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史志研究 >>史海钩沉

明代台州烽堠与抗倭考述

发布日期:2013-06-25 16:00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台州地方志

   

   

台州方志办   周月芹    

明代,海防思想与海防体系开始确立。其时,由于“岛寇倭夷,常常出没,故海防亦重”。构成东南沿海地区的海患,迫使明朝统治者对东南沿海地区采取“御海洋”、“固海岸”、“严城守”等方略,并形成了相对完整的防御体系。    

明初,为了防范逃至海上的方国珍、张士诚残部及倭寇的侵扰,明太祖朱元璋加强了海防的建设,同时也首开“锁国禁海”之先河。    

明朝立国之后,倭寇屡犯中国沿海各地,始犯辽东,继犯江浙。    

从洪武十六年下半年开始,朱元璋命信国公汤和、江夏侯周德兴等大臣巡视东海沿岸数千里,寻求防倭御寇良策。次年(1384)正月,信国公汤和到台州巡视,接受了方国珍侄子方鸣谦的建议:“倭海上来,则海上御之耳。请量地远近,置卫所,陆聚步兵,水具战舰,则倭不得入,入亦不得传岸,则可制也。近海民四丁籍一以为军,戍守之,可无烦客兵也(《明史·汤和传》)。”遂命方鸣谦在台州沿海修筑海门、松门、台州卫城和前所、桃渚、健跳、新河、隘顽、楚门等所城,同时赶筑的还有一批巡检司城和烽火台。    

一、烽堠的起源    

烽堠是古时用来燃放烟火报警、传递军情的一种建筑物,又称烽火台、烟墩、烽燧、墩堠等。如遇敌情,昼燃烟,夜举火。“烽”是用易燃的柴草,并加硫磺、硝石助燃,置于笼筐中,系在长长的烽杆上,夜间点燃举起,以火光传递军情敌情。燧,既指燃放烽烟的墩台,亦指用于白昼传递信息的手段。此类建筑使用可追溯到商周,商代有烽堠报警,“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中即有利用烽燧的事实。汉代烽堠绵延达两万里,以烽、表、鼓、烟发出不同信号示警。唐时,烽堠规模大,每隔30里设1台;传递速度快,规定一昼夜传两千里。

据《唐六典》卷五:“凡烽堠所置,大率相去30里。若有山岗隔绝,须逐便安置,得相望见,不必只限30里,其逼边境者筑城以置之。每烽置帅一人,副一人。其放烽有一炬、两炬、三炬、四炬者,随贼多少而为差焉。”

明成化二年(1466)规定:来敌若约百人,举一烽,同时鸣炮一响;来敌若约500人,则二烽二炮;若千人以上,则三烽三炮;5000人以上,四烽四炮;若万人以上则为大举来犯,五烽五炮。烟高易散,烽数难辨,更在燃料中杂以硝、硫、灰、铅粉、紫粉、麻油、黄丹、沥青、桦皮、青黛等,使之分别呈现黑、白、紫、青、红五色,即可醒目易辨。如此则不仅可知有敌犯境,而且可知来敌数量,即可调集己方将士,确保万无一失。特别是戚继光开始领兵抗倭后,对烽燧制度加以改进,使之更加完善。因烽燧往往处于边境交通要道,故守燧的吏卒(每隧按其大小有4至30人不等)还兼管沿线邮书的手法乃至过往行人的盘查和接纳。

二、明(清)时期台州各地烽堠设置情况    

 台州各地烽堠大多建成于明代,均设沿海山头一带,有方形、圆形、六角形等,皆用石块砌筑。每墩台竖有旗竿,白天升旗,夜间悬灯。还配有信炮、火把、铜锣、响器、劈柴用刀、火石等。每烽有燧长1至数人,燧卒中必须经常有1人轮流守望,其余从事别的防务活动,如积薪、炊事等杂务。台旁须堆积准备燃烟用的柴草。根据敌人多寡和军情缓急不同,可用放炮和燃燧、举烽的不同次数来表示。

