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史志研究 >>史海钩沉

台州中秋“俗重十六”考

发布日期:2014-09-03 17:00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台州地方志

最近友人问我台州中秋为何“俗重十六”?因对台州民俗素乏研究,故一时语塞。偶阅2010年第5期《台州学院学报》,发现其中有临海市委宣传部卢如平部长撰写的《台州元宵中秋特别风俗考证》一文,文中详细列举了关于台州元宵中秋节俗起源的二十种传说,可谓是集台州元宵中秋传说之大成。使人既琳琅满目,又获益良多。根据胡适先生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学术原则,促使我花些仔细功夫,搜集史料,小心求证,以求探索还原台州中秋“俗重十六”的真正源流。

   经多方搜集史料和仔细思考,台州中秋“俗重十六”的“中秋路线图”,在我脑海中渐趋清晰。故赘述如下:

 

一、中秋犹如小长假,八月十六过中秋,唐宋即有,非台州独有

   

中秋节是八月里最重要的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又因处于仲秋之月,故也称“仲秋”。源于周代秋分祭月之俗,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与祭月活动。《周礼·春官·籥章》:“中秋夜迎寒,亦如之。”《[雍正]浙江通志》卷九十引《周禮·夏官》:“中春教振旅,中夏教茇舍,中秋教治兵,中冬教大閲。”据叶大兵、乌丙安编著的《中国风俗辞典》载,中秋节汉代已具雏形,时在立秋日。晋唐间风行于全国,北宋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

从宋蒲积中(四川眉山人)所编《岁时杂咏·中秋》(四库本)诗歌看,唐代杜甫、王建等诗人均作有中秋诗歌。中秋如今小长假,始于八月十三,终于八月十七,前后历时五天;最早从十一即开始赏月。唐王建《和元郎中从八月十一至十五夜五首》诗云:

半秋初入中旬夜,已向阶前守月明;从未圆时看却好,一分一见傍轮生。

乱云遮却台月,不许交依次第看;莫谓诗家先见镜,被它笼与作艰难。

今夜月明昨夜,新添桂树近东枝;立多地湿舁床坐,看过墙西寸寸迟。

月似圆来色渐凝,玉盘盛水欲侵棱;夜深尽放佳人醉,直到天明不炷灯。

合望月时长望月,分明不得似今年;仰五夜中立,从未团圆直到圆。

 

王建这五首诗从八月十一至十五中秋夜,细微观察了“从未团圆直到圆”的赏月过程。诗圣杜甫则选取八月十四至十七,分作《中秋夜月二首》《十六夜翫月》《十七夜對月》四首五律诗歌,以抒发诗圣的赏月观感:

中秋夜月二首

满目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

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十六夜玩月

旧挹金波爽,皆传玉露秋;关山随地阔,河汉近人流;

谷口樵归唱,孤城笛起愁;巴童浑又寝,半夜有行舟。

十七夜对月

秋月仍圆夜,江村独老身;卷帘还照客,倚杖更随人;

光射潜虬动,翻宿鸟频;茅茨依橘柚,清切露华新。

 

由上可知,中秋节虽是八月十五,但其犹如小长假,是个过程。称八月十六为中秋亦有之。唐代诗人张籍《祭退之》诗句有云:“公因同归还,居处隔一坊;中秋十六夜,魄圆天差晴《张司业集》卷一”由此可知:八月十六为中秋,自唐即有;并非台州独有。

 

二、台州及各地均有八月十六为中秋之例

 

