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台州专区一级未设置中国国民党党务机构。民国13年(1924)5月,在海门首先筹备成立国民党区分部,同年在临海县城成立区分部。次年5月,临海与海门共有党员30人。下半年,在天台县城成立区分部。15年秋至次年春,临海、温岭、仙居、天台、玉环、黄岩成立国民党县党部或县党部筹备处。其时,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合作时期,共产党人参与国民党地方组织建党活动。国民党省党部常务委员、中共党团书记宣中华于15年秋派天台籍进步学生曹天风回乡筹备成立县党部。冬,派温岭籍中共党员张某回乡建党。次年2月派玉环籍国民党员林铎回乡建党。15年底至次年春,派中共党员汪维恒以国民党台州特派员身份,至临海帮助改组国民党县党部。汪又至黄岩、温岭帮助整顿党务。各县国民党地方组织在共产党人合作下,组织工农运动,反对军阀统治,起过积极作用。
16年(1927)“四一二”政变后,国民党右派实行“清党”,台州有40多名中共党员、共青团员和进步青年被捕,原有国民党骨干也大多遭清洗。下半年办理党员重新登记时,人数大减。温岭县国民党员自政变前的500多人减至188人。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两党实行第二次合作,温岭、天台尤为突出。28年下半年开始,国民党内顽固派掀起反共活动,排挤共产党人。30年1月皖南事变后,各县党部与政府、军队成立“党政军联席汇报会”,有500多名共产党员与进步青年被逮捕。次年5月,省党部限令临海县党部在3个月内扩充党员1万人,每乡或两乡建立一个区党部,每保或二三保建立一个区分部。至35年,临海县国民党员增至17952人。三门县在29年建县时有国民党员692人,32年省党部限令扩充250人,次年又限令扩充4000人,在保甲长、壮丁及小学教师等各种训练班中强行扩充新党员2817人。温岭县于33年召开党政座谈会议部署扩充党员,县政府多次下令公职人员限期入党,逾期不入党者“均予免职处分”或“停发公粮”,于35年底增至8606人。黄岩县国民党员在31年底3055人,35年增至11682人,大多为强制发展。35年前后,全台州国民党员约5~6万人。28、29年,各县陆续建立中国三民主义青年团组织(简称三青团)。36年,台州约有三青团员万余名。
35年冬,调整乡镇区划时,黄岩县国民党与三青团为控制乡镇发生争夺。次年春,选举乡镇民代表,双方矛盾加剧,打人拉票、捣毁会场事件时有发生,进而收买股匪武装火并,团方骨干四五人被杀。横街区党团双方各集结二三百人,发射子弹千余发。路桥区双方收买股匪械斗。永宁、三童等乡党团双方冲突激烈,无法在当地选举,只好移至县警察局投票。县党部书记长卢奇琰纠集流氓至拱西乡助选。同年选举国民党代表大会代表时,临海县党部书记长冯德炽与三青团干事长包寿眉竞选,两派劫持、绑架代表,强拉选票。年底,国民党中央命令各县党团合并,进行总登记,三青团员转为国民党员,团的骨干改任党的骨干。由于人心涣散,许多党团员不愿登记,温岭县万余名党团员参加登记者仅2600人。1949年解放前夕,临海、黄岩少数国民党人士在中共地方组织策动下参加投诚起义行列。解放以后,各县国民党组织自行解体,绝大多数党员停止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