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史志宣传 >>台州印记

回顾历史 开拓未来

发布日期:2014-09-05 00:00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台州史志网


——纪念台州撤地建市20周年
林希才


时间真快,转眼之间台州撤地建市已经20周年了。作为当年撤地建市的决策者之一,也作为这20多年来台州改革发展的见证者,我觉得有必要也有义务回顾这一段辉煌的历史。回顾过去,是为了总结经验,肯定成绩,看到问题;回顾过去,也是为了开拓未来,以更广阔的视野、更坚定的步伐走出一片台州改革发展的新天地。正因为如此,我决定撰写这一篇纪念台州撤地建市20周年的文章,记录这段历史,也记录自己作为一个亲历者的感想。
一、为什么要撤地建市
从台州撤地建市20后经济社会蓬勃发展的现状,回过头来看撤地建市的必要性和必然性,足以证明当时决策的正确性。但在20年前,对于撤地建市是否必要,由于所处角度不同,认识问题也不同。因此,我先来讲讲当年为什么要撤地建市的原因和背景。
(一)撤地建市,是台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定。我们围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台州在民营经济、股份合作、专业市场等方面均走在全国改革开放的前列,创造了“民营主导+政府推动”的台州现象。从改革开放初的1978年到撤地建市前的1993年的15年间,台州经济社会迅速发展,民营经济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壮大,可以从下表一些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数据上体现出来:与1978年相比,人口增长15.6%,GDP增长了16.6倍,外贸出口增长7.2倍,财政收入增长了9.9倍,城镇居民收入增长10.5倍,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了16.7倍(详见下表)。台州撤地建市,正是适应迅猛发展的经济社会的必然结果,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只有撤地建市,才能更好地促进台州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发展。
(二)撤地建市,是台州行政体制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必然结果。长期以来,台州是行署建制,台州地区行政公署作为浙江省政府的派出机关,不是一级行政实体,缺乏必要的宏观调控能力,无法适应台州的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从台州区域的知名度来看,历史上台州府也当属历史文化名城,但在撤地建市前绘制的中国地图上,由于未能建市,竟然找不到台州的所在地。从经济发展上来看,由于行署一级没有实际的地盘,地区一级企业的发展也就无从谈起,为了创办地区本级企业,壮大地级经济实力,我们专门成立了发展地区本级经济领导小组,但当时分别找临海市、椒江市工商部门办企业登记,均遭到拒绝,迫不得已才让台州地区工商局直接登记地区本级企业。从财政收入上来看,地级财政少得可怜,1994年,整个台州地区的财政预算内总收入22.1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0.7亿元,但地级财政却只有了了几千万元,这些财政连应付地区机关的经费都入不敷出,更不用谈统筹支持各县市的发展了。从社会事业发展上来看,由于难以集中必要的人力、财力、物力开展区域性重点建设,制约了教育、科技、文化、广电、体育、卫生、金融等各项事业发展;与经济的迅猛发展相比,台州的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比如,在教育事业发展上,台州师专作为台州当时唯一的大专院校,竟局促在北固山下,学校的面积不及当年台州中学一半大,根本无法展开手脚发展;再如,在广电事业发展上,创办台州电视台步履维艰,最后只能通过临海电视台升格才勉强有了台州地区的电视台;再如,在金融事业发展上,除了工农中建等四大银行外,其他银行当时不愿意到台州落户,地区一级的金融业无法支撑起台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从基础设施建设上来看,一批长远规划制订和铁路、高速公路、大桥、供水等重大基础设施无法也无力实施,台州的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在原有行政区划下,不搞撤地建市,难以在较高层次上展开规划布局,出现了所谓“走过一县又一县,县县像乡村”的城市发展落后面貌;位于改革开放前沿的台州,竟然没有一条铁路通过,椒江口两岸长期依靠轮渡过人过车,竟然没有一座大桥,台州南部各县供水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许多群众喝的竟然是地下水、甚至喝咸水,等等。可见,只有改变台州的行政体制,实现撤地建市,才能破解当时台州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这些突出问题。
