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26年(1937)1月,浙江省防空协会成立,各县成立支会,县长兼会长,下设总务、研究、训练、宣传4组,境内高处设立防空监视哨。26~29年,各县组建防护团,设总干事、副总干事,及消防、警报、管制、救护等股,负责防空工事的修筑和管理,组织防空训练及空袭后救护等。防空监视哨配备望远镜、指北针、定向仪、报警钟等,并在城内各处增设警钟,闻讯遥相鸣钟报警。32年,防护团改隶县国民兵团。34年,抗战胜利后,防护团奉令裁撤。次年6月复置,归县政府军事科管辖。
新中国成立初期,各县公安局分管防空工作。1952年12月临海县防空委员会成立。1962年6月,台州地区防空指挥部成立。7月,浙江省支援前线委员会,向省人民委员会提出加强防空工作意见,要求全省11个市县健全和建立人防指挥机构,海门和黄岩名列其中。1965年5月,临海县防空委员会改称台州专区兼临海县人民防空委员会。1969年10月,台州地区人防领导小组成立,至1972年各县均成立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1980年,保留省人防重点临海县人民防空办公室,撤销各县人防办。1995年3月,浙江省军区将台州列为省人防重点城市,1997年成立台州市人民防空办公室,2000年8月成立台州市人民防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2000年11月,国家人防办公室确定台州市为国家重点人防城市,临海、温岭、玉环、三门为省人防重点城市。台州市3区和4县(市)成立人防办公室。
人防设施 民国29年(1940),各县防空工事由县国民兵团负责构筑、管理。类型有防空掩蔽体和锯凿、蛇型、电光型防空壕。设保管主任1人,由县国民兵团团副兼任。新中国成立初期,防空工事修筑经费,由上级有关部门和县地方财政列专款拨给,政府主要机关和重点工矿企业修建防空设施,备办防空器材。1965年4月,临海开始施工人防坑道。20世纪70年代末,各县城关兴建人防工程。1985年后,利用人防坑道储藏水果、化工等原料,培植食用菌,加工彩蛋,为人防工程维修和加固提供经费。90年代后,结合民用建筑修建防空地下室,建市(县、市)人防指挥所。2005年全市防空工程总面积562838平方米。
军用机场 民国21年(1932),民国政府在葭沚(今椒江)征地600亩开始建设机场,基本建成。因抗日战争爆发,沿海形势严峻,机场未启用,后复垦为棉区。1954年,海军航空兵部队在黄岩路桥建军用机场,征用土地5262亩。1987年经中央军委批准,转为军民合用。1994年11月新候机大楼落成,建筑面积7850平方米,可容纳乘客5000人。
空袭 八年抗战,日军2次大规模侵袭台州。据不完全统计,日机侵袭台州上空142批394架次,投弹1700多枚,炸死、杀死民众3100多人,致伤2200多人,炸毁、烧毁民房9700多间,渔船、商船520多艘。临海被炸29次、黄岩9次、海门33次、温岭56次、三门4次、天台6次、仙居2次,大批妇女、儿童、学生被炸死,许多医院、学校、车站、码头被炸毁。损失较大有民国27年(1938)9月24日,日机5架首次轰炸临海县城,投弹18枚,死73人、伤330多人,毁房12幢。同日,日机3架轰炸黄岩县城,死49人、伤19人,毁房48间。29年10月6日,日机轰炸黄岩县城,死伤各17人,毁房50间,引起大火烧毁房屋234间。30年4月13日至5月11日,日机轰炸玉环坎门、鲜叠、楚门和县城,死39人、伤40余人,毁房1920间。4月15日,日机2架空袭温岭县城,投燃烧弹2枚,毁房600余间,死3人。16日,日机35架次分批轮番轰炸海门,投弹330枚,毁房130间,死3人。17日,日机45架次分批轮番轰炸海门,投弹400余枚,毁房1000余间,死伤数十人。