明曹学佺《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六十二《明诗次集》九十六载明代诗人罗荣《仲秋十六夜发榆之南》诗云:“日暮官途马足轻,萧萧凉籁逼人清;蒹葭水郭鳬鹥梦,篱落田家蟋蟀声;小堡铜刁持夜警,远氓皮事宵征;月华光满浑如昨,万里江山仰大明。”罗荣字志仁,福建古田人。弘治庚戌进士,授户部主事,历员外郎中,擢参议广东,以剿寇功迁参政,寻转其司布政使,调贵州,卒于官。荣居官以才敏著,性长厚爱人,乡人虽微贱,必接以礼。古田旧无城,荣为参政时,上议创筑,至今邑人德焉。罗荣诗题“仲秋十六夜”,即中秋十六夜。明正德三年(1508)进士冯裕亦作有《八月十四日夜月》《十五夜月》《十六夜月》三首五律中秋赏月诗歌(载明石存礼、冯裕等所编《海岱会集》卷六):

 

八月十四日夜月

别墅中秋近,天空月转;逾弦皎洁,隔望欠纤毫;

玉镜涵蟾影,金波漾海涛;嫦娥许再会,永夜醉香醪。

十五夜月

净扫茅亭坐,溪山度晚风;云开三极北,月满九秋中;

丹桂霓裳曲,清樽鹤发翁;古今吟赏兴,谁似庾楼雄。

十六夜月

仲秋十六夜,月出照清淄;素魄光无减,冰轮上较迟;

影随云汉下,凉逐海风吹;逸兴应难尽,歌送酒 

 

冯裕(14791545),字伯顺,号闾山,原籍山东临朐县仁寿乡(今盘阳一带),其远祖曾因戍边迁籍广宁(今辽宁省北镇县),裕成名后复籍临朐。明正德三年(1508)考取进士,累迁贵州按察司副使。旧志称其“官抗直,有裁断”,且不谋身家,不讨好他人。致仕归家后,与挚友8人结“海岱诗社”,诗作合辑为《海岱会集》。魏允贞在《海岱会集序》中称其诗“异乎今君子诗矣”。上三首五律中秋咏月诗即载其所编《海岱会集》(四库本)卷六。“仲秋十六夜”,同上诗一样,即中秋十六夜。

那台州中秋八月十六诗歌何时出现于台州呢?            

                  

                     台州仙居中秋赏月绝胜处—景星望月


据笔者所知,最早是南宋王洋《东牟集》卷六《和曽宏父约八月十六日看月》诗:“海上群仙锦旋,舞余掷出紫金盘;人心自爱休分别,未必全输昨夜看。

王洋(10871154),字符渤,山阳人。原籍东牟(今山东蓬莱),省试第二名,宣和六年(1124年)甲辰科进士。绍兴元年(1131年),秘书省正字,历官校书郎、吏部员外郎、起居舍人,知制诰。晚年任鄱阳太守。因洪皓事被免职,改知邵武军,十七年,知饶州,不久罢官。隐居信州,住所有荷花,故自号王南池。二十三年(1153)十二月卒。其子王易祖辑其文为《东牟集》三十卷(《四库全书》编《东牟集》十四卷)。

曾惇字宏父,曾纡之子,建昌(今属辽宁葫芦岛市)人。绍兴中,守台州,黄州。十八年(1148),知镇江府。二十六年(1156),知光州。著有《曾宏父诗词》一卷,作于台州,并刊于台州郡斋。《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二著录,今不传。《[嘉定]赤城志》卷九载曾惇“绍兴十六年(1146)四月十七日知(台州),十八年(1148)五月二七日替,有诗集刊于郡斋”。清代朱彝尊《曝书亭集》卷四十三《石刻鋪敘跋》称曾惇“绍兴十三年(1143),以右朝散郎知台州府事”,误甚;惟称曾惇“其以字称者,避光宗讳也”;确为的论。

