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史志研究 >>史海钩沉

台州元宵“俗重十四”考

发布日期:2014-11-05 15:12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台州地方志

201498日中秋时节《台州晚报·人文周刊》刊出拙文《台州中秋“俗重十六”考》后,因这是台州风俗史上第一次对中秋节进行的历史考证,故引起不少读者的关注。一时间或来函、来电,络绎不绝。均表示过去仅仅是淫浸于无休止的民间传说中,此次总算看到了实事求是的历史考证曙光,纷纷表示支持笔者对台州中秋“俗重十六”的历史考证。受此鼓舞,笔者又对台州民间传说最多的元宵节为何“俗重十四”进行考证,力图还原台州元宵“俗重十四”的历史真相。

一、元宵节的起源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夕节;简称元宵、元夕、元夜。其起源主要有三说。

(一)供奉天神太一神说

唐徐坚《初学记》引《史记·乐书》载:“家祀太一,以昏祠到明。’今人正月望日,夜游灯,是其事。”太一是汉武帝尊奉的天神,立太一坛于长安东南郊,并立五帝坛于太一坛周围,因而《史记·封禅书》所说“天神贵太一”。道教创立后,天神太一纳入道教神仙谱系。《云笈七签》卷八《三洞经教部•释三十九章经••••第二十五章》:“太一上元君者,万仙之司;主方岳真气也。

(二)东汉明帝“燃灯表佛”说

     据说东汉明帝感于佛法,敕令正月十五佛祖神变之日燃灯,以示佛法大明。其缘起乃“佛教初来,与道士角试,烧经像无损而发光。又西域是日方正月十五,谓之‘大神变’日。汉明帝敕令烧灯(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六)。

东汉永平年间(5875),因汉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

(三)道教上元天官赐福说

正月十五日,谓天官下降赐福,称上元节。《梁元帝旨要》:“上元为天官赐福之辰。”明刻《三教搜神大全》卷一“三元大帝”载:“上元一品天官赐福紫微帝群,正月十五日诞辰。”天官大帝手执“天官赐福”四个大字横幅,背靠花团锦簇的“福”字,头顶脚下祥云和五只蝙蝠环绕,脚下寿桃,象征着天官大帝把美好幸福生活赐予人间。《梦梁录》卷一《元宵》:“正月十五日元夕节,乃上元天官赐福之辰。

上述元宵起源三说,各有信众。因而正月十五夜燃灯的风俗,随着佛教、道教文化影响的扩大,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

二、元宵节是长假

据《元明事类钞》卷三《十夜灯》引《帝京景物略》载:“上元三夜灯始于唐,五夜灯始于北宋,六夜灯始于南宋,而十夜灯则始自明代也。太祖建南都放灯十日。今北都灯市起初八,至十三而盛,迄十七乃罢也。”该书卷三十《灯市》又引《帝京景物略》载:“‘永乐时,令元宵节赐百官假十日。’灯市在东华门,亘二里,九市开场,货随队分向,夕而灯张乐作,烟火施放。明汪历贤《灯市竹枝词》:‘长安灯市昼连宵,游女争呈马上腰;蹋蹋灯光莫归去,前门钉子玉河桥。’”

由上可知,唐代元宵节假期为三天,北宋增为五天,相传吴越王钱俶纳土献钱,再买二夜,故北宋为五天。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二十载:“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前后张灯五夜。相传宋时止三夜,钱王纳土献钱,买添两夜。”到明代最长达十天,可谓是最长的节假期。

三、台州与全国均有正月十四题咏

因元宵节是个起码五天的“连体长假”,故正月十四也在元宵节假之中。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二十辑有明代诗人刘邦彦《上元五夜观灯诗》。起于十三夜,终于十七夜。

其《上元五夜观灯诗》云:

《十三夜》云:近喜元宵雪更晴,千门翠竹结高棚;珠帘半卷将团月,玉指初调未合笙;新放华灯连九陌,旧传金钥启重城;少年结伴嬉游去,遮莫鸡声下五更。

《十四夜》云:灯光渐比夜来饶,入海鱼龙混暮潮;月照梅花青琐闼,烟笼杨柳赤阑桥;钿车过去抛珠果,宝骑重来听玉箫;共约更深归及早,大家明日看通宵。

《十五夜》云:一派春深送管弦,九衢灯烛上熏天;风回鳌背星球乱,云散鱼鳞璧月圆;逐队马翻尘似海,踏歌人盼夜如年;归迟不属金吾禁,争觅遗与坠钿。

《十六夜》云:次第看灯俗旧传,宝筝重按十三弦;人心未必今宵绝,兔魄还如昨夜圆;尚觉繁华夸乐土,何须广乐听钧天;追欢独羡儿童健,静对梅花忆往年。

《十七夜》云:绣帘地护轻寒,明月来迟凤蜡残;风扫烟花春烂漫,云沈星斗夜阑珊;醉敲马镫还家去,谁抱龙香隔院弹;试看烧灯如白日,鳌山无影海漫漫。

除刘邦彦描写的杭州《上元五夜观灯诗》外,台州元宵题咏最早见于南宋初。王之望《汉滨集》卷二《谢景思惠酒并二絶,时宗守邀看上元,景思不至次韵》其一云:“户外惊闻剥啄声,东山消息到柴荆;两章着意撩衰白,风味相扶有曲生。”其二云:“使君高会着幽人,灯火元宵醉夜分;博士从来文字饮,不妨聊复醉红”王之望是绍兴初年寓居台州的名臣,谢景思即谢伋,宗守即宗颖,绍兴十八年(1148)五月知台州,十九年(1149)九月罢(《嘉定赤城志》卷九)。.由此可知,王之望上元诗作于绍兴十九年元宵,这是台州所见最早题咏元宵节的诗歌。

与朱熹交往甚密的南宋台州名臣吴芾,其诗文集《湖山集》卷十《山居上元》诗云:“未能免俗强随缘,聊挂灯球记上元;席上虽无罗绮绕,游人来往亦喧喧。”《十六夜见月》诗云:“连宵待月屡登城,特地遮藏不肯明;过了佳辰方皎洁,嫦娥何事太无情。”《天台续集·别编》卷六辑有南宋谢伋《元夕日承再示梅韻佳作,過形褒借輒尔继和,自兹当絶笔矣》诗一首:“别来无奈岁时催,渴想声猷但指梅;六逸溪头难角逐,七贤林下曷追陪;忘怀不觉老将至,揣分争如归去来;况值元宵感慨,十年耳冷听倾杯(禁漏花深词也)。”谢伋因之父谢克家南宋初官宦台州而寓居黄岩三童岙,后终老于此。

台州最早题咏正月十四的,则是南宋诗人舒岳祥的《阆风集》卷六《正月十四日小园偶坐》诗:“天地元从雪后新,开帘闲坐看回春;谢公梦觉池生草,杜老羹成涧有芹;正是泰和嘉气象,好调寒暖养精神;花前不着多忧客,百舌何妨报事频。

除台州外,历代诗人对各地正月十四的亦多有题咏。今略选三首,以飨读者。宋施枢《正月十四夜》诗云:“羁游偶值上元时,莲烧空照锦溪;堂上珠帘如水浸,庭前鳌架与山齐;风传吹春声闹,雨遏笙歌夜语低;自笑蓬窗勤苦士,何当太乙为燃藜(《芸隐倦游稿》)。”

杨万里《溪边月上》诗云:“正月十四夜,如何月便团;似知吾辈出,预借上元看;片子黄金饼,看来只管高;忽然落溪水,杂碎作银涛(《诚斋集》卷四十)。

清陈廷敬《正月十四夜宿城北僧舍》诗云:“枕畔天涯闭户中,车轮辘马嘶空;墙花影动双林月,山磬烟消上院风;为客行藏如候鸟,在家踪迹亦飘蓬;放灯时节吹灯坐,赢得僧窗夜火红(《午亭文编》卷十六)。

四、台州元宵俗重十四之风俗形成请初顺治年间

《台州元宵中秋特别风俗考证》(2010年第5期《台州学院学报》)一文,既未追溯台州元宵节“俗重十四”的源流,又未探究“俗重十四”的内在意蕴。而是胪列了十一种台州元宵民间传说,最后“考”定:台州元宵俗重十四源于“唐初尉迟恭筑城说”。后《临海揽(揽为览的错别字)要》一书,亦据之定为此说。