自元末始,倭寇屡为患,台州沿海的许多岛屿和村寨,逐成为倭寇掠夺入侵的立足点,海岸地带也就成为倭寇登陆、流窜、掠夺的主要地区。其活动季节多在每年清明节后的三四五月和重阳节后的九十月,其时季风所送,自日本出发,即可达浙江宁波、台州沿海。这一地区物产丰饶,农业之外,尚有鱼盐之利,倭害尤为严重。明英宗统四年(1439),《台州府志》记载:四年五月倭破台州桃渚……倭入桃渚大嵩,官庚民舍焚劫,驱掠少壮,发掘冢墓。束婴孩竿上,沃以沸汤,视其啼号,拍手笑乐。得孕妇,卜度男女,刳视中否为胜负饮酒,积骸如陵(《明史记事本末》)。其惨酷之程度,令人发指。为了防患,明初在沿海设卫、所、烽堠以常必备。明嘉靖时(1522—1566),倭寇达到顶峰,烽堠更设尤密,时胡宗宪督师剿倭,撰《筹海图编》十三卷,尽载沿海城防,会哨,烟墩烽堠。这些烽火台一般都置于高山险绝处,无山亦要置平地之上。每座烽火台相距大致是30至50里之间不等,以便瞭望,迅速传递,警报料敌。如遇敌情,则昼燃烟,夜举火。信号为:望见海面盗船,放1炮,举烽1把;海盗船逼近海岸,放2炮,举烽2把;海盗登陆,放3炮,举烽3把。


   



   

明朝嘉靖年间台州海防设施中的烽堠设置情况    

   


   

天台

天台城筑有传递军事情报的烽火台,亦称“烽堠”,或设有“打更”等,以防寇袭,盗窃。明末(1647—1661),在重修城垣后,为防寇盗,于城四隅立望台4座,以备守御。

黄岩

烽堠(墩台),建于清初顺治十八年(1657)郑成功抗清,兵占黄岩、临海撤退之后,清廷下“迁海令”,沿海民众后撤30里,并筑墩台守望警备,共筑20多个墩台。旧志记载:“南自店头隘门(今属温岭市),东南自北洋台至南闸,相其山之远近,连缀如星。”每个墩台置烽长1人,烽卒数人,轮流守望。墩台沿驿道设置在山口高地,白日升旗,夜间悬灯,配置信炮、火把、铜锣。如遇敌情,白日燃烟,夜间举火。1998年11月,于院桥炮台山原烽火台遗址,重建仿城门楼形式的烽火台。

椒江

明嘉靖年间(1522—1566)海门卫置烽堠25处:前千户所4处,桃渚所12处,新河所4处。每处各备旗、锣,并置有信炮、柴草、火把、柴笼,以代狼烟。信号规定:望及海面盗船,放1炮,举烽1把;海盗船逼近海岸,放2炮,举烽2把;海盗登陆,放3炮,举烽3把。

温岭

明代共置烽堠57处,其中38处分布在温岭境内。在抗倭战事中,烽火台报警起了重要作用。今松门镇炮台山、新河镇披云山、箬横镇山前盘马山、太平北山、藤岭头、梅岭头、城南镇石牛岭、东烽山、岭头、烟墩山、犁头嘴、笔架山等均留有烽堠遗址。现修复的披云山烽火台为石块砌成的梯形方台,高约3米,宽约7米,底约7米,底边约9米,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各烽火台驻有少许军卒或丁役,使用统一的报警信号。至清康熙年间(1662—1722),为防御明残部来犯,沿海烽堠不断得以修缮,并增加挂席和鸣炮等报警方式。

玉环

明清时,境内设置烽堠90余座,有水孔口鲤鱼山烽堠、西潭文笔山烟墩、坎门蜘蛛山烟墩、鲜跌山烟墩、梁湾烽堠、瞭台;古顺南台山烟墩、陈屿双峰牌山烟墩、青马西滩双峰台石台(类似“烟墩”)、九基山烽堠、峦岩山瞭台、金星山烽堠、寿星岩南狮子山烟墩、梁浦岭烟墩、瞭台;百丈岩山台及烽堠、丫髻山(又名“雪溜间”、“大尖头”)瞭台、漩门山石台、泥湖礁石台、密溪马鞍山石台、沙门司边山瞭台、小雷(闾)山烟墩、箬岙山烟墩。

三门

烽火台,大多建于明代,均设沿海山头一带,有方形、圆形、六角形等,皆用石块砌筑。每墩台竖有旗竿,白天升旗,夜间悬灯。还配有信炮、火把、铜锣响器、劈柴用刀、火石、火种齐全。每烽有燧长,1人或数人轮流守望,根据敌情,可用放炮和燃燧、举烽的不同次数来表示,信号为:望见海面盗船,放1炮,举烽1把;海盗船逼近海岸,放2炮,举烽2把;海盗登陆,放3炮,举烽3把。