曾惇知台州时,王洋作有《送曾宏甫守天台》诗:“莫作阳关堕泪声,丹丘胜事要君听;兴公赋里云霞赤,子美诗中岛屿青;天近岂无宣室召,地偏犹有草堂灵;銮坡飞上勤回首,记取来游旧客星。”“记取来游旧客星”;观其诗意,王洋游寓过台州。又观王洋《和曽宏父约八月十六日看月》诗意,是与曾惇相约八月十六中秋节海上观月。“未必全输昨夜看”,说明王洋八月十五亦在台州。此诗当作于绍兴十六年至十七年间。曾惇亦作有八月十六中秋观月词《水龙吟》:“去年看月诗成,援毫曾寄鄞江守。流传乐府,惭非宾客,竹枝杨柳。今岁江楼,载勤歌扇,青蛾应奏。况铃斋初驻,凉生燕寝,有香雾凝清昼。遥想十洲三岛,对冰轮、寒光依旧。主人来自,清都碧落,天香满袖。寄语嫦娥,剩留清照,时为公寿。恐明光诏下,翩然归去,试为霖手。”这是目前所见最早的台州八月十六中秋观月诗词。

    此外各地亦有八月十六中秋赏月的习俗。宋韓琦《安陽集》卷十六《辛亥八月十六日社始月望》诗云“中秋不必拘三五,惟望方月正圆;巳荐社肹蠁,始开宾席对婵娟;清光自喜今宵满,俗会从输一日先;乐事几去为风雨,破直须欢饮倍常年。

 

台州海上明月共潮生

韩琦 10081075),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北宋政治家、名将。与范仲淹共同防御西夏,名重一时,时称“韩范”。著有《安阳集》。熙宁四年(1071),韩琦作《辛亥八月十六日社始月望》诗云“中秋不必拘三五,惟望方月正圆”;正是说明了中秋节不必拘泥于八月十五,八月十六亦是中秋节。

曾几(1084—1166)是陆游老师,于绍兴二十六年(1156)三月知台州。《[嘉定]赤城志》卷九载“曾几三月二十三知(台州)”,至翌年“九月再召”,在任共年半左右,“政尚简静,有诗集(《茶山集》)刊于郡斋”。其诗集《茶山集》卷六有《癸未八月十四日至十六夜月色皆佳》诗云:“年年岁岁望中秋,岁岁年年雾雨愁;凉月风光三夜好,老夫怀抱一生休;明时谅费银河洗,缺处应须玉斧修;京洛胡尘满人眼,不知能似浙江否?”此诗系曾几隆兴元年(1163)致仕在江西老家赣州后所作,是年中秋节,从八月十四至十六,均皓月临空,月色绝佳,联想南方还处于南宋的正朔之中,而北方则生活在金人的统治之下,不知北方中秋节是否能像南宋首都临安地浙江一样热闹。曾几爱国之情跃然纸上。

  南宋义乌籍诗人喻良能之《香山集》卷六《八月十六夜月》诗云:“一更山吐月,万里湛虚明;聊当中秋色,堪欣此夜情;西风金盏侧,香雾玉簪横;却忆青莲语,寒鸦栖复惊。

喻良能(11201205),字叔奇,号锦园,人称“香山先生”,义乌人。绍兴二十七年(1157)进士,任广德县尉。乾道三年(1167),升越州(今绍兴)通判。乾道七年(1171),喻良能向孝宗皇帝进呈《忠义传》,人物起战国王蜀,终五代孙晟,入传190人,共20卷。请予“颁之武学,授之将帅”。受到孝宗赞赏。乾道九年(1173),出任容州知州。旋改知处州(今丽水)。以工部郎官致仕。著有《香山集》。“一更山吐月,万里湛虚明;聊当中秋色,堪欣此夜情”;由诗可知,喻良能亦以八月十六为中秋。

