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史志研究 >>史海钩沉

明代万历水军将领——季金的行迹考察

发布日期:2014-07-29 15:54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台州地方志

容摘要

    本人考察壬辰倭乱时期,明水军将领季金全貌工作的一环,调查了韩半岛和中国大陆各地保留的季金遗址、朝鲜文士和季金酬唱的诗文,并集中分析。

    季金出身于松门军人世家,于明隆庆二年武科及第,朝鲜丁酉再乱时,作为统领浙直水兵游击将军来到韩半岛,立功升都督佥事,在浙江作为抗日爱国将领而驰名。在松门虎坑凤冠岩上留有季金的墓和牌坊石柱,《石曲季氏重修宗谱》留有遗像。

    韩半岛留有记载季金的碑石及遗址。保宁鰲川是忠淸水营所在地,季金曾驻此地,1598年立《季公淸德碑》。全罗道古今岛是统制营所在地,季金、李舜臣共同驻防此地。1598年(宣祖31年)9月,季金与陈璘一起建关王庙,后改忠武祠。1599年明万世德率文武将吏立《釜山平倭碑铭》,亦记季金之名。

    朝鲜文士与季金推心置腹、酬唱诗歌。白振南是古今岛李舜臣营幕的文士,白所见的季金,在战场上勇猛作战,平时体恤爱民,且像一位才华卓越的诗人,是位儒将。文士尹光啓说,是季金消灭了在千里汪洋上弥漫的妖气,再迎太平的喜悦。

    朝鲜宣祖称颂季金“露梁之战,先登力击,贼之败遁,皆大人之功也。”

    壬辰倭乱是涉及东北亚三国的战争,明代万历二十年(1592)日本丰臣秀吉发动战争,侵略朝鲜,明朝派兵赴援,战争扩大到东北亚。朝、明联军历经艰难驱逐日军,水军作用尤为突出。季金被初次派遣入朝,往古今岛和李舜臣水军会合。1598年11月露粱海战,联合水军击沉日船,大歼敌军。至今,韩中学界对季金的功劳不大了解。2007年顺天乡大学李舜臣硏究所翻译了位于保宁鰲川的《季公淸德碑》。2009年保宁诗文化研究会访问季金的故乡——温岭松门,转交了淸德碑拓本。温岭文化界查寻季金墓地并广为宣传。

    笔者研究韩中友好交流,10余年前即关注季金,前往忠南(忠清南道)鰲川、全南古今岛等地查寻其遗迹,收集古文献刊载的相关资料,并往松门踏勘。为广泛宣传季金,本人就调查结果着手论述,考查季金的行迹和遗址、留在韩半岛的遗址和碑石、朝鲜人士和季金酬唱的诗文。季金诸多军事行迹,将另行论述。

 

行迹和松门遗

    季金祖居江苏宿迁。其祖季忠承袭其祖季彬羽林卫指挥使之职,调至松门任武官,时当明代正德年间。自季忠起至季金,五代均为武将。父亲季堂是明代著名将领戚继光的部下,曾任海门卫南部海域的水军统领。

    季金于明隆庆二年(1568)登武科进士第,列第三名。历任海盐备倭、广东潮州参将等,因抓住大盗立功而晋升总统,后为照顾年迈的父母而还乡。再任临淸参将,晋升镇江副总兵。万历二十五年(1597),季金作为钦差统领浙直水兵游击将军被派遣到韩半岛,立下赫赫战功,晋升都督佥事。二十七年战乱结束,因奔父丧而返国。

    淸道光二十六年《石曲季氏重修宗谱》,收录《镇江府总兵金公遗像》,季金着公服、拥皋比,右握玉带,左手持书,宛似关羽夜读春秋。次子季光浙按荫职例,应授予指挥,因兵部武选郎中与季金有私怨,而被任命为低二级的指挥佥事。万历三十八年(1610),季光浙凭自身努力,考取武进士。

    清顺治年间,为防备沿海民众接济郑成功反清,朝廷实施海禁,近海二十里居民迁到内陆,季氏裔孙迁徙到温岭大溪田洋季村、高洋村、路桥石曲等地。康熙二十二年(1683)解禁,部分季氏后裔又回到松门东门,建了三透九明堂,1925年遭火灾而毁,台门尚留青石擂鼓门石等遗物。卫城西门题额“圣旨”的牌坊倒塌无存。