1949年11月19日,解放军第21军63师所属医士干部学校学员、部队伤员、家属、支前海员民工共360余人,自温州乘“台航8号”北上去宁波,在温岭江厦海面遭国民党军飞机轰炸扫射,船被炸沉,300余名官兵牺牲。119名烈士遗体初葬江厦,后迁温岭烈士陵园。
1950年1月11日,台湾飞机2架在海门投弹扫射,居民死10人、伤6人。13日,台湾飞机2架窜入椒江上空,投弹4枚,炸毁船4只,炸死5人、伤3人。2月3日,台湾飞机2架窜入海门上空,在马路桥、西门一带投弹4枚,死33人、伤17人,毁房13间。1952年1月21日,台湾当局飞机在三门县南田、六敖、健跳、狗头低飞侦察。11月16日,台湾飞机4架窜入三门沿江乡上空扫射,投弹2枚。12月15日,台湾飞机3架低空飞入三门花桥上空扫射,投弹2枚。1953年6月,台湾飞机2架侵扰玉环坎门镇上空,解放军用高射机枪击落1架,俘飞行员1人,另1架逃窜。1954年2月19日,台湾空军战斗机1架,因机身起火坠落在三门六敖乡(镇)门头村,“第1总队第8大队”作战参谋黄铁骏等3人被俘。4月28日,国民党空军飞机2架侵扰海门,向港口俯冲,解放军海军部队以高射机枪还击,飞机逃离。
空投 新中国成立后,台湾当局屡屡派遣飞机窜入台州上空骚扰侦察,并空降武装特务和投宣传品、“心战”物品和毒物。1951年10月至1953年11月,3架次空投特务5股22人,除1人外逃、1人下落不明外,其余均被击毙或俘获。1951年10月11日凌晨1时,武装特务“华顶山组”4人在临海和天台接壤的临海龙泉乡(今白水洋镇)娄基山空降。14日9时被发现,民兵200余人上山围搜,俘获2人、击毙1人、自杀1人。同机武装特务“竹蒲山组”5人在宁海竹蒲山岩头罗(时属台州专区)空降,被俘3人、毙1人,1人逃窜。10月17日夜,武装特务“天台山组”4人在临海大田区洛河乡双桥村白云山空降,均被俘获。同机武装“括苍山组”特务4人在仙居城北乡大庙前村空降,潜入深山,被击毙3人、俘1人。1952年4月9日晚8时,台湾飞机3架自宁波方向经天台、临海、黄岩、温岭向东南沿海飞行,沿途撒下大量传单、树叶、食物、玩具、相片、棉花,以及苍蝇、黑壳虫、蚱蜢、蜻蜓、青蛙。经化验,抛撤物上有杆菌、连球菌等毒物。地委立即要求各县组织医务人员,发动群众开展大扫除,扑灭蚊、蝇等。8月,台湾当局飞机连续在台州上空撒毒物,6日晚,台湾飞机4架次入侵,经黄岩、临海、天台、仙居5县21区,撒下大批传单及毒物。有9位农民拾传单后,手臂中毒起泡,天台县祥明乡(今街头镇)两丘水田因传单泡侵稻叶发黄。地委要求各级党委迅速开展反对美国细菌战的宣传教育运动和爱国卫生运动。1953年11月11日21时,国民党“大陈防卫司令部2处”武装特务5人,在黄岩与仙居交界的龙潭坑空降,潜伏大寺基活动,次年6月在乐清、永嘉境内被击毙2人、俘1人;另1人逃回大陈岛后于1956年7月再次潜入,被擒获枪决。1954年12月7日,台湾飞机1架在海门上空投下大量反革命传单,海门区委和公安局立即组织力量,全部收缴销毁。1958年3月28日夜7时50分,台湾当局飞机在三门县沿赤、浬浦一带空投传单和物资,解放军连夜出动,共收缴传单2000余斤,物资42袋。1977年6月16~17日,台湾当局利用季节风向、潮流和台湾渔轮,向温岭、玉环、临海、黄岩、三门等县空飘、海飘大量反动“心战”物品,共收缴气球17只、塑料罐头169只,反动传单、画片20多种,计300多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