(三)撤地建市,是台州跻身沿海发达地区的必然选择。首先,是与沿海城市的比较。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全国不少地区撤地建市。从黑龙江到海南的41个沿海城市(地区),只剩下山东滨州、 浙江台州、福建宁德、广西钦州等四个地区没有撤地建市。据1990年统计,在41个沿海城市中,台州地区GDP、国民收入与财政收入均列19位,工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和集市贸易分别居第17位、16位和3位,位置居中。由于未能建市,造成了台州在沿海城市中“经济发展不落后,实际位置摆在后”、“经济上向前移位,知名度缺少地位”的现象,而这些现象正是由于台州未能建市,无法形成综合经济实力的例证。其次,是与省内各地区的比较。早在上世纪80年代,浙江省的嘉兴地区分为嘉兴、湖州两市,金华地区分为金华、衢州两市。绍兴、舟山地区已改为市。尚未建市的台州与这些城市中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差距一步步拉大,从1988年和1991年的两组数据可以看出这种差距:1988年,台州工农业总产值与绍兴、嘉兴分别相差60亿元、30亿元,工业总产值超过金华3亿元;而到了1991年,工农业总产值与绍兴、嘉兴差距拉大到67亿元、48亿元,工业总产值被金华反超4000万元。因此,如果不能实现撤地建市,台州的经济社会发展就有可能掉队,与先进地区相比差距会进一步拉大,并被后进地区逐步赶上。
(四)撤地建市,受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讲话的启发和推动。1992年春,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讲话发表后,台州地、县(市)各级领导进一步解放思想,解决了姓“社”姓“资”的问题,使生产力得到进一步发展。按照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台州提出了“依托港口,形成中心,拓展两线,全面开放”的总体构想,一系列加快改革开放的政策措施和战略部署,使全区经济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面对新的历史机遇和日趋成熟的条件,全区上下要求撤地建市的呼声更加强烈,不少同志建议,要抓住时机,积极争取,尽快建立中心城市,加快振兴台州的步伐。正是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的春风,让全市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了台州撤地建市的决心。
二、撤地建市过程及逐步解决的难点
台州撤地建市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经历了艰难的争取过程,也经历了一些波折,逐步解决了不少困难。建市已经20年了,许多人对当年的回忆也模糊了,许多年轻人不了解这一段艰难争取的历程,所以,我觉得有必要讲述当时撤地建市过程中的不易,这既是对历史的负责,也对大家珍惜撤地建市的成果、努力为台州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有所启发。
上世纪80年代的努力和停顿。上世纪80年代,台州地委、行署为撤地建市做了不少前期准备工作。1983年到1986年,地委、行署在全国各地实行地市合并、由市领导县改革试点的形势下,逐步形成建立中心城市的构想。1987年,地委、行署决定在椒江兴建综合办公楼,为到椒江办公的机关单位搬迁作准备。1988年10月到12月,浙江省委、省政府派出调查组10余人,历时3个月,经过大量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综合分析测算等,形成了8万字左右的《关于台州地区中心城市与地区行政中心转移的研究报告》及5个附件。关于中心城市问题,当时提出论证的方案有4个,即:在椒、黄、路建立组合型城市,以临海为中心建立地级市,南北分治,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分设。论证小组的意见是:“通过诸方案的分析比较,椒、黄、路组合型城市为台州中心城市的方案比较合理可行。”并提出力争在5年内完成历史性的转移和体制转换。1989年7月29日,台州地委、行署以〔1989〕27号文件上报省委、省政府《关于要求尽快认定台州地区行政中心转移方案的报告》。但紧接着,国家进入了治理整顿的阶段,建立中心城市、转移行政中心问题暂时搁置下来,浙江省委、省政府于1989年9月29日研究决策:“维持现状,暂不搬迁。”
上世纪90年代成功撤地建市。1992年春,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发表后,5月15日台州地委、行署以地委[1992]14号文件上报省委、省政府《关于确立台州中心城市及转移地区行政中心的报告》。当时根据国务院国发〔1993〕38号文件规定的设立地级市的5条标准:市区非农业人口25万人以上;市区工农业总产值30亿元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80%以上;市区国内生产总值25亿元以上;第三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35%以上,且超过第一产业;财政收入2亿元以上。对照这5条,省调查组调查提出的在椒、黄、路建立组合型城市,符合并大大超过了地级市所具备的5条标准;而当时的临海、黄岩、椒江三个县市,或者椒江加上路桥,均不可能在几年内达到这个标准。
1993年2月1日,台州地委扩大会议作出了《关于争取撤地建市、实行市管县体制的决议》,指出:撤地建市,实行市管县体制是台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从台州地区的现实状况看,撤销地区行署建制,建立中心城市,实行市管县体制的条件已具备,以椒江、黄岩、路桥组合城市为台州中心城市是完全可行的;完成撤地建市、实现市管县体制,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而艰巨的使命。地委扩大会议召开期间,到会300余人,地区各部、委、办局县处级以上干部,各县市四套班子一把手,分17组进行了讨论,经表决一致通过了《决议》。此后,浙江省委、省政府和台州地委、行署先后三次向民政部领导汇报了台州撤地建市问题。1993年6月19日,台州地委、行署以地委〔1993〕25号文件向省委、省政府上报《关于要求撤地建市、实行市管县体制的报告》,再由省委、省政府上报国务院。为此,民政部领导到台州实地进行了考察,并听取了台州地委、行署的汇报。应该说,台州撤地建市是经省、地领导多次向国家民政部汇报,并经民政部组织实地考察后而确定的,在这个过程中,出现过一些不同的利益诉求,我们抓住了机遇,克服了困难,也得到了民政部和省委、省政府的有力支持。