    季金的墓在松门虎坑凤冠岩东南,墓坐西北朝东南,长约11m,宽6.2m,周长25m左右。墓前留有顶刻莲花纹的4个石柱。2010年,季氏裔孙新立碑石,中刻“明抗倭名将季金之墓”,左右联为“任公保宁河淸海晏,咨尔太平山高水远”。山下有原墓道石坊的一截柱石,宽约44㎝,长超2m。柱面镌刻“任公保宁河(以下残缺)”。据传,牌坊于1958年大跃进运动时被破坏。“保宁”即鰲川所在地保宁。山下松门镇中学文化墙,宣传“抗倭援朝名将--季金”。《太平县志》称季金擅长作诗,现仅余《友人招游委羽洞作》(《委羽山志》卷6)。

携壶探古洞,云锁偶逢开。

白鹤翀霄去,靑猨摘果来。

牵风瑶草带,暎日玉花台。

尘俗何时远,空嗟岁月催。

    委羽山位于黄岩南,为道教洞天圣地,因刘奉林乘鹤仙去,鹤羽飘落而名。云雾缭绕的委羽山突现仙人洞穴,仙鹤冲霄云天,靑猿悠闲地摘食水果,瑶草随微风飘拂,阳光下的玉花台如仙境无与伦比。诗人想摆脱世俗却没能如愿,岁月如梭,他感叹着何时方能建功立业。不久季金赴朝参战,终于实现了愿望。


 

 

所在季碑和遗

    1. 忠南保宁鰲川《季公淸德碑》,又名《保宁游击将军淸德碑》

位于鰲川初等学校本馆后的山坡上,学校前为原忠淸水营的练兵场。鰲川港是位于浅水湾内窄而深的浦口处的天然港口,百济时称回伊浦,统一新罗年代是对唐贸易港口,今为忠南渔业的中心港口。1510年(中宗15年)水军节度使李长生在忠淸水营城建练兵场。《季公淸德碑》碑体为大理石,螭首为半圆形,刻有云纹。碑身高104cm,宽43cm,厚14.3cm。碑面题“钦差统领浙直水兵游击将军季公淸德碑”。1598年(宣祖31年)4月,由户曹郞兼承文院校理安大进撰碑文,判官朴思济书。2000年9月,被指定为忠南道有形文化财第159号。

    碑文阐述季金驻军鰲川的事迹。1597年(宣祖30年)10月,季金率水军入韩。11月到鰲川港,下锚前突遇海风,季金见一位朝鲜船夫落水,就脱下衣服让他穿上。季金驻鰲川,重视治安,严肃军纪,下令不得骚扰居民。12月,季金率军士往南原时罗山支援陆军。1598年1月回鰲川,4月去古今岛与李舜臣并军驻屯。季金体恤百姓,离鳌川时,保宁百姓自发为季金立碑,希望其队伍成为明军的榜样,安大进撰碑文预期季金立功。

    2. 古今岛的关王庙

    全南莞岛东面的古今岛,丁酉再乱时成了水军的要塞。1598年(宣祖31年)2月,李舜臣把指挥营从高下岛(现木浦忠武洞)迁到古今岛,与日军驻地顺天倭桥相距不远。古今岛有岛海的战略优点,其地形适于作为水军大本营,百姓们耕作的屯田宽广,古今岛东连小岛即庙堂岛,上有忠武祠——原即关王庙。庙堂岛后因围海而与古今岛本岛相连。

    关王庙由明水军陈璘、季金所建。1599年正月,副将李天常撰《古今岛关王庙创建事实》叙述建庙由来。1598年6月,陈璘在天津桥梦见关羽,传授军机;秋天水军到达古今岛,关羽再次托梦。于是陈璘出数百金,与季金一起在涌金山(现勇劒山)下建庙。9月竣工,陈璘、季金亲往致祭。庙匾题“威扬万里”,旁刻“万历戊戌(1598年)晚秋和浙直水营官兵一起修建”。15尺长的木板题有陈璘、季金的姓名、职位。

    关羽为庙宇主神,陪神有三官大帝、妈祖,还有千里眼、海渚神、南瞻部洲神等。关羽是三国时蜀国大将,关羽忠诚、勇敢,被朝鲜百姓奉为驱灾、护庙的神,被武士们崇仰为祈求胜战的武神。三官大帝是道教掌管人间祸福的多能神,是民众崇拜天、地、水的信仰;妈祖则是海洋保护神。中国大陆供奉关羽、三官大帝、妈祖的庙堂广为分布,在松门湾即可找到,还有将妈祖和三官大帝一起供奉的。