三、台州明代海防建设中的烽堠    

元末明初,倭人勾结浙江沿海岛屿土匪,不时骚扰东南沿海各地。为此,明朝政府不断加强海防,扩舟军,造战船,在沿海一带筑卫城,置卫所,建水寨,全面整饬海防。明洪武元年(1368),朝廷始行军卫法,军队基本组织形式是卫所制。凡重要城镇、交通要道、关隘路口等设立卫所。每卫5600人,分左右中前后5个千户所;每千户所1112人(一说1120),下分10个百户所;每百户所112人(一说120),下辖2总旗;每总旗50人,辖5小旗,每小旗10人。洪武五年(1372),设立台州卫指挥使司,有指挥使、指挥同知、指挥佥事、镇抚等官,操军无考,运军2891人,屯军2079人,辖左、右、中、前、后5个千户所及水军千户所。十七年,明太祖命信国公汤和巡察浙江省沿海防务,汤审度形势,在沿海各地普遍设立卫、所城垣和关、台、寨堡、烽堠以资守御,并在水陆交通的重要地带设置巡检司,配置轻装弓兵,巡哨盘查。二十年二月,置海门卫指挥使司,操军无考,屯军683人,辖左、右、中、前、后5个千户所及健跳、新河、桃渚3个千户所。同年六月,置松门卫指挥使司,旗军2025名,辖左、右、中、前、后5个千户所及隘顽、楚门2个千户所。至嘉靖年间(1522—1566),置松海备倭把总,统辖松门卫(辖隘顽所、楚门所)和海门卫(辖前千户所、新河所、桃渚所、健跳所),共7个台、1个寨堡、60个烽堠、11个巡检司,计官员189人,兵士5553人,并统水兵12支,共哨官11人、战船134只,兵3236人。嘉靖三十八年,设分守台州、金华、严州参将1员驻海门卫,统陆兵4总(左营、前营、中营、右营,每营把总1人,部领哨官5人,兵541人)和水兵1支(把总1人,战船28只,兵561人),主备倭事。


 

四、烽堠为明代台州沿海军事作战中重要的通讯设施    

嘉靖年间,倭寇骚扰加剧。嘉靖三十四年(1555)初秋,通倭海盗林碧川部出没台州湾,参将卢镗、都指挥王沛率水军追击,于大陈岛全歼倭寇,擒获林碧川。并在上大陈岛风门岭修建墩台,设卒4名,配有旗、锣、烟筒等,一旦有紧急军情,白日则燃起狼烟,黑夜即照明信火,千里之地,瞬息可知。嘉靖三十五年(1556),明廷以宁绍台海岸线过长,调整防务,新设合(州)金(华)严(州)参将,屯驻海门卫,首任参将即为戚继光。戚继光以旧兵素质太差,在谭纶的支持下,取得了胡宗宪的同意,到义乌招收矿工三千人,带回海门进行训练,教以适应南方水田地区作战的鸳鸯阵,并建立水师。鸳鸯阵是以充分发挥长兵器的优势,长短兵器互相配合的阵法,水师则配备大小船只,其中最小的艟船,即用太平渔船中的苍山船改造,便于海上作战灵活机动。这支军队即是有名的抗倭骨干——戚家军。    

戚家军迅速对防守明军进行整顿,严纪律、明号令。先从报警烽火台堠开始,以边防报警为抗倭第一要务,绝对不准出现纰漏。并订立烽堠守卫条令,倘有违犯军法从事。次及防倭守城,部署守城之法,配合报警,以逸待劳。还对军械进行了改造,制成“刚柔牌”,可在四五十步以外遮挡铅子。以铁蒺藜染毒为“鬼箭”,以作阻路守险。又有“夜伏耕戈”,为弩机箭染毒,置于倭寇经过路上,触之即发,使倭寇防不胜防。结合法郎机、鸟铳制成“赛贡铳”,发明了能连发射击的“连子铳”。又用布画作城形,称为“布城”,在鸳鸯阵中使用,野外遇敌,起到城外城的作用。

五、戚继光抗倭台州大捷    

   

   

明嘉靖四十年(1561)四、五月间,倭寇又大举入犯浙江沿海,人数达一、二万人,船只数百艘。戚继光及时在海门、台州府两地配备兵力,并派水师至宁海外洋伏击,亲率主力直趋宁海。自五月五日到八日,倭寇果先后窜至桃渚、新河、健跳。戚继光部署反击,自己仍进剿宁海来倭,由佥事唐尧臣救援新河,同时知会太平县徐钺、黄岩县令张恩善等率乡兵助战。