有南宋“东南文章大家”之誉的奉化戴表元,其《剡源文集》卷十《八月十六日张园玩月诗序》略云:斯人之居斯世,虽学道不可以过劳,于是乎必有时节,燕游咏歌之乐,以节适其筋骸,而调其血气,其尽游之乐,非之乎,山林闲,旷野之处,则不畅固,亦有因劳而求乐,未乐而反劳者矣……而春气喧浊,不如秋清。故自古骚人逸士,以中秋玩月,为四时乐游之最……大戊戌岁八月十五夜,望舒掩其明者阙焉,乃以次夕合燕于君子轩之圃……”戴表元认为:人活在世间,不可过于劳累,必定要安排时间去休闲,以活络经脉,调节血气:但一年中可以休闲之季节,也不过是春秋二季,“而春气喧浊,不如秋清。故自古骚人逸士,以中秋玩月,为四时乐游之最”。故于大徳二年(1298)八月十六中秋夜遂与友人,“合燕于君子轩之圃”。其《剡源文集》卷二十七有《八月十六张园翫月得一字》诗,又选八月十六为中秋节。诗云:“明河荡残云,清海收晚日;婆娑林端月,为我良久出;洗杯问劳苦,天女笑肸肸;月行虚空中,万古无损失;且可娱今宵,勿复思昨日;歌情天水遥,坐影入树密;嗔醒有微酒,徼诗或呼笔;仲容欢入林,怀祖娇在膝;初犹整裘褐,久乃忘冠栉;趋锵翻奕盘,笑傲惊帐室;宁来共喧呶,不许私暇逸;蚩蚩复扰扰,醉态不可一;情知此月下,此乐世无匹月光本天性,清莹本其质;动定极涵,声沈转萧瑟;忙寄醉语,悟迟巳难述。”戴表元认为:不要管八月十五,还是八月十六,都是中秋节;故云“且可娱今宵,勿复思昨日”!

清代金石大家、著名学者阮元《揅经室集·续集》卷九有《以八月十六日为中秋》诗云:“雨余昨夜无明月,三五佳时室上楼;忽计今宵月才望,正该十六作中秋”阮元“忽计今宵月才望,正该十六作中秋”诗意,与宋代名将韩琦“中秋不必拘三五,惟望时方月正圆”《辛亥八月十六日社始月望》诗意同出一辙;阮元在《以八月十六日为中秋》诗后自注:“凡中秋十五无月,而望在十六者,正宜以十六为中秋”这说明以八月十六为中秋节,自古各地亦然。

 

三、台州中秋“俗重十六”起源清初

又有同仁相告,说临海新出一书名《临海揽要》,主要介绍临海历史文化名城简况。问我“揽要”之名,是否有误。我说,按常义理解,应是“览要”之疏误。览者,眼观也;如明天台范理之《天台要览》;揽者,手半抱也;如“揽腰”之谓也。按网络语言理解,就难以所知了。如“粉丝”,今人皆知意为某种事物的迷恋者;如在数十年前,大家就会茫然无知。也许是推陈出新的一种创意吧。

同仁又说《临海揽要》称台州八月十六中秋,是因为元末明初方国珍事母极孝,起事后据有庆元(今宁波,包括舟山)、台州、温州、三州之地,其母亡故,方国珍非常悲痛,为纪念其母,遂改八月十五中秋为十六,后相沿成俗。

经考,台州中秋方国珍孝母改节一说,民间虽存在此说,其实此与明秦鸣雷孝母改节说一样,同为南宋宁波史氏孝母改节说的“台州版”而已。据《[光绪]鄞县志·岁时民俗》云:“八月十五之中秋,天下皆然;惟四明则以十六为中秋,以中秋竞龙舟。相传史越王(浩)母夫人以十六日生,故易是日为佳节;遂以龙舟娱其亲,俗竟因之不改。”查明《[万历]黄岩县志》与《[嘉靖]太平(温岭)县志》,均无台州中秋方国珍孝母改节说之记载;《[万历]黄岩县志》连方国珍亦未列传。又查明宋濂所撰《方国珍神道碑铭》,亦无记载此说。曾贵为方国珍主要谋士的黄岩刘仁本,如果有方国珍孝母中秋改节之事,百行孝为先,作为军师刘仁本,不可能不提及此事。然其诗文集《羽庭集》卷三有《中秋游东湖登霞屿寺》、《中秋夜舟泊海门金鳌山翫月》、《中秋南楼赏月分韵得天字》三首中秋咏月诗,无一语及此事;更无以十六为中秋一事。因其《羽庭集》只编入四库,今尚未出版,常人难见,故录于下,以资佐证:

