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刘邦起义,东瓯王摇与闽越王无诸起兵助汉灭秦。汉惠帝三年(前192),封摇为东海王,都城在东瓯(今温岭大溪镇)境,俗称东瓯王,今温州、台州、丽水属东瓯国地域,东瓯国是西汉103个郡国之一。
汉景帝三年(前154)一月,吴王刘濞(刘邦兄子)联合楚、赵、胶西、胶东、甾川、济南六国,发动武装叛乱,东瓯王起兵万人,拥吴反汉。二月,太尉周亚夫奉旨征讨,刘濞仅余数千之众败走丹徒,准备与东瓯王望联合。汉廷派使者以重利诱说东瓯王,东瓯王反戈杀刘濞,吴王太子刘驹亡走闽越。刘驹怒东瓯王杀其父,常劝闽越击东瓯。建元三年(前138 )七月,闽越王郢发兵围困东瓯。太尉田蚡主张放弃,中大夫严助与之力争,汉武帝令严助率会稽兵救东瓯,闽越王被迫退兵。次年,东瓯王望请求撤王归汉,率4万民众迁徙江淮之间。4万余人不是东瓯国全部,遗存东瓯人口要超过迁徙。建元六年(前135)八月,闽越王郢对南越发起战争。汉武帝派两路大军与闽越军在险地激战时,郢之弟余善与诸亲属发动政变,杀死郢。武帝罢兵,封无诸之孙居股为越繇王,管辖闽越地;封余善为东越王,管辖东瓯地。
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秋,东越王余善叛反,自立为武帝。汉武帝遣四路大军水陆并进征伐。元封元年(前11O)冬,原汉越衍侯吴阳、东越国建成侯敖,与越繇王居股计杀余善,率众归顺。
《史记·东越列传》说:“东越(东瓯)狭多阻,闽越悍数反复,诏军吏皆将其民,徙处江淮间。东越地遂虚。”西汉朝廷封立至除国,东瓯国(东越国)有82年历史(南宋《赤城志》卷39有古城记载,考证文章见卷30“丛录”)。
图1-1 古王城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