1994年8月22日,国务院以国函(1994)86号文件批复浙江省政府,同意台州地区撤地设市。9月2日,省政府以浙政发(1994)13号文件下达《关于撤销台州地区设立地级台州市的通知》。1994年10月12日,台州市委在椒江正式宣布椒江、黄岩、路桥3个区的区级机构正式运转。1995年1月10日,台州市成立大会在椒江隆重举行,标志着台州市掀开了历史的新篇章。
台州市市名的确定和行政中心的选址。对于台州市市名的确定和行政中心的选址,是一个吸取大多数人意见并权衡利弊的结果。一些同志有不同的意见这是正常的现象,也是热爱家乡的表现。那么,为什么将城市名称定名为“台州”呢?一是考虑了台州的历史沿革,当时台州已有1370年的历史,并且台州历来为郡、府、地区一级建制的名称,以“台州”命名反映了历史的继承性和延续性。二是考虑地域特点,台州区域内有台州湾、台州列岛等地理标志,以“台州”命名能使地名更加统一、能完整代表台州所属县市的一个地理概念。三是考虑大多数人的意见,从台州地区到台州市,沿用“台州”的名称易为各县市所共同接受,并且,在争取撤地建市的过程中,台州地委、行署历次向上报告均称要建立“台州市”。在争取撤地建市的过程中,老干部、老同志也一致提出要求,应以“台州”命名城市。
台州市的行政中心为什么选择在椒江呢?一是椒江有港口的优势。港口是对外开放的窗口,当时海门港是浙江省沿海中部和台州地区重要的水上门户,已于1989年获批对外轮开放,成为我国一类对外开放口岸。二是椒江风景优美。海门港作为灵江、永宁江、椒江流域出海口,拥有着美丽的海滨风貌;椒江城区有枫山、东山、腾云山、太和山、白云山、凤凰山、赤龙山、乌龟山和密布的河网,拥有秀丽的山川地貌;山海同城,环境十分优美。三是椒江北岸的章安,西汉昭帝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在此设立回浦县,是台州地区的发祥地。四是椒江有发达的商贸资源。历史上椒江被称做“小上海”,商贸发达,经济繁荣,第三产业容易拓展。五是椒江有良好的城市布局地形。将行政中心确定在白云山、赤龙山以西,并以此来推进核心区建设,在城市布局上框架容易拉开,腹地开阔,建设余地大;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建设条件好;可将新老城区连成一片。六是椒江有防洪涝的优势。由于行政中心靠近大海,洪水出海较快,洪涝灾害不易形成。
台州撤地建市过程中解决的难点。在台州撤地建市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许多难点问题,并逐步予以破解。一是三撤一建设三区问题。三撤,撤消台州地区、黄岩市和椒江市;一建,建台州市;设三区,设立椒江区、黄岩区和路桥区。与省内其他地级市相比,宁波、温州、绍兴、嘉兴、金华、舟山、丽水等撤地建市,都是在原地改市,而台州的情况要复杂得多,不但要撤消地区和两个县级市来新建台州市,而且还要实现从原地区的行政所在地临海到台州市的行政所在地椒江的搬迁。我们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统筹谋划,排除干扰,完成了三撤一建设三区工作。二是台州市名的确定与行政中心的选址问题。如上所述,这是一个吸取大多数人意见并权衡利弊的结果,最后确定了台州市的市名,并将行政中心定在椒江。三是简陋和不便的办公条件问题。由于原地委、行署机关和部门需要从临海搬迁到椒江,必须克服当时极差的办公条件。台州市四套班子及其办公室,均挤在椒江建设路的老海关大楼办公;市级机关、部门只能“各显神通”,有的租、有的借,有的所有人马搬过来,有的重要部门先搬迁,有的派出“先遣队”,都是边安顿边开展繁琐复杂的工作。由于绝大多数同志的家还在临海,椒江没有住房,每日、每周上下班,从椒江到临海来回赶,可以用“车水马龙”来形容当时的情景。即使有这样那样的不便,所有干部职工硬是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克服了困难,积极推进了各项工作。四是市区基础设施差的问题。当时,市区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十分薄弱:椒江市区淡水资源缺乏,居民饮水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当时的椒江街头,经常可以看到骑着自行车、挂着塑料桶去接山水、井水的居民,成为市区一道独特而令人感叹的风景;电力的正常供应也存在问题,有时拉电;交通道路跟不上需要,三区之间主要靠个体面包载客,道路狭窄而拥堵,城区通往乡村道路以砂石路为主,椒江口两岸没有大桥,只能依靠轮渡等等。正是通过撤地建市后市委、市政府的坚强决心,才不断提升了市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让台州中心城市旧貌换了新颜。五是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广电报社等社会事业滞后。行政中心所在地椒江的教育状况当时全市居中,市级机关的干部职工担忧子女教育,许多人将子女留在临海就读;文化事业发展滞后,文化设施落后。市区范围内没有像样的休闲广场,群体性体育活动和文娱活动很难开展。广播电视和报社等媒体由于需要新建或购买办公楼,只能暂时留在临海,滞后于市行政中心搬迁数年才最终落脚椒江。社会事业滞后的问题也是在撤地建市后逐步地予以了解决。六是财政收入少的问题。撤地建市后的1995年,台州市区的地方财政收入仅为4.27亿元,而当时要上马建设大环线、长潭水库供水工程等一大批基础设施建设,确实举步维艰。通过撤地建市后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不断壮大地方财政,才破解了这一难题。七是环境条件差的问题。撤地建市前,椒江城区的自来水水质差,有的水带有咸味;空气质量也极差,经常可以闻到化工恶臭和浓重的海腥味,椒江的岩头、外沙化工区,黄岩的江口化工区未整治前,椒江市区和黄岩江口周边恶臭不断,空气质量远远不如原地区所在地临海,饱受议论。撤地建市后通过屡次整治,最后市委、市政府痛下决心根治化工恶臭,才让市区的空气质量得到了根本性的改观。