中秋游东湖登霞屿寺

东钱湖上值中秋,载酒吟诗作胜游;一色水天涵万象,四时风月属群鸥;

冯夷漫奏霓裳曲,太乙还乘莲叶舟;中有补陀霞屿寺,玲珑楼阁似瀛洲。

中秋夜舟泊海门金鳌山玩月

秋律平分夜气清,潮来月向海门生,眼明玉兔空中下,人在金鳌背上行;

一色冰田逾万顷,九天风露欲三更;恍然坐我蓬瀛底,何处有人吹凤笙?

中秋南楼赏月分韵得天字

今夕中秋月向圆,南楼开宴问婵娟;山河缺处无多影,风雨妨时已十年;

坐客总夸攀桂子,素娥曾记写花笺;更深十二阑干外,一色琼瑶万里天;

壬寅八月十七夜,月湖上泛舟玩月,望后秋高月尚圆,湖光倒浸水中天;

蟾蜍漫窃娥药,舴艋轻浮太乙莲;万里山河微影动,几番烽火捷音传;

 十洲三岛蓬莱近,贺监风流独怅然!

上述三诗,一三两首描述在宁波度中秋之事;第二首是描述在台州章安金鳌山中秋临江赏月之事;又一二首是写八月十五,第三首是写八月十七,独无八月十六之诗。刘仁本第三首中秋咏月诗云“山河缺处无多影,风雨妨时已十年”;从至正十四年(1354),方国珍统辖台温,刘仁本应聘为幕僚,辅助方国珍创立基业。至至正二十四年(1364)前后正是十年,可见刘仁本第三首中秋咏月诗作于是年八月十七。二十七年(1367)十二月,朱元璋遣将朱亮祖攻占温州,擒刘仁本。次年(1368)三月,被朱元璋鞭背溃烂而死。晚清黄岩学者王棻《台学统》评曰:“戎马倥偬之时,独能笃志儒修,振兴文教……其文采风流亦足辉映千古矣。”

明洪武元年(1368)十二月,方国珍使其子方完奉表乞降,后移居(软禁)于南京,其十余万部属亦被整编分散于四方。洪武七年(1374)三月方国珍卒,亦不能叶落归根,魂归故里;而葬于南京城东20里玉山之源。方国珍临终前曾“尝属诸子曰:‘我即死,毋归葬海滨。主上遇我过厚,可求京城外之地埋焉,且使后人习于礼义。’及是,卜城东二十里玉山之原,惟食。礼部为奏请,上欣然可之(宋濂:《方国珍神道碑铭》)。”方国珍深知朱元璋心性多疑,不会放过自己,故告诫诸子,死后不得归葬故里,可就南京城外觅地安葬。这样才保全了自己的生前身后名。试想,方国珍连选择葬地,宋濂撰写《神道碑铭》,都要朱元璋亲自批准。宁波、台州、温州三府,假使真有方国珍孝母改节中秋之俗,朱元璋能不废除吗?这是起码的历史常识!由上可见:此说之虚;台州中秋方国珍与秦鸣雷孝母改节说,即源于南宋越王、宁波史浩孝母中秋改节说。

其实,南宋越王、宁波史浩孝母中秋改节说与史实并不相符。据史悠清、史济恂《鄞东上水横街史氏支谱》(民国三十六年木活字本)载:史浩母亲洪氏生于元丰七年(1084)甲子正月初七,卒于乾道六年(1170)六月二十二日转引自骆巧凤《家谱:补充订正史实的特殊档案》;载2008年第1期《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真是与宁波八月十六中秋节“风马牛不相及”!