然查南宋《[嘉定]赤城志》、《[嘉靖]浙江通志》、明谢铎《赤城新志》、《[嘉靖]太平县志》、《[万历]黄岩县志》、《[康熙]浙江通志》等省府县志,均无台州元宵“俗重十四”之记载。这说明自唐至明,声称台州元宵俗重十四源于“唐初尉迟恭筑城说”,纯系于史无征、无法考究的民间传说。台州最早记载元宵“俗重十四”、中秋“俗重十六”的是《[康熙]天台县志》卷一《风俗》:“○元夕张灯,起十三,终十八。官府弛禁,俗重十四夜……○中秋俗重十六夜,召宾以观月华。”《[康熙]天台县志》十五卷为李德耀、黄执中编纂,刊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后[雍正]浙江通志•卷一百•风俗•》引《康熙]台州府志》云:“元宵,张灯五日,俗以十四日为重室内皆燃灯,妇女行百步以去病。○中秋,玩月酌酒,俗以十六日为重犹元宵之重十四也”由此可见,台州元宵俗重十四、中秋俗重十六之风俗,最早形成于清初顺治年间(16441661)。从民俗学原理看,风俗形成是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需要士绅的倡导,民众的认同,时间的持续,方能形成某种民俗。台州元宵俗重十四、中秋俗重十六之风俗的形成,其实质是明末清初浙东沿海“反清复明”斗争与“怀明国殇、勿忘华夏”的“思明”与“复明”思绪的体现。

五、台州元宵俗重十四与中秋俗重十六,均是明末清初浙东沿海“反清复明”斗争和“怀明国殇、勿忘华夏”的“思明”与“复明”思绪的体现

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十九,崇祯帝自缢煤山,正统的大明朝终结;转入抗清复明时期。浙东南成为风起云涌的抗清复明前沿。据粗略统计:台州此际发生了五件抗清大事:

一是鲁王监国。南明福王政权覆亡后,东阳张国维、临海陈函辉、黄岩柯夏卿认为,时急需请寓居台州的鲁王朱以海监国。清顺治二年(1645)闰六月,鲁王朱以海自台州来到绍兴监国,直至顺治九年(1652)三月,鲁王取消监国称号。前后长达七年,宁波、台州等地抗清志士迭出,台州陈函辉、宁波钱肃乐、张煌言、舟山张名振等均是抗清复明之烈士。

二是台州白头军起义顺治四年(1647),天台县有俞抒素、金汤、李和尚,仙居县有董克慎、徐守平、金元采、周以旸,临海县有谢以亮、金白翠,黄岩有陈君鉴,太平县有何兆龙,聚众抗清。他们不服清朝的剃发令,以白布裹头,号“白头军”,结寨自守,并曾进攻仙居、宁海、天台等县城,数年以后才陆续失败,有不少“白头军”陆续加入了张煌言的抗清部队。今临海桐峙山上兰田东京村还遗存一座“白头城”,可容千人扎营。

三是郑成功三进台州抗清顺治十二年(1655)八月,郑成功的部队攻占舟山,派人联络驻台州的清军台州协副将马信。十三年(1656)正月十三,马信执台州道府县官;十五元宵夜,率部入海投奔郑成功。十四年(1657)八月十二,以马信为前导,郑成功率部队在灵江的三江口登陆,攻下黄岩县城,廿六再克台州府城,又分兵攻破天台、仙居、宁海等县城,占领台州一个多月。从海上率部进入仙居县景星岩坚持结寨抗清的临海县人王廷栋等义军,也都投奔郑部。十五年(1658)九月,郑成功再次派兵入海门,由栅浦登陆,经黄岩向府城推进,与清军相拒于临海拗岭,府城闭守50多天。郑部水军泊在三江口,因遭飓风袭击,船多沉没,撤退入海。十月,郑部将领周全斌再次占领海门。十六年(1659)初,郑成功的部队一度攻陷太平县城,清军的金标都司李一元和台协都司李国柱战死。五月,郑成功与坚持在浙东抗清的南明大臣张煌言在台州会师,联军北伐,一直打到南京城下,并分兵安徽。八月兵败,郑成功退入海,张煌言辗转重返台州,到天台、宁海招集旧部,屯军长亭,郑成功派兵相助。

四是台州青衿之厄。清初台州一带的抗清长达二三十年,受到了清朝的仇视。顺治十八年(1661),台州知府郭曰燧以临海庠生赵齐芳、赵齐隆兄弟积欠白榜眼而严加责打,致赵齐芳伤重死亡,引起府县两庠同学公忿,纷纷要求退学以示抗议。巡道杨三辰以“诸生近海,谋且叵测”上告,浙江总督赵国祚罗织成狱,京审定案,为首的水有澜和周炽被绞杀,其余4人死于狱中,2人死于转解途中,60人流放辽东上阳堡等地。次年三月又行文台州,妻子同流。这一事件被称为“两庠退学案”,造成台州文教中断,传承无人,从此临海县进士绝榜百年。此案又称台州“青衿之厄”。清代蒲松龄根据台州“青衿之厄”事件,撰成《聊斋志异•张鸿渐》小说,曲折的反映了“青衿之厄”悲惨一幕。有清一代,台州各县中进士的只有38人,不到明代的七分之一。