三、撤地建市20年的巨大变化
(一)建立健全的政治体制。撤地建市后的1995年,台州市一届党代会、台州市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台州市一届政治协商会议等先后召开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共台州市委员会,台州市人大常委会,台州市人民政府市长、副市长,台州市政协常委会,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和台州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建立了健全的政治体制。20年来,产生了四届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为台州经济社会的发展构建了完整的政治体制框架,积极引导台州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朝着建成惠及全体台州人民的全面小康社会奋勇前进。在此基础上,先后推行了党代会常任制、民主恳谈、工资协商制度等创新载体,完善了基层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二)不断提升发展战略目标。撤地建市后,制定了《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了城市发展目标,提出把台州建设成为浙江中部沿海科工贸发达的现代化港口城市的战略构想,为台州城市化进程开启了新篇章。台州市历届党委、政府不断改革创新,扩展视野,对战略构想和战略决策进行调整和深化,不断提升台州市的发展战略目标。1997年,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实施三大工程,加快三大转变,实现二次腾飞”的战略决策。2000年,市委、市政府又确立了“发展大工业、开发大港口、构筑大交通、建设大城市”的战略,把台州定位于繁荣、文明、优美的现代化港口大城市。2003年,市委、市政府又提出把台州建设成为长三角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东南沿海现代化港口大城市和中国民营经济改革示范区等“三张名片”。2007年,市委、市政府作出实现“三个台州”的战略决策,提出要努力培育内生台州、大力建设海上台州、积极开发市外台州。2010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实施沿海开发、自主创新、城市群构建、民生优先等“四大战略”,努力建设“山海秀丽、富裕和谐”的新台州。20年来,市委、市政府一次次战略思想的调整和战略决策的改变,为台州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目标,推动了台州争取走在全省、全国的前列,一跃成为沿海经济发达城市。
(三)形成台州的中心城市。撤地建市后的20年来,椒江、黄岩、路桥三区一体化进程加快,中心城市的框架已经形成,台州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已由1993年的35平方公里扩大到2013年的116.19平方公里,台州市城市化率达到53.8%。1999年,《浙江省城市化总体规划》将台州市确定为浙江省城市化格局中的大城市和一级经济亚区中心。随着2011年,作为浙江省“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的14个产业集聚区之一的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成立,规划总面积约562.15平方公里,台州中心城市的地位已经确立,中心城市的市区朝着相向发展、融合发展、统筹发展和一体发展的方向一步步迈进。
(四)推进一批重点基础设施建设。撤地建市以来,台州市加强了水、电、路、港口等一批重点基础设施建设。从供水来看,以已经完成一期、二期建设的台州供水工程为代表的供水工程建设,有效缓解了台州南部的缺水问题;从电力来看,以三门核电厂、华能电厂等为代表的大型电厂建设,使台州成为华东地区重要的电力能源基地;从交通来看,甬台温铁路、甬台温高速公路、台金高速公路等一批重大交通工程的建成,金台铁路、沿海高速、新机场等一批重大交通工程的启动,使台州逐渐形成为浙东南的交通枢纽;从港口来看,头门港、大麦屿港等深水良港正大踏步推进建设,台州港“一港六区”的建设凸现了东南沿海现代化港口城市的新形象。20年来基础设施建设的强力推进,让台州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五)国民经济迅速发展。撤地建市掀起了台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篇章。20年来,台州从一个地图上找不到的城市逐渐跻身于全国城市GDP前50强,在2013年全国GDP前50强城市中,台州名位列第49位;在2013年中国城市综合实力分类排名中,台州列第46位。中心城市生产总值从1995年的120多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1138亿元,占全市的比重已由当初的32%提高到36%。同时,伴随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加快,三次产业比例已由1993年的22.6:50.5:26.9调整为2013年的6.8∶48.0∶45.2。