那台州中秋“俗重十六”始于何时呢?

查《[嘉靖]浙江通志》、明谢铎《赤城新志》、《[嘉靖]太平县志》、《[万历]黄岩县志》、《[康熙]浙江通志》、《[康熙]天台县志》等省府县志,不仅均无台州中秋“俗重十六”之记载,就连岁时风俗亦无记载。这说明有明一代,均无台州中秋“俗重十六”之记载。目前能查到此记载的是《[雍正]浙江通志》。其卷一百《风俗》中引《台州府志》,不仅记载了台州的礼仪民俗,而且还非常难得记载了台州的岁时节日民俗。全文如下:

《台州府志》:○元旦,长幼夙兴拜天地宗祖,因相庆贺。○元宵,张灯五日,俗以十四日为重。室内皆燃灯,妇女行百步以去病。○清明,采菁草杂米为饵,谓之寒食。家无贫富,必携酒祭墓,且插柳于门,或簪之,谓之驱香。九娘,盖指螫虫云。○四月八日,浮屠于是日浴佛,人家取乌相叶染饭,作青色以相馈,谓之送乌饭。○立夏,拭为薄饼,裹肉啖之,谓之醉夏。○六月六日,各晒衣与书籍,老者食鸡粥,谓时极阴,以补阳云。○中秋,玩月酌酒,俗以十六日为重。犹元宵之重十四也。○腊月二十四日,扫屋尘,谓之除残。星夜祀灶,谓送神上天。○除夕,先期备牲醴祭赛天地,是夕祭祖,饮余分岁,或燃灯达旦。又谓守岁云(《[雍正]浙江通志卷一百风俗风俗》)。

明清浙江共修过三部省志,(一)明《[嘉靖]浙江通志》创修于嘉靖三十年(1551),嘉靖四十年(1561)成书,同年刊行。由浙江总督胡宗宪修,武进薛应旂总理纂辑,后人称“薛志”,是官修浙江省志的创始。(二)清《[康熙]浙江通志》,康熙二十二年(1683),由浙江总督赵士麟、巡抚王国安倡议续修通志,仅数月成书。仅五十卷,首一卷,次年付刻成书。(三)《[雍正]浙江通志》是迄今为止浙江省体例最完整的一部省志。全志分54门280卷,《四库总目提要》称该志“视他志体例特善”。此志自清雍正九年(1731)开局编纂,先后四任浙江总督主其事,至雍正十三年(1735)历时五年成书。乾隆元年(1736),总督嵇曾筠具表进呈朝廷,《四库全书》据此原刊本予以收录。而台州中秋“俗重十六”之民俗正是赖此以存。关键是《[雍正]浙江通志》所引是哪一部《台州府志》呢?

据台州学界耆宿、临海博物馆丁伋老先生《台州方志述略》(台州地方志办公室编)载:明代曾编纂两部《台州府志》,一部是王宗沐编纂的《[嘉靖]台州府志》;另一部是明末烈士陈函辉编纂的《[崇祯]台州府志》;这两部《台州府志》经明末战火离乱,早已不存。清康熙间,临海冯甦、洪若皋等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曾编过《[康熙]台州府志》十八卷;后康熙六十年(1721),张联元任台州知府时,又续四十年,亦名《[康熙]台州府志》,翌年刊行。今所指《[康熙]台州府志》,即是此书。据此,《[雍正]浙江通志》所引《台州府志》即为此书。《[康熙]台州府志》所载台州中秋“俗重十六”,为台州史志的最早记载。这亦说明台州中秋“俗重十六”源于清初康熙年间。

 

四、台州中秋“俗重十六”,反映了清初浙东“怀明国殇,勿忘华夏”的意蕴

 

说台州中秋“俗重十六”,反映了清初浙东思明之国殇,“勿忘华夏”的思绪,这主要原因有二:

