应保寿率领下埋伏在竹坑岭头,双方激战近两个小时,毙伤敌各1人。20日,应保寿部在坞根游击队支援下,捣毁温岭县湖头、上旺保卫团老巢,缴获部分枪械;又乘胜袭击横山保卫团,收缴全部枪支和一批军用物资,并把一些日用品分给当地贫民。3月,外塘游击队在楚门、田岙游击队配合下,夜袭驻外塘乡黑虎庙盐警,缴获全部枪支。接着,又伏击一股从县城来外塘乡征督盐税县保卫团。县境内其他一些保卫团也不断被缴械。同月,玉环各支游击队与温岭游击队合并,成立坞根游击大队。

天台桐柏起义 民国18年(1929)天台大旱,米价飞涨9倍,百姓怨声载道。9月13日,中共天台特支决定开展闹荒斗争,台州中心县委委员杨敬燮来天台协助发动群众,筹划武装起义。次年春,建立赤卫队和武装小分队40多支,3月28日,浙江工农红军第2纵队成立,杨敬燮任总指挥,陈天保任副总指挥,率460多人在天台山桐柏宫举行起义。29日,驻防天台省保安队第5团1营4连出城“围剿”。指挥部令袁存生和周传帽率队从桐柏岭和蓝田岭分兵两路下山夹击,敌人抵挡不住,败退回城。次日,敌第4连再度出城进攻。周传帽率特工中队下山,趁敌扎营未定,进行袭击,敌大败而逃,红军准备攻打县城。4月1日,袁存生和周传帽部在华顶山药师庵遭敌包围,中队长许长福等6人牺牲,袁友桂等2人被俘,损失惨重。指挥部改变原定计划,部队撤回状塘,放弃攻城。桐柏起义失败,部队化整为零隐蔽。7月,坚持在北山打游击的1支队和特工中队余部,改编为红十三军第2团(师)天台北区游击队。

临海酋溪起义 省政府强令实行土地陈报,各县勒索钱币,民怨沸腾。时值连年遭灾,农民不堪重负。民国19年(1930)2月22日,临海酋溪(今尤溪)乡官坑村梁树六、王小兰率众反对丈量土地,杀死乡保卫团队长及队员3人。省政府电饬驻海门(今椒江)的省防军第5团“进剿”,并令宁波、永嘉等地驻军“协剿”。梁树六向“侠义闻名乡里”的程文槎(里程村人)求援。次日,程文槎集村精壮40人赴官坑助战。月底,驻黄岩陆军第45师2个排进驻平坑村。程文槎、梁树六率领农民武装对平坑村围袭,击毙45师连长1人、士兵4人,俘40余人,缴获木壳枪1支、手枪2支、步枪数十支。随后,程文槎等在里程村建立农民暴动队伍,称“中国安民军”,有队员800余人,程文槎、程文湘、程文构为首领,宣布“反官府、抗官兵、抢土豪、不侵害平民百姓”纪律,声势遍及西南各乡。官坑梁树六率200余人投奔里程,安民军增至千余人。3月上旬,安民军与双港黄沙朱佐卿部联合攻打双港胡岙武装头目地主王监成;又协同南乡马老余部袭击筱溪武装头目地主马四妹,收缴枪支弹药和钱财,烧毁马家宅院。17日,程文槎率安民军截击企图逃跑张家渡里长许鹤年,击毙许,缴千余元。同时,程文槎等还攻打张家渡武装头目豪绅许吉斋,缴步枪12支。月底,包围前来“进剿”的省防军学兵营第7连,敌死伤过半,缴木壳枪1支、步枪100余支。4月18日,省防军学兵营第2连偷袭羊肚、黄泥墩,击毙程文槎部3人,并追杀至木鱼岭。程文槎率千余人出击,击退来敌。后,程被诱降,程文湘、程文构等10余人被害,程文槎逃脱。5月29日,省防军2连和乡保卫团大举进攻里程村,程文槎率60余人迎战阵亡。

仙居南乡起义 民国17年(1928),中共仙居县支部在丰南乡溪上、柯思等地发展党员,建立农民协会,开展革命活动。在共产党的影响下,第十七乡(今属白塔镇)下塘村贫民朱福真,拉起10多人在仙(居)、永(嘉)、黄(岩)边境“劫富济贫”。18年11月,朱福真在上张、柯思、十三都地区活动,游击队扩大到二三十人,并与上岙村杨老海(又名杨通海)率领农民武装联合。19年3月9日,红军在黄皮寺整编后,杨老海、朱福真领导的游击队130多人返回永(嘉)、仙(居)、黄(岩)边境。7月上旬,中共南乡党组织决定攻占仙居县城。杨老海、朱福真以第三十三、二十、十七乡为工作重点,发动群众,报名参加攻城2000余人。临海黄沙地区农民响应,武装恢复到100多人。杨老海命令各支农民武装于7月24日到塔木岭十方堂(今大洪乡寺院)集合。仙居县千余人,永嘉潘善琴、黄岩戴元谱率队500余人抵达。25日,程小娥率领临海黄沙农军近200人到达。武装队伍加沿途跟随农民,总数约2000人。7月26日凌晨,攻城队伍抵达县东岭,占领各个山头。拂晓,队伍迅即冲向城东门,包围县城。城内敌军据险固守,对峙一天,城不能破。27日中午,驻海门(今椒江)的省保安队第5团2营赶到东门,驻皤滩的保卫团赶到西门,农军腹背遭击,队员多人牺牲。杨老海下令撤出战斗,退回南乡山区。接着,敌人在城郊搜捕,农军20余人被杀害。攻城战斗失败后,程小娥部化整为零隐蔽;永嘉、黄岩游击队各返原籍;杨老海、朱福真聚集精干,在朱溪、上张、柯思地区继续坚持斗争。

红军攻打茶头 茶头属玉环楚门。当地地主豪绅募兵购枪,建立保卫团,凭借倚山托水的有利地形,构筑工事,与红军游击队作对,抓捕地下党员和赤色群众。民国19年(1930)7月8日,柳苦民等率领红十三军2团(师)200多人,从苔山岛出发,渡海登陆,部队到达清港后,兵分三路包围茶头。地主保卫团拆掉河上活动桥。红军10多名战士在密集火力掩护下跳入河中,肩扛木板,搭起人桥,部队从人桥上冲杀进去,保卫团负隅顽抗,后发觉又有1支红军部队包抄过来,慌忙向马鞍山头撤逃。红军部队进入茶头,烧毁保卫团全部营房、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