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谈如何编纂好天台党史二卷
葛其明
天台县委办公室于2008年7月2日发出61号文件:《关于做好<中共天台党史>(第二卷)编纂工作的通知》,县委党史研究室根据文件精神及相关规定,组建党史二卷编辑组,正式启动编纂党史二卷工作,并把编写《中共天台党史(第二卷)》作为党史工作头等大事来做。《中共天台党史(第二卷)》是天台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一部正史,不是简史与野史;编写党史二卷是中共组织行为,不是个人行为;党史二卷必须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与地方特色,把握好政治性和科学性、思想性和史学性,为天台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大业,开启历史明镜,照耀天台未来。
查阅历史档案,丰富编研史料。2008年7月至今年上半年,编写人员在县档案馆查检了1949年到1978年这段时期的天台县委和县府(县革委会或县人委)的原始档案,复印或抄摘的资料,共装订成60余本。编写人员先自己认真阅读、研讨这段时间内的党史资料,学懂弄通这段党史的来龙去脉,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党史编撰有序进行。今年开始编撰的过程中,三名编写人员既分工又协作,真真实实地为天台党史二卷付出辛苦而快乐的脑力劳动,力争在2010年底前完成全书的初稿工作。
我们在编写初稿时,已自觉认识到,在这部《中共天台党史(第二卷)》撰写过程中,在掌握大量史料的基础之上,应该做到认真地进行分析研究,努力写出符合历史发展客观规律,具有天台地方特色的史书。天台山文化有特色,尤其独绝的天台山宗教文化,名扬海内外。而我们天台党史文化也可以做得独具一格,编出高水平,在全市、全省抑或全国都留下有影响的优秀的党史编纂成果。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总结30年的经验教训。编好《中共天台党史(第二卷)》,需要站在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上,翔实记述1949年至1978年间,天台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如何探索走好社会主义这条艰难曲折的道路,讴歌在天台县委领导下的各级党组织和人民群众怎样发奋图强的精神风貌;既要真实地展现这个历史时期天台各行各业发生的深刻而巨大的变化,又要科学地总结天台30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和党的自身建设等方面的经验教训。这段新时期之前的历史,应该是我们党继续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我们编纂党史二卷,要坚持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科学发展态度。在这30年的探索实践中,我们党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也出现了严重的错误和失败的教训。譬如,我们天台历史上的“长洋犁豆”事件,便是原党委政府领导失误所造成,先由《浙江日报》报道,又被《人民日报》报道,翌年再被中央教育部做成全国高考作文试题内容,在全国造成了更大影响。然而,党最终以自己的力量纠正自身错误,迈进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着眼地方特色,凸现二卷“亮点”。国刚建,党正年轻,如人之初,虽朝气蓬勃,可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事情。无论如何,党在这30年艰难曲折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中,也促进了马克思主义进一步的中国化,形成毛泽东思想。进而,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从新中国建立,开始“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到“三反”、“五反”运动,再刮起“共产风”,搞“大跃进”,到走上“人民公社”道路,尤其令世人膛目结舌的“文化大革命”运动,“踢开党委闹革命”,天台和全国各地一样,“紧跟大好形势”、“无产阶级继续革命”的理论实践,如“东风压倒西风”,压倒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实践。不管怎样,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共天台县委领导天台人民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中,创造出许多富有地方特色的亮点,可无愧地成为《中共天台党史(第二卷)》中的独特篇章。
譬如,里石门水库在“文革”期间建成。1969年10月5日,天台县革命委员会重新把里石门水库建设提上议事日程,并向省里上报工程项目。1970年8月30日,浙江省委领导谢正浩等一行来台州考察,视察里石门水库库址。10月31日,省革委会下文正式批准里石门水库建设工程项目。11月份,县里抽调15名干部组成里石门建设工程指挥部。1971年11月1日,中共台州地委决定成立天台县里石门水库领导小组。1972年5月21日,水电部十二工程局、浙江省、台州地区、天台县领导和有关工程技术人员等在里石门大队办公室召开会议,现场会审了水库工程初步设计。到1973年5月,里石门水库经国务院批准,其主体工程纳入1973年国家建设计划,当年拨款300万元,标志着里石门水库主体工程正式动工。至1978年10月1日,即国庆节,里石门水库竣工大会召开。在大坝与二道坝之间的工地上,建设者与应邀而来的水电部、省委领导、新华社、浙江日报社、浙江广播电台、浙江电视台、台州地区和天台县领导,以及东阳县的代表们,欢聚一堂,共同庆祝天台历史上最大的水利工程胜利竣工。
“文化大革命”在“革文化的命”,这个特殊的时期,天台和全国一样,人民群众遇到了生存与生活的难题。但这个里石门水库在这个“文革”时期建成,实乃天台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出现的一大奇迹!这和全国各地在“文革”期间产生的如:“红旗渠”的建成、江都水利枢纽工程建成一样,都是令人不可思议的中国奇迹!里石门水库建设,将在天台党史二卷中留下神奇而光辉的一章,也是天台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进行的生动实践,取得了一种历史性的成就。
还如国清寺,尚在1973年,已被“文化大革命”的“破四旧”运动敲碎、砸烂了。在国务院周恩来总理的直接关心下,经省、地、县三级党政领导的共同努力,对国清寺进行全面整修,使国清寺在“文革”期间就获得佛光重生而普照世间,为日本首相田中角荣朝拜“天台宗”祖庭国清寺的重大活动创造了条件。这也是令人们瞩目的一种奇迹,将在《中共天台党史(第二卷)》中占据重要的一章,发射出其独特的历史光彩。
我们经过一年半时间的资料收集和撰写过程中,像上面简述到的里石门水库建设、国清寺整修这种在“文革”期间所出现的历史亮点,值得尽量多些挖掘,让党史富有地方特色,在史料详实的基础之上,增加其科学性、政治性、思想学术性和可读性,让天台党史研究在天台山文化中闪闪发光。努力为天台县的社会经济全面发展而提供党的正确思想文化导向。