(一)而清初形成的台州中秋“俗重十六”,正是清初“反清复明”斗争的体现。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攻克北京,崇祯帝自缢煤山,史称“甲申之变”;作为统一的大明王朝宣告终结。由此,揭开了长达二十年的南明抗清斗争史的帷幕。随着南京福王政权的覆亡,清军所克之地,烧杀掳掠,扬州三日,嘉定十屠,东南迁海等暴政,江南抗清斗争如火如荼。当时,浙东各地的反清运动风起云涌,成为抗清的前沿。

东阳张国维、临海陈函辉、黄岩柯夏卿认为,时急需请寓居台州的鲁王朱以海监国。清顺治二年(1645年)闰六月鲁王朱以海自台州来到绍兴监国,直至顺治九年(1652)三月,鲁王取消监国称号。前后长达七年,宁波、台州等地抗清志士迭出,著名的有宁波钱肃乐、张煌言、黄宗羲、台州陈函辉、柯夏卿,舟山张名振(南京人,长期在舟山)等均是铁血抗清之志士。

陈函辉绍兴兵败哭入临海云峰,作《绝命词》十首,带着“徒惭赤手擎天,惟见白虹贯日”之遗憾,自缢于证道寺。实践了“生为大明人,死为大明鬼”的誓言。

张名振作为鲁王的主要军事将领,鲁王监国初即相随抗清前后九年,与张煌言等领兵三入长江,三克舟山,期望收复明朝失地,均因兵力单弱,无功而返;后殁于军。张煌言作《哭定西侯墓》诗云:“牙琴碎后不胜愁,絮酒新浇土一杯。冢上麒麟哪入画?江前鸿雁已分俦。知群遗恨犹瞠目,似我孤忠敢掉头?来岁东风寒食节,可能重到剪青楸!

张煌言在抗击清兵十九年战斗生涯中,出生入死,辗战千里,三渡闽江,四入长江。战功显赫。他被俘后,不为官禄引诱,誓不招降,就义前,赋《绝命诗》一首:“我年适五九,偏逢九月七。大厦已不支,成仁万事毕。”临刑时,宁“坐而受刃”,拒“跪而受戮”。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赐谥号“忠烈”。

黄宗羲、柯夏卿虽未似陈函辉等烈士,但均隐居不仕。黄宗羲隐居潜心著述,终成浙学一代宗师。柯夏卿则隐居黄岩横街,主持息林诗社,与息林诗社十二子赋诗寄情,怀念故国。

正因为清初抗浙东清斗争风起云涌,因传统中秋节日是古今约定俗成的八月十五,而台州、宁波、舟山“俗重十六”,其解读应为中秋月是“初明”,十六是“复明”,故台州、宁波、舟山“俗重十六”;这正是清初“反清复明”斗争的体现。

(二)康熙间中秋“俗重十六”形成,反映了清初浙东遗民“怀明国殇,勿忘华夏”的意蕴。

自清康熙间三藩乱后,国内抗清斗争逐渐平息。社会开始进入“康乾盛世”,此时的中秋“俗重十六”,由原先的“反清复明”斗争体现,转为清初浙东遗民怀明之国殇,“勿忘华夏”的意蕴。其民俗上主要表现为三月十九崇祯帝罹难日,被奉为“太阳日”。故台州宁波、舟山“俗重十六”之意蕴,亦得以佐证。

1925年3月15日,鲁迅先生在给傅筑夫、梁绳祎信中提及:“中国人至今未脱原始思想,的确尚有新神话发生,譬如‘日’之神话,《山海经》中有之,但吾乡(绍兴)皆谓太阳之生日为三月十九日,此非小说,非童话,实亦神话,因众皆信之也(《致傅筑夫、梁绳》,《鲁迅全集》第九册)。”三月十九日正是崇祯帝自缢煤山之日,将三月十九日作为“太阳日”之习俗在东南沿海普遍存在。尤以浙东沿海为盛,是日绍兴,“家家户户在门口插上蜡烛,妇女三五成群,念佛宿山。此风以绍兴地区为盛(姜彬《稻作文化与江南民俗》,上海文艺出版社)。