五是沿海迁海顺治十八年(1661)十月,清王朝派户部尚书苏纳海到台州,强迫临海、黄岩、太平、宁海等县沿海三十里里之内的居民全部迁到内地,设桩作遣界,拆民房建木城,驻兵防守,史称“迁海”。玉环岛的居民再次全部内迁,“限两月止,不迁者杀”。如果有人越界,格杀勿论,悬尸桩上示众。沿海船只全部烧毁,“片板不许下水,粒货不许越疆”。沿海民众流离失所。

台州抗清斗争与抗元斗争情况极为相似。明《[弘治]赤城新志》称:“宋亡于元,缙绅先生往往窜匿山谷,或服绫麻终其身,或恸哭荒郊断陇间,如丧考妣,其民皆结垒自相战守,力尽则阖门就死而不辞。”台州抗清斗争不仅长达二三十年,而“怀明国殇、勿忘华夏”之思绪更是延绵至清末民初。“怀明国殇、勿忘华夏”之思绪主要通过更易节涵、凭吊忠烈、设立政区三种方式来进行。

一是更易节涵。农历十一月十九日,为佛教中的日光菩萨圣诞(南普陀在线网)。日光菩萨与月光菩萨,即日光遍照、月光遍照之意。二者一左一右,共同辅弼东方净土药师如来弘扬正法。《大宝积经·优波离会》中云:“月光菩萨曰:‘我能堪任与诸众生,毕竟安乐。’日光菩萨曰:‘我能堪任于诸众生未纯熟者,令得成熟。’”民间为纪念三月十九崇祯皇帝殉难日,将日光菩萨生日改为“太阳菩萨”生日,浙江杭州、绍兴、宁波、舟山、温州以及台湾、广东梅州客家均奉三月十九为“太阳菩萨”生日。[民国]定海县志》第五册《方俗志》载:“三月十九日,各寺庙设醮诵经。相传为明朝国难日,讳之曰太阳生日俗传《太阳经》:太阳明明朱光佛,三月十九午时生,家家户户点红灯等语。朱即明之国姓也《太阳经》为清初民间为纪念崇祯殉难日所编,经云:“太阳三月十九日生,家家户户点红灯;太阳一出满天红,家家门前挂灯笼;太阳明明珠光佛,四大神明掌乾坤。

二是凭吊忠烈。《明遗民录》作者孙静庵在《异史氏与诸同志书》中说“又思宋明以来,宗国沦亡,孑遗余民,寄其枕戈泣血之志,隐忍苟活,终身穷恶以死,殉为国殇者,以明为尤烈。

台州明末烈士陈函辉在自缢之际,预作《埋骨记》,贻其二子,曰:“呜呼!小寒山子,生于庚寅之年,死于庚寅之日;占星日危,应候惟木。后之君子,有起而吊之,当时木叔,一寒至此哉!”又作绝命词十章,词中曰:“生为大明之人,死作大明之鬼;笑指白云深处,萧然一无所累。”后投缳自尽,时年五十有七。

清代台州文士拜谒陈函辉墓后,留有诗篇。诗人叶书赋诗云:“万壑千峰杖底朝,孤坟终古占层霄。寒池尚聚苌弘碧,落日空歌宋玉招。漫道名山皆佛地,犹留押印镇僧寮。天风满谷松涛壮,义愤于今未皆消!”对陈函辉的爱国忠节精神作了高度概括。

明临海侯干城(清台州名士侯嘉璠曾祖),明季以忠勇授都督监纪,战于海东,师溃殉国。后人指其埋骨处号“烈坟”。清礼部右侍郎天台齐召南为作《烈坟歌》,“当日将军百战劳,戟髯竿发怒横刀”;讴歌其忠勇殉国。其诗序云:“(侯干城),临海侯(嘉)夷门之曾祖,明末为将,战死海东,史志俱佚其事,乡人故老,往往能详言颠末;烈坟,即其埋骨处也(《宝纶堂诗钞》卷二)。”在临海(今属三门县)仙岩文信国公大忠祠重立大忠祠碑之际,齐召南为撰《仙岩重修大忠祠碑》,借凭吊“留取丹心照汗青”大宋忠臣文天祥之名,而实寓“思明”之感慨:“而忠臣义士,乃于国之既亡,冒险图存,蹈死如归,经百折、不少挫,岂非当时人心所共指为逆天者耶?然其生也,一息尚存,其国虽亡不亡;不亡者,其寸心也;其死也,国虽亡,其寸心实不死;不死者,万古之人心也(《宝纶堂文钞》卷七)。”齐召南的精彩议论,实是“借宋思明”的典型事例。