    1666年(显宗7年),陈璘神像供奉在关王庙的东庑,1683年(肃宗9年)李舜臣供奉在西庑。1792年(正祖16年),正祖御笔赐予“诞报庙”匾。第二年供奉邓子龙,正祖亲祭李舜臣、陈璘、邓子龙三将领。致祭陈璘文有“蚕马季张,赤羽其帜,堂堂我旅,万有三千,蹴之闲山,颿若垂天”。“蚕马季张”即陈璘属将陈蚕、马文焕、季金、张良相,水军举着用红羽装饰的旗帜,一万三千名威武的战士扬帆出征闲山,取得大捷。

    1940年,神像被撤。第二年,本殿摆放佛像。1953年,忠武契改为忠武祠,供奉李舜臣,追加供奉李英南。1963年1月21日被指定为国家史迹114号。

    3. 《釜山平倭碑铭》,又名《万世德纪功碑》《釜山子城碑铭》

1599年(宣祖32年),由兵部职方司郎中贾维钥建,参将陈蚕立。明大中丞万世德立碑记载明军所立战功。碑阴刻麾下59位将领姓名,季金亦在。


 

与朝文士的交往

    季金与朝鲜士人广泛交流。季金比陈璘早几个月前往古今岛,和朝鲜水军统制使李舜臣会合,在海战中同生共死。李舜臣于《乱中日记》记载季金所送礼物,戊戌(1598)年4月26日条:“季游击所贶,四月卄六日。靑云绢一端,蓝云绢一端,绫袜一双,云履一双,香棋一副,香牌一副,浙茗二勒,香椿二勒,四靑茶瓯拾介,生鷄四隻。”海事博物馆藏1598年7月李舜臣简札,称其“季爷”:“昨日游击曰:白进士为送人致情,多谢多谢,乃知朝鲜儒林信厚郑重也。不胜佳誉,钦叹不已,为国家亦有光焉。……陈都督明日间当到阵,孤哀与季爷偕往康津,月望间往见都督威风如何?”这一称呼出自尊敬对方的惯例,与对其它明将(如陈璘、皮承德)的称呼用都督、游击加职位明显不同,李舜臣对季金有亲近感。《乱中日记》记载季金战斗负伤事,9月22日条:“朝进兵出入,而游击中丸左臂,不至重伤。”

    朝鲜朝廷咨文写到季金惊叹龟船的奇异:“督戎(李舜臣)旃而深入,协天将而前驱,立盾避丸,陈璘叹其制变,涂甲冒火,季金服其出奇。”(《李忠武公全书•策宣武元勋敎书》)龟船甲板上镶铁甲、铁钉,船首喷火十分壮观,引得季金的叹异!后在井邑建李舜臣祠堂,季金赞叹其节气:“盖舜臣苦诚大节,伟勋壮烈,旣应宣庙之洪褒,亦受神皇之峻擢,不惟功冠海东,实是泽被天下,则都督陈璘、参将戚季金之称服。”(黄胤锡《颐斋遗藁•请忠武公臣李舜臣井邑遗爱祠赐额疏》)季金与李舜臣同临战役,感触良深。

    三唐诗人白光勋的儿子白振南,继承家风擅作诗文,書法绝妙。明使臣朱之蕃到朝鲜,接待使柳根荐举白振南从事白衣,名气远播。1597年战乱波及湖南,白往李舜臣幕下。

    1598年,季金率水军往济州岛,遇见游击皮承德购马,二人进行交流。4月末,季金抵达古今岛,他请李舜臣约见白振南,季金待以文士之礼,两人酬唱诗文。白振南《松湖集》录有与季金唱酬的七首诗。其一《又次老爷赠韵》。

将军神箭定溟澜,不用区区弄一丸。

誓扫目中残虏尽,志同天下泰山安。

长江会与东风便,壮士谁歌易水寒。

却笑当年临岘首,沉碑要使后人看。

    诗作于9月22日,季金于顺天倭桥战斗中负伤,仍激励部下战斗。诗人感叹季金发誓清除敌人的决心,其壮志豪情堪比荆轲刺秦皇的悲壮之情。晋杜预坚守荆州,和部下登岘首山,刻碑沉下池塘,预想山川变化水池为陆,碑文依然出现。诗人称颂季金的功绩无需像杜预一样人为记录,朝鲜人民会记住季金的。露粱大捷后,季金率船队回国。船舶填满海港,帆上旗帜高高飘扬,士兵们高唱着而去,白振南作诗《同季爷而行,旌旗拂空,舳舻蔽海,及到鸣沙,吴戈楚练,笼山络壑》。白振南遥望连接天际的船路、登莱港口,向往波海相连的季金故乡,离别之情就像醉酒,春风吹来只感受到凉意。《追别季爷于右营次其韵》:“一别应知后会难,临岐叵耐赠幽兰,波连闽浙方西注,天接登莱正北看,此日楼船辞异域,几时歌鼓入长安,离心故欲成沈醉,何事春风峭料寒。”