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153.34亿元,财政总收入448.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37038元、16126元,分别比撤地建市前的1993年增长了16.7倍、33.5倍、9.4倍和6.59倍。撤地建市20年间,台州还获得了中国民营经济最具活力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国优秀创新型城市、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金融生态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中国12大品牌经济城市等38项国字号荣誉,并拥有了中国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中国缝制设备制造之都、国家级浙江化学原料药基地、中国再生金属之都、中国塑料日用品之都等30多个国字号生产基地,有78个工业产品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
(六)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撤地建市后,台州市以中国沿海改革开放先发地区的态势,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对外贸易节节攀升,2013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218.78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187.21亿美元,比1993年增长了130.8倍,台州也因此名列全国外贸竞争力第26位,并获得中国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中国水泵出口基地、中国鞋类出口基地、中国摩托车出口基地等一批国字号出口基地称号,台州的医药化学原料药、服装机械、家电及制冷配件、阀门、休闲用品礼品等等均成为全国重要的出口基地。对台交流先行先试, 2009年,玉环大麦屿港至台湾基隆港实现直航,成为长三角唯一的对台海上航线,同时,加快建设海峡两岸(玉环)商品交易物流中心;仙居台湾农民创业园、温岭浙台海洋产业投创中心的建设逐步推进,路桥正式成为浙江省海峡两岸小微金融创新合作试验区,大陈岛与台湾交流不断加强并申报了国家级海峡两岸交流合作基地。台州正在主动对接、积极融入上海,加强与舟山的合作,使上海自贸区、舟山群岛新区的开放举措延伸惠及台州。
(七)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撤地建市后,台州的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旅游、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显著的发展。科教兴市战略的实施,改变了台州科技事业的“短腿”现象,为台州市摘取了“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的桂冠,并进入浙江省首批创新型试点城市行列;建立了浙江大学台州研究院;目前,台州市共有省级企业研究院22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省级重点实验室8家,国家级创新示范企业3家,省级创新型示范(试点)企业49家,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378家,相比撤地建市前的1993年,科技事业经历了一个逐渐发展壮大的历程。通过构建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三大教育体系,教育事业尤其是高等教育成果丰硕,从撤地建市前的两所高校发展到台州学院、台州职业技术学院、台州科技职业学院、浙江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和台州广播电视大学等五所大专院校。文化事业一步步走向繁荣,撤地建市后新建的台州市图书馆、博物馆、文化艺术中心等一批文化基础设施,已成为中心城市的文化地标,报业、广电先后成立了传媒集团,基层文化俱乐部、文化广场更是遍布城乡,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彩;撤地建市后,全市已拥有1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国清寺、临海古城墙、桃渚等10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体育事业也取得了突破,撤地建市后新建了设施完备的市体育中心等一批大型体育场馆,成功举办了第十三届省运会以及各类国家级比赛,国家网球训练基地、国家藤球训练基地等国家级训练基地先后落户台州。卫生事业发展迅速,改变了撤地建市前台州三级甲等医院空白的落后状况,台州医院、台州市中心医院先后获得三甲医院,温岭中医院获得三甲中医院,截止到2013年末,台州市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096家,是改革开放前的5倍。旅游业作为新兴产业而崛起,2006年台州市获得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称号,撤地建市后,台州市海洋世界、临海江南长城旅游区、天台山风景名胜区、仙居风景名胜区、温岭长屿硐天、玉环大鹿岛景区获得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AAAA级旅游区称号。社会保障网络日益健全,到2013年末,台州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61万人、122.32万人、219.15万人、76.94万人和89.53万人,231.67万人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33.57万被征地农民参加农村养老保险,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保人数442.54万人,参合率99.78%,这些数据均为撤地建市前的数倍甚至数十倍。