三是设立政区。清顺治十二年1650郑成功为了抗清复明,驻军厦门时,把厦门改为思明州(蕴含“思念明朝”之意)。清康熙元年(1662)五月,郑成功病逝于台湾,其子郑经自厦门入台湾袭其职。清军乘虚攻占厦门。康熙二年(1663)一月,郑经复据厦门岛,改思明州为思明县,设县署,有知县等职。康熙十九年(1680)二月,清军大举进攻金厦,郑经逃往台湾,厦门被清兵占领。由此,结束了30年之久的郑氏政权,厦门归属清政府统治,并取消思明县,恢复厦门称谓。

民国元年(1912415日,析同安县嘉禾里(厦门岛)和翔风里的金门、大小嶝及附属各岛置思明县。1912912日,改思明县为思明府,翌年320日,复原为思明县。19148月,思明县析金门、大小嶝筹设金门县。翌年元旦,正式成立金门县政府。此后,思明县辖境仅为厦门本岛及周围岛屿。

19336月,撤销思明县,划入思明市。1934年复置,属福建省第五行政督察区管辖。1935年春,经国民政府行政院核准,厦门设市,撤销思明县。新中国成立后,厦门市划分行政区域时,为了纪念民族英雄郑成功,设立思明区。现思明区系2003年根据国务院、省政府关于厦门市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由原开元、思明、鼓浪屿三区整合而成。是厦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金融中心。

即使清末,“思明”思绪演化为同盟会的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这是孙中山领导同盟会推翻清朝封建统治的“十六字纲领”,前二句即源于明太祖朱元璋的《喻中原檄》(宋濂草拟)。1911年辛亥革命胜利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首都之所以选取南京,亦是因为南京为明太祖朱元璋定鼎建都、创建明朝之地。

1911年辛亥革命光复台州时,有一份报纸作过对比性的回顾:“故老遗传,当前明鼎革时,郡中某处适演戏,一时突闻明亡,戏台下全体仰天哭泣。又黄岩当清廷初下设时,正当九月廿二日,城中灵济祝寿,演戏观戏者骤见一人策马而来……有知者告以明社邱墟,此即新朝班诏者,当场观戏父老相率投庙前河中,死者十余人,可见当年之节义。”故时志明在新著《山魂水魄——明末清初节烈诗人山水诗论》中说:“明末的士子学人,忠臣英烈,远甚前朝各代……任何一个时代的节烈之士都不能与明清易代相比。

至今,怀明国殇、勿忘华夏”的思明之遗风,还在日本佐贺县流行:人民网20141027 日本《佐贺新闻》消息:拥有300多年历史的祭孔典礼“秋季释菜”,日前在日本佐贺县的多久圣庙举行。多久市市长横尾俊彦等当地主政官员身穿中国明代服饰,充当“祭官”,向圣庙内的孔子像及4座儒家弟子像献上供品,颂扬儒学先师孔子的遗德。

以上条分缕析,足证台州元宵“俗重十四”,实寓“思明”之内涵;台州中秋“俗重十六”,实寓“思明”之意蕴。故《[康熙]台州府志》云“中秋俗以十六日为重犹元宵之重十四也”!这充分证明了“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真理!

考证是根据史料来考核、证实和说明文献或历史等问题。正如清代学者姚鼐《<述庵文钞>序》云:“余尝论学问之事有三端:曰义理也,考证也,文章也。《台州元宵中秋特别风俗考证》一文,用民间传说来“考证”民间传说,其“考证”结果,必然是毫无史实依据的“不经之谈”。

史学界有一条永恒的规律:民间传说永远代替不了历史事实,历史的发展与事实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尊重历史事实,尊重历史的发展规律。摒弃拒不承认历史事实的“安倍史观”,放弃“翻烂廿五史”的真实谎言,回到真切的现实世界;这才是“人间正道是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