    白振南辞别赋诗并作跋,记载季金的行迹。

        都护季爷,奉天子命,将越甲三千余人,东抵小国。时贼势方炽,人民远窜,及公至,严令军士,抚循人民,人民喜附,公舟师而居之不旬月,以至数千家。与贼战于曳桥,公身先士卒,被疮犹裹疮力战,士卒奋勇,无不一当百,贼大败逐北,公功实居多焉。自公屯兵海上,南尝棹小船请谒,公儒将也,而雅善文,一见如平生欢,自是朝暮相与会集,每酒阑赋诗,以叙豪怀。公今凯还,恐晤会之难期,潸然出涙,惜别之情,聊叙二诗。都护,名金,台州人。

    季金率浙直水军3千3百人来朝鲜,时值丁酉再乱,日军在三南一带猖獗,仅湖南一地先后侵占南原、全州,并在顺天倭桥建城,作长期战争准备。当时,部分明军也像占领军一样,夺走食物、财物,戏弄妇女,一些居民实在无法忍受军士的肆虐而逃亡,而朝廷也没有办法。季金则下了严格军令,使村民得以安宁,不到一个月,附近聚集数千人。白振南撰文赞颂季金,《季公淸德碑》也描述了类似的场景。季金对保宁百姓是有恩惠的,世代相传数百年,保宁民众依然前往松门卫寻访季金的遗迹及后裔。白振南还记载了季金的功绩。到古今岛后,季金编入陈璘水军,勇猛战斗立下赫赫战功。9月22日,在倭桥前大海的战斗中,不顾枪伤,激励军士以一当百,取得成功。

    季金的功绩得到国王的赞誉。露粱海战大捷,朝鲜取得最终胜利,宣祖感激季金,赐予酒礼真心称赞季金。《宣祖实录》32年(1599年)4月22日条:“上幸季游击金馆,行酒礼。上曰:大人于露梁之战,先登力击,贼之败遁,皆大人之功也。”

    在白振南心目中,季金是个典型的儒将,喜写文章,他们见了一次就成了莫逆之交,有空见面就酬唱诗文,可惜季金诗文没能流传。季金酒量很好,也很会照顾人,酒量不太好的白振南醉了,他就泡茶,为他解酒气。《卽席又次老爷。老爷以余稍飮,例以礼字金斟劝之,每不胜杯酌,欲退,则以茶汤劝之下气,曰:此乃虜冋之所嗜云,盛陈百戏以示余》。(《松湖集》卷2)

    海南的尹光啓于1589年(宣祖22年)增广文科及第。丁酉乱时,在全罗道与季金见面酬唱。《橘屋拙稿》收录与季金和韵诗文。卷上《次天将韵季金》:

虏船曾截岭湖澜,当日军书报蜡丸。

乍覩干戈来浙路,会闻歌舞入长安。

旣无暴雨能终夕,须有阳春替苦寒。

千里坐销妖祲气,太平从此喜重看。

    丁酉再乱,日战船横行岭、湖南大海,诗人忧心忡忡。当时歼灭日军的敕令到达,季金率浙江水军随之前来,不久,载歌载舞凯旋回国。诗描绘凯旋回国的意境,自此暴风雨宁歇,苦寒消失,春回大地;千里弥漫的妖气消除,百姓喜迎太平,过上安定的生活。

    尹光啓还代舅表兄弟郑韸作三十韵诗,记载他们作为湖南的客,目睹季金达成伟业。季金来时,湖南防线战火熊熊。“浙路初飞楫,湖防已寝烽,……雄威凭讲猎,微意为除兇,……壮节曾镌石,肤勋庶冶鐘。”季金像狩猎者一般,用精妙的战术击退日军,诗人赞颂季金的赫赫功绩将刻于金石以永记。(《上天将季老爷三十韵代郑韸》)

    最后,作者提示写作本文的意义:壬辰倭乱清楚地展示了韩中两国在遭遇非法外来武力侵略时,为了和平,坚强作战的历史和今后,站在未来同伴者的立场上,需要相互协作的理由。明水将季金作为朝明联合水军的一员参战,为了他国的和平英勇战斗,并体恤他国百姓,展现了真正的儒将之风。

 

 

 

      关键词  壬辰倭, , 舜臣, 朝明合水, , 鰲川, 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