(八)有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撤地建市后,台州市积极推进生态市建设,2010年专门出台了《中共台州市委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着力解决污染问题。通过化工恶臭整治、水环境治理、垃圾集中整治、土壤重金属超标整治以及“血铅事件”引发的环境专项整治,临海水洋、黄岩江口以及椒江岩头、外沙化工区的搬迁和转型,都使台州生态环境发生了可喜的变化。2005年,台州被评为首届中国十佳宜居城市;2013年,台州一度跃居全国空气质量较好城市第四名。“五水共治”正成为本届党委、政府的工作重中之重,以此为核心,推进产业转型走绿色发展之路,通过铁腕治污还市民蓝天碧水,倡导低碳生活共建生态家园,打造了“山海秀丽、富裕和谐”的生态台州。
(九)积极维护社会稳定。撤地建市后,针对社会治安、经济案件、生产安全以及人民内部矛盾等方面出现的问题,台州市开展了严打整治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1996年,市委作出了关于全面开展依法治市的决定;2004年,市委正式作出了建设“平安台州”、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决策。通过完善社会应急系统,构建大调解体系,形成立体动态防控体系,建立健全了平安台州建设科学有效的体制机制,不断推进“平安台州”和“法制台州”建设,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实现了社会治安状况的明显好转,提升了安全生产监管和公共安全应急能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2013年,我市平安建设知晓率、党政重视率和公众安全感满意率等“三率”综合指数在全省综治考评中排名第一,有九成居民对社会治安状况表示满意。撤地建市20年来,我市加强外来暂住人口管理工作被列入全国十大综治成果,台州也是全国第一批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同时,台州清理民事积案制度、破解综治执行难、推行司法救助基金、应急处置五项机制建设等项工作均走在了全省前列。台州还三次蝉联全国双拥模范城、四次蝉联全省双拥模范城。
(十)增强对台州市认同感与归属感。撤地建市之前,由于台州市知名度不高,部分群众对台州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不足。撤地建市20年来,台州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五个建设齐头并进,撤地建市的好处已被广大干部群众所普遍认同。随着台州市区相向融合的速度进一步加快,台州一体化发展的强力推进,对大台州和台州中心城市的认同感、归属感已大大增强。同时,台州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不断提升,台州市对外交往的不断增加,台州市对外宣传的不断增强,台州市制造业产品和金融服务企业的不断提升,这一切,都较好地树立了台州的城市形象,提高了台州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逐步在台州全体市民心中形成了以台州为荣、以做台州人而自豪的普遍情绪。共打台州牌、共商台州事,消除心理上的隔阂,增进文化上的求同,促进经济上的紧密联系,形成区域内交通等基础设施上的快速联结,构筑公共服务的全覆盖,都强化了广大干部群众对中心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大台州和台州中心城市的理念已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充分树立。
撤地建市20年沧桑巨变,留给我们许多美好的记忆,也证明了一个道理,台州因改革而生,因改革而兴,因改革而富,今后,也只有紧紧抓住改革才能有效地激发发展活力,创新发展动力。放眼未来,让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在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改革创新、克难奋进、实干争先,紧密结合台州实际,抓改革、促转型、治环境、惠民生,为进一步发展新台州、建设新台州而努力。最近,市委作出了《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描绘了我市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为全面深化改革吹响了号角、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在全面总结台州改革开放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继续解放思想,抢抓机遇,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努力实现台州经济社会再次腾飞。

(作者系:原中共台州地委副书记、台州地区行政公署专员、台州市党史学会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