温州亦有太阳日风俗,《浙江风俗简志·温州篇》载“民间相传,三月十九为太阳生日。经考查,实则为明思宗(崇祯帝)殉国日,平阳一带妇女在这天拜经持斋。

杭州则信朱天菩萨(即太阳菩萨)。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编)》载:“杭州人无论男女老幼,莫不崇信朱天菩萨。每当四月二十三、二十四诞日,满城香火供奉,盛极一时。庙亦遍城皆是,而皆附设于他庙,无一独立者。妇孺尤信仰,四月内必茹素斋戒,谓之朱天素。夷考佛经、《封神》,皆无此菩萨,而又独为杭州所有,异哉!或谓朱天者,谓诸天也,其说不足信。殆清初,遗民追念胜朝,托名崇祀,其说或稍近欤?按民间流行讽诵之《太阳经》,即追念明故帝也

宁波舟山亦有此俗。《[光绪]鄞县志·卷二·风俗》载:“三月十九日,鄞俗以为太阳生日,各寺庙设醮诵经。新增。案《玉芝堂谈荟》十一月十九日日光天子生,《时宪书》亦同,独吾乡在三月十九日。

《[民国]定海县志》第五册《方俗志》载:“三月十九日,各寺庙设醮诵经。相传为明朝国难日,讳之曰太阳生日。俗传《太阳经》:太阳明明朱光佛,三月十九午时生,家家户户点红灯等语。朱即明之国姓也。

台湾亦有此俗。《[民国]台南县志》则在民间仪式方面记载得较详:“太阳公生(十九日),此日是‘太阳神诞’。家家户户于早晨,在庭前向东方设置香案,上置拜具一式,前列糕制小型猪九只、羊十六只为祭品,于是妇女们点烛焚香,望太阳礼祭。究其由来,据说在清统治下的明之遗民,假借太阳诞辰的美名,遥祭大明崇祯皇帝于此日,在煤山吊槐树殉难之遗俗,一直留传讫今,已有二百余年(引丁世良,赵放:《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东卷下)》)。

《台南市志》(1983年铅印本):“(三月)十九日,传为太阳诞辰,实为明思宗殉国日也。以面制豚羊,豚九头,羊十六头,象征太牢之礼,望东祭之。家家点灯,欲其明也。盖遗民怀故国,借以寄思,历久遂成俗(引同上)。

中国古俗即有太阳神信仰,又称太阳菩萨。因朱元璋初起事时,曾加入明教(白莲教),日月为明,故国号“大明”。清初因明崇祯帝罹难,为避免清廷追究,故俗称太阳菩萨,朱天菩萨。由此可知,太阳日在清代为追思崇祯帝罹难之纪念日,遗民为避清廷追究,即以信奉太阳神为名,实则以寄托思明之哀思。据此,台州、宁波、舟山等地中秋“俗重十六”,亦与“怀明国殇,勿忘华夏”同此理也!1939年,周恩来同志回故乡绍兴,曾书绍兴沈复生诗“山中岁月纪春王,颁诏何须辨鲁唐?此日甲兵栖越纽,相期铙吹渡钱塘。檄传英霍军威远,势压杭嘉士气扬。成败区区君莫问,中华终竟属炎黄”条幅;以赠天台曹天风。“颁诏何须辨鲁唐”,即借用鲁王唐王互不相容、同室操戈的历史典故,以说明只有搞好团结,坚持统一战线,坚持抗日,中华大地终究属于炎黄子孙!

当今亦应与时俱进,从清初的“怀明国殇,勿忘华夏”,到今天的“振兴中华,圆梦中国”;台州、宁波、舟山等地中秋“俗重十六”,又频添了21世纪的新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