五月九日,倭寇攻新河,城中守备森严,倭寇久攻不下,于当夜冒雨撤退,明军乘胜追击,大败倭寇。与此同时,骚扰宁海的倭寇得知戚继光亲来进剿而逃遁。而桃渚的倭寇趁机直趋临海城东五里的花街,妄图流袭府城。此时临海正在修城,加上兵将外调,防务空虚,异常危急。十日拂晓,戚继光率戚家军向桐岩岭疾驰府城,中午抵达城下未及进餐,立即作好迎战准备,官兵勇气百倍,列阵至花街,恰与倭寇相遇,戚家军猛打猛冲,倭寇溃不成军。右哨陈大成、王如龙等一直追到瓜陵江边,左哨丁邦彦等追击至四十里外新桥,共斩首308级,生擒倭酋2人,其余全部淹死江中。戚家军还救出被掳男女五千多人。

    相隔三天在健跳圻头登岸的另一支倭二千多人自烧其船,并企图进犯府城。十四日,倭寇到达大田。此时,戚继光身边仅有一千五百人,立即部署在大田设伏,适逢大雨,双方对峙三天。倭寇见不易攻到台州,即图转道仙居人处州。戚继光料到倭寇必经白水洋上峰岭,急率军抄近道到上峰岭设伏,战士手执松枝作掩蔽。十八日,二千多倭寇果然从上峰岭经过,单列行进,三步一人,中间又穿插百姓男女,迤逦长达二十里。戚家军待倭寇过去一半,突然一炮号令,居高临下发起冲锋,倭寇前队连忙回头与后队会兵应战,戚家军列成鸳鸯阵冲杀,疾如风雨,倭寇全线崩溃,弃甲丢戈,死伤无算,戚家军夺回被掳百姓一千余人。余寇逃上一座小山,戚家军四面围攻,戚继光于山下竖一白旗,令人高喊“从者投奔旗下可以免死。”一时投奔旗下者数百人。倭寇又逃至上界岭,戚家军手执盾牌长矛攻上,倭寇堕落坑谷间,死伤殆尽。少数残倭逃到白水洋朱家院落,戚家军严密包围,四面举火,残倭全部烧死。此次战斗全歼进犯之倭寇,戚家军得胜回归,台州百姓出城二十里欢迎慰劳。继白水洋大捷之后,戚家军又在洋坑、长昂洋、沙镬洋、仰月沙、悬山、小藤岭、大藤岭等地大败倭寇。

五月底,大批倭寇结集在太平大闾附近的长沙,并占领通往县城的小藤岭和通住松门卫的慢游岭,意图攻打隘顽所。戚继光接到情报,立即调派松门卫水军渡海人隘顽所坚守,亲率戚家军从陆路进发。六月一日夜,戚家军分兵三路,疾奔至长沙,天尚未明。倭寇在喊杀声中惊醒,来不及应战即四处逃窜,戚家军烧毁贼船,将这批倭寇全歼于长沙滩头。另有三百多名倭寇逃至海上,也被水军全数歼灭。长沙之战,斩首数百级,生擒倭酋五郎、如郎、健如郎等数十人,战果最著。倭寇受歼灭性打击以后,慑于戚继光威明,遂不敢再大举进犯台州沿海。戚继光还在台州编撰中国古代军事名著《纪效新书》。

六、简短的结论    

由上可以得出几条结论:

一是明代“戍海固岸”海防观源于明初水师世家台州方国珍侄子方鸣谦。方鸣谦向汤和提出“御敌于海,固防于岸”的海防观,汤和采纳建议,因建卫所、固海防有功,封为东瓯王。“戍海固岸”奠定了明清(鸦片战争前)中国古代海防观思想的基础。一直至清代也沿用了方鸣谦“戍海固岸”的海防观。    

二是培育了抗倭名将戚继光。戚继光从嘉靖三十四年(1555)七月,任浙江都司佥事,至嘉靖四十一年(1562)升任福建总兵。在浙江抗倭八年。其中台州是抗倭重心,戚继光不但结合台州地形,发明了兵法上著名的“鸳鸯阵”,而且还完成了军事名著《纪效新书》,其中《拳经》汲取了临海刘恩至(草堂)的“刘家拳法”,成为中国太极拳的源头;“辛酉刀法”应用于鸳鸯阵,成为抗倭克敌制胜的法宝,    

三是正因为方鸣谦的“戍海固岸”海防战略,台州卫所与台州烽堠在抗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台州及浙东南沿海人民的损失。    

参考书目:《明史·汤和传》、《嘉靖东南平倭通录》、《[民国]台州府志》、《台州边防志》、《台州市军事志》、《台州海外交往史》、《椒江海防文化史》、《临海文物志》、《椒江市志》、《温岭县志》、《玉环县